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合同經辦人簽字後是否承擔法律責任

合同經辦人簽字後是否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4-27 02:44:36

❶ 經辦人要履行合同的責任嗎

買賣合同中,經辦人不需要履行合同的責任。根據法律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依法成立的合同,僅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法律依據:《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五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依法成立的合同,僅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❷ 經辦人簽字有什麼責任

法律分析:1,如果你是要求賠償的一方,當然是單位的責任,因為經辦人和審核人都是職務行為,產生的後果有所代表的單位承擔。

2,如果你是經辦人或是審核人,單位要你承擔責任,那麼要看你們的過錯了。當然手簽的效力最強,責任是不好推卸的。私章如果有證據證明是被別人私用,那責任就很小了,列印的名字沒有法律效力

如果單位的單子都是象如上的說法,都是那樣做的,並蓋有單位公章,你沒有沒有審核上的過失,並且所從事的工作不違法。那就由單位承擔責任。你沒有過錯。

法律依據:《民法典》第一百六十七條 代理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代理事項違法仍然實施代理行為,或者被代理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代理人的代理行為違法未作反對表示的,被代理人和代理人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❸ 關於經辦人的法律責任

經辦人的行為屬於職務行為,應該由政府機關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果經辦人屬於故意或有重大過失,則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具體的應該根據合同的具體情況分析確定,不能一概而論。

❹ 合同上有簽字就要承擔責任嗎

合同上有簽字就要承擔責任。
合同上蓋章了沒簽字有效,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當事人均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時合同成立。在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
合同違約金的賠償方式有以下幾點:
1、按合同約定給付對方一定數額的金錢或者金錢以外的其他財產;
2、合同違約金上限是不超過實際損失的30%。但是如果過高或者過低,受害方可以請求法院給予減少或者增加;
3、違約方拒不賠償的情形,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調解,要求違約方賠償責任。
合同是適應私有制的商品經濟的客觀要求而出現的,是商品交換在法律上的表現形式。商品生產產生後,為了交換的安全和信譽,人們在長期的交換實踐中逐漸形成了許多關於交換的習慣和儀式。這些商品交換的習慣和儀式便逐漸成為調整商品交換的一般規則。隨著私有制的確立和國家的產生,統治階級為了維護私有制和正常的經濟秩序,把有利於他們的商品交換的習慣和規則用法律形式加以規定,並以國家強制力保障實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九十條 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當事人均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時合同成立。在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訂立,當事人未採用書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第五百二十八條 當事人依據前條規定中止履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對方提供適當擔保的,應當恢復履行。中止履行後,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視為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並可以請求對方承擔違約責任。

❺ 領導讓我在合同代表一欄簽上我的名字,如果出事我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嗎

公司合同的簽字人不用承擔合同責任。其簽字行為代表的是公司,由公司承擔合同責任。但如果簽字人不是本單位工作人員,也未經授權委託的,公司不承擔責任,合同責任由簽字人承擔。
法律分析
企業法人對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的經營活動,承擔民事責任。公司等法人單位在簽訂合同時,需要有代表人簽字,並加蓋公司公章。代表人的簽字只證明對所簽訂的合同進行確認,代表的是公司的利益,屬於履行職務的行為,合同權利義務由公司承擔。只要蓋的是公章,那就證明簽定的合同是兩個企業法人之間的經濟關系,不是個人行為。一旦產生法律糾紛,應該在兩個兩個企業之間解決。但是作為簽字人自然是當事人之一,需要時,則要由來解釋事情的原委。合同簽字之前應該注意兩條:1、按照工商局與合同法的要求,代表企業簽字,應該有企業法人代表的授權委託書,因為並不是企業所有人員都有權利簽字的。2、合同簽字之前,應該徵得企業法人的同意,最好有個簽字,那怕是主管部門領導的簽字也行(簽字前可以用復印件,請審批簽字,在進行保留)。免得以後互相推脫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七十一條 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仍然實施代理行為,未經被代理人追認的,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行為人實施的行為被追認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行為人實施的行為未被追認的,善意相對人有權請求行為人履行債務或者就其受到的損害請求行為人賠償。但是,賠償的范圍不得超過被代理人追認時相對人所能獲得的利益。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行為人無權代理的,相對人和行為人按照各自的過錯承擔責任。

❻ 公司之間簽合同,辦理人簽字後,以後出現糾紛辦理人需要負責任嗎

辦理人的行為屬於職務行為,應該由公司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果辦理人屬於故意或有重大過失,則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具體的應該根據合同的具體情況分析確定,不能一概而論。

經辦人是職責就是參與公司合同的全流程管理,負責合同各個環節的連接和合同所涉各個部門的溝通協調工作,並不是決策人,雖然簽署合同,但是也是在上級的授權下才這么做。具體的工作職責包括:
1、負責本部門合同的簽訂(包括合同的談判、起草、送審、報批等)工作;
2、在總裁的書面授權下,負責與客戶簽訂書面合同;
3、負責制定合同履行計劃,並實時跟蹤合同履行,掌握合同變動情況,及時作出合同履行的風險預警並通報公司法務部等有關部門;

❼ 經手人簽字有什麼法律責任

經手人是經手人,欠條當事人是當事人,兩者不是同一個概念。要看欠條的債回務人和債權答人是誰,只有債務人和債權人才相互負有義務。經手人如果不是債務人或者是債權人,即使簽字了,也和他沒關系。因為他既沒有出借錢款,也沒有收取錢款。

❽ 經辦人要負法律責任嗎

采購合同經辦人是否負法律責任,需要根據合同約定進行核實確定。如果合同已經明文約定,合同經辦人在符合約定的情形下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的。如果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存在約定情形,經辦人需要根據約定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❾ 房產合同里經辦人承擔法律責任嗎經辦人是義務幫忙簽的合同,承擔責任嗎

房產合同的經辦人當然要承擔法律責任,經辦人簽的合同,說明他已經熟知合同的條款條例,才會簽訂合同,當然負有承擔法律的責任。

熱點內容
社區政策法規 發布:2025-02-09 08:01:14 瀏覽:943
刑法263條規定的是什麼 發布:2025-02-09 07:53:04 瀏覽:241
邗江司法局 發布:2025-02-09 07:34:28 瀏覽:786
刑事訴訟法強制措施的變更 發布:2025-02-09 07:15:15 瀏覽:801
楊潔法規 發布:2025-02-09 07:12:28 瀏覽:703
法官刑場救人 發布:2025-02-09 07:10:39 瀏覽:592
外國的法律援助制度 發布:2025-02-09 07:05:05 瀏覽:110
道德經的奧秘1 發布:2025-02-09 06:58:39 瀏覽:198
香港外籍法官制度 發布:2025-02-09 06:12:50 瀏覽:447
優質司法服務 發布:2025-02-09 05:10:53 瀏覽: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