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比較法律義務與法律責任

比較法律義務與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4-27 01:18:13

1. 責任與義務的區別

區別如下:

義務:

公民或法人按法律規定應盡的版責任。

法律義務是指法律規定的法律關系主體應該這樣行為或不權這樣行為的限制和約束;法律責任是指行為人由於違約行為、違法行為或者由於法律規定而應承擔的某種不利的法律後果。

責任:

分內應做的事。

法律責任必是與不利後果相關的,需要由國家機關來追究。

拓展資料:

義務是「權利」的對稱。

①又稱「社會責任」、「直接社會義務」。

社會普遍認為的為了滿足一定社會關系參加者享受直接社會權利,其他人應作出的一定作為或不作為,是客觀的社會規律、人們曰常的生產活動和生活活動以及其他各種條件直接作用的結果,一般為習慣、道德等社會規范所確認。

這種意義上的義務是法律義務的直接基礎和社會內容。

②「法律權利」的對稱。又稱「法律義務」。

法律規定權利主體應作出一定行為或不作一定行為的責任,是保證法律權利得以實現的條件,是國家對一定的直接社會責任的確認,有鮮明的階級性,體現著統治階級的意志,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

法律關系的主體一般都應履行法律義務,但並非所有法律主體都必然承擔法律責任。

法律義務並不必然同不利後果相關,只有違反法律義務者才承擔不利後果;

2. 義務和責任的區別

法律分析:責任與義務的區別包括以下幾點:1、義務是應為的行為,責任是必為的行為。2、 法律要求當事人應為的行為,稱為義務。3、義務與權利是相對應的。義務的履行即為權利的實現。義務的違反即發生責任。4、法律責任為違反法律義務的當事人應承擔的法律後果。法律義務是指法律規定的法律關系主體應該這樣行為或不這樣行為的限制和約束;法律責任是指行為人由於違約行為、違法行為或者由於法律規定而應承擔的某種不利的法律後果。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外國制裁法》第十四條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執行、不配合實施反制措施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第二十四條 產生廚余垃圾的單位、家庭和個人應當依法履行廚余垃圾源頭減量義務。

3. 法律責任和法律義務的關系是什麼

法律責任與法律義務二者為因果關系,當事人不履行或違反了法律義務,專即產生相應的法律責任。
法律要屬求當事人應為的行為,稱為法律義務。如果不履行法律義務即發生責任。可見,法律責任以法律義務的存在為前提。要先有義務,然後才談得上責任。無義務,即無責任。雖有義務存在,如果義務人能正確履行義務,也不發生責任。只在義務人違反義務時,才發生責任。換言之,法律責任為違反法律義務的當事人應承擔的法律後果。

4. 責任和義務的區別

法律分析:義務是應為的行為,責任是必為的行為,法律要求當事人應為的行為,稱為義務。義務與權利是相對應的。義務的履行即為權利的實現。義務的違反即發生責任。法律責任為違反法律義務的當事人應承擔的法律後果。責任是分內應該做好的事,如履行職責、盡到責任、完成任務等。如果沒有做好自己工作,而應承擔的不利後果或強制性義務,如擔負責任、承擔後果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

5. 義務和責任的相同與區別

1.義務與權利相對應。
2.責任與權力相對應。
3.不履行義務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廣義上的法律責任就是我們一般意義的法律義務的同義詞,狹義的法律責任是由違法行為引起的不利法律後果.
2法律責任是由特定的法律事實所引起的對損害予以補償 強制履行或接受懲罰的特殊義務
如A在B商店買了一個高壓鍋,A在家燒飯時發生爆炸 那麼廠家就沒有履行保證商品安全的義務 後就要承擔賠償責任
3責任附加於義務,義務才有必須履行的強制

4義務與責任都是法律的重要組成部分,無孰先孰後.如果沒有履行義務可能會導致責任的產生

1、義務是指法律義務,它與法律權利是相對應的概念。權利和義務是一切法律規范都必須具有的核心內容:法律規范運轉的整個過程,從立法、執法、司法、守法、法律監督、法律評價等都離不開權利和義務。

(1)法律上的義務指:人們必須實施的、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必要尺度。法律上的權利指:法律規定的、法律主體可以為或不為某種行為的許可和保障。

(2)法律上的權利和義務的關系:法律上的義務是要強制履行的,即:權利可以放棄,但義務必須履行。

(3)在封建專制時代,法律一般比較重視義務而輕視權利。在現在的法治社會,普遍認為法律權利才是第一位的、義務是第二的,法律為人們設定義務的目的只是為了使人們更好地實現法律權利。

2、關於法律責任:指人們(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其他組織)由於違反法律、違反約定、或雖然沒有違反法律和約定但法律有規定而應承受的某種不利後果。其特點是:承擔法律上的責任是依據是法律、法律責任具有國家強制性。法律責任包括:刑事責任、民事責任、行政責任、違反憲責任、國家賠償責任。

責任是指份內應作的事,如沒有做好份內應做的事是沒有盡好責而不負責任的表現,應當承當過失;責任可有報酬也可無報酬;責任集責權利於一體,帶有強制性。道德義務一般不受特定角色的制約,盡義務是無條件的,是以犧牲為前提的,靠自覺自願,沒有約束力,盡義務是高層次的道德行為,可以說「責任是行為主體對特定社會關系中定在任務的自由認識和自覺的服從」。「義務是主體在道德理想支配下自由選擇為善的應然行為」。

責任和義務的區別不明顯,往往被人們替代使用。責任是指一個人因為沒有履行或完全履行自己的義務而應當承擔的後果。這個定義對義務和責任做出區分,義務是責任存在的前提條件,但責任本身不是義務,而是義務的轉化形態。義務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義務時,該項義務就轉化成了責任。

6. 義務和責任有什麼區別

責任是分內應做的事情。也就是承擔應當承擔的任務,完成應當完成的使命,做好應當做好的工作。 義務是「權利」的對稱。法律對公民或法人必須作出或禁止作出一定行為的約束。在社會主義社會,義務與權利是一致的,不可分離。公民或法人按法律規定應盡的責任。 責任一部份是法律、法規確定的,一部分是道德范圍確定的。義務都是法律、法規確定的。 責任可以放棄,而義務只存在履行和不履行而不存在放棄。 不履行相應的義務需承擔的責任也不一樣,有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等很多種。例如:刑法中規定的遺棄罪,即是對於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7. 責任與義務的區別是什麼

責任與義務的區別包括以下幾點:
1、義務是應為的行為,責任是必為的行為;
2、法律要求當事人應為的行為,稱為義務;
3、義務與權利是相對應的。義務的履行即為權利的實現。義務的違反即發生責任;
4、法律責任為違反法律義務的當事人應承擔的法律後果。法律義務是指法律規定的法律關系主體應該這樣行為或不這樣行為的限制和約束;法律責任是指行為人由於違約行為、違法行為或者由於法律規定而應承擔的某種不利的法律後果。
責任是一種職責和任務。身處社會的個體成員必須遵守的規則和條文,帶有強制性。伴隨著人類社會的出現而出現,有社會就有責任。責任感是衡量一個人精神素質的重要指標。責任產生於社會關系中的相互承諾。在社會的舞台上,每種角色往往意味著一種責任。當我們在承擔一項責任的時候,要付出一定的代價,但也意味著獲得回報的權利。
義務就是個體對他人或社會做自己應當做的事,個人在社會生活中,需要履行各種義務,包括政治義務,經濟義務,法律義務。總之是與權利相對的。包括作為義務和不作為義務。倫理學中所指的義務主要指道德義務。是指在社會道德生活中,道德主體應盡的義務。應盡的一種道德責任和使命。
法律上的義務與權利具有不可分割的聯系。沒有權利就無所謂義務,沒有義務也就沒有權利。在某些法律關系中 ,每一個法律關系的參加者都可能同時享受權利和承擔義務 。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原則,合理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第二十六條 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
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

8. 法律責任與法律義務的關系

法律責任與法律義務有密切的聯系。
首先,法律責任規范著法律關系主體行使權利的回界限,以否定的法答律後果防止權利行使不當或濫用權利;
其次,在權利受到妨害,以及違反法定義務時,法律責任又成為救濟權利、強制履行義務或追加新義務的依據;
再次,法律責任通過否定的法律後果成為對權利、義務得以順利實現的保證。總之,法律責任是國家強制責任人作出一定行為或不作一定行為,救濟受到侵害或損害的合法利益和法定權利的手段,是保障權利與義務實現的手段。

9. 違法主體、法律義務主體、法律責任主體分別是誰。

第一、違法主體是楊某等三人,因其侵犯了范某對自家竹筍的所有權,所以是侵權的違法行內為;
第二、法容律義務主體是除范某以外的所有人,因為范某對自家的竹筍享有絕對權,其義務主體為范某以外的所有人;
第三、法律責任主體是楊某等三人的監護人,本案中為:楊父、陸父、王父。因為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監護人承擔的是無過錯責任,即由被監護人侵權造成的損害應當由監護人承擔。

10. 法律上責任與義務的區別是什麼

律義務是指法律規定的法律關系主體應該這樣行為或不這樣行為的限制和約束;法律責任是指行為人由於違約行為、違法行為或者由於法律規定而應承擔的某種不利的法律後果。法律關系的主體一般都應履行法律義務,但並非所有法律主體都必然承擔法律責任。法律義務並不必然同不利後果相關,只有違反法律義務者才承擔不利後果;而法律責任必是與不利後果相關的;法律義務可以通過義務主體自覺履行而完成,而法律責任則需要由國家機關來追究。

熱點內容
社區政策法規 發布:2025-02-09 08:01:14 瀏覽:943
刑法263條規定的是什麼 發布:2025-02-09 07:53:04 瀏覽:241
邗江司法局 發布:2025-02-09 07:34:28 瀏覽:786
刑事訴訟法強制措施的變更 發布:2025-02-09 07:15:15 瀏覽:801
楊潔法規 發布:2025-02-09 07:12:28 瀏覽:703
法官刑場救人 發布:2025-02-09 07:10:39 瀏覽:592
外國的法律援助制度 發布:2025-02-09 07:05:05 瀏覽:110
道德經的奧秘1 發布:2025-02-09 06:58:39 瀏覽:198
香港外籍法官制度 發布:2025-02-09 06:12:50 瀏覽:447
優質司法服務 發布:2025-02-09 05:10:53 瀏覽: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