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沒有原件時復印件起法律效力
『壹』 去法院起訴只有復印件沒有原件可以嗎
復印件可以立案,但在庭審過程中有需要出示原件的可能性。
一般認為,下列幾種情形,復印件符合真實性形式要件,可以進入質證程序並作為證據使用。
1.有原件比對,可以作為證據使用。有的書證原件提交到法庭很困難,例如,由特定機關保管,限定在一定范圍內使用,不得提取,或者書證原件體積過大,不方便攜帶,提交原件到法庭的成本太高,客觀上不能提交到法庭等。
這種情況,在實務中大量存在。例如,公安機關、檢察院的訊問筆錄,法院的開庭筆錄,有關政府管理部門的文件,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存檔的企業文件,房地產登記部門存檔的登記資料,銀行保留的客戶開戶、劃款手續,物流、郵政、快遞、電信、運輸等部門保存的交易底單,房屋中介機構留存的交易檔案,審計、評估部門留存的報告,拍賣機構留存的拍賣合同,等等。
對這類復印件,當事人可以請求保管單位提供證明,證明原件的出處及復印件是與原件核對無異的。根據我國目前現狀,有些單位對其保存的書面材料,對外開放並允許查閱和復制,且保存單位還提供復印及證明復印件與原件一致的服務,例如,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對存檔的企業文件,提供加蓋該單位核對印鑒的復印件服務。對於這種政府管理部門開放提供復印及證明服務的單位,復印件上加蓋了核對印鑒的,一般認為具備了真實性的形式要件,可以直接進入質證程序並作為證據資料使用。
對保存單位不提供開放復印或證明服務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保管單位單獨出具證明,必要時,申請公證機關公證證明。對屬於法院調查收集證據范圍的,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法院核對,一般情況下,法院在與原件核對無異後,會製作調查筆錄。
2.有證據證明,復印件的原件在對方當事人處,法院可以責令對方當事人提交,對方當事人拒絕提供對其不利的原件時,可以推定復印件基本符合真實的形式要件,允許進入質證程序。
3.有其他證據證明復印件記載的內容是真實的。例如,原件雖然滅失了,但有公證機關以往的公證書,證明復印件的形成與原件一致;當事人提交的合同文本是復印件,同時又提交了上市公司公開信息披露合同有關內容的證據,或者提交基本印證復印件內容的履行合同的憑證等。
4.對方當事人承認的復印件,可以進入質證程序並作為證據使用。
無論上述哪種情形,復印件要成為證據材料進入質證程序,需要有其他證據佐證,須是復印件+法院核對原件筆錄、開放證明單位核對印鑒或其他單位證明、公證書、對方認可復印件真實性的當事人陳述等,復印件不得單獨作為證據使用。
『貳』 復印件與原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合同復印件的法律效力與原件不同。如果復印件和原件核對一致,那麼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但是比原件的法律效力低。1.在當事人提供原件有困難的情況下才可以提供復印件。2.合同簽訂雙方再復印件上重新簽字,並註明經雙方協商,該復印件經雙方簽字後,與原件享受等同效力。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十一條,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證據,應當提供原件或者原物。如需自己保存證據原件、原物或者提供原件、原物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供經人民法院核對無異的復製件或者復製品。
『叄』 沒有原件但蓋有公章的復印件出庭時有沒有法律效力
根據《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復印件只能和原件核對後才能作為定案版的證據,所以該復權印件如果對方否認,將不會產生法律效力。《證據規定》第六十九條規定,「無法與原件、原物核對的復印件、復製品」「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是因為「無法與原件、原物核對的復印件、復製品」在證據的形式上存在著瑕疵或弱點,在某種意義上說存在著偽造的可能和無法鑒定真偽的難處,證據的效力甚至非常微弱。舉證需要原件,這一點可以說是對當事人舉證時的基本要求。
縱橫法律網-廣東德城律師事務所-貴鑄律師
『肆』 原件丟失,復印件可以公證嗎
原件丟失,復印件是否可以公證,需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來判斷。
原件丟失復印件加蓋與原件一致章有效。復印件和原件核對一致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但根據證據規則,復印件的證據效力低於原件。合同簽訂雙方在復印件上重新簽字註明復印件與原件享受等同效力的,復印件的效力等同於原件。
公證,是指公證機關依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依照公證法律、法規規定的法定程序對民事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和文書的真實性、合法性予以證明的活動和過程。關於公證活動、程序、組織等規范內容構成了公證制度。公證制度是國家預防糾紛、維護法制、鞏固法律和社會秩序的一種法律手段。
《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九十一條 公文書證的製作者根據文書原件製作的載有部分或者全部內容的副本,與正本具有相同的證明力。在國家機關存檔的文件,其復製件、副本、節錄本經檔案部門或者製作原本的機關證明其內容與原本一致的,該復製件、副本、節錄本具有與原本相同的證明力。《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第二十七條 申請辦理公證的當事人應當向公證機構如實說明申請公證的事項的有關情況,提供真實、合法、充分的證明材料,提供的證明材料不充分的,公證機構可以要求補充。公證機構受理公證申請後,應當告知當事人申請公證事項的法律意義和可能產生的法律後果,並將告知內容記錄存檔。第二十八條 公證機構辦理公證,應當根據不同公證事項的辦證規則,分別審查下列事項:
(一)當事人的身份、申請辦理該項公證的資格以及相應的權利;
(二)提供的文書內容是否完備,含義是否清晰,簽名、印鑒是否齊全;
(三)提供的證明材料是否真實、合法、充分;
(四)申請公證的事項是否真實、合法。第三十條 公證機構經審查,認為申請提供的證明材料真實、合法、充分,申請公證的事項真實、合法的,應當自受理公證申請之日起十五個工作日內向當事人出具公證書。但是,因不可抗力、補充證明材料或者需要核實有關情況的,所需時間不計算在期限內。
『伍』 復印件有法律效力嗎
復印件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復印件必須查證屬實,與原件核對一致,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書證應當提交原件,提交原件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交復製品。因此復印件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但比原件的法律效力低。
『陸』 合同復印件和原件的法律效力是如何的
法律分析:合同復印件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但合同復印件的法律效力肯定是沒有原件高的,在當事人提供原件有困難的情況下才可以提供復印件。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第十條 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證據應當提供原件或者原物。如需自己保存證據原件、原物或者提供原件、原物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供經人民法院核對無異的復製件或者復製品。
『柒』 復印件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只要核對一致也有但是沒有原件高,一般情況下,合同以原件為准,也就是說原件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如果復印件和原件核對一致,那麼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但是比原件的法律效力低。
《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法律依據】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七十條規定
書證應當提交原件。物證應當提交原物。提交原件或者原物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交復製品、照片、副本、節錄本。
提交外文書證,必須附有中文譯本。
根據《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證據規定」)第二條第一款、第十條的規定
當事人應對自己主張的事實舉證,且應當提供證據原件或經人民法院核對無異的復製件。要求提供原件或經法院核對無異的復製件的目的在於當對方當事人對證據的證明力提出異議時,避免人民法院因證據的來源問題導致對證據證明力難以判定。但在少數民事訴訟案件中,當事人未能提供證據原件,只是提供證據復製件,其證明力是否應予認定?有人認為,根據前述規定,證據如不是原件或經法院核對無異的復製件,該證據即沒有證明力。
根據《人民法院民事訴訟風險提示書》第十條對不提供原始證據的後果作了規定
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證據,應當提供原件或者原物,特殊情況下也可以提供經人民法院核對無異的復製件或者復製品。提供的證據不符合上述條件的,可能影響證據的證明力,甚至可能不被採信」。這里使用「可能」一詞,說明未經法院核對的證據復製件不是一概沒有證明力,其證明力不被認定是有條件的。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規定
證據材料為復製件,提供人拒不提供原件或者原件線索,沒有其他材料可以印證,對方當事人又不承認的,在訴訟中不得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證據規定」第六十九條規定,無法與原件核對的復製件,如果是單獨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根據這兩條規定可推知,未經法院核對的證據復製件,不被認定的條件是:
1.沒有其他證據材料印證(即單獨證據);
2.對方當事人不承認。
「又」字說明這兩個條件必須同時具備。反之,如果證據復製件有其他材料印證,或者對方當事人認可,則該復製件的證明力就可以確認。對證據證明的或當事人主張的事實,法律通常把對方當事人認可的效力放於首位。
「證據規定」第八條規定,一方當事人對另一方當事人陳述的案件事實明確表示承認的,另一方當事人無需舉證。既然只要一方承認就可免除另一方舉證責任,那麼,認定復製件的證明力則是符合邏輯的
「證據規定」第七十二條第一款明確規定,當事人一方提出的證據,另一方當事人認可或者提出的相反證據不足以反駁的,人民法院可以確認其證明力。這一規定中,未論及是原件還是復製件,不是立法者的疏忽,而是體現了充分尊重民事訴訟當事人認可權的理念。如果只有復製件與其他證據印證,對方當事人不承認其證明力,則要視其他證據(包括反駁證據)的證明力及能否與復製件形成證據鏈而定。因此,在審查民事行政抗訴案件時,如當事人向法院未提供證據原件,只提供了復製件,而對方當事人承認其證明力,或者其同時與其他證據相印證,該復製件的證明力就應當認定。法院如未認定,當事人申請抗訴,則可依據《人民檢察院民事行政抗訴案件辦案規則》第三十三條第二項(原判決、裁定對有足夠證據支持的事實不予認定的)提出抗訴。
『捌』 沒有原件復印件有法律效力嗎
法律分析: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原告一般要承擔提供證據的責任,在經濟糾紛中,收據是非常重要的證據,而收據要提供原件,如果收據原件丟失,當事人提供復印件的,復印件經人民法院查證屬實的,可以作為證據,具有法律效力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三條 證據包括:
(一)當事人的陳述;
(二)書證;
(三)物證;
(四)視聽資料;
(五)電子數據;
(六)證人證言;
(七)鑒定意見;
(八)勘驗筆錄。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六十一條 對書證、物證、視聽資料進行質證時,當事人應當出示證據的原件或者原物。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出示原件或者原物確有困難並經人民法院准許出示復製件或者復製品的;
(二)原件或者原物已不存在,但有證據證明復製件、復製品與原件或者原物一致的。
『玖』 復印件有法律效力嗎
法律分析:復印件通常情況是具有證明力的,但是如果單獨僅憑借復印件是不能證明案件事實的,要麼對方認可該復印件的法律效力,要麼需要與原件核實一致。如果復印件和原件核對一致,那麼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但是比原件的法律效力低。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六十九條,下列證據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一)未成年人所作的與其年齡和智力狀況不相當的證言;(二)與一方當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利害關系的證人出具的證言;(三)存有疑點的視聽資料;(四)無法與原件、原物核對的復印件、復製品;(五)無正當理由未出庭作證的證人證言。
『拾』 復印件怎樣有法律效力
如果是某單位的,加蓋單位公章即可。如果是個人的最好是去公證處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