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交通事故替人頂包的民事法律責任

交通事故替人頂包的民事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4-26 23:51:08

A. 交通事故,頂替司機應該負怎樣的責任

如果查明了頂替的事實,發生車禍的法律責任當然要由原先的駕駛員承擔。頂包的人則需要承擔包庇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

1、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一)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

(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

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碰撞機動車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

案例:

2015年8月的一天,李峰(化名)駕車在江夏區紙坊街林港村一路口拐彎,將電動車主徐某撞倒受傷。徐某受傷嚴重,李峰一邊打電話報警,一邊叫來救護車,將徐某送到醫院救治。

傷員救治期間,李峰將車禍情況打電話告訴自己的哥哥李高(化名)。聽了弟弟的描述,李高推測:弟弟離開了車禍現場,也許被認定肇事逃逸,保險也不會賠錢。兩人商議後,決定讓哥哥李高到車禍現場「頂包」為肇事司機,這樣,警方認定為沒有逃逸,保險會照章賠償。

案件偵查階段,李高始終說自己是肇事司機。案子移交到了江夏區檢察院審查起訴。檢察官在審查證據時發現,李高在案發後第一時間,沒有親自報警和送傷者就醫,反而是李峰報了警和送傷者就醫,「覺得這個案件存在大量可疑之處。」

檢察官再次傳喚了已被取保候審的李高。出乎意料的是,這次來應訊的是弟弟李峰。檢察官說出推斷後,李峰當場承認自己是肇事者,哥哥是頂包者。

前日,江夏法院對二人作出判決。因李峰賠償了傷者全部損失,以交通肇事罪判處其有期徒刑1年半,緩刑1年半;李高犯有包庇罪,判處管制8個月。

B. 交通肇事頂包人有什麼責任

法律分析:交通肇事後讓人頂替的行為是獨立的事後行為,其符合妨害作證罪的犯罪構成,應當與交通肇事罪數罪並罰。理由是:交通肇事後讓人頂替的行為屬於對責任歸結的逃避,此時,交通事故已經造成了對公共秩序的威脅,同時造成了嚴重的人身或者財產損害,客觀上已構成交通肇事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條 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二條 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傷三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三)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三十萬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

(一)酒後、吸食毒品後駕駛機動車輛的;

(二)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輛的;

(三)明知是安全裝置不全或者安全機件失靈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四)明知是無牌證或者已報廢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五)嚴重超載駕駛的;

(六)為逃避法律追究逃離事故現場的。

第三條 「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是指行為人具有本解釋第二條第一款規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項規定的情形之一,在發生交通事故後,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

C. 單方面交通事故替人頂包怎麼處罰

行為涉嫌兩種犯罪,一、是交通事故後找人「頂包」不但可能構成肇事逃逸。二、是可能構成妨害作證罪,肇事者是出於直接故意,明知自己犯法但為逃避法律追究仍積極實施妨害作證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交通肇事罪】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三百零七條【妨害作證罪】以暴力、威脅、賄買等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他人作偽證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D. 交通事故冒名頂替怎麼處罰

交通事故冒名頂替的處罰規則:
1、在肇事人構成犯罪的情況下,頂包人涉嫌構成包庇罪,會受到刑事處罰;
2、在不構成犯罪的情況下,頂包人屬於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的行為,會受到行政處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條
明知是犯罪的人而為其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幫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證明包庇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前款罪,事前通謀的,以共同犯罪論處。

E. 交通事故頂替是什麼罪

交通肇事案件屬於過失犯罪,只要認真配合公安機關調查處理,並積極賠償受害者損失,一般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並以緩刑處理。找人頂包的行為,讓案件的社會危害後果嚴重升級,依法應當判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而頂替者包庇犯罪事實的行為,也當受到法律的懲處。

F. 交通事故頂包怎麼處罰

法律分析:交通事故頂包,被頂包人涉嫌交通肇事逃逸。如果罪名成立,會被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時會被吊銷駕駛證。頂包人涉嫌構成包庇罪,會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條 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G. 關於代替人頂包交通事故罰款的問題

單方面交通事故替人頂包的處罰:不但可能構成肇事逃逸,還有可能構成妨害作證罪,應當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予民事賠償。交通肇事罪,是指違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規,發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責任的犯罪行為。
【法律依據】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
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H. 發生車禍替別人頂包有什麼責任

一、交抄通事故找人頂包的法律責任襲
在出現「頂包」行為的交通事故中,絕大多數駕駛員會先選擇駕車逃逸,再請他人來處理事故。而嚴重的話,肇事逃逸是要承擔刑事責任的。
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沒有駕車離開現場,找人頂替本身就是一種主觀逃避事故責任的行為,也是一種逃逸,若構成犯罪,適用肇事後逃逸的情節予以量刑。
交通事故後找人「頂包」不但可能構成肇事逃逸,還有可能構成妨害作證罪,肇事者是出於直接故意,明知自己犯法但為逃避法律追究仍積極實施妨害作證行為。
根據刑法有關規定:以暴力、威脅、賄買等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他人作偽證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交通事故替人頂包的法律責任
替人「頂包」的別以為自己沒肇事就能置之事外。根據刑法規定,明知對方犯罪而為其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幫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證明包庇的,構成包庇罪。
根據刑法第三百一十條規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為其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幫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證明包庇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款罪,事前通謀的,以共同犯罪論處。

熱點內容
教師法律法規學習 發布:2025-02-09 08:18:17 瀏覽:201
社區政策法規 發布:2025-02-09 08:01:14 瀏覽:943
刑法263條規定的是什麼 發布:2025-02-09 07:53:04 瀏覽:241
邗江司法局 發布:2025-02-09 07:34:28 瀏覽:786
刑事訴訟法強制措施的變更 發布:2025-02-09 07:15:15 瀏覽:801
楊潔法規 發布:2025-02-09 07:12:28 瀏覽:703
法官刑場救人 發布:2025-02-09 07:10:39 瀏覽:592
外國的法律援助制度 發布:2025-02-09 07:05:05 瀏覽:110
道德經的奧秘1 發布:2025-02-09 06:58:39 瀏覽:198
香港外籍法官制度 發布:2025-02-09 06:12:50 瀏覽: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