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大還要負法律責任
① 多大年齡才負刑事責任
1、負刑事責任年齡是:十四歲以上。2、刑事責任年齡法律規定行為人應負刑事責任的年齡。刑事責任能力的條件之一。根據人的生理與心理發展成熟度及社會化水平確定。依照刑事法律規定,凡達到一定年齡、精神正常者實施犯罪行為,應負刑事責任。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不滿十四周歲是無責任能力年齡階段。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七條第二款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負刑事責任。
② 法律中有沒有因歲數大而免於刑事責任一說多少歲的人可以免於刑事責任
1、最新的《刑法修正案》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2、所以不因歲數大而免於刑事責任。
(2)年紀大還要負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並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的統治階級意志的規范體系。 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是國家的統治工具。
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權的立法機關行使國家立法權,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並頒布,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總稱。法律是法典和律法的統稱,分別規定公民在社會生活中可進行的事務和不可進行的事務。
法律可以劃分為1.憲法2.法律 3.行政法規4.地方性法規5.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法律是從屬於憲法的強制性規范,是憲法的具體化。憲法是國家法的基礎與核心,法律則是國家法的重要組成部分。
截至2019年11月,中國現行有效的法律有300部。
③ 中國刑法法律年齡大判刑嗎
按照《刑法》規定原則,年齡大的人犯罪也要被追究刑事責任。年滿七十五周歲以上的人犯罪可以酌情從輕減輕處罰。
《刑法》對老年人犯罪的規定:
第十七條之一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④ 年齡超過多大的時候犯罪 不會被追究刑事責任
因不滿十四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七條【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 劫、販 賣毒 品、放 火、爆 炸、投 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第十七條之一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4)年紀大還要負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根據法律規定,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慶幸有以下幾種:
1、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根據刑法不認為是犯罪的。
2、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刑法規定了對於刑事犯罪的追訴期限:法定最高刑為不滿5年有期徒刑的,經過5年;法定最高刑為5年以上不滿10年有期徒刑的,經過10年;法定最高刑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15年;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20年。超過上述法定追訴時效的,一般不再追究刑事責任。
3、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在我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有權決定特赦。這種特赦命令具有終止刑事追究的法律效力。
4、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告訴才處理的案件以被害人提出告訴為前提。被害人沒有提出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對這類案件的追究就失去了法律基礎。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刑法實行罪責自負、反對株連的原則,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追究刑事責任已經沒有意義,因此不予追究。
6、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⑤ 交通肇事者年紀太大賠不起怎麼辦怎否追究刑事責任
1.肇事者年紀太大隻能進行申訴,申訴結果由法院進行裁決,肇事者實在沒有能力賠償,法院會予以救助。依照《吉林省司法救助標准實施細則(試行)》的通知第十二條:「因道路交通事故等民事侵權行為造成人身傷害,無法通過訴訟獲得賠償,造成生活困難應予救助的,參照本細則相關規定確定救助金額。」2構不構成犯罪和年紀大沒有關系。如果構成了犯罪,那就是年紀大也要追究刑事責任,如果不構成犯罪,那就是只有民事賠償的問題。3.交通事故的賠償處理可以是和解、調解還有訴訟,和解和申請交管部門的調解都需要對方的配合,如果對方不予理會的話,那麼您們只有採取訴訟的途徑獲得救濟,要求對方賠償相關的損失拓展資料:
發生交通事故應該怎樣做:
發生交通事故後,如果對方拒絕賠償的,可以根據交警所認定的事故責任,依法向法院起訴要求對方賠償損失;如果對方是機動車的,則可以同時起訴對方和對方的保險公司要求賠償。搜集對方財產線索,到法院起訴後,申請財產保全,查封對方的財產,主張侵權賠償。
建議傷者一方保存好治療過程中產生一切經濟損失的票據,待傷情穩定後通過訴訟方式解決。民事訴訟的一審判決簽收後,上訴期限為15天,上訴期滿後,對方拒不履行判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但需要注意的是:申請執行公民應在判決生效後2年內,過期後不予受理。
交通事故當中賠償義務人(肇事者、保險公司)給予受害者的賠償所包含的項目主要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受害人因傷致殘的,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後續治療費,賠償義務人也應當予以賠償;受害人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死亡賠償金等。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條對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爭議,當事人可以請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當事人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生效後不履行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⑥ 年齡18歲以上父母還對子女要承擔什麼責任
年滿18周歲屬於成年人,父母不應承擔任何法律和民事責任。但是,犯罪嫌疑人自殺後的遺產,應先賠償被害人家屬的損失,超過的部分再遺屬繼承,沒有遺屬的按照《民法典》由第一順位繼承人繼承。
《刑法》第十七條【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民法通則》第十一條 十八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⑦ 多大的年紀犯法不要追究刑事責任
《刑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回意傷害致答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負刑事責任。也即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人只對自己實施的這八種嚴重犯罪承擔刑事責任,在司法實踐中必須嚴格遵守罪刑法定原則,不得突破這一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