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始不具有法律效力
⑴ 撤銷的合同是否自始無效
被撤銷的合同自始無效。相關法律規定:無效的或者被撤銷的民事法律行為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簽訂合同作為一種民事法律行為,同樣適用這個規定,只要是被撤銷的,自始沒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條國家機關對其直接支配的不動產和動產,享有佔有、使用以及依照法律和國務院的有關規定處分的權利。
《民法典》第五百零八條本編對合同的效力沒有規定的,適用本法第一編第六章的有關規定。
⑵ 不發生任何法律效力的行為是不是無效民事行為
一、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二、限專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依法不能獨立實施的;三、一方以欺詐、屬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所為的;四、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五、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六、經濟合同違反國家指令性計劃的;七、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無效的民事行為,從行為開始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
⑶ 自始無效什麼意思
【法律分析】:自始無效是一項合同法律關系中廣泛運用的制度,它指一旦某個合同或某項合同條款因違反法律或公共秩序,被宣告無效,那麼宣告無效的效力將上溯到合同簽訂的那一刻起,即合同自始都是無效的。如果合同已部分履行,那麼被宣告自始無效的合同的已履行部分將被恢復原狀,回到合同履行前的狀態。無效合同是指雖經當事人協商成立,但因不符合法律要求而不予承認和保護的合同。無效合同自始無效,在法律上不能產生當事人預期追求的效果。合同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無效合同不發生效力是指不發生當事人所預期的法律效力。成立無效合同的行為可能具備侵權行為、不當得利、締約過錯要件而發生損害賠償、返還不當得利的效力。無效合同是自始不發生當事人所預期的法律效力的合同。當事人不能通過同意或追認使其生效。這一點與無權代理、無權處分、限制行為能力人的行為不同,後者可以通過當事人的追認而生效。無效合同的無效性質具有必然性,不論當事人是否請求確認無效,人民法院、仲裁機關和法律規定的行政機關都可以確認其無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三條 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但是,該強制性規定不導致該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除外。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第一百五十四條 行為人與相對人惡意串通,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第一百五十五條 無效的或者被撤銷的民事法律行為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
⑷ 單方解除合同自始無效嗎
合同如果存在無效情形的,單方解除是自始無效。合同依法成立並具有法律效力的,單方解除不是自始無效。當事人依法解除合同的,合同應當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效力。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條無效的或者被撤銷的民事法律行為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第五百六十六條合同解除後,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請求恢復原狀或者採取其他補救措施,並有權請求賠償損失。合同因違約解除的,解除權人可以請求違約方承擔違約責任,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主合同解除後,擔保人對債務人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仍應當承擔擔保責任,但是擔保合同另有約定的除外。
⑸ 合同法中自始無效和當然無效的區別
自始無效是因為合同的訂立違反了合同法的規定而不具有合同效力。從一開始就不具有。當然無效是指合同的訂立,是有效的,但其中有些條款不是合同法規定的必須條款但是其違背了別的部門法而該條款無效。
⑹ 行政行為的自始無效有哪些情形
無效行政行為是指已經成立了的行政行為但由於重大、明顯違法而不具有公定力,從而自始、當然、確定不發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行為。
無效行政行為的判斷標准
無效行政行為的判斷標准就是如何區分一般違法和重大而明顯違法,一般違法的行政行為屬於可撤銷行政行為,那麼比一般違法更為嚴重的、達到重大而明顯程度的違法行為,則屬於無效行政行為。相對於行政行為的合法要件,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判斷:
1、行為主體有重大明顯違法情形。
第一,合法的具體行政行為的行為主體應當具備行政主體資格,這里所說的資格是形式上的資格,並非行政權能資格。如果行政行為的行為主體不具備行政主體資格,則屬於無效行政行為。需要注意的是,非行政主體進行的「假象行政行為」不是無權行政行為,因為這類行為根本不屬於行政行為。
第二,行為主體超越許可權或無許可權作出的行政行為無效。我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中將「超越職權的」作為撤銷判決的情形之一,未將無權情形進行單列,在司法實踐中,往往將無權處分的情形作為超越職權處理,所以廣義上的超越職權包括無許可權的情形,主要有兩種情形:一、行為主體行使了屬於其他行政主體的專有職權。國家對行政權利的劃分處於管理的需要,分別由不同的行政機關行使不同的行政權力。行為主體實施了超出自己許可權范圍的行政行為,即實施了應由其他行政主體享有許可權的行為,則該行政行為無效。比如,公安機關吊銷企業的營業執照,就是實施了應屬於工商管理部門享有許可權的行為。二、行為主體實施了其他國家機關的專有職權。主要是強制執行權。對於行政機關是否享有執行權,均由法律、法規明確規定,否則不能享有強制執行權。
2、行政行為內容存在重大、明顯違法。
行政行為的意思表示不明確;意思表示受到脅迫;行為內容的作出基於明顯的錯誤事實;行為內容明顯違反公序良俗;相對人與公務員惡意串通實施的行為;行政行為的內容不可能的,都屬於這類重大、明顯違法。
3、行政行為程序上存在重大明顯違法或極不正當,違反最低限度的程序規定。
由於正當程序原則體現了「最低程度的公正」,是對行政行為最低限度的基本要求,因此如果行政主體作出行政行為時違背這一原則,完全可以將其作為重大而且明顯的違法而視為無效行政行為。對此,《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三條第二款規定,沒有法定依據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處罰無效。
4、行政行為形式上存在重大明顯缺陷。
嚴重違反法定形式的,也屬於重大而明顯的違法。行政行為主體違反法律法規關於行政行為必須以書面形式作出的規定,所作出的行政行為應當認定為形式上存在重大缺陷而無效。比如,工商行政許可體現在工商營業執照的發放,僅有決定,則屬於形式上的重大、明顯違法。此外,書面形式欠缺的,例如未加蓋公章的情形也屬於上述情形。
⑺ 如何理解無效合同中所規定的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情形
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是指當事人通過實施合法的行為而掩蓋其非法的目的;或其從事的行為形式上是合法的,而在內容上非法。這種行為又稱為隱匿行為。
在實施這種行為中,當事人故意表現出來的形式或故意實施的行為並不是其想達到的目的,也不是其真實意志,而只是希望通過這種形式和行為而掩蓋和達到非法的目的。
比如,通過合法的買賣行為而達到隱匿財產,逃避債務的目的;為濫發實物而採取合法的贈送手段等等。這種行為就其外表來看是合法的,但是外錶行為只是達到行為人的非法目的的手段。由於被掩蓋的目的是非法的,並將造成對國家、集體或第三人的損害,因此這種行為是無效的。
(7)自始不具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以合法的形式掩蓋非法的目的合同自始無效。
所謂無效合同,是指已成立,因欠缺法定有效要件,在法律上確定地當然自始不發生法律效力的合同。這里的不發生法律效力,是指不發生該合同當事人所追求的法律效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相關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認定該合同無效:
(1)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的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一方以欺詐、脅迫手段訂立的合同,屬於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合同,一般屬於可變更或撤銷的合同,只有在損害了國家利益時,才屬於無效合同);
(2)惡意串通,並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3)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合同;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合同;
(5)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合同;
(6)對於造成對方人身傷害或者因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免責的合同條款;
(7)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條款無效。
那麼,效力待定的合同與無效合同的區別有,效力待定的合同雖欠缺法律關於合同的生效要件,但經過權利人的追認可以生效,在追認之前,合同的效力處於待定狀態。
效力待定不僅保護權利人的利益,而且兼顧了相對人的利益。而無效合同因其具有違法性,所以自始不具有法律效力,不會因追認而生效,無效合同不因當事人的追認而發生法律效力是它與效力待定合同的基本區別。
⑻ 民法總則規定無效或者被撤銷的民事法律行為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對嗎
對,自始無效。無效民事行為之無效,自行為開始起發生,該行為之意思,從開始起就不被法律所認。
⑼ 自始無效,當然無效,絕對無效的區別
這不是法律上的問題嗎?用你辦公室的座機,打個電話到律師事務所,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