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蟲反編譯法律責任
Ⅰ 只因寫了一段爬蟲,公司200多人被抓,爬蟲究竟是否違法
01.技術純真
許多朋友向我傳達了一個信息:技術是無辜的,技術本身沒有對與錯,但是使用技術的人是對還是錯。如果公司或程序員知道使用其技術是非法的,則公司或個人需要為此付出代價。
在今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之後,許多以前處於灰色地帶的企業無法開展。
您看不到以前非常流行的各種社會工作者網站。現在大多數人都消失了嗎?因為最新的安全法強調出售超過50條個人信息屬於「嚴重情況」,需要履行其法律責任。
許多草根網站管理員主動關閉了該網站。目前有很多涉及版權信息的網站,如書籍,影視劇,課程等,在後期也將面臨越來越嚴格的審查。
3.無非法利潤
惡意使用爬蟲技術來獲取數據,搶占不正當競爭優勢甚至謀取非法利益可能是違法的。實際上,由於非法使用爬蟲技術來捕獲數據而引起的糾紛數量並不大,其中大多數是基於不正當競爭而提起訴訟的。
例如,如果您獲取了公眾評論上的所有公共信息,則您復制了一個相似的網站並從該網站中獲得了很多利潤。這也是一個問題。
一般來說,爬蟲是為企業造福的。因此,爬蟲開發者的道德自力更生和企業管理者的良知對於避免觸及法律底線至關重要。
Ⅱ 爬蟲技術是否合法
法律分析:爬蟲作為一種計算機技術就決定了它的中立性,因此爬蟲本身在法律上並不被禁止,但是利用爬蟲技術獲取數據這一行為是具有違法甚至是犯罪的風險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八十六條 違反國家規定,對計算機信息系統功能進行刪除、修改、增加、干擾,造成計算機信息系統不能正常運行,後果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故意製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等破壞性程序,影響計算機系統正常運行,後果嚴重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Ⅲ 大數據時代,玩「爬蟲」可能觸犯哪些法律
可能會侵犯一些別人的個人信息和網路安全吧。
Ⅳ 互聯網上的任何東西都可以爬取嗎
寫爬蟲的小夥伴要注意,爬蟲一時爽,但不是一直爬一直爽。
如果你的爬蟲觸犯了法律,可是要承擔責任的哦,那麼什麼樣的爬蟲才算是安全的爬蟲呢?
現在我來結合一下實際情況,給幾點建議吧:
1、爬蟲訪問頻次要控制,別把對方伺服器搞崩潰了
雖然你爬取的信息都是公開的,也不涉及公民隱私,爬取的數據也不用於違法獲利,只是自己弄著玩,但是如果你的爬蟲太瘋狂了,一分鍾請求1萬次,導致對方伺服器應接不暇,不能處理正常業務了,對不起,你這種屬於違法行為,這種爬蟲等同於進行黑客攻擊了,你讓人家不能正常工作了,損害了對方的利益
2、 涉及到個人隱私的信息你不能爬
其實這很好理解,你希望你自己的電話號,身份證號,家庭住址,工作單位,行蹤軌跡這些隱私信息被別人用爬蟲抓取么?當然不希望,別人抓了你的這些信息,你肯定想去報警對不對,讓警察去抓那個壞蛋,ok,你不要去做那個壞蛋。
3、 突破網站的反爬措施,後果很嚴重
正規的網站都會在根目錄下放置
robots.txt,這里就規定了哪些能爬,哪些不能爬,誰可以爬。對於那種反爬特別嚴重的,例如淘寶,你最好別去爬,如果你真的利用你的高智商突破了淘寶的反爬措施,那麼恭喜你,你已經違法了。
4、 不要用爬取的數據做不正當競爭
比如你把大眾點評的評論數據都爬下來了,然後自己搞了一個xx點評,這肯定不行,人家辛辛苦苦的積累的數據,你輕輕鬆鬆的弄下來,直接拿來主義,跟人家搞競爭,你不違法誰違法。
5、 付費內容,你不要抓
既然是付費內容,說明這東西價值很高,付費才能看,你弄下來了,你想幹啥?你私自傳播,就對網站造成了潛在損失。
6、最後一條,突破網站反爬措施的代碼,最好不要上傳到網上
你技術很牛逼,能突破網站的反爬措施,你把這些代碼發布到網上,比如github,你自己沒做啥壞事,可是想做壞事的人利用了你的代碼,入侵了網站,那麼,這種情況下,你也是有責任的,這個聽起來有點冤,但確實存在這樣的風險,所以,最好還是不要這么干。
Ⅳ 5.請列出常見的網路爬蟲法律風險,並說明應該+如何規避法律風險。
摘要 你好,打工注意不能違法,寫代碼背後也有法律風險。 一、爬蟲背後的法律風險 程序員被關監獄456天,只因外包賭博軟體 違背了國家相關的政策。
Ⅵ 使用爬蟲爬取數據違法嗎
爬蟲不違法,違法的是不遵從網站的爬蟲協議,對網站造成負擔,對正常用戶版造成影響。
其次,搜權索引擎也是爬蟲,爬蟲協議就是告訴爬蟲怎麼爬取可以。
最後,沒有官方介面或者已經下架的介面,爬取這些信息肯定是違法的,輕重而已;
當然這是法律意義的,實際上爬蟲到底違法不違法,看看案例就知道了。不對對方造成損失,不侵犯未公開介面,就沒有問題。
Ⅶ 通過爬蟲採集網站信息,算不算違法行為
爬蟲所帶來風險主要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違反網站意願,例如網站採取反爬措施後,強行突破其反爬措施;爬蟲干擾了被訪問網站的正常運營;爬蟲抓取了受到法律保護的特定類型的數據或信息。那麼作為爬蟲開發者,如何在使用爬蟲時避免進局子的厄運呢?嚴格遵守網站設置的robots協議;在規避反爬蟲措施的同時,需要優化自己的代碼,避免干擾被訪問網站的正常運行;在設置抓取策略時,應注意編碼抓取視頻、音樂等可能構成作品的數據,或者針對某些特定網站批量抓取其中的用戶生成內容;在使用、傳播抓取到的信息時,應審查所抓取的內容,如發現屬於用戶的個人信息、隱私或者他人的商業秘密的,應及時停止並刪除。
Ⅷ 為什麼需要在爬蟲程序設計中需要考慮頁面的編碼
一、URL 的管理和調度
當要訪問的地址變得很多時,成立一個 URL 管理器,對所有需要處理的 URL 作標記。當邏輯不復雜的時候可以使用數組等數據結構,邏輯復雜的時候使用資料庫進行存儲。資料庫記錄有個好處是當程序意外掛掉以後,可以根據正在處理的 ID 號繼續進行,而不需要重新開始,把之前已經處理過的 URL 再爬取一遍。
二、數據解析
解析數據是指提取伺服器返回內容里所需要的數據。最原始的辦法是使用「正則表達式」,這是門通用的技術,Python 中的 BeautifulSoup 和 Requests-HTML 非常適合通過標簽進行內容提取。
三、應對反爬蟲策略
伺服器遏制爬蟲的策略有很多,每次 HTTP 請求都會帶很多參數,伺服器可以根據參數來判斷這次請求是不是惡意爬蟲。比如說 Cookie 值不對,Referer 和 User-Agent 不是伺服器想要的值。這時候我們可以通過瀏覽器來實驗,看哪些值是伺服器能夠接受的,然後在代碼里修改請求頭的各項參數偽裝成正常的訪問。
Ⅸ 爬蟲是違法的么
爬蟲本身不是違法,但如爬蟲程序採集到涉及個人隱私會構成違法。
如果爬蟲程序採集到公民的姓名、身份證件號碼、通信通訊聯系方式、住址、賬號密碼、財產狀況、行蹤軌跡等個人信息,並將之用於非法途徑的,則肯定構成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違法行為。
自助行為,是指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情況緊迫且不能及時獲得國家機關保護,不立即採取措施將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受害人可以在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必要范圍內採取扣留侵權人的財物等合理措施;但是,應當立即請求有關國家機關處理。受害人採取的措施不當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條 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
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願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
第一千零三十三條 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權利人明確同意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實施下列行為:
(一)以電話、簡訊、即時通訊工具、電子郵件、傳單等方式侵擾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寧;
(二)進入、拍攝、窺視他人的住宅、賓館房間等私密空間;
(三)拍攝、窺視、竊聽、公開他人的私密活動;
(四)拍攝、窺視他人身體的私密部位;
(五)處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
第一千零三十四條 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
個人信息是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特定自然人的各種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件號碼、生物識別信息、住址、電話號碼、電子郵箱、健康信息、行蹤信息等。
個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適用有關隱私權的規定;沒有規定的,適用有關個人信息保護的規定。
Ⅹ 如果在一個網站開發程序里編寫一段爬蟲程序能不能實現將爬蟲內容展現出來
可以的,爬蟲程序本來就是為了用來爬取內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