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立法效力和法律效力的關系

立法效力和法律效力的關系

發布時間: 2022-04-29 21:01:58

Ⅰ 法律效律和法律效力

法律效力可以分為規范性法律文件和非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規范性法律內文件的效力,容也叫狹義的法律效力,指法律的生效范圍或適用范圍,即法律對什麼人、什麼事、在什麼地方和什麼時間有約束力。本章所講的法律效力,即狹義的法律效力。非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指判決書、裁定書、逮捕證、許可證的法律效力。
法律的效率是以立法效率為基礎,其次就是司法效率,司法效率是在立法貫徹過程中產生的一種效率,立法效率可以說是一種帕累托效率,這個效率主要是從立法的角度上,規定當事人權利義務的過程中,達到正個社會福利的最大化,司法效率是法院在審判過程中以較少的投入產出更多的收益。

Ⅱ 法律效率與法律效力有什麼區別

1、定義不同:

法律效益是指通過立法、執法、訴訟、守法過程中對法律權利資源的回最優配置,除去各種答成本耗費後,進而實現法律資源使用價值在質上的極優化程度和量上的極大化程度及其所得到的綜合效果。用公式表示為:法律效益=法律收益-法律成本。

法律效力是指法律所具有或者賦予的約束力。規范性法律文件與非規范性法律文件都有一定的約束力,要求人們按照法律文件規定的那樣行為。法律效力有時還指某種行為或事實在法律上的效果,即能夠獲得肯定性法律後果。

2、時間效力不同:

法律效益:指法律的實施給人們或社會帶來某種有效的利益和好處,是否滿足了人們或社會的某種需要或目的。

法律效力是指法律所具有或者賦予的約束力。


3、層面不同:

法律效益包括法律的外部效益和法律的內部效益。法律的外部效益具體包括法律的經濟效益、政治效益、文化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等。法律的內部效益是指法律自身運轉過程中的投入和產出的問題,具體包括立法效益、執法效益、司法效益、訴訟效益、守法效益等。

法律效力主要有時間效力(涉及法律的溯及力問題)、空間效力(法律生效的地域)、對人的效力(屬人主義、屬地主義、保護主義、屬地為主結合其他)。

Ⅲ 法律效益和法律效力的區別

(1)時間效力不同:法律效益,指法律的實施是否給人們或社會帶來某種有效的利益和好處,是否滿足了人們或社會的某種需要或目的。法律效力是指法律所具有或者賦予的約束力。

(2)層面不同:從宏觀層面看,法律效益包括法律的外部效益和法律的內部效益。法律的外部效益是指法律本身之外的社會各項收益與成本之比,具體包括法律的經濟效益、政治效益、文化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等;法律的內部效益是指法律自身運轉過程中的投入和產出的問題,具體包括立法效益、執法效益、司法效益、訴訟效益、守法效益等。

(3)立法效力和法律效力的關系擴展閱讀

法律對人的效力在世界各國的法律實踐中先後採用過四種對人的效力的原則:

①屬人主義,即法律只適用於本國公民,不論其身在國內還是國外;非本國公民即便身在該國領域也不適用。

②屬地主義,法律適用於該國管轄地區內的所有人,不論是否本國公民,都受法律約束和法律保護;本國公民不在本國,則不受本國法律的約束和保護。

③保護主義,即以維護本國利益作為是否適用本國法律的依據;任何侵害本國利益的人,不論其國籍和所在地域,都要受該國法律的追究。

④以屬地主義為主,與屬人主義、保護主義相結合。這是近代以來多數國家所採用的原則。我國也是如此。採用這種原則的原因是:既要維護本國利益,堅持本國主權,又要尊重他國主權,照顧法律適用中的實際可能性。

Ⅳ 法律效應和法律效力有什麼不一樣

效應一般是指產生的效果,合同的法律效力是指合同所約定的合法權利和應當履行的義務是否收到法律保護。
法律效應主要指合同有效無效或效力待定後,產生的法律後果。
法律效力在合同主要有無效、有效或者效力待定的合同。

Ⅳ 法的效力與法律效力一樣嗎

一樣。
法的效力,即法律的約束力,指人們應當按照法律規定的那樣行為,版必須服從。法的效力可以分權為三種,即對象效力、空間效力、時間效力。
法律效力即法律約束力,指人們應當按照法律規定的那樣行為,必須服從。法律效力分為:時間、空間、對人。

Ⅵ 法律效力與法律實效的關系

法的實效是指法為了實現其目的而調整社會關系所產生的實際效果版,它表現為權利得到權享用,義務得到履行,禁令得到遵守,從而實現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所追求的整個社會良好的法治狀態,促進和保障生產力發展,綜合國力增強,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法的實效與法的效力不同,法的效力是法的約束力,屬「應然」范疇;法的實效是法規范通過遵守、執行和適用轉化為社會現實,屬「實然」范疇。法的效力是法的實效的前提之一,沒有這個前提,法就不可能取得實效,但是,僅有這個前提,而不遵守、執行和適用,就不可能有實效。從法的效力與法的實效的角度說,我國立法活動所追求的目的。

Ⅶ 法律解釋的效力與法律本身的效力是否相同為什麼

法律解釋的效力和法律本身的效力不同,因為一般來講法律的效力大於法律解釋的效力。但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法律解釋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在法律的規定需要進一步明確具體含義的,法律制定後出現新的情況,需要明確適用法律依據的情況下,解釋法律。
法律分析
法律是規范性法律文件,而法律解釋是對法律含義的說明。法律包括廣義的法律和狹義的法律兩種,狹義的法律是指全國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廣義的法律包括法律,行政法規、規章,地方性法規等。法律解釋根據其效力范圍可以分為:立法解釋,司法解釋和學理解釋。其中,立法解釋是全國人大及其常務委員會所做的解釋,司法解釋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作出的屬於審判、檢察工作中具體應用法律的解釋,應當主要針對具體的法律條文,並符合立法的目的、原則和原意。學理解釋,是指專家學者所做的解釋,屬於無權解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四十五條的規定,法律解釋權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在法律的規定需要進一步明確具體含義的,法律制定後出現新的情況,需要明確適用法律依據的情況下,解釋法律。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四十五條法律解釋權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法律有以下情況之一的,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解釋:
(一)法律的規定需要進一步明確具體含義的;
(二)法律制定後出現新的情況,需要明確適用法律依據的。
第五十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法律解釋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第一百零四條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作出的屬於審判、檢察工作中具體應用法律的解釋,應當主要針對具體的法律條文,並符合立法的目的、原則和原意。遇有本法第四十五條第二款規定情況的,應當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法律解釋的要求或者提出制定、修改有關法律的議案。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作出的屬於審判、檢察工作中具體應用法律的解釋,應當自公布之日起三十日內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以外的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不得作出具體應用法律的解釋。

Ⅷ 法律效率與法律效力有什麼區別

如果不抄是錯別字

那麼除襲了都帶法律2個字外都是區別
法律效力,是指法律所具有或者賦予的約束力。規范性法律文件與非規范性法律文件都有一定的約束力,要求人們按照法律文件規定的那樣行為。法律效力有時還指某種行為或事實在法律上的效果,即能夠獲得肯定性法律後果
法律效率不是標准或者通用法律概念
你問的是效率與公平中的法律效率嗎?

Ⅸ 法律效益和法律效力的區別是什麼

1、法律效力,是指法律所蘊涵的、相對於一定的對象(與范圍)的作用力。 法律效益,指法回律的實施是否給人們或社答會帶來某種有效的利益和好處,是否滿足了人們或社會的某種需要或目的。

2、法律效益是指通過立法、執法、訴訟、守法過程中對法律權利資源的最優配置,除去各種成本耗費後,進而實現法律資源使用價值在質上的極優化程度和量上的極大化程度及其所得到的綜合效果。

3、法律效力,是指法律所蘊涵的、相對於一定的對象(與范圍)的作用力。 法律效益,指法律的實施是否給人們或社會帶來某種有效的利益和好處,是否滿足了人們或社會的某種需要或目的。

(9)立法效力和法律效力的關系擴展閱讀

(1)時間效力,指法律開始生效的時間和終止生效的時間;

(2)空間效力,指法律生效的地域(包括領海、領空),通常全國性法律適用於全國,地方性法規僅在本地區有效;

(3)對人的效力,指法律對什麼人生效,如有的法律適用於全國公民,有的法律只適用於一部分公民。

Ⅹ 法的實效,法的效力,法的效益三者之間的關系和區別是什麼

法律效力。是指法律所蘊涵的、相對於一定的對象(與范圍)的作用力。這一概念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涵:(1)法律效力是一種蘊涵著的指向力量。(2)法律效力是法律中所蘊涵的力量。(3)法律效力總是相對於一定的對象的力量。
法律效力與法律實效。法律實效,是指具有法律效力的制定法在實際社會生活中被執行、適用和遵守的狀況,即法律的實質有效性。
區別:其一,法的效力是法律規範本身固有的一種特性,它表達的是「應當怎樣」的概念。法的實效表明人們的實際行為符合法律規范,它表達的是「是怎樣」的概念。
其二,實效問題涉及法律規范是否實際地被它可以對之適用的人民所遵守,而效力問題涉及一個法律規范是否有資格或值得人們去遵守。
其三,法律效力存在著有效和無效的性質上的區別;法律實效則主要表徵法律的實質有效性。
其四,法律效力具有靜態性和抽象性特徵;而法律實效具有動態性和具體性特徵。
其五,法律效力是一個評價性問題,而法律實效是一個描述性問題。
聯系:一方面,法律實效以法律效力為前提條件。另一方面,法律效力以法律實效為直接結果。
法律效力與法律效果。法律效果是一個相對於立法目的而言的法學范疇,它是指法律為了實現其目的而通過調整社會關系所產生的實際結果對整個社會所發生的客觀影響或效應。
區別:其一,法律效力是一種抽象的靜態存在,法律效果則是一種客觀的靜態存在。
其二,法律效力包含著對社會發展的預想目的,但更多的是對主體行為的指引力,法律效果則是主體對社會發展理想的固定化,是主體行為的結果狀態。
聯系:其一,法律效果的產生過程也就是法律效力中目的的實現過程。
其二,法律效果的評價只能以法律效力中的目的內容為標准
法律效力與法律效益。法律效益是指社會主體在法律實施過程中所獲得的收益。
區別:其一,法律效力是一個抽象的、靜態的實體存在,它以法律規定的權利與義務為主體內容。法律效果是一個動態的具有某種客觀性的關系存在,它以法律實施 的結果與社會主體需要之間的效用關系為主要內容。其二,法律效力只有有效與無效的性質上的差異,法律效益則具有利益大小、滿足程度等數量上的區分。
聯系:一方面,法律效益對法律實施的評價間接地導致了其法律效力的合理性評價。另一方面,法律效力必須以法律效益為核心來調整自身的權利、義務的設定方式與范圍。

熱點內容
福建水路交通管理條例 發布:2025-02-08 21:06:26 瀏覽:729
刑法哲學下載 發布:2025-02-08 20:14:30 瀏覽:630
法院小段子 發布:2025-02-08 20:01:44 瀏覽:252
王田律師 發布:2025-02-08 19:59:53 瀏覽:891
法律碩士填寫報考院校 發布:2025-02-08 19:58:12 瀏覽:393
密室免責聲明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2-08 18:29:32 瀏覽:716
雙方協議書有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8 18:29:32 瀏覽:758
勞動法對臨時年齡工規定 發布:2025-02-08 18:23:50 瀏覽:467
職場倫理道德 發布:2025-02-08 18:23:15 瀏覽:487
老婆出軌保證書怎麼寫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2-08 17:52:03 瀏覽: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