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關於法律責任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Ⅰ 下列對經濟法責任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C
答案解析:
[解析]
只有「本法責任」才屬於經濟法責任,經濟法主體在責任的具體承擔上具有「雙重性」,並不是經濟法責任本身具有「雙重性」。
Ⅱ 2、下列關於法律原則的表述哪一項是錯誤的( )
答案應該是C。吧
解析:法律原則與法律規則的區別如下:(1)在內容上,法律規則的規定是明確具體的,它著眼於主體行為及各種條件(情況)的共性;其明確具體的目的是削弱或防止法律適用上的「自由裁量」。與此相比,法律原則的著眼點不僅限於行為及條件的共性,而且關注它們的個別性。其要求比較籠統、模糊,它不預先設定明確的、具體的假定條件,更沒有設定明確的法律後果。它只對行為或裁判設定一些概括性的要求或標准(即使是有關權利和義務的規定,也是不具體的),但並不直接告訴應當知何去實現或滿足這些要求或標准,故在適用時具有較大的餘地供法官選擇和靈活應用。(2)在適用范圍上,法律規則由於內容具體明確,它們只適用於某一類型的行為。而法律原則對人的行為及其條件有更大的覆蓋面和抽象性,它們是對從社會生活或社會關系中概括出來的某一類行為、某一法律部門甚至全部法律體系均通用的價值准則,具有宏觀的指導性,其適用范圍比法律規則寬廣。(3)在適用方式上,法律規則是以「全有或全無的方式」應用於個案當中的:如果一條規則所規定的事實是概定的,那麼,或者這條規則是有效的,在這種情況下,必須接受該規則所供的解決辦法。或者該規則是無效的,在這種情況下,該規則對裁決不起任何作用。而法律原則的適用則不同,它不是以「全有或全無的方式」應用於個案當中的,因為不同的法律原則是具有不同的「強度」的,而且這些不同強度的原則甚至沖突的原則都可能存在於一部法律之中。例如,在民法中,無過錯原則和公平責任原則,可能與意志自由原則是矛盾的。根據以上內容可知,C項明顯錯誤。
Ⅲ 關於法律責任,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錯來。過失犯罪,就不是主觀有自意的犯罪。C、錯。有些是法律規定的義務,比如,義務教育,贍養老人的義務。沒有違法,也必須承擔相應的義務。D、未遂犯和中止犯可能沒有造成損害,但是已經有犯罪行為,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A、從刑法看,正確。承擔刑事法律責任的主體,必須有認識能力,精神病人發病期,無民事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呵呵,其實我也覺得A牽強。所以我說從刑法看。從民法看,法人其實也是沒有認知能力的。但是法人可以做民事經濟責任的主體。
更多公考資訊請查看安徽人才信息網http://www.ahrcw.com
Ⅳ 下列關於行政許可法律責任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答案是D,解析:違法設定行政許按規定撤銷,損害被許可人利益的需要承擔國家賠償專。但撤銷可能損害公屬共利益的違法設定許可,不予撤銷,不過被許可人利益損害還是可以請求賠償。
許可法第69 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的行政機關或者其上級行政機關,根據利害關系人的請求或者依據職權,可以撤銷行政許可:(1)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作出准予行政許可決定的;(2)超越法定職權作出准予行政許可決定的;(3)違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行政許可決定的;(4)對不具備申請資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條件的申請人准予行政許可的;(5)依法可以撤銷行政許可的其他情形。依照此規定撤銷行政許可,被許可人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行政機關應當依法給予賠償。
Ⅳ 2021年初會考試《經濟法基礎》練習題(5)
單選題
1.下列有關法律責任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A、積極意義上的法律責任是指讓盡可能多的組織和個人去遵守法律的義務
B、積極意義上的法律責任與法律義務含義不同
C、現行立法所用的法律責任是一種積極意義上的法律責任
D、法律關系主體由於違反法定的義務而應承受的不利的法律後果,也稱狹義的法律責任
【答案】D
【解析】選項AB,積極意義上的法律責任是指所有組織和個人都有遵守法律的義務,即將法律責任與法律義務含義等同,也稱廣義的法律責任;選項CD,現行立法所用的法律責任是一種消極意義上的法律責任,是指法律關系主體由於違反法定的義務而應承受的不利的法律後果,也稱狹義的法律責任。
單選題
2.行為人因其侵害了公民或法人的人格、名譽而應承擔的,在影響所及的范圍內消除不良後果、將受害人的名譽恢復到未受侵害的狀態。其承擔的民事責任是()。
A、停止侵害
B、賠償損失
C、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D、恢復原狀
【答案】C
【解析】消除影響、恢復名譽,指行為人因其侵害了公民或法人的人格、名譽而應承擔的,在影響所及的范圍內消除不良後果、將受害人的名譽恢復到未受侵害的狀態。
單選題
3.下列法律責任的形式中,屬於行政責任的是()。
A、驅逐出境
B、吊銷許可證
C、剝奪政治權利
D、消除危險
【答案】B
【解析】驅逐出境和剝奪政治權利,屬於刑事責任中的附加刑,選項AC錯誤;消除危險屬於民事責任,選項D錯誤。
判斷題
4.剝奪犯罪分子短期的人身自由的刑罰,就近拘禁並強制勞動,期限為1個月以上6個月以下的刑罰方式是拘役。()
對
錯
【答案】對
單選題
5.《會計法》規定,構成會計資料的各項要素都必須齊全,以使會計資料如實、全面地記錄和反映經濟業務發生情況,便於會計資料使用者全面、准確地了解經濟活動情況。此項規定主要是保證會計資料的()。
A、真實性
B、合法性
C、准確性
D、完整性
【答案】D
單選題
6.下列關於會計核算基本要求的表述中,錯誤的是()。
A、各單位都應當按照《會計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建立會計賬冊,進行會計核算
B、各單位必須根據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進行會計核算,填制會計憑證,登記會計賬簿,編制財務會計報告
C、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及其他會計資料
D、採用不同的會計處理方法,不會影響會計資料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答案】D
【解析】採用不同的會計處理方法,或者在不同會計期間採用不同的會計處理方法,都會影響會計資料的一致性和可比性,進而影響會計資料的使用。
單選題
7.根據會計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各項中,不屬於會計核算內容的是()。
A、銷售貨物
B、存貨盤虧
C、制定年度計劃
D、計提壞賬准備
【答案】C
【解析】對於款項和有價證券的收付,財物的收發、增減和使用,債權債務的發生和結算,資本、基金的增減,收入、支出、費用、成本的計算,財務成果的計算和處理,以及需要辦理會計手續、進行會計核算的其他事項,均應當辦理會計手續、進行會計核算。
以上就是關於2021年初級會計職稱考試《經濟法基礎》練習題的相關內容分享,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初級會計職稱考試技巧、考試內容等,歡迎及時在環球青藤網校進行查看!
Ⅵ 法律制裁和法律條文等問題的表述,哪些可以成
[多選題]下列有關法律後果、法律責任、法律制裁和法律條文等問題的表述,哪些可以成立?[國家司法考試》試卷一]
A.任何法律責任的設定都必定是正義的實現
B.法律後果不一定是法律制裁
C.承擔法律責任即意味著接受法律制裁
D.不是每個法律條文都有法律責任的規定
【答案】B、D
【答案解析】BD。法的價值包括自由、正義、秩序等。法律責任的設定應當體現正義,但並不代表任何法律責任的設定都是正義的實現,因為理想與現實之間是存在差距的。據此,選項A錯誤。法律後果包括肯定的法律後果和否定的法律後果(即法律責任),法律制裁是不主動承擔法律責任的法律後果,所以,只有否定的法律後果才有可能產 生法律責任和法律制裁,故選項B正確。 法律制裁是不主動承擔法律責任的一種後果,如果主動承擔法律責任則不會進行法律制裁,故選項C錯誤。首先,法律責任只是一種否定的法律後果,法律條文有可能規定肯定的法律後果。其次,就演算法律規則中的法律後果是否定的,也不一定要通過法律條文表現出來,因為法律條文與法律規則不是一一對應的關系。法律條文有可能僅規定法律規則的若干要素,而將其他的要素省,比如《憲法》第12條第2款規定,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用任何手段侵佔或者破壞國家和集體的財產。這一法律條文沒有規定法律責任,但並不代表侵佔或者破壞國家和集體的財產就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只不過該條將法 律責任省了,故選項D正確。故本題答案為BD。
Ⅶ 根據我國的侵權責任法,下列說法不正確的
你好,
D項明顯錯誤。
動物在遺棄或逃逸期間造成他人損害,原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的侵權責任
Ⅷ 關於我國企業的法律責任以下說法錯誤的是哪一項個人獨資企業承擔無限責任
投資人以個人財產對外承擔無限責任即個人獨資企業對外負有債務時,以該投資人的所有財產而不僅僅是投資到該個人獨資企業的財產來償還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