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持股沒法律責任
⑴ 一個公司的掛名法人代表,我要怎麼樣才可以對公司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法人代表沒有辦法不對公司負法律責任。除非完全退出來,否則肯定是要負相關的法律責任。
法人代表是指根據法律,其行為被視為法人的行為,其行為所產生的一切法律權利和義務由其所代表的法人享有和承擔。不願繼續擔任公司法人代表及股東,可以視為具有退出公司經營的意思表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三十六條 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
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從法人成立時產生,到法人終止時消滅。
(1)怎樣持股沒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第三十七條 法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依法成立;
(二)有必要的財產或者經費;
(三)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和場所;
(四)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第三十八條 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組織章程規定,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負責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企業的法人代表在不同的場合要承擔不同的法律責任,種類多樣:
在代表該企業的場合,其個人簽名即導致企業承擔責任的後果;
2.如果企業破產並負有個人責任,法人代表會受到將來再辦企業時的諸多限制;
3.如果企業觸犯了有關法律的規定,可能法人代表的人身會受到限制,例如拒不執行法院判決法人代表被拘留;
4.法人犯罪,法定代表人會受刑事處分等等。
⑵ 如何避免股權代持的法律風險
股權代持是名義出資人和實際出資人的私人協議,不具有公開性。由於名義出資人是通過與實際出資人的協議,由實際出資人授權而取得的權利。
因此,為了規避股權代持的法律風險,雙方一定要簽署書面協議,明確雙方權利義務,尤其是涉及到行使表決權、股權轉讓、股權質押、利潤分配等重要事項,要事先經過實際出資人的同意。
如果名義出資人擅自作出違背實際出資人意願的行為,應當支付違約金。
另外,實際出資人要增強證據意識,注意保存搜集代持股的證據。其中比較重要的是出資證明、銀行轉款記錄、發票等,從而有效維護自己的權益。
⑶ 持有股權有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只有足額繳付出資後,就享有股東權益;如果沒有足額繳付,應其他股東要求或公司破產時需要補繳出資,並對足額繳付出資的股東要承擔延遲繳付出資的違約責任。
⑷ 什麼是《委託持股協議》名義持股可以不用承擔相關的法律義務嗎
委託持股即持股人是名義股東,投資人是隱名股東,這是公司法允許的。名義持股關系是個受託代理關系,其最終民事責任由委託人承擔,但受託人未盡受託義務,則要承擔相關責任。
委託持股協議來行使權利的股東,其股東地位和權利存在著較大的風險。委託持股協議的效力不能對抗登記公示的效力。如果出現受託人將委託人的股權有償轉讓給善意第三人的情況,委託人不能主張善意第三人返還。受託股東的債權人主張執行受託股東的股權,委託人不能以委託持股協議對抗受託人的債權人。
受託人的繼承人能否將受託財產繼承,如果受託人或委託人破產,受託財產是否作為破產財產,都沒有法律相關的規定,一旦發生這種情況,委託人的股東權利就存在著很大的爭議和風險。
⑸ 股份制公司法人持股規定是什麼
一、股份制公司法人持股規定是什麼?
股份制公司法人持股規定是:根據《公司法》的規定,公司法定代表人由公司章程規定。可以作為股東的董事長、執行董事擔任,也可以由非股東的公司經理擔任。對於股東作為法定代表人的,其持有比例法律沒有限制,可以是任意數額。
二、公司法人要承擔哪些義務?
1、企業的法人代表在不同的場合要承擔不同的法律責任,種類多樣。
譬如,在代表該企業的場合,其個人簽名即導致企業承擔責任的後果;如果企業破產並負有個人責任,法人代表會受到將來再辦企業時的諸多限制;如果企業觸犯了有關法律的規定,可能法人代表的人身會受到限制,例如拒不執行法院判決法人代表被拘留;法人犯罪,法定代表人會受刑事處分,等等,以上只是列舉,不完全。
2、該法人如無成立上的缺陷(譬如出資瑕疵),其虧損責任應由法人自己承擔,既不是股東也不是法人代表。當然如果是國有企業,法人代表如有失職行為,嚴重程度達到刑法追究的程度或應給予行政處分時除外;
3、個人獨資的法人,只要能分清法人財產與個人財產,亦不需法人代表承擔民事責任。有限公司形式的法人在負債時,由公司以全部財產承擔,不需股東個人承擔,成立時有出資瑕疵的情形除外。
三、相關內容拓展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57條規定,擔任因違法被吊銷營業執照的公司、企業的法定代表人,並對該企業違法行為負有個人責任,自該公司、企業被吊銷營業執照之日起未逾三年的,不得擔任公司的董事、監事、經理。
2、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企業法人的法定代表人登記管理規定》也明文規定:擔任因違法被吊銷營業執照的企業的法定代表人,不得擔任其他企業的法定代表人。
3、禁止擔任法定代表人的情況與禁止擔任董事、監事的情況相同,即因為貪污、賄賂、侵佔挪用財產或者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被判刑的(主要為經濟犯罪),以及因犯罪被剝奪政治權利,自刑滿之日起5年內不能擔任法定代表人。
股份制公司法人持股可以為任意比例,並且對於公司的法人人選也是比較靈活地,可以是持有股份的股東、董事長,也可以是無股份的公司經理等高層管理人員。一個公司的法人是非常重要的,其擁有一定的決策權,因此當公司發生一些變化時是可以更換公司的法人的。
延伸閱讀:
公司法人要簽勞動合同嗎?公司法人與法定代表人的區別是什麼?
私人小公司法人辦簽證的流程是?
公司法人欠債能出境嗎?
⑹ 百分百持股的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百分百持股通常有以下幾點法律責任:1、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對公司的債務承擔有限責任,和其他有限責任公司一樣,只需在自己的出資范圍內承擔有限責任就即可;2、如果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不能證明自己的財產獨立於公司的財產,那麼該股東將對公司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二條 公司合並可以採取吸收合並或者新設合並。一個公司吸收其他公司為吸收合並,被吸收的公司解散。兩個以上公司合並設立一個新的公司為新設合並,合並各方解散。
⑺ 代持股份怎麼簽才合法
法律分析:法律對企業股權代持問題並未做出較多規定,且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也原則上認可了股權代持協議的法律效力。如果股份代持協議的內容沒有違反國家法律的規定,一般股份代持協議是合法的。合法的代持股協議應該具備的內容有:1委託人與受託人的基本個人信息情況;2代持股權的情況,包括股權所佔比例、股權歸屬等;3本次代持股的協議;4雙方之間的權利義務要明確;5發生糾紛時的解救方法以及法律責任的承擔。最重要的是,該持股協議不得違反法律、法規強制性規定,也不得損害國家、集體、他人的利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三)》第二十五條名義股東將登記於其名下的股權轉讓、質押或者以其他方式處分,實際出資人以其對於股權享有實際權利為由,請求認定處分股權行為無效的,人民法院可以參照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條的規定處理。名義股東處分股權造成實際出資人損失,實際出資人請求名義股東承擔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⑻ 代公司持股會受法律責任嗎
代持的話,有限責任公司也是只在投資限額內承擔法律責任;但是合夥企業和個人獨資企業是承擔無限責任
⑼ 掛名股東怎樣才能不承擔責任
如果有證據證明經登記注冊的股東僅僅是被別人借名而掛名,並未參與公司的治理,未享有過真正的股東權利,也未履行過股東義務,那麼法律不會保護其作為「股東」而應享有的權利。相反,在公司資不抵債時,因為其股東身份已向社會公示,實際出資人與掛名股東之間的這種私下借名行為不能對抗善意第三人,需在其出資范圍內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法律風險。
約定掛名的形式主要體現在股權轉讓的法律行為中,所以因約定掛名而在實務中發生的糾紛則往往涉及到公司股權轉讓協議的效力問題。因此,股權轉讓協議成立的要件應當是當事人合意,與合同是否經過工商登記沒有直接關系。所以,在不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前提下,法律同樣不會保護約定掛名股東的股東權利,而已履行受讓對價義務,實際享有股東權利並履行股東義務的受讓方其股東資格則應受到法律保護。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十五條法人的實際情況與登記的事項不一致的,不得對抗善意相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