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勸酒出車禍法律責任應該賠償多少錢

勸酒出車禍法律責任應該賠償多少錢

發布時間: 2022-04-27 17:29:34

㈠ 勸酒駕車出交通事故如何賠償

勸酒人應對酒後駕車交通事故承擔責任。勸酒人對駕駛人勸酒的先行行為,導致其對駕駛人負有了勸阻義務。如果勸酒人未能成功勸阻駕駛酒後駕車的,應當就其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條
飲酒後駕駛機動車的,處暫扣六個月機動車駕駛證,並處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因飲酒後駕駛機動車被處罰,再次飲酒後駕駛機動車的,處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吊銷機動車駕駛證。
醉酒駕駛機動車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約束至酒醒,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五年內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飲酒後駕駛營運機動車的,處十五日拘留,並處五千元罰款,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五年內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醉酒駕駛營運機動車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約束至酒醒,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十年內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後,不得駕駛營運機動車。

㈡ 2020年醉酒死亡賠償標准

勸酒導致後果承擔法律責任的情形

第一,是強迫性勸酒。比如用「不喝不夠朋友」等語言刺激對方喝酒,或在對方已喝醉意識不清沒有自製力的情況下,仍勸其喝酒的行為;

第二,是明知對方不能喝酒仍勸其飲酒。比如明知對方身體狀況,仍勸其飲酒誘發疾病等;

第三,是未將醉酒者安全護送。如飲酒者已失去或即將失去對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無法支配自身行為時,酒友沒有將其送至醫院或安全送回家中;

第四,未勸阻酒後駕車導致發生車禍等損害的。

首先,勸酒引發的人員傷亡是一般侵權。我國現行法律並無酒後損害承擔責任的具體規定,故其不屬法律規定的特殊侵權范疇。只要具備了一般侵權的構成要件,有過錯的共飲人、勸酒人及組織者就應當承擔一般侵權責任。

其次,勸酒人承擔的是提醒、勸解、照顧和注意義務。親朋之間宴請聚會飲酒本屬一種情誼行為,每個飲酒者對自己的生命安全負有最高的注意義務,對其他飲酒者不能惡意勸酒,要有善意的提醒、勸誡甚至照顧的義務。

最後,從法律責任的分擔來看,勸酒人通常承擔次要賠償責任。這一點似乎也是清晰明確的。受害人作為完全民事責任能力人,需負擔主要的安全注意義務。若勸酒人和共飲人沒有履行必要的注意義務,則需承擔次要的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第一千一百八十六 受害人和行為人對損害的發生都沒有過錯的,依照法律的規定由雙方分擔損失。

㈢ 喝酒一起喝車禍要賠多少

一起喝酒出車禍賠多少要看肇事者與受害者之間的責任,若是肇事者承擔全部責任,則對受害者造成的人身損失和財產損失均要賠償。若肇事者與受害者負同等責任的,雙方各承擔50%。如果肇事者被強迫性勸酒,負次要責任,賠償受害者遭受損失的30%。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三條
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屬於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先由承保機動車強制保險的保險人在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承保機動車商業保險的保險人按照保險合同的約定予以賠償;仍然不足或者沒有投保機動車商業保險的,由侵權人賠償。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㈣ 一起喝酒的人出了車禍負多少責任

法律分析:關於一起喝酒出車禍的情況,需要具體分析。多數情況下應由發生人身損害的飲酒人自負損失。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

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㈤ 在一起喝酒出了事故怎麼賠償

一起喝酒出車禍賠多少應當根據具體的責任認定以及實際損失來進行不同的判斷。酒駕出事故,一起喝酒的人是有可能要負責任的,具體賠償的包括有醫療費用,喪葬費用大概是幾千元到幾萬元不等。1、要看一起喝酒的人對出車禍的人是否承擔責任,要看對死者是否有勸酒的行為,如果他有這些行為,就要負一定的責任、一般來說,有以下情況勸酒者會被判定有過錯:強迫性勸酒、明知對方不能喝酒仍勸其飲酒、在明知對方醉酒的情況下卻未將醉酒者安全護送回家和酒後駕車未勸阻從而導致發生車禍等損害的,也是要進行相應的責任承擔,進行賠償要注意的是,要是以上過錯行為與死亡之間存在因果關系,才需要承擔責任,如果沒有因果關系的話,就不需要承擔賠償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一條 飲酒後駕駛機動車的,處暫扣六個月機動車駕駛證,並處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因飲酒後駕駛機動車被處罰,再次飲酒後駕駛機動車的,處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吊銷機動車駕駛證。醉酒駕駛機動車的,五年內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飲酒後駕駛營運機動車的,處十五日拘留,並處五千元罰款,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五年內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飲酒後或者醉酒駕駛機動車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並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㈥ 酒後連帶責任一般賠多少

酒後連帶責任一般賠幾千元到幾萬元不等,具體的是需要根據治療所花費的費用,還有就是一些其他的情況來進行不同的判斷的。《民法典》關於共同喝酒致死實際上是沒有作出明確的規定的。但是明確了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也就是因為勸酒等行為導致行為人死亡的,要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共同飲酒需要承擔什麼責任?

在與親朋好友的共同飲酒中,非強制禮節性勸飲是傳統民風民俗,如果飲酒出事,飲酒人要自行承擔過度飲酒造成的損害後果。如果親朋好友在共同飲酒過程中存在以下情節,則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第—是強迫性勸酒
,如故意灌酒用話要挾對方喝酒,或者在對方已喝醉意識不清沒有自製力的情況下,仍勸其喝酒的行為;

第二是明知對方不能喝酒,如明知對方的身體狀況,仍勸其飲酒誘發疾病等;

第三是未將醉酒者安全護送,如飲酒者已失去或即將失去對自己的控制自能力,神志不清無法支配自己的行為時,酒友沒有將其送至醫院或安全送回家中;

第四是酒後駕車未勸阻導致發生車禍等損害的。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六條 【公平責任原則】受害人和行為人對損害的發生都沒有過錯的,依照法律的規定由雙方分擔損失。

飲酒後駕駛機動車的,處暫扣六個月機動車駕駛證,並處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因飲酒後駕駛機動車被處罰,再次飲酒後駕駛機動車的,處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吊銷機動車駕駛證。

醉酒駕駛機動車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約束至酒醒,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五年內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6)勸酒出車禍法律責任應該賠償多少錢擴展閱讀:

一塊喝酒出車禍死亡賠多少錢

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應當知曉醉酒後駕駛電動自行車會產生危險,但其放任該危險行為,並導致發生交通事故死亡,其行為與損害後果存在最直接、最主要的因果關系,應承擔主要責任;被告作為聚餐的組織者、參與者,其餘被告作為共同飲酒人,未盡必要的提醒、勸阻義務致唐某醉酒,酒後又沒有盡到安全注意義務,應承擔次要責任。共同飲酒人因共同飲酒,使同飲者處於高於飲酒前的危險狀態,共飲人之間負相互提醒、勸告少飲酒並且阻止已過量飲酒的人停止飲酒的注意義務。飲酒會導致飲酒人酒後行為危險系數增加,共同飲酒人應該互相提醒避免危險發生。交通事故賠償項目

《人身損害賠償解釋》在賠償項目方面和賠償標准方面貫徹了全面賠償的原則。其中賠償項目方面增加了康復費、後續治療費兩項,並用「殘疾賠償金」代替「殘疾者生活補助費」。具體體現在《人身損害賠償解釋》第17條、第18條的規定:

(一)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的賠償項目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

(二)受害人因傷致殘的賠償項目除第1項外還包括: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後續治療費。

(三)受害人死亡的賠償項目包括:除第1項費用外,還包括賠償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死亡補償費以及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損失等其他合理費用。

(四)受害人或者死者近親屬遭受精神損害的慰撫金。

《人身損害賠償解釋》可賠償項目規定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營養費、死亡賠償金或傷殘賠償金、喪葬費、精神撫慰金、被撫養人生活費、後續治療費、輔助器材、器具等費用、鑒定費。

㈦ 喝酒出車禍一起喝酒的承擔多少賠償

關於喝酒出車禍一起喝酒的承擔多少賠償,主要看和受害人一起喝酒的人是否有過錯。
如果明知對方喝醉,而不進行勸阻,而後發生事故(如果第三人造成除外),則受害人作為一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成年人,應當意識到酒後駕車的危險性,自身負有重大過錯。而一起喝酒的人過錯僅在放任原告酒後駕車及未盡到一定的護助義務上,承擔的僅是一種次要的過失責任。所以,要具體分析,一般這種情形是不負刑事責任的,除非能夠證明有其他情形:比如明知對方不勝酒力而一再勸酒。而此時承擔的也只是民事賠償責任。還有種類似的情形是明知對方不勝酒力一再勸酒結果當場身亡,這個也是需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再例如:【根據《民法通則》、《侵權責任法》等法律規定,多數情況下應由發生人身損害的飲酒人自負損失。但如果發生以下情況,則共同飲酒人也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四種勸酒情形要承擔法律責任】
和人一起喝酒中,如果飲酒出事,有四種情況勸酒者需承擔法律責任:
1、強迫性勸酒,比如用「不喝不夠朋友」等語言刺激對方喝酒,或在對方已喝醉意識不清沒有自製力的情況下,仍勸其喝酒的行為;
2、明知對方不能喝酒仍勸其飲酒,比如明知對方身體狀況,仍勸其飲酒誘發疾病等;
3、未將醉酒者安全護送,如飲酒者已失去或即將失去對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無法支配自身行為時,酒友沒有將其送至醫院或安全送回家中;
4、酒後駕車未勸阻導致發生車禍等損害的。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在和親朋好友歡聚一堂,吃飯喝酒過程中,本來就是歡樂慶祝的時刻,喝酒盡興即可,切忌勸酒釀成大禍。

㈧ 酒後出車禍一起喝酒的要賠償嗎

一起喝酒的人竭力勸阻無效執意要酒駕的無責任,明知酒後駕車是違法的但不勸阻或縱容酒駕醉駕造成交通事故的,有連帶責任。如果酒駕方家屬以一起喝酒的人作為被告向法院提起民訴要求負民事連帶責任的,法院會支持該訴求。
法律分析
判斷酒友是否承擔責任,主要是看酒友是否存在過錯以及過錯的程度。 在喝酒過程中是否有強行勸酒的行為以及明知道他人不能喝酒而故意勸酒。勸酒者明知被勸酒者酒後要駕車,就應該預見到會發生交通事故,不要心存僥幸,對被勸酒者有輕信其能夠避免交通肇事的疏忽心態。當被勸酒者喝醉時其思維自控能力明顯降低,如果再駕車,必然會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該後果明顯系勸酒者的行為所 導致。因此,其他酒友對被勸者有照顧、注意義務。倘若勸酒者放任被勸酒者獨自一人駕車,是為明知其駕車會發生交通事故的可能卻不加阻止,違反了照顧、注意義務,故對肇事者發生的損害,應當承擔責任。所以,酒友對被勸酒者的死亡承擔責任的法律構成要件是明知被勸酒者喝酒而放任其駕車,不盡照顧義務,致使其發生損害後果。首先,無論其喝酒多少,醉與不醉,不必再追究了,問題是只要其與事故發生存在因果關系就行了;其次,必須是發生了損害後果,勸酒者是否承擔責任,在於明知被勸酒者喝酒過量而放任被勸酒者獨自一人駕車,勸酒者由於未盡到照顧、注意義務,從而最終導致該交通事故的發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條 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㈨ 朋友聚會喝酒。出現交通事故。應該承擔什麼責任

酒駕造成的交通事故一般需要負主要責任,根據交警出具的交通事故責任書認定的責任,對被侵權人進行民事賠償;嚴重的可能構成交通肇事罪,被刑事處罰。對於因喝酒產生的人身損害等後果,本人應當承擔主要責任。未制止行為人酒駕,行為人因醉駕行為發生交通事故死亡,可能需承擔一定的賠償責任。
法律分析
如果在共同飲酒過程中存在惡劣情節,則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如果強迫性勸酒,如故意灌酒用話要挾刺激對方喝酒,或者在對方已喝醉意識不清沒有自製力的情況下,仍勸其喝酒的行為;明知對方不能喝酒,如明知對方的身體狀況,仍勸其飲酒誘發疾病等;未將醉酒者安全護送,如飲酒者已失去或即將失去對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無法支配自己的行為時,酒友沒有將其送至醫院或安全送回家中;酒後駕車未勸阻導致發生車禍等損害的。以上就是共同飲酒需要承擔責任的四種情形,希望大家在飲酒時注意分寸,不能讓人過度飲酒,否則將承擔法律後果。交通事故民事責任通常都是把雙方的損失相加,按照責任大小確定賠償責任。職工在獲得肇事方人身損害賠償之後,可以享有工傷醫療之外的工傷保險待遇。工傷醫療待遇是指醫療費,殘疾輔助器具費,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間發生的護理費、交通費、住院伙食補助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二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接到交通事故報警後,應當立即派交通警察趕赴現場,先組織搶救受傷人員,並採取措施,盡快恢復交通。交通警察應當對交通事故現場進行勘驗、檢查,收集證據;因收集證據的需要,可以扣留事故車輛,但是應當妥善保管,以備核查。對當事人的生理、精神狀況等專業性較強的檢驗,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委託專門機構進行鑒定。鑒定結論應當由鑒定人簽名。

熱點內容
財經法規習題集 發布:2025-02-09 08:53:13 瀏覽:838
集體土地司法強拆 發布:2025-02-09 08:37:26 瀏覽:538
第三人要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09 08:26:03 瀏覽:301
行政法派出機關類型 發布:2025-02-09 08:25:17 瀏覽:74
全國法院系統學術 發布:2025-02-09 08:24:34 瀏覽:770
論民法的精神 發布:2025-02-09 08:24:31 瀏覽:389
教師法律法規學習 發布:2025-02-09 08:18:17 瀏覽:201
社區政策法規 發布:2025-02-09 08:01:14 瀏覽:943
刑法263條規定的是什麼 發布:2025-02-09 07:53:04 瀏覽:241
邗江司法局 發布:2025-02-09 07:34:28 瀏覽: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