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合作協議有法律效力嘛
⑴ 框架協議的法律效力
如果是買賣雙方在交易前訂立的框架協議,一般會被視為是具體合同的補充。
⑵ 框架協議有法律約束力嗎
框架協議有法律約束力。
框架協議是指合同雙方當事人就合同標的交易達成意向並對主要內容予以確定而訂立的合同,具體的交易細節在框架合同的基礎上再細化成正式的合同,具備法律效力。
但是框架協議是否具備法律約束力不能一概而論具體如下:
1、有效合同有些框架協議名稱雖叫框架協議,但協議的內容比較詳細全面,有明確的權利義務以及違約責任的約定,這樣的框架協議實際上就是一個具有可強制執行的合同,具備法律賦予的合同效力,任何一方如果違反約定,都應承擔違約責任;
2、預約合同有些框架協議,僅約定了交易各方對交易內容的主要共識,但是對於若乾重要的交易細節,框架協議約定當事人應進一步另行達成協議,從而在就具體交易細節達成協議之前框架協議本身的規定因內容的不確定性而無法執行;
3、無強制執行力合同有些框架協議,其內容僅僅表明了合作的願景,沒有實質內容(即合同成立的核心要素不明確),這樣的框架協議自然不具有強制執行的法律效力;還有一些框架協議,在其中條款就明確約定「本協議不具有強制執行效力」或類似約定,有這樣約定的框架協議當然也不具有強制執行的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五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依法成立的合同,僅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第四百六十六條 當事人對合同條款的理解有爭議的,應當依據本法第一百四十二條第一款的規定,確定爭議條款的含義。
合同文本採用兩種以上文字訂立並約定具有同等效力的,對各文本使用的詞句推定具有相同含義。各文本使用的詞句不一致的,應當根據合同的相關條款、性質、目的以及誠信原則等予以解釋。第四百六十七條 本法或者其他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的合同,適用本編通則的規定,並可以參照適用本編或者其他法律最相類似合同的規定。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履行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同、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合同、中外合作勘探開發自然資源合同,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
⑶ 合作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嗎
法律分析:這種協議書是有法律效力的,只要該協議書不違反國家法律規定並生效,原則上不需要,當然,公正的話更有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十二條 未成年人如果簽訂的合同是純獲利的,並且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⑷ 框架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框架協議的法律效力:自協議成立時即發生法律效力,對合同雙方具有約束力。框架協議是指合同雙方當事人就合同標的達成一致並對主要內容予以確定而訂立的合同,保養合同就是典型的框架協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四百六十九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第四百七十一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取要約、承諾方式或者其他方式。
第五百零二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⑸ 合作框架協議的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框架協議是指合同雙方當事人就合同標的交易達成意向並對主要內容予以確定而訂立的合同,具體的交易細節在框架合同的基礎上再細化成正式的合同。具備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五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依法成立的合同,僅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⑹ 合作框架協議受法律保護嗎
1、當事人自願簽訂且符合各自的身份條件;
2、協議內容不違反法律法規
符合以上的條件,就應該是受法律保護的。
⑺ 框架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嗎
法律分析:具體情況需要具體分析:
(1) 有效合同
有些框架協議名稱雖叫框架協議,但協議的內容比較詳細全面,有明確的權利義務以及違約責任的約定,這樣的框架協議實際上就是一個具有可強制執行的合同,具備法律賦予的合同效力,任何一方如果違反約定,都應承擔違約責任。
(2) 預約合同
有些框架協議,僅約定了交易各方對交易內容的主要共識,但是對於若乾重要的交易細節,框架協議約定當事人應進一步另行達成協議,從而在就具體交易細節達成協議之前框架協議本身的規定因內容的不確定性而無法執行。
(3) 無強制執行力合同
有些框架協議,其內容僅僅表明了合作的願景,沒有實質內容(即合同成立的核心要素不明確),這樣的框架協議自然不具有強制執行的法律效力;還有一些框架協議,在其中條款就明確約定「本協議不具有強制執行效力」或類似約定,有這樣約定的框架協議當然也不具有強制執行的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五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依法成立的合同,僅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⑻ 合作框架協議是正式合同嗎有什麼法律效力嗎
不是,根據約定只有部分條款具有法律效力。要另簽具體項目的商務合同。
框架協議,一般是雙方提前對一些達成的關鍵合意進行書面確定下來,詳細約定後續再具體明確的協議。
是否有法律效力,需要看協議中對有關權利義務是否約定明確,如果約定的明確,合法,那就有效。
拓展資料:
人民網台北9月11日電 (記者姚小敏、杜榕)海峽兩岸關系協會與台灣海基會今天完成換文程序,同意《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與《海峽兩岸知識產權保護合作協議》於9月12日生效實施。
海基會下午發布新聞稿稱,海基會於今日上午通知海峽兩岸關系協會:《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與《海峽兩岸知識產權保護合作協議》兩項協議,台灣方面已完成相關程序。海協會下午亦函復通知海基會,確認大陸方面已做好該兩項協議生效的相關准備。雙方完成換文程序,同意協議於9月12日生效實施。
⑼ 合作協議有法律效應嗎
合作協議書具有法律效應。依法成立的合同具有法律約束力,因此依法成立的合作協議,也具有法律約束力。雙方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且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生效的除外。簽名或蓋章確是各方親自簽署或加蓋的,且無證據證明受到欺詐、脅迫等的,就是有效的。
1、股份合作制,是指以合作制為基礎,實行以企業職工的勞動聯合與資本聯合為主的企業組織形式, 股份合作是企業法人,企業承擔的是有限責任,合夥則是各合夥人訂立合夥協議,共同出資、合夥經營、共享收益共擔風險。
2、並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的營利性組織,不是法人,合夥人承擔的是無限責任.看你自己的實際情況而言了,所以這種情況下你應該簽訂合作協議。
3、這種協議書是有法律效力的,只要該協議書不違反國家法律規定並生效,原則上不需要,當然,公正的話更有利。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第一百四十五條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實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為經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後有效。
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予以追認。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民事法律行為被追認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⑽ 什麼是框架協議 法律效力具備嗎
框架協議是指合同雙方當事人就合同標的交易達成意向並對主要內容予以確定而訂立的合同,具體的交易細節在框架合同的基礎上再細化成正式的合同。具備法律效力。
當很多小的重復交易建立了長期合同,就需要一個特殊的合同機制涵蓋這種關系和單個交易的需求。這被稱為框架協議(framework agreement):合同在一定時期內,為每筆單個交易作為一個框架進行運作。
框架協議相當於是締約協議,表示雙方意向合作的文件,如果協議條文概況籠統的話則無實際影響,如果約定了具體事項、完成時間、雙方准備工作分工及責任等,就很嚴肅了,可能會引發締約責任。
(10)框架合作協議有法律效力嘛擴展閱讀
框架協議招標主要適合於企業集團或政府采購招標人採用集中一次組織招標,為下屬多個實施主體在一定時期內因零星、應急或重復需要分批次采購技術標准、規格、和要求相同的貨物或同一類型的服務。
招標人通過招標,與中標人形成貨物或服務同一采購框架協議,協議中一般只約定有效期內采購貨物和服務的技術標准、規格和要求及其合同單價,不約定或大致約定采購標的數量和合同總價,各采購實施主體按照采購框架協議分別與一個或幾個中標人分批次簽訂和履行采購合同協議。
為了適應有效期內貨物和服務產生的價格波動,框架協議中可以選擇確定一個價格聯動指數,適時調整框架協議確定的貨物和服務合同單價,也可以採用定期更新補充框架協議中標人數量及其中標單價的動態調整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