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家屬簽字法律責任
❶ 朋友做手術需要家屬簽字,我可以代表家屬簽字嗎,會有責任嗎
一般不可以。
在特殊情況下,可以。
比如,朋友無親無友。
比如,朋友家人無法及時趕到,請你代勞。
所謂責任,無非是朋友家人可能的責難;醫方在後續治療的費用結算或者醫療事故的接洽方就是你。
在緊急情況下,為朋友以家屬名義簽字,值得稱贊,如果手術成功,你們的朋友情誼更加深了,你的仗義行為結局圓滿。
鑒於可能的不測結果,這個簽字筆也挺重的。
❷ 沒打結婚證的夫妻能在手術時為對方簽名嗎如有不側須負法律責任嗎
雙方未登記結婚的,也就是說並未經合法程序辦理結婚登記,通常是不成立夫妻關系的。除非是構成事實婚姻的,可以被認定為夫妻關系,否則其他情況的是不能認定為夫妻關系的。一方就醫時,按照手術類型、嚴重性、緊急性等情況按照醫院要求來簽字配合手術進展。
【法律依據】
《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六條【結婚自願】結婚應當男女雙方完全自願,禁止任何一方對另一方加以強迫,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加以干涉。
第一千零四十七條【法定結婚年齡】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二十二周歲,女不得早於二十周歲。
第一千零四十八條【禁止結婚的情形】直系血親或者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禁止結婚。
第一千零四十九條【結婚登記】要求結婚的男女雙方應當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結婚登記。符合本法規定的,予以登記,發給結婚證。完成結婚登記,即確立婚姻關系。未辦理結婚登記的,應當補辦登記。
第七條未依據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九條規定辦理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的男女,提起訴訟要求離婚的,應當區別對待:
(一)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前,男女雙方已經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按事實婚姻處理。
(二)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後,男女雙方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其補辦結婚登記。未補辦結婚登記的,依據本解釋第三條規定處理。
第三條當事人提起訴訟僅請求解除同居關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裁定駁回起訴。
當事人因同居期間財產分割或者子女撫養糾紛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❸ 手術前的家屬簽字,未成年人可以簽嗎
手術前的家屬簽字,未成年人不可以簽字。未成年人不具有民事行為能力或者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不能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但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簽字。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十八條 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第十九條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第二十條 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從以上規定我們可以看出,未成年人不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不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因此,不能在手術前作為家屬簽字。
❹ 朋友做手術叫我幫忙做見證人簽字有法律責任嗎
做手術不是應該家屬簽字嗎?如果家屬不在也應該是朋友自己簽呀,如果沒有委託簽字的證明一旦手術中出了什麼事故,他的家屬找你麻煩怎麼辦,畢竟手術的事情誰也說不準呀。
❺ 手術簽字人需要承擔什麼責任是否需要支付手術費用
摘要 親,您好,手術簽字人都是病人的直近親屬,承擔著一定的風險。
❻ 朋友明天做手術,需要家屬簽字,家屬不在,作為朋友可以簽嗎萬一有什麼事、我要承擔責任嗎
患者可以請朋友簽手術同意書,但必須是在雙方都同意的情況下,留存好證據。朋友不應該簽字,出現問題也應承擔手術失敗所帶來的風險,醫院一般會要求直系親屬簽,外人是不讓簽的。
法律分析
手術同意書應由患者本人簽字同意。本人不能簽字或者不適宜簽字的,由患者的近親屬簽字同意(如配偶、父母、子女等)。2、手術後果及相關措施未通過上述途徑告知患者或者其近親屬,對手術造成的非醫療需要的損害,醫院應當承擔賠償責任。3、不過,嚴格來說,手術同意書是否簽字與醫院是否承擔責任之間沒有直接關系。即如果醫院的醫療行為沒有過錯,沒有給患者造成非醫療需要的損害,即使沒有患者簽字,也不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如果醫院的醫療行為具有過錯,即使有患者的簽字,也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在民事代理制度中,對於無權代理的民事行為的追認,可以通過被代理人的行為來判斷,而不一定需要當事人口頭或者書面作出明確的意思表示。此案被代理人患者及其家屬對於手術是積極配合的,沒有明確反對,因此,可以視為家屬同意該無權代理行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六十一條 民事主體可以通過代理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依照法律規定、當事人約定或者民事法律行為的性質,應當由本人親自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不得代理。
第一百六十二條 代理人在代理許可權內,以被代理人名義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被代理人發生效力。
第一百六十三條 代理包括委託代理和法定代理。委託代理人按照被代理人的委託行使代理權。法定代理人依照法律的規定行使代理權。
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條 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或者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
❼ 手術簽字有法律責任嗎
【法律分析】
給自然人和有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做手術,自己是可以給自己簽字的,但是如果本人不能完全理解手術的風險,或者手術有可能損害第三方的利益,那就需要家屬同時也簽字了。
【法律依據】
《衛生部關於印發<病歷書寫基本規范>的通知》 第十條 對需取得患者書面同意方可進行的醫療活動,應當由患者本人簽署知情同意書。患者不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時,應當由其法定代理人簽字;患者因病無法簽字時,應當由其授權的人員簽字;為搶救患者,在法定代理人或被授權人無法及時簽字的情況下,可由醫療機構負責人或者授權的負責人簽字。因實施保護性醫療措施不宜向患者說明情況的,應當將有關情況告知患者近親屬,由患者近親屬簽署知情同意書,並及時記錄。患者無近親屬的或者患者近親屬無法簽署同意書的,由患者的法定代理人或者關系人簽署同意書。
❽ 手術簽字人是否要承擔責任
是要承擔手術風險的,心臟手術是很大的手術,危險性比較高,我曾在ICU護理過一個心臟手術的病號,你妹妹的手術需要直系親屬簽字 ,我建議你盡快找到你妹夫,當然,如果實在找不到,還是妹妹的命重要,那麼風險是大夫必須告知家屬的,不一定會發生!
❾ 一個酗酒的病人入院後家屬在監護人上簽的字出院後還承擔法律義務嗎
你好作為家屬在監護人上簽字,只對他在醫院里的行為負責。所以這份簽字也是由醫院留存的。病人出院之後,如果你沒有在其他的材料上簽字,就跟你沒有任何關系了,你也就不需要再承擔相應的法律義務。
❿ 家屬簽字放棄搶救是否合法
家屬簽字放棄搶救是不合法的。
當事人需要急救搶救時,家屬沒有權放棄搶救,是否放棄搶救由患者個人決定,家庭放棄的可能會構成遺棄罪。
尊重家屬意見僅限於患者不能自主表達意願的情況下,如果患者能夠自主表達意願,則必須徵求患者意見。因此,針對患者或者家屬決定放棄治療的情況,醫院必須尊重患者的意願,必要時應當以簽署同意書的形式將患者或家屬放棄治療的決定給予記錄,並要求患者或家屬簽字,從而避免不必要的紛爭。
手術家屬簽字順序人並沒有特定的順序,父母、配偶、子女等直系親屬或關系人都可以簽字。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二十條 因搶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緊急情況,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親屬意見的,經醫療機構負責人或者授權的負責人批准,可以立即實施相應的醫療措施。第一千二百二十四條 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醫療機構不承擔賠償責任:
(一)患者或者其近親屬不配合醫療機構進行符合診療規范的診療;
(二)醫務人員在搶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緊急情況下已經盡到合理診療義務;
(三)限於當時的醫療水平難以診療。
前款第一項情形中,醫療機構或者其醫務人員也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第一千二百二十五條 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按照規定填寫並妥善保管住院志、醫囑單、檢驗報告、手術及麻醉記錄、病理資料、護理記錄等病歷資料。
患者要求查閱、復制前款規定的病歷資料的,醫療機構應當及時提供。第一千二百二十八條 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干擾醫療秩序,妨礙醫務人員工作、生活,侵害醫務人員合法權益的,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