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❶ 為什麼現在12歲犯罪就可以判刑了
隨著社會的發展。犯罪低齡化
不打擊造成社會不穩定
國 家 對低齡化追究刑事責任,也限定一定的范圍
刑法修正案有具體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
(2020年12月26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
一、將刑法第十七條修改為:「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 意 殺 人、故意傷 害 罪,致人 死 亡或者以特別 殘 忍手段致 人重傷造成嚴 重 殘 疾,情節 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對依照前三款規定追究刑事責任的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
❷ 12歲承擔刑事責任嗎
法律分析: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對依照前三款規定追究刑事責任的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
❸ 十二歲學生打人可以追究刑事責任嗎
1、12歲的學生打人,無論是什麼結果,都不會被追究刑事責任。
2、這涉及到刑事責任年齡問題。刑事責任年齡是指法律規定行為人對自己的犯罪行為負刑事責任必須達到的年齡。刑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負刑事責任。"也就是說,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人只對自己實施的這八種嚴重犯罪承擔刑事責任。而14歲以下無論犯了法,都不需要負刑事責任。
3、《刑法》第十七條規定: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❹ 十二歲打架負什麼責任
法律分析:12歲的學生打人,無論是什麼結果,都不會被追究刑事責任。這涉及到刑事責任年齡問題。刑事責任年齡是指法律規定行為人對自己的犯罪行為負刑事責任必須達到的年齡。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七條第二款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負刑事責任。
❺ 新法律12歲犯法承擔刑事責任
12周歲犯法承擔刑事責任需視案情而定。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行為在客觀上雖然造成了損害結果,但是不是出於故意或者過失,而是由於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預見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七條
【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對依照前三款規定追究刑事責任的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
❻ 12歲承擔的法律
民法典中從來也沒有提到過12歲的這個特殊的年紀,在19條當中規定八周歲以上的孩子就屬於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了,滿14周歲低於16周歲可以承擔部分的責任,年滿16周歲很多問題的處理的時候其實就跟成年人是一樣的了,因此12周歲也是屬於民事行為能力受限制人員。
法律分析
根據法律相關規定,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第二十一條規定,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適用前款規定。民法典中從來也沒有提到過12歲的這個特殊的年紀,在19條當中規定八周歲以上的孩子就屬於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了,滿14周歲低於16周歲可以承擔部分的責任,年滿16周歲很多問題的處理的時候其實就跟成年人是一樣的了,因此12周歲也是屬於民事行為能力受限制人員。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十九條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十一條 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適用前款規定。
❼ 刑事責任年齡12歲
刑事責任年齡已經更改了。刑事責任年齡(age of criminalresponsibility)法律規定行為人應負刑事責任的年齡。刑事責任能力的條件之一。根據人的生理與心理發展成熟度及社會化水平確定。依照刑事法律規定,凡達到一定年齡、精神正常者實施犯罪行為,應負刑事責任。原來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不滿十四周歲是無責任能力年齡階段。今年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26日表決通過刑法修正案(十一),共48條,針對低齡未成年人犯罪、疫情防控、金融市場亂象等人民群眾關切的突出問題,對刑法作出修改完善。刑法修正案(十一)將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修正案對刑事責任年齡相關規定作出調整,規定已滿12周歲不滿14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❽ 12歲、14歲、16歲、18歲都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這個刑法都有明確規定,12到14歲需要對嚴重暴力犯罪追究刑事責任,需要經最高人民檢察院同意,14到16需要對刑法規定的八類嚴重犯罪追究刑事責任,16歲以上對所有犯罪承擔刑事責任。18歲以下屬於未成年人,適用從輕減輕情節,出於對未成年人保護,在程序法上有特別規定,採納謝謝
❾ 新民法典12負刑事責任嗎
在新民法典上,沒有12歲負刑事責任一說。但是在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三次審議稿上,明確已滿12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情節惡劣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應當負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