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補充說明具有法律效力

補充說明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2-05-01 14:10:05

㈠ 續簽的"補充協議"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你的原協議是怎麼約定的?一般情況下我都寫這么一條「本合同未盡事宜經雙方協商一致簽訂補充協議,與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如果你原協議沒有特別約定,經雙方協商一致簽訂的補充協議就與原協議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其實實際操作上,「補充協議」的效力往往高於原合同。

㈡ 補充協議與合同具備同等法律效力嗎

一般情況下都寫這么一條「本合同未盡事宜經雙方協商一致簽訂補充協議,與本合專同具有同等法律屬效力。」如果原協議沒有特別約定,經雙方協商一致簽訂的補充協議就與原協議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其實實際操作上,「補充協議」的效力往往高於原合同。
(2)補充說明具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補充協議是對原合同的補充或者變更,一般要明確約定,如果補充協議條款與原合同不一致或發生沖突時,應當以補充協議為准,但原合同明示不得變更的條款,補充協議中對該條款發生的變更則不發生法律效力。簽訂合同之後,發現內容還需補充的,可以擬定合同補充協議[1]
。合同補充協議的擬定需要注意幾個必備信息:一是雙方當事人的基本信息需全面具體;二是說明擬定補充協議的原因;三是協議補充的內容或變更的內容。

㈢ 補充協議書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滿足法律規定的合同生效要件一般就是有效的。
合同補充協議作為合同的一部分,與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㈣ 補充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嗎

補充協議如果經當事人協商一致,出自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的有效。合同生效後,當事人對合同履行的相關事項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原則,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
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五百一十條
合同生效後,當事人就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地點等內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相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

㈤ 急需求助!!!合同簽定【雙方簽字蓋章】後的補充說明文件【函】有法律效應嗎

工作函和補充協議是對合同約定內容的補充和調整,只要不違反法律規定就是有效的,與原合同具有同等效力。即便是變更合同內容,只要雙方協商一致就可以變更。

㈥ 補充協議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補充協議和原協議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但對於補充的部分,補充協議的效力高於原合同的效力。根據相關法律規定,當事人就合同條款仍有約定不明的部分,可進行協議補充。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條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貸款人借款,到期返還借款並支付利息的合同。
第六百八十條
禁止高利放貸,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規定。
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的,視為沒有利息。
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約定不明確,當事人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當地或者當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習慣、市場利率等因素確定利息;自然人之間借款的,視為沒有利息。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九條
出借人與借款人既約定了逾期利率,又約定了違約金或者其他費用,出借人可以選擇主張逾期利息、違約金或者其他費用,也可以一並主張,但是總計超過合同成立時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四倍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㈦ 合同中的補充協議後的補充說明據不具備法律效應

您好!針對您的問題回答如下:

原合同沒有約定此條款,後續的補充協議需經雙方協商一致後才能具有法律效力。對方只是錄音,你方雖表示知道了,但不能認定是承諾。默認在沒有實際履行情況下是無效的

合同如存在顯失公平情況,是可以向法院申請撤銷。同樣不具有法律效力
回答完畢,祝好運!
補充:單方通知,你不接受。不會生效。沒有強制生效一說,是違法的

㈧ 補充協議書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補充協議書只要雙方都簽字就有法律效力,而且這樣的補充協議書法官也會非常重視的,有協議就必須履行,補充協議書也一樣。

㈨ 合同問題,附檔的補充說明,怎樣才具備法律效應

你說得附檔就是補充協議,它和主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嚴格而言,合同補充協議是對原合同未盡事宜,或者合同履行過程新發生的情況而另外進行的約定。與合同的變更協議不同,但實務中訂立的以「補充協議」為名的協議,其實質內容卻常是合同的補充並有變更。
對於合同中的補充協議應當注意以下問題:
1、補充協議的當事人應當與原合同當事人嚴格一致。
2、補充協議的形式應當與原合同一樣完備。
3、嚴格防止與原合同發生內容矛盾。

㈩ 合同上明確規定補充條款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合同中的補充條款如果是依法訂立的,是有效的。如果補充條款的訂立者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補充的內容完備、合法、不違背公序良俗,該補充條款有效。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五百一十條
合同生效後,當事人就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地點等內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相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

熱點內容
經濟補償金新勞動法 發布:2025-02-08 12:01:47 瀏覽:184
上海徐匯法院地址 發布:2025-02-08 11:59:39 瀏覽:296
2017勞動法辭職違約金 發布:2025-02-08 11:42:14 瀏覽:347
重慶電動車管理條例 發布:2025-02-08 11:25:45 瀏覽:203
商務談判合同法 發布:2025-02-08 11:03:21 瀏覽:619
行政法3大塊 發布:2025-02-08 10:09:47 瀏覽:333
遼寧大學法律碩士排名 發布:2025-02-08 09:38:54 瀏覽:8
應寶市法律援助志願者章程 發布:2025-02-08 09:30:28 瀏覽:259
法治是制度嗎 發布:2025-02-08 09:16:40 瀏覽:55
網約車中的行政法問題 發布:2025-02-08 08:26:50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