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賣家發錯貨有法律責任嗎

賣家發錯貨有法律責任嗎

發布時間: 2022-04-29 17:29:23

❶ 賣家發錯貨 要承擔什麼

法律分析:商家發錯貨的,應承擔補發、更換、退貨或者賠償損失的民事責任。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消費者可以依照國家規定、當事人約定退貨,或者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四條

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消費者可以依照國家規定、當事人約定退貨,或者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沒有國家規定和當事人約定的,消費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七日後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條件的,消費者可以及時退貨,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條件的,可以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

依照前款規定進行退貨、更換、修理的,經營者應當承擔運輸等必要費用。

❷ 賣家發錯貨了要求買家退回,買家拒絕退回,買家需要承擔什麼後果

只要證明是賣家的問題,可以找淘寶客服解決這個問題,慢慢跟客戶協商。互聯網的時代早已經來了,現在許多人已經越來越不喜歡去實體店購買產品,因為除了價格不合適外,還不方便,特別是對那些寶媽而言,能夠在網路上購買自己想要的衣服跟化妝品,是多麼方便的事情,眾所周知,現在網購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巨大產物,因為網上購物,人們已經擁有足不出戶就可以買到商品的想法。

如果賣家發錯貨,要求買家退貨,但買家拒絕退貨,我該怎麼辦? 對於這個問題,我認為有以下的處理方法,如果賣家發錯貨,買家拒絕退貨,那我們只能算自己倒霉了了,其是那些貨值不大的情況下,你就認為自己倒霉就可以了,退一步海闊天空,這個道理我想你也是清楚的。

以上的問題,是我個人的想法,如果各位還有其他的想法,都可以在下方評論或者討論。

❸ 賣家發錯貨可以索賠嗎

關於賣家發錯貨,是否可以直接要求補償損失的問題,跟商家談後達成一致,把商品寄回去,運費會由商家付。想要更多補償,不太可能的。但是跟商家協商的話,可能會贈送小禮品或者返點錢。
【法律法規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十九條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五十二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財產損害的,應當依照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承擔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拓展資料】
交易成功的15天後,頁面上申請售後的入口已經關閉,如商品存在問題,建議提供有效憑證,聯系淘寶網客服處理。
以上申請如賣家拒絕後,可以申請淘寶客服介入處理。建議當著快遞員的面驗貨,有問題拍照拒收。
運費:交易中的運費爭議,根據「誰過錯,誰承擔」的原則處理,但買賣雙方協商一致的除外。如果交易存在約定不清的情形,淘寶無法確定責任,交易做退貨退款處理,發錯貨運費由賣家承擔,退貨運費由賣家承擔。
運費險全稱為退貨運費險,目前分為退貨運費險(買方)和退貨運費險(賣方)兩個類別。是保險公司針對網路交易的特徵,適時推出退貨運費險產品,也簡稱 「退運險」,「運費險」。 目前主要運用在淘寶網商品交易中。
全稱為退貨運費險,目前分為退貨運費險
運費險
運費險
(買方)和退貨運費險(賣方)兩個類別。區別為由買方支付保險費的為買方退貨運費險,反之為賣方退貨運費險。 為解決買賣雙方在退貨中由於運費支出產生的糾紛,保險公司針對網路交易的特徵,適時推出退貨運費險產品,也簡稱 「退運險」,「運費險」。 目前主要運用在淘寶網商品交易中。退貨運費險(買方)目前僅針對淘寶網支持7天無理由退換貨的商品,買方可在購買商品時選擇投保,當發生退貨時,在交易結束後72小時內,保險公司將按約定對買方的退貨運費進行賠付,賠償最低4元,最高25元。「退貨運費險(賣方)」是指在買賣雙方產生退貨請求時,保險公司對由於退貨產生的單程運費提供保險的服務。退貨運費險(賣方)目前只針對參加「7天無理由退換貨」的商家。

❹ 商家故意發錯貨算欺騙嗎

商家故意發錯貨算欺騙。
故意發錯貨屬於詐騙,是一種欺詐消費者的行為。欺詐消費者的行為是指經營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務中,採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欺騙、誤導消費者,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行為。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經營者以預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應當按照約定提供。未按照約定提供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履行約定或者退回預付款,並應當承擔預付款的利息、消費者必須支付的合理費用。經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要求經營者賠償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四十八條 【經營者承擔責任的情形】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本法另有規定外,應當依照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承擔民事責任:
(一)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的;
(二)不具備商品應當具備的使用性能而出售時未作說明的;
(三)不符合在商品或者其包裝上註明採用的商品標準的;
(四)不符合商品說明、實物樣品等方式表明的質量狀況的;
(五)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銷售失效、變質的商品的;
(六)銷售的商品數量不足的;
(七)服務的內容和費用違反約定的;
(八)對消費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的;
(九)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損害消費者權益的情形。
經營者對消費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消費者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第五十五條 【懲罰性賠償】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經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要求經營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條、第五十一條等法律規定賠償損失,並有權要求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

❺ 商家發錯貨怎麼賠償消費者權益

商家發錯貨的賠償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分析:
1、如果商家只是過失發錯貨,當事人可以要求更換商品或者退貨,而不能要求懲罰性賠償。
2、如果商家是故意發錯貨,並且構成欺詐行為,當事人可以獲得懲罰性賠償,商家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
經營者對消費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消費者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五十六條 【嚴重處罰的情形】經營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外,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對處罰機關和處罰方式有規定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法律、法規未作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並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
(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要求的;
(二)在商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
(三)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銷售失效、變質的商品的;
(四)偽造商品的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篡改生產日期,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的;
(五)銷售的商品應當檢驗、檢疫而未檢驗、檢疫或者偽造檢驗、檢疫結果的;
(六)對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的;
(七)拒絕或者拖延有關行政部門責令對缺陷商品或者服務採取停止銷售、警示、召回、無害化處理、銷毀、停止生產或者服務等措施的;
(八)對消費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的;
(九)侵害消費者人格尊嚴、侵犯消費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的;
(十)法律、法規規定的對損害消費者權益應當予以處罰的其他情形。
經營者有前款規定情形的,除依照法律、法規規定予以處罰外,處罰機關應當記入信用檔案,向社會公布。

❻ 賣家發錯貨可以要求賠償嗎

法律分析:只是發錯貨,並沒有發假貨或者發貨質量有問題,所以只能按照售後保障條款,提出合理的賠償要求。對於賣家發錯貨的情況,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解決:1、拒絕簽收。向商家客服說明拒簽的原因,並要求協商賠償。2、申請退貨可以要求商家退還貨物,並且要求商家退款。現在網上絕大部分商品都是可以七天免費退貨的,因為發錯貨是商家單方面的責任,所以按照損失可以要求商家賠付。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二十五條 經營者採用網路、電視、電話、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一)消費者定作的;(二)鮮活易腐的;(三)在線下載或者消費者拆封的音像製品、計算機軟體等數字化商品;(四)交付的報紙、期刊。除前款所列商品外,其他根據商品性質並經消費者在購買時確認不宜退貨的商品,不適用無理由退貨。消費者退貨的商品應當完好。經營者應當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內返還消費者支付的商品價款。退回商品的運費由消費者承擔;經營者和消費者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

❼ 商家發錯貨的責任怎麼承擔

法律分析:因為商家過失商家發錯貨對消費者造成損失的情況,應當對消費者承擔賠償責任。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因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受到人身、財產損害的,享有依法獲得賠償的權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二十三條 經營者應當保證在正常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情況下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應當具有的質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但消費者在購買該商品或者接受該服務前已經知道其存在瑕疵,且存在該瑕疵不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的除外。經營者以廣告、產品說明、實物樣品或者其他方式表明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狀況的,應當保證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實際質量與表明的質量狀況相符。

❽ 淘寶賣家把東西寄錯買家不歸還是不是觸法了法律

淘寶賣家把東西寄錯了買家,買家拒不歸壞的行為觸犯了法律,屬於不當得利的行為。對於不當得利的行為,可以要求歸還賠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條得利人沒有法律根據取得不當利益的,受損失的人可以請求得利人返還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為履行道德義務進行的給付;

(二)債務到期之前的清償;

(三)明知無給付義務而進行的債務清償。

(8)賣家發錯貨有法律責任嗎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七條得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取得的利益沒有法律根據的,受損失的人可以請求得利人返還其取得的利益並依法賠償損失。

第九百八十八條得利人已經將取得的利益無償轉讓給第三人的,受損失的人可以請求第三人在相應范圍內承擔返還義務。

❾ 購買商品發錯貨怎麼辦

商家發錯貨的,應承擔補發、更換、退貨或者賠償損失的民事責任。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消費者可以依照國家規定、當事人約定退貨,或者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對於商家不承擔相應民事責任的,可以依法起訴商家或者通過投訴的方式維權。

在收到購買的商品發現商家發錯貨之後,首先要將收到的物品拍照,保留相關的證據,然後聯系賣家看是換貨還是退款處理。賣家同意包郵重新發貨,那就等待貨物重新發出。如果與賣家協商過後不能達成一致,那麼我們可以進行以下的操作。

如果訂單是未確認收貨的狀態,可以申請退款,選擇退貨退款,將貨物寄回給賣家。如果訂單是交易成功狀態,那麼一定要在收到物品的15天內申請售後,選擇退貨退款。15天之後,頁面上申請售後的入口已經關閉,如商品存在問題,建議提供有效憑證,聯系平台客服處理。以上申請如賣家拒絕,那麼可以申請平台客服介入進行處理。

❿ 賣家發錯貨 要承擔什麼

法律分析:賣家發錯貨 要承擔什麼:商家有欺詐行為的消費者可以要求承擔懲罰性賠償責任。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務如果有欺詐行為,要對消費者進行3倍賠償,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新消法規定消費欺詐3倍賠償是獲賠的最低限度。從立法目的來看,法定懲罰性賠償僅是消費者獲得懲罰性賠償的最低限度,而非消費者獲得懲罰性賠償的最高限度。 倘若經營者與消費者明確約定更大力度的懲罰性賠償條款,不違反立法本意。 經營者在向消費者提供商品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欺詐消費者行為: (一)銷售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 (二)採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使銷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

法律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熱點內容
勞動法生病不讓請假 發布:2025-04-16 17:02:18 瀏覽:702
經濟合作社議事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39:07 瀏覽:563
番禺冼律師 發布:2025-04-16 16:29:30 瀏覽:638
葯學職業道德培訓 發布:2025-04-16 16:24:37 瀏覽:369
生物反饋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23:27 瀏覽:749
杭州華碩司法鑒定 發布:2025-04-16 16:13:32 瀏覽:919
治安聯防隊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13:20 瀏覽:505
合同法第十五條第二款 發布:2025-04-16 16:11:57 瀏覽:406
法院一區五城 發布:2025-04-16 16:11:49 瀏覽:705
慈善法和社會區別 發布:2025-04-16 15:59:02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