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別人當營業執照股東用什麼法律責任嗎
㈠ 用自己身份證幫別人辦營業執照違法嗎
這點要要注意了,身份證是 不能用來亂借的,你既然幫別人注冊為法人就必須對該企業的所有合法經營行為和非法經營行為負責,為該企業的所有債權和債務負責。
因歇業、撤銷或被吊銷營業執照導致企業法人非正常停業終止,如果該企業對所負債務不清償,債權人如何運用法律手段保障、主張、實現自己的債權呢?這是銀行和信用社等金融機構依法收貸、清收盤活不良資產中經常遇到的難題。對此,民法通則、公司法、企業法等法律法規作了原則規定,最高人民法院也進行過多次專題研論,為便於學習應用,現探討如下:
一是法人企業的有限責任和歇業、撤銷、被吊銷營業執照後的債務清理。
眾所周知,非法人企業對自己的債務承擔無限責任,由其投資者以其所有的全部財產對企業的債務承擔責任。法人企業以投資人投入企業所形成的法人自己的財產承擔有限責任,有限責任割斷了投資人其他財產對法人企業債務的責任。法人企業的財產獨立於投資人投入企業之外的其他財產,企業成為財產獨立的市場運營主體。這是現代企業一個非常重要的制度創舉。它充分鼓勵了人們投資創業的熱情,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一個依法成立、按時年檢、正常經營的企業法人起訴應訴,主體和責任明確。問題的關鍵在於,企業法人歇業、撤銷、被吊銷營業執照後涉訟,訴訟主體如何確定,其法律責任又如何?如果企業故意以上述方式逃債,企業人去樓空,空無一物,責任人不管不問,甚至抽逃資金、轉移財產,法人的有限責任的規定是否意味了債權人只能無可奈何,自認倒霉呢?就讓我們揭開企業法人的有限責任神秘面紗,去探尋企業法人終止後的法律責任。
二是企業法人歇業、撤銷、被吊銷營業執照後的訴訟主體。
企業法人因歇業、撤銷、被吊銷營業執照後,債權債務如何清理?按民法通則第40條規定,法人終止應當依法進行清算,停止清算范圍外的活動。企業歇業導致終止,企業或負有清算責任的主體應組織清算組對企業債權債務進行清理。民訴適用意見第51條規定,企業法人未經清算既被撤銷,有清算組織的,以該清算組織為當事人;沒有清算組織的,以作出撤銷決定的機構為當事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人登記管理條理》第33條規定,企業法人被吊銷營業執照,其債權債務由主管部門或清算組織負責清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184條規定,公司在解散事由出現之日起十五日內成立清算組,開始清算。有限責任公司的清算組由股東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組由董事或者股東大會確定的人員組成。因此,企業法人歇業、撤銷、被吊銷營業執照後,清算組織負有清算之責,沒有清理債權債務的,應以清算主體為訴訟主體,清算主體起訴應訴。對不同性質的企業確定其清算主體便成為訴訟的關鍵。 針對我國企業的不同性質,對清算主體歸納如下:
國有企業。國有企業的投資主體是國家,國家是國有企業的唯一股東,其上級主管部門(目前一般是各級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代表國家管理國有企業。國有企業終止後,其上級主管部門為清算主體。
集體企業。集體企業的投資主體是集體組織,集體組織是集體企業的股東,我國通常稱之為開辦者。集體企業終止後,其開辦者為清算主體。
聯營企業。聯營企業是不同投資主體共同投資的,聯營各方是企業股東。聯營企業終止後,聯營各投資主體為清算主體。
與此相似,合資企業、參股企業是由多個股東、發起人成立的企業,各股東、各發起人都是聯營企業終止後的清算主體。
有限責任公司。按公司法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清算組由股東組成,全體股東是其清算主體。
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組由董事或者股東大會確定的人員組成。未確定的為公司董事會。
同時,公司法規定,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逾期不成立清算組進行清算的,債權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指定有關人員組成清算組進行清算。人民法院應當受理該申請,並及時組織清算組進行清算。
當債權人以清算主體為被告向人民法院起訴時。可否同時列企業為共同被告呢?理論上有爭議,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最高人民法院對吊銷營業執照的法人的法律地位也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國家工商總局認為:「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是企業法人憑證,申請人經登記主管機關依法核准登記,領取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取得法人資格。因此,企業法人營業執照被登記主管機關吊銷,企業法人資格隨之消亡。」最高人民法院對此採取不同的觀點。如最高人民法院法經[2000]24號《關於企業法人被吊銷營業執照後,其民事訴訟地位如何確定的函》中指出:「企業法人被吊銷營業執照後,應當依法進行清算,清算程序結束並辦理工商注銷登記後,該企業法人才歸於消滅,因此,企業法人被吊銷營業執照後至被注銷登記前,該企業法人仍應視為存續,可以自己的名義進行訴訟活動。」由此可見,最高人民法院認為歇業和被吊銷營業執照的企業是有一定限度的主體資格,可以起訴應訴,作為被告的。而被注銷的企業喪失了主體資格,不能起訴應訴,自不待言。
三是企業法人歇業、撤銷、被吊銷營業執照後的清算主體的法律責任。
對於清算主體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根據現有法律,可以分析如下:
清算責任。 即在企業終止後清理企業債權債務的責任。清算責任要求清算主體在清理企業債權債務過程中,要盡量保全企業的財產,回收債權,實現企業財產保值,甚至增值,有效維護債權人的利益。清算主體不盡清算之責,任憑開辦的企業歇業、注銷或被吊銷營業執照而不採取措施清理,放任企業財產流失,甚至私分企業的財產,即實際損害了企業債權人的合法權益。法院可依據法律規定,判令企業進行清算。該責任是法律的直接規定,法院可以相應援引徑行判決。
不盡清算之責的賠償責任。當清算主體在人民法院判決限定的時間內不盡清算之責,或在企業法人歇業、撤銷、被吊銷營業執照後的長時間內不清理企業,造成企業財產流失、貶值,甚至私分企業財產,致使債權人受到實際損失的,清算主體應當承擔對債權人的賠償責任。該責任性質上屬於侵權責任,應當具備侵權構成的四個要件。賠償范圍應是積極和消極(不作為)損害債權人權益的行為所造成的損失。
投資不足的補償責任。 清算主體是企業的開辦者。具有實際上或名義上(僅指國有企業的主管部門)的股東地位,當清算主體存在對所開辦的企業投資不足的情況下,人民法院可以判令清算主體補足投資。這是清算主體的補償責任,同時也具有法定責任的性質。
清償責任。 只有在特定情況下,清算主體才能對企業承擔清償責任。比如清算主體撤銷所開辦的企業,到工商部門辦理注銷手續,在撤銷申請中,承諾企業債權債務清理完畢而實際又未清理時,清算主體應承擔對企業的清償責任。這種責任的承擔與法人制度和有限責任原則並不沖突。因為該承諾具有對公允諾的效力,而對公允諾具有強制執行的效力,法院可以根據該允諾進行裁判
㈡ 身份證借給別人辦營業執照會怎樣
身份證借給別人辦營業執照,那就有被法人的風險。如果辦企業失敗了,你會承擔相應的經濟和法律責任的。
㈢ 營業執照股東要承擔什麼責任
法律分析:1、遵守公司章程;
2、按期繳納所認繳的出資;
3、對公司債務負有限責任;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對於公司的債務只以其出資額為限負有間接責任,即股東不必以自己個人的財產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
4、出資填補義務;
5、追加出資義務;
6、在公司核准登記後,不得擅自抽回出資;
7、對公司及其他股東誠實信任;
8、其他依法應當履行的義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三十三條 股東有權查閱、復制公司章程、股東會會議記錄、董事會會議決議、監事會會議決議和財務會計報告。
股東可以要求查閱公司會計賬簿。股東要求查閱公司會計賬簿的,應當向公司提出書面請求,說明目的。公司有合理根據認為股東查閱會計賬簿有不正當目的,可能損害公司合法利益的,可以拒絕提供查閱,並應當自股東提出書面請求之日起十五日內書面答復股東並說明理由。公司拒絕提供查閱的,股東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要求公司提供查閱。
第三十四條 股東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分取紅利;公司新增資本時,股東有權優先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認繳出資。但是,全體股東約定不按照出資比例分取紅利或者不按照出資比例優先認繳出資的除外。
第三十五條 公司成立後,股東不得抽逃出資。
㈣ 被他人騙注冊公司並成為最大股東,但未參與經營要負法律責任嗎
一、股東沒參與公司經營要負責任嗎
也是有可能要承擔責任的,大多為民事責任多一點。二、法律規定
《公司法》第一章第三條:「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意思就是:股東僅是公司的投資者,以股東的出資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並不承擔公司經營方面的連帶責任。即使公司將來出現債務問題,也不需要股東負什麼責任。
股東出資之後是享有一部分的權利或是義務,因此該承擔的責任會承擔,但並不會完全承擔所有的公司責任,大家可以區分清楚。用誰的名字注冊誰就是公司的股東或法定代表人,
使用他人名義就成為隱名股東,
現在的法律對於隱名股東顯名規定並不完善,一旦發生爭議,你的權益有可能會受到損害。
公司注冊流程依次為:查名(確定公司名字)→開驗資戶→驗資(完成公司注冊資金驗資手續)→
簽字(客戶前往工商所核實簽字)→申請營業執照→申請組織機構代碼證→申請稅務登記證→辦理
基本帳戶和納稅賬戶→辦理稅種登記→辦理稅種核定→辦理印花稅業務→辦理納稅人認定→辦理辦
稅員認定→辦理發票認購手續。【拓展資料】
公司變更
1、公司名稱變更
公司成立滿一年後,就可以變更公司名稱。
變更完公司名稱時,需要在銀行、稅務、社保等部門也進行相應的變更。如果有商標證書,也需要進行變更。
2、注冊資本變更
當公司因為融資、股東增減等情況,打算增加或減少注冊資本時,應該及時在工商局進行變更。
減資比增資辦理難,減資還需要登報公式等手續,辦理周期較長。
3、股東及出資比例變更
當公司因為融資、股權激勵、股東退出等情況,而增加或減少股東時,就會使公司的股東結構發生變化,需要去工商和稅務部門變更。(附股權轉讓流程圖)
股權轉讓的難點主要是在稅務環節,關鍵是看股權是否被評估為溢價轉讓,如果是溢價轉讓,則需要繳納20%個稅。
4、注冊地址變更
隨著公司的發展,加入公司的夥伴越來越多,新租了一個更大的辦公室,在人員搬過去之後,應該將公司營業執照上的注冊地址也進行變更,否則可能會面臨工商部門的罰款。
地址同區變更比跨區變更要容易。除了工商變更,銀行、社保也要進行變更,如果有商標證書、ICP證等資質證書,證書上有列明注冊地址的,也需要相應進行地址變更。
㈤ 我讓人代辦營業執照,法人是我,但營業執照不是我在用,萬一出事了我有責任嗎
有,無論是否出事,公司的經營活動都與法定代表人有關。
法定代表人是指依法代表法人行使民事權利,履行民事義務的主要負責人(如:工廠的廠長、公司的董事長等)。
簡單來說,法定代表人的行為,就是企業、事業單位等本身的行為。
除此以外,當企業由於未注意工商財稅事項等,導致企業被列入異常名錄,甚至黑名單的時候,法定代表人的誠信等級也將受到影響:
1、法定代表人在3年將無法注冊新公司或任職其他公司的同等職務;
2、享受高消費服務、乘坐飛機動車、甚至貸款買房買車等都將受到限制,更為嚴重的話,其子女教育或將受到影響;
3、當企業以營業執照申請借款,除了股東需要承擔相應的債務外,法定代表人將需承擔相應的責任。
㈥ 用別人的營業執照經營有什麼後果
用別人的營業執照經營的後果如下:
1、我國法律不允許出借、塗改營業執照。_旦出借營業執照產_糾紛,要和借__,承擔連帶責任;
2、_旦借__跑了,出借_要承擔全部責任;
3、營業執照借給別_使_,使_者在使_過程中產_的後果,包括產_的債務、對他_侵權責任,全部由出借者承擔。
營業執照是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發給工商企業、個體經營者的准許從事某項生產經營活動的憑證。其格式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統一規定。 其登記事項有名稱、地址、負責人、資金數額、經濟成分、經營范圍、經營方式、從業人數、經營期限等。營業執照分正本和副本,二者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正本應當置於公司住所或營業場所的醒目位置,營業執照不得偽造、塗改、出租、出借、轉讓。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二條 使用他人營業執照的違法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消費者可以向其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營業執照的持有人要求賠償。
第四十條 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銷售者賠償後,屬於生產者的責任或者屬於向銷售者提供商品的其他銷售者的責任的,銷售者有權向生產者或者其他銷售者追償。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屬於生產者責任的,銷售者賠償後,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屬於銷售者責任的,生產者賠償後,有權向銷售者追償。消費者在接受服務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服務者要求賠償。
第四十一條 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因原企業分立、合並的,可以向變更後承受其權利義務的企業要求賠償。
㈦ 營業執照借給別人用有哪些風險呢
營業執照借給別人用風險如下:
1、可能會被工商行政機構行政處罰;
2、發生了相應的法律糾紛之後就要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最為嚴重的後果是要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
依據我國現行的法律法規,個體經營者發生經濟糾紛時,承擔的是無限連帶責任,即以誰的名義辦理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在發生債權債務時,將由誰負責清償歸還,債務償還包括其家庭所有財產。營業執照是企業或組織合法經營權的憑證。
《營業執照》的登記事項為名稱、地址、負責人、資金數額、經濟成分、經營范圍、經營方式、從業人數、經營期限等。營業執照分正本和副本,二者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正本應當置於公司住所或營業場所的醒目位置,營業執照不得偽造、塗改、出租、出借、轉讓。營業執照給別人使用,使用者在使用過程中的後果(包括產生的債務、對他人侵權責任)全部由出借者承擔。建議不要借出營業執照給別人。 營業執照是企業或組織合法經營權的憑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 第六十五條 公司的發起人、股東虛假出資,未交付或者未按期交付作為出資的貨幣或者非貨幣財產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改正,處以虛假出資金額5%以上15%以下的罰款。
第六十六條 公司的發起人、股東在公司成立後,抽逃出資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改正,處以所抽逃出資金額5%以上15%以下的罰款。
第六十七條 公司成立後無正當理由超過6個月未開業的,或者開業後自行停業連續6個月以上的,可以由公司登記機關吊銷營業執照。
㈧ 以自己的身份證給別人辦理營業執照有什麼影響
一、身份證被冒用注冊公司可能會給當事人帶來的法律風險。
1、當事人真正要自己設立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時會受到限制。根據《公司法》第五十八條規定,一個自然人只能投資設立一個一人有限責任公司。該一人有限責任公司不能投資設立新的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因此,如果身份證被他人冒用注冊了公司,而在當事人真正想自己投資設立一人有限公司時就會收到限制而不能設立,進而給被冒用人帶來極大的麻煩。
2、可能要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
(二)的規定,公司財產不足以清償債務時,債權人主張未繳出資股東,以及公司設立時的其他股東或者發起人在未繳出資范圍內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依法予以支持。同時,根據《公司法》第六十三條規定,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不能證明公司財產獨立於股東自己的財產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㈨ 請問營業執照給別人使用有什麼風險需要注意什麼
如果借用你營業執照,那麼出事後你需要承擔民事責任。即使擬簽署避險協議,也無法規避風險,建議不要隨意出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