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中風的做口供的法律效力嗎

中風的做口供的法律效力嗎

發布時間: 2022-05-02 04:59:08

⑴ 只有口供可以作為證據嗎

只有口供可以作為證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五十條

可以用於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都是證據。

證據包括:

(一)物證;

(二)書證;

(三)證人證言;

(四)被害人陳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

(六)鑒定意見;

(七)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

(八)視聽資料、電子數據。

證據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在刑事訴訟中,被告人的口供是證據種類之一,對偵破案件,查證犯罪,抓獲犯罪分子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作為證據,它所反映的案件情況必須是客觀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它包括證明被告人有罪的事實、無罪的事實、罪重的事實、罪輕或者可以從輕、減輕、免除刑事責任的事實。

而被告人在刑事訴訟中處於被告的位置,經過人民法院審判,很有可能被判處刑罰。因此,在提供證據時,很自然地會考慮如果我作出這樣的口供,對我是否有利,法院將對我處什麼樣的刑罰。這樣就很有可能避重就輕,或者提供摻有虛假成份的口供,甚至完全是虛假的口供。

(1)中風的做口供的法律效力嗎擴展閱讀:

口供具有法律效力的條件:

1、孤立的口供,未經查證和查證不實的口供當然不具有證據效力,這已由立法所確定,不必贅述。

2、關於查證屬實的口供的證據效力。依法獲取的口供一經查證屬實,當然可以作為定案的依據。但是應當看到,對口供的查證過程,同樣是一個收集其他證據,審查判斷所收集的證據的過程,審查口供的真實性必須有足夠的其他證據,口供作為一種對案件事實有直接證明作用的證據,根據邏輯規則,其自身在不能證明自身真實性時,亦即喪失了獨立證明案件事實的可能性。

3、非法獲取的口供,雖經查證屬實,也不應承認其證據效力。現行刑事訴訟法第四十三條明確規定「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證據」。不僅如此,中國刑法更是將刑訊逼供行為規定為犯罪。長期以來,實踐中對非法獵取的口供,如屬「屈打假招」之類的口供,自然不會被採信,但對於非法獲取的「真供」採信與否多有爭議。

⑵ 口供有何法律效力,如何才能憑借口供直接定罪

一、如何認定口供
口供,也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辯解,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就有關案件的情況向偵察、檢察和審判人員所作的陳述。它的主要內容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承認自己有罪的供述和說明自己無罪、罪輕的辯解。這種供述和辯解作為刑事證據之一,在刑事訴訟中具有重要意義。
但是由於口供具有可塑性和易變性的特點,也就是說在特定因素如人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以及外在條件的影響下,被告人推翻其原有有罪供述的現象時有發生,因此,司法實踐中如何正確認定口供,對實現刑事審判的目的就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目前庭審對口供的驗證中常見如下幾種情況:一是被告人當庭所作供述與其庭前所作書面證據材料相一致;二是被告人當庭全部推翻其原有有罪供述;三是被告人當庭所作供述雖未全部推翻其原有有罪供述,但在主要事實情節上都與其庭前所作書面證據材料不一致。
上述第一種情況由於口供前後一致,並能與其它證據相互印證,一般不會給口供的認定和運用帶來問題。而第二、第三種情況目前已成為影響刑事審判公正性的非常突出的問題,且十分普遍。這致使公訴機關經常面臨因被告人當庭翻供而難以有效支持控訴的情況,也使審判機關經常面臨對被告人庭前所作書面口供材料與當庭供述的取捨選擇,加之法律和司法實踐缺乏指導法官操作的規范,使庭審法官很難在兩種供述相矛盾時決定證據的取捨,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刑事審判目標的實現。
二、如何才能憑借口供定罪
關於犯罪嫌疑人的口供在定罪量刑中起到多大作用的問題,相關法律對此有諸多規定,充分體現了「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的原則。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充分確實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2、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獲取供述。對於採用刑訊逼供或者威脅、引誘、欺騙等非法的方法取得的被告人供述不能作為證據使用。
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部門在審查中發現偵查人員以非法方法收集犯罪嫌疑人供述的,應當提出糾正意見,同時應當要求偵查機關另行指派偵查人員重新調查取證,必要時人民檢察院也可以自行調查取證。
3、在法庭審判過程中,合議庭應當充分聽取被告人對事實的供述和辯解。對於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辯解、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的內容中主要情節一致的,或只有個別情節不一致且不影響定罪的,才能確認犯罪事實已經查清,並據此定罪量刑。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46條規定:「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充分確實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當然,如果能根據客觀證據證明其罪行了,也可以以零口供判其承擔法律責任

⑶ 關於口供

1、「輕口供,重證據」是司法實踐的在現階段的提法。刑事訴訟法對證據的規定是這樣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四十二條 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一切事實,都是證據。
證據有下列七種:
(一)物證、書證;
(二)證人證言;
(三)被害人陳述;
(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
(五)鑒定結論;
(六)勘驗、檢查筆錄;
(七)視聽資料。
以上證據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2、如果一人僅僅是口供對其不利,而其他所有的證據不能證明他犯罪,他是不會會被定罪的。因為現階段是「疑罪從無」的方針。假定一個人是無罪的,通過七種證據證據證明這個人是不是有罪。如果犯罪嫌疑人的口供比較穩定,能被其他證據佐證,他一定能被定罪。

⑷ 作為當時人但被確定精神有問題的人作出的口供是否在法律上有效

一般情況下,被確定有精神問題的人在刑事法律上有無民事行為能力和限制行使行為能力之分,未成年也是如此分類的。但是,當一個人被確認為無行為能力人或者是限制行為能力人他所提供的口供並不因為他的行為能力有缺陷而當然無效,也就是,一個只有7歲的小孩子如果又見到犯罪嫌疑人,他的口供也是可以作為呈堂證供的。這個關鍵要看當時的情況,要確定該人在案發現場是不是已經發病並確定沒有行為能力人,有沒有作證的可能性和認清事實的現實性。這個要看公安機關或者是法官的專業判斷,不可以一概而論。

⑸ 口供的效力

中國尚未制定專門的證據法典,有關刑事訴訟的證據規定散見於刑事訴訟中,有關司法解釋對此也僅有一些零星的規定。刑事訴訟活動自始至終都離不開證據,刑事偵查的每個環節也都是圍繞著證據的調查收集,審查判斷和運用開展的。其中對證據的審查判斷實質上是對各種證據形式證明效力大小的確認過程,這一過程貫穿於刑事訴訟活動的始終,不僅僅是庭審階段的任務。根據現行刑事訴訟法第四十二條之規定,「證據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這一規定可看成是目前證據運用的總原則。在中國,刑事訴訟法規定了刑事訴訟證據的法寶形式,對取證的程序也作了嚴格的規定,但是確定證據的證明效力只能靠司法工作人員根據具體案件,通過復雜的主觀思維活動來實現,任何簡單地斷言某一類具體證據證明效力的做法必然不符合司法工作實際,也有悖於法律的原則規定。對口供證據效力的審查判斷當然不能例外,但鑒於修改後的刑事訴訟法繼承並發展了原刑事訴訟法所確立的基本原則及證據運用規則,對口供這一特殊證據形式如前文所述,在立法上即已對其運用作了種種必要的限制,因此,對其證據效力完全有條件進行較具體的分析研究。 關於口供的證據效力,普遍流行的觀點是肯定其證明效力最強,同時又指出其具有較大的虛偽性。這一觀點僅局限在對口供雙重屬性的認識上,未能觸及口供這一證據形式在司法實踐中,在具體運用上證據效力和證明作用的實質。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偵查實踐中過於「迷信」口供作用,口供的證據效力已被誇大,即便是對口供雙重屬性的認識,也多是停留在理論上,在此不妨將實踐中常見口供形態予以列舉,探究其證據效力。
1、孤立的口供,未經查證和查證不實的口供當然不具有證據效力,這已由立法所確定,不必贅述。
2、關於查證屬實的口供的證據效力。依法獲取的口供一經查證屬實,當然可以作為定案的依據。但是應當看到,對口供的查證過程,同樣是一個收集其他證據,審查判斷所收集的證據的過程,審查口供的真實性必須有足夠的其他證據,口供作為一種對案件事實有直接證明作用的證據,根據邏輯規則,其自身在不能證明自身真實性時,亦即喪失了獨立證明案件事實的可能性。
3、非法獲取的口供,雖經查證屬實,也不應承認其證據效力。現行刑事訴訟法第四十三條明確規定「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證據」。不僅如此,中國刑法更是將刑訊逼供行為規定為犯罪。長期以來,實踐中對非法獵取的口供,如屬「屈打假招」之類的口供,自然不會被採信,但對於非法獲取的「真供」採信與否多有爭議。

⑹ 患有經神病的人在法律上所做的口供能否成立

精神病人作證要分情況看:如果是無民事行為能力,其口供不能作為證據;如果是限制行為能力,如果作證時是正常狀態,所作證言與其智力相適應,可以作為證據。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四十八條指出:「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人,不能作證人。」這句話的意思是,證人出庭作證是法律規定的義務,但並非所有人都能作為證人。精神病患者、年幼無知或者其他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意思的人不能作為證人。

⑺ 派出所錄口供,我矛簽名和畫指紋。那口供還有法律效力嗎還可能給我留案底嗎還有什麼對我不利的嗎

你好,派出所所做的筆錄當然是有法律效力的,雖然你沒有簽名和畫指紋,如果民警確實是按照規范程序製作,哪怕你不簽名,也可以在筆錄末章節附註明筆錄內容已向你表述無誤,然後簽上2名以上承辦員和見證人的名字日期,筆錄一樣生效,具有法律效力,還有什麼疑問可以追問,滿意的話要點滿意答案哦。

熱點內容
經濟補償金新勞動法 發布:2025-02-08 12:01:47 瀏覽:184
上海徐匯法院地址 發布:2025-02-08 11:59:39 瀏覽:296
2017勞動法辭職違約金 發布:2025-02-08 11:42:14 瀏覽:347
重慶電動車管理條例 發布:2025-02-08 11:25:45 瀏覽:203
商務談判合同法 發布:2025-02-08 11:03:21 瀏覽:619
行政法3大塊 發布:2025-02-08 10:09:47 瀏覽:333
遼寧大學法律碩士排名 發布:2025-02-08 09:38:54 瀏覽:8
應寶市法律援助志願者章程 發布:2025-02-08 09:30:28 瀏覽:259
法治是制度嗎 發布:2025-02-08 09:16:40 瀏覽:55
網約車中的行政法問題 發布:2025-02-08 08:26:50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