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產品質量法律責任包括

產品質量法律責任包括

發布時間: 2022-04-27 16:31:58

❶ 產品質量有哪些法律責任(1)

(一)違反產品質量法的民事責任 1、銷售者的產品合同責任 產品的合同責任是指產品的銷售者不履行或不當履行產品質量義務而應承擔的責任。產品的合同責任同產品的侵權責任相比,一是合同雙方,受損害的消費者與產品銷售者之間以簽訂合同為前提條件;二是合同責任僅限於出售產品的銷售者和直接從銷售者處購買產品的買受者;三是損害賠償的范圍通常以賠償買賣標的物——產品本身為主。 (1)承擔產品合同責任的條件 根據《產品質量法》的有關規定,售出的產品有下列情況之—的、銷售者應當承擔合同責任:第一,不具備產品應當具備的使用性能而事先未作說明。這是法律對賣主出售的產品的最基本的要求。不論其是否在合同中明確規定,都構成出賣人必須履行的義務。當產品不具備某些應當具備的使用性能(比如商品殘損)而事先作出說明的,銷售者才不承擔合同責任。第二,不符合在產品或者其包裝上明示採用的產品標准。第三,不符合以產品說明、實物樣品等方式表明的質量狀況。 重點案例解答2 在這個案例中,銷售者計算機設備銷售公司以其出售的產品價格便宜為由,認為不需要對售出的產品承擔質量保證的義務。王磊在購買時知道這批設備售價便宜的情況,關鍵在於他並不知道存在不能正常使用的產品瑕疵,銷售者也未對此進行說明,因此,銷售公司銷售便宜產品一樣需要承擔產品的質量保證義務。 (2)承擔產品合同責任的形式 承擔產品合同責任的形式包括:第一,修理、更換、退貨。這是銷售者違反合同後所採取的補救措施。產品不符合質量要求的,銷售者應負責修理或更換。經修理可達到質量要求而不影響產品的性能、價值的,出賣人應無償修理;修理後達不到質量要求或影響產品階性能、價值的,或買受人要求更換的,出賣人應予更換。對不符合質量要求的,買受人還可要求銷售者退貨。第二,賠償損失。賠償損失是承擔合同責任的重要方式。銷售者售出的產品質量不符合合同要求,給用戶、消費者造成損失的,用戶、消費者有權要求銷售者賠償損失。銷售者違反合同規定的質量義務,又不按規定承擔修理、更換、退貨或賠償損失責任的,由產品質量監督管理部門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其改正。 (3)銷售者對生產者、供貨者的追償權 如果產品不符合質量要求是由生產者、供貨者的責任造成的,銷售者在對產品進行修理、更換、退貨或賠償損失後,就可取得對生產者、供貨者的追償權,有權要求生產者、供貨者承擔賠償責任。但如果生產者之間、銷售者之間、生產者與銷售者之間訂立的買賣合同、加工承攬合同有不同約定,則合同當事人按照合同的約定執行。 2.生產者、銷售者的產品侵權責任 (1)產品侵權責任的概念與特徵 產品侵權責任是指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用戶、消費者或第三人的人身、財產損害時,生產者、銷售者應承擔的民事賠償責任。 產品侵權責任與產品合同責任相比,具有以下特徵: 第一,產品侵權責任不以生產者、銷售者與受害者有直接合同關系為前提條件。受害者不論與生產者、銷售者之間是否有合同關系,都可就缺陷產品造成的損害向侵權人提起損害賠償之訴。 第二,正是由於產品侵權責任不以合同為前提條件,所以其主體不限於合同當事人。其權利主體(即享有損害賠償請求權的人)包括由於缺陷產品受到損害的任何人,而不限於缺陷產品的買受人。其責任主體也不限於同受害人有合同關系的銷售者,還包括產品製造商、批發商等。 第三,從損害賠償的范圍看,產品侵權責任主要賠償缺陷產品造成的人身、財產損害,一般不賠償缺陷產品本身的損失。 (2)承擔產品侵權責任的條件 承擔產品侵權責任的條件,也即產品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構成(承擔)產品侵權責任,必須具備以下要件: 第一,產品存在缺陷。產品存在缺陷是侵權行為人違反法律義務的表現,也是造成受害人人身或財產損害的原因,因而它是承擔產品侵權責任的前提條件。缺陷是指產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財產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險。根據產品的生產、製造過程,缺陷可以分為設計上的缺陷、製造上的缺陷、指示上的缺陷和科學技術尚不能發現的缺陷。 第二,存在人身傷害、財產損害的事實。消費者遭受的人身、財產損害是承擔產品侵權責任的前提和依據。如果沒有損害事實,即使產品有缺陷,也不構成產品侵權責任,即「無損害,無責任」。損害包括人身損害和財產損害。人身損害是指缺陷產品導致受害人患病、健康水平下降或者人體受到傷害,甚至死亡等。財產損害是指缺陷產品引起其他財產的損失,一般不包括缺陷產品本身的損失。 第三,產品缺陷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產品缺陷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也就是說產品缺陷是引起損害的原因,損害是產品缺陷造成的結果。如果損害事實不是產品缺陷造成的,缺陷產品的生產者就不承擔賠償責任。 (3)生產者的免責條件。生產者能夠證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第一,未將產品投入流通。生產者末將產品投入流通,是指生產者未將產品投入市場、售給他人。生產者末將產品投人流通,則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第二,產品投入流通時,引起損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產品有缺陷是生產者承擔侵權責任的前提要件,不僅如此,這種缺陷還必須是生產者將產品投人流通時就已存在的。如果缺陷是在生產者將產品投人流通以後產生的,生產者則不承擔責任。 第三,將產品投入流通時的科學技術尚不能發現缺陷的存在。科學技術尚不能發現的缺陷,是指根據產品投入流通時的科學技術水平難以發現、而在使用一段時間後證明存在的缺陷。這種缺陷必須是投人流通時實際上未被世人發現的缺陷,而不能是已有人發現,但其發現結果未被他人(包括生產者)掌握的缺陷。

❷ 食品產品質量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產品質量侵權的法律責任為民事侵權損害賠償責任,主要表現為包修、包換、包退以及賠償損失。根據民法典的規定,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生產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向產品的生產者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產品的銷售者請求賠償。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二條
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生產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二百零三條
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向產品的生產者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產品的銷售者請求賠償。
產品缺陷由生產者造成的,銷售者賠償後,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因銷售者的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的,生產者賠償後,有權向銷售者追償。
第一千二百零四條
因運輸者、倉儲者等第三人的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產品的生產者、銷售者賠償後,有權向第三人追償。

❸ 產品質量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產品責任的基本特徵和歸責原則產品責任又稱產品瑕疵責任,是指產品的生產者或銷售者因產品的瑕疵給消費者及其他受害人造成人身傷害或缺陷產品以外的其他財產(以下簡稱財產)損害應承擔的民事責任。產品責任在我國《民法通則》中規定的民事責任屬於一種特殊的侵權責任。

產品責任的基本特徵產品責任作為一種特殊的侵權責任,它與一般侵權責任的區別在於:一般侵權責任加害人是單獨的公民或法人,而產品責任的加害人則可能是單獨公民或法人,也可能是多數公民或法人。而另一方面,產品責任與其他類型的特殊侵權責任也有不同,其表現在:產品責任是由缺陷產品致人損害而承擔的賠償責任,其前提是產品存在缺陷,它加害於消費者的方式也是通過缺陷產品的使用或消費間接作用於消費者的人身或財產,並非加害人的直接加害行為所致。

產品責任的成立條件產品責任作為特殊侵權責任,其成立必須具備以下3個條件:

第一個條件,產品質量不合格,即產品存在質量瑕疵或者不合理的危險。所謂質量瑕疵或者不合理的危險,一般可以分為三類:一是設計上的瑕疵,即因設計的錯誤而使產品具有缺陷;二是製造上的瑕疵,即因生產零部件及組裝過程中使產品不符合質量要求;三是指示上的缺陷,即生產者對產品的特點及使用方法未做適當說明或警告,致使消費者在使用產品時遭到損害。

第二個條件,產品的質量瑕疵在銷售時已存在。也就是說,消費者對產品的質量問題沒有責任,而生產者或銷售者沒有在銷售前消除產品瑕疵或不合理危險,從而違反了注意交易安全的義務。

第三個條件,由於產品瑕疵而給消費者或其他受害人造成了損害,而且產品瑕疵是造成損害的直接原因。也就是說,經營者承擔產品責任,要有損害事實的客觀存在,損害的范圍包括產品以外的其他財產損害和人身損害。如果產品質量瑕疵僅產生產品本身價值的降低或未引起其他財產和人身損害,則屬於產品質量責任而不屬』於產品責任,這二者是有區別的。

產品責任的歸責原則產品責任作為一種特殊民事責任,其歸責原則是指據以確定加害人承擔產品責任的理由和根據。根據我國《產品質量法》的規定,我國對產品責任主要實行過錯推定原則和舉證責任倒置的原則。

所謂過錯推定原則,也叫嚴格責任原則,它是指產品責任加害人不能證明自己對產品責任損害的發生沒有過錯時,可以推定其有過錯,從而適用過錯責任原則使其承擔責任。

所謂舉證責任倒置,是指按舉證責任的一般原則,受害者請求賠償,本應由受害者負責舉證證明經營者有過錯;而質量責任認定則要求經營者提出證據證明自己沒有過錯,如不能證明自己沒錯就推定為有過錯,從而要承擔產品責任。

❹ 產品質量責任名詞解釋

產品質量責任是指產品的生產者、銷售者以及對產品質量負有直接責任的人違反產品質量法規定的產品質量義務應承擔的法律後果。

生產者、銷售者違反產品質量義務的行為表現為:生產者、銷售者違反法律、法規對產品質量所作的強制性要求;生產者、銷售者違反就產品質量向消費者所作的說明或者陳述;產品存在缺陷。



(4)產品質量法律責任包括擴展閱讀:

侵權產品責任的受害者即權利人,是指所有因不合格產品而遭受損失的人。在侵權產品責任的民事法律關系中,產品的受害者作為賠償權利主體,它可為自然人或法人。

確定的標准只依據因不合格產品而遭到的損失,而不論受害人與生產者或經銷者有無合同關系;賠償損失的范圍包括自然人人身的傷害和財產損失。

產品的生產、儲運、經銷企業必須按照本條例的規定,承擔產品質量責任。各部門、各地區,特別是企業主管機關必須對產品質量進行嚴格管理,監督有關企業堅持質量第一的方針,保證產品質量,承擔質量責任;管理和監督不力的也應承擔連帶責任。

❺ 生產者銷售者的產品質量責任是什麼

生產者,銷售者一般需要承擔三類產品質量責任:生產者、銷售者違反有關產品質量行政監督規定的,依照《產品質量法》規定給予行政處罰,追究其行政法律責任。例如,對生產、銷售《產品質量法》規定禁止生產、銷售的有嚴重質量問題的產品尚未構成犯罪的,除責令停止生產、銷售外,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並處法律規定數額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其營業執照。生產者、銷售者的產品質量民事責任。(1)銷售者售出的產品不具備產品應當具備的使用性能(例如,保溫瓶不保溫,電冰箱不製冷)而事先未作說明的,不符合在產品或者其包裝上註明採用的產品標準的,或者不符合以產品說明、實物樣品等方式表明的質量狀況的,應當依照《產品質量法》第四十條的規定,承擔修理、更換、退貨的民事責任,給消費者造成損失的,還應當賠償損失。鑒於銷售者與購買商品的消費者之間構成買賣合同關系,銷售者對其售出的產品質量負有默示擔保(除事先有特別說明的外,應保證其出售產品的質量具備該產品應具備的使用性能)和明示擔保(保證產品質量符合註明採用的產品標准或與產品說明、實物樣品等明示表明的質量狀況相一致)的義務。銷售者違反其對產品質量的默示擔保和明示擔保義務的,構成對購買商品的消費者的違約,依照《產品質量法》第四十條的規定,應承擔違約民事責任。當然,導致銷售者對消費者承擔違約責任的產品質量問題,如果是由於產品的生產者或者其他供貨者造成的,銷售者可以向生產者、供貨者追償。(2)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人身、財產損害的,產品的生產者依照《產品質量法》規定承擔侵權損害的賠償責任,即通常所說的產品責任。這里要指出的是,關於產品質量的民事責任問題,在民法通則、民法總則、合同法等民事法律中也有相關的規定。生產者、銷售者的嚴重質量違法行為的刑事責任問題。我國刑法第三章第一節「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對各類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的犯罪構成和刑事處罰作了具體規定。生產者、銷售者違反《產品質量法》的規定,同時依照刑法有關規定已構成犯罪的,應依照刑法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❻ 《產品質量法》規定產品質量責任包括哪些

質量責任如下:

產品質量法

侵權產品質量責任,是指產品製造者和銷售者由於生產和銷售質量不合格的產品,致使他人的人身遭受傷害或財產受到損失所應承擔的損害賠償責任。這是一種特殊的侵權行為民事責任。侵權產品責任的構成要件與一般侵權責任有著重要的區別,主要表現為侵權人主觀方面要件的不同。侵權產品責任實行無過錯責任原則,而一般侵權責任則採取過錯責任原則。同時,侵權產品責任與前面所講的合同產品責任也不同:

①責任的性質不同。侵權產品責任是因侵權損害的發生而產生的債權債務關系,它所侵犯的是財產權、人身權等絕對權利;而合同產品責任是以合同關系為前提的,違約人是因違反合同而承擔責任,債權債務關系設立在前,違約行為發生在後,所侵犯的是合同雙方的相對權利。

②責任的根據不同。侵權產品責任根據法律規定中的侵權行為條款來處理;而合同產品責任是依照合同雙方依法訂立的合同條款及合同法的規定來調整。

③責任的後果和承擔方式也不盡相同。侵權產品責任的後果有財產內容與非財產內容二種。只有在侵權行為確實給他人造成財產損失,行為人才負財產內容的民事責任。侵權責任除可採取賠償損失等財產性的承擔責任方式外,還可以採取消除影響、恢復名譽等非財產性的承擔責任方式。而合同產品責任則只要有一方違約,不論是否已給對方造成經濟損失,都要承擔民事責任。承擔的方式如繼續履行合同、支付違約金等都具有財產內容。

產品責任制度作為一種獨立的侵權責任。

特徵

第一,侵權產品責任是直接由法律規定的,當事人對此無權協商。如國務院發布的《工業產品質量責任條例》第15條規定:「經銷企業售出的產品在保證期限內發現質量不符合第二條的要求的,應由經銷企業負責對用戶實行包修、包換、包退,承擔賠償實際經濟損失的責任。」這里所稱的「承擔賠償實際經濟損失的責任」,包括侵權產品責任,有關當事人必須依法辦事,無權協商。

第二,侵權產品責任的承擔者是產品的生產者和銷售者。生產者和銷售者對不合格產品給用戶造成的損失,負有連帶賠償責任。《民法通則》第122條規定:「因產品質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財產、人身損害的,產品製造者、銷售者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運輸者、倉儲者對此負有責任的,產品製造者、銷售者有權要求賠償損失」。可見,產品的用戶與產品的運輸者、倉儲者不直接發生權利義務關系。產品的生產者、銷售者與產品的運輸者、倉儲者之間,因後者的過錯所形成的新的債權債務關系,按一般侵權責任條款處理。

第三,侵權產品責任的受害者即權利人,是指所有因不合格產品而遭受損失的人。在侵權產品責任的民事法律關系中,產品的受害者作為賠償權利主體,它可為自然人或法人,確定的標准只依據因不合格產品而遭到的損失,而不論受害人與生產者或經銷者有無合同關系;賠償損失的范圍包括自然人人身的傷害和財產損失。

第四,侵權產品責任實行無過錯責任原則。

❼ 承擔產品質量的責任主體有哪些

承擔產品質量的責任主體有是產品的生產者、銷售者。即從事產品生產、銷售活動的各類企業及個體工商戶。責任主體不履行保證產品質量的義務時,應當承擔法律後果,包括行政責任、刑事責任和因產品質量問題引起的民事責任。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二條
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生產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❽ 《產品質量法》規定產品質量責任包括

質量責任如下:

產品質量法

侵權產品質量責任,是指產品製造者和銷售者由於生產和銷售質量不合格的產品,致使他人的人身遭受傷害或財產受到損失所應承擔的損害賠償責任。這是一種特殊的侵權行為民事責任。侵權產品責任的構成要件與一般侵權責任有著重要的區別,主要表現為侵權人主觀方面要件的不同。侵權產品責任實行無過錯責任原則,而一般侵權責任則採取過錯責任原則。同時,侵權產品責任與前面所講的合同產品責任也不同:

①責任的性質不同。侵權產品責任是因侵權損害的發生而產生的債權債務關系,它所侵犯的是財產權、人身權等絕對權利;而合同產品責任是以合同關系為前提的,違約人是因違反合同而承擔責任,債權債務關系設立在前,違約行為發生在後,所侵犯的是合同雙方的相對權利。

②責任的根據不同。侵權產品責任根據法律規定中的侵權行為條款來處理;而合同產品責任是依照合同雙方依法訂立的合同條款及合同法的規定來調整。

③責任的後果和承擔方式也不盡相同。侵權產品責任的後果有財產內容與非財產內容二種。只有在侵權行為確實給他人造成財產損失,行為人才負財產內容的民事責任。侵權責任除可採取賠償損失等財產性的承擔責任方式外,還可以採取消除影響、恢復名譽等非財產性的承擔責任方式。而合同產品責任則只要有一方違約,不論是否已給對方造成經濟損失,都要承擔民事責任。承擔的方式如繼續履行合同、支付違約金等都具有財產內容。

產品責任制度作為一種獨立的侵權責任。

特徵

第一,侵權產品責任是直接由法律規定的,當事人對此無權協商。如國務院發布的《工業產品質量責任條例》第15條規定:「經銷企業售出的產品在保證期限內發現質量不符合第二條的要求的,應由經銷企業負責對用戶實行包修、包換、包退,承擔賠償實際經濟損失的責任。」這里所稱的「承擔賠償實際經濟損失的責任」,包括侵權產品責任,有關當事人必須依法辦事,無權協商。

第二,侵權產品責任的承擔者是產品的生產者和銷售者。生產者和銷售者對不合格產品給用戶造成的損失,負有連帶賠償責任。《民法通則》第122條規定:「因產品質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財產、人身損害的,產品製造者、銷售者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運輸者、倉儲者對此負有責任的,產品製造者、銷售者有權要求賠償損失」。可見,產品的用戶與產品的運輸者、倉儲者不直接發生權利義務關系。產品的生產者、銷售者與產品的運輸者、倉儲者之間,因後者的過錯所形成的新的債權債務關系,按一般侵權責任條款處理。

第三,侵權產品責任的受害者即權利人,是指所有因不合格產品而遭受損失的人。在侵權產品責任的民事法律關系中,產品的受害者作為賠償權利主體,它可為自然人或法人,確定的標准只依據因不合格產品而遭到的損失,而不論受害人與生產者或經銷者有無合同關系;賠償損失的范圍包括自然人人身的傷害和財產損失。

第四,侵權產品責任實行無過錯責任原則。

❾ 產品質量法律責任包括哪些

第六篇 產品質量法及相關法規精析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產品質內量的監督管理
第三章 生產者,容銷售者的產品質量責任和義務
第四章 損害賠償
第五章 罰則
第六章 附則
第七章 產品質量法案例精析

第七篇 標准化法及相關法規精析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標準的制度
第三章 標準的實施
第四章 法律責任
第五章 附則

第八篇 計量法及相關法規精析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計量基準器具/計量標准器具和計量檢定
第三章 計量器具管理
第四章 計量監督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六章 附則

第九篇 消費者保護及案例精析
第一章 消費者保護法基本理論
第二章 消費者及其權利
第三章 消費者利益的國家保護
第四章 消費者組織
第五章 消費者權益保護案例精析

第十篇 產品質量事故與傷殘鑒定
第一章 產品缺陷與人身傷害
第二章 產品質量事故致人身傷亡的法醫學鑒定
第三章 人體中毒鑒定

第十一篇 產品質量事故與損害賠償
第一章 產品質量事故與責任賠償
第二章 產品質量事故與財產保險
第三章 產品質量事故與人身意外傷害保險

第十二篇 產品質量法律法規匯編

❿ 違反產品質量需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在合同法律制度中,一方違反合法有效的合同約定,依法依約應承擔相應違約責任;違約責任是違反合同的民事責任的簡稱,是指合同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合同約定所應承擔的民事責任。違約責任的形式,即承擔違約責任的具體方式。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熱點內容
月息3違約金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2-09 09:01:01 瀏覽:551
刑事訴訟法再審抗訴 發布:2025-02-09 08:58:44 瀏覽:371
財經法規習題集 發布:2025-02-09 08:53:13 瀏覽:838
集體土地司法強拆 發布:2025-02-09 08:37:26 瀏覽:538
第三人要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09 08:26:03 瀏覽:301
行政法派出機關類型 發布:2025-02-09 08:25:17 瀏覽:74
全國法院系統學術 發布:2025-02-09 08:24:34 瀏覽:770
論民法的精神 發布:2025-02-09 08:24:31 瀏覽:389
教師法律法規學習 發布:2025-02-09 08:18:17 瀏覽:201
社區政策法規 發布:2025-02-09 08:01:14 瀏覽: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