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示期有法律效力
㈠ 中標公告公示期幾天
法律分析:3天。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招標人應當自確定中標人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有關行政監督部門提交招標投標情況的書面報告,招標人應當自收到評標報告之日起3日內公示中標候選人,公示期不得少於3日。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
第四十五條 中標人確定後,招標人應當向中標人發出中標通知書,並同時將中標結果通知所有未中標的投標人。
中標通知書對招標人和中標人具有法律效力。中標通知書發出後,招標人改變中標結果的,或者中標人放棄中標項目的,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第四十七條 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招標人應當自確定中標人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有關行政監督部門提交招標投標情況的書面報告。
㈡ 公示期當天算不算一天
法律分析:公示期當天算一天。公示期是指某一對象在被最終確認之前,由相關單位以各種方式向社會公眾或相關人員公布相關情況以聽取不同意見的時間段。在這期間,若有人對公示內容有異議,可以向公示單位提出。公示期過後單位將作出關於該對象的最終決定。
法律依據:《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 第三條 企業信息公示應當真實、及時。公示的企業信息涉及國家秘密、國家安全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當報請主管的保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國家安全機關批准。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公示的企業信息涉及企業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應當報請上級主管部門批准。
㈢ 超過公示期舉報他人有效嗎
有效。只要證據確鑿,何時舉報都有效。
【拓展資料】
公示,不同於"告示"和"公告"這兩種文體。然而有不少人往往把它當作"告示"或"公告",甚至認為"公示"就是兩者的"合二為一"。顯然,這是不正確的。現代應用寫作學界普遍認為,公示已逐漸成為一種新文種。
眾所周知,"告示"作為一種應用文的文體,其產生的歷史較早,始於我國古代的明朝。官以事告知於下,稱為"示"。所謂"告示",也就是官府把一件或幾件重大的事情,以文書的形式,公開告知於屬下和民眾也,要他們了解與執行。公開宣示,讓公眾了解並徵求意見。 例如人們常見的"安民告示"之類即是;而"公告"這一應用文文體,其產生的歷史比較晚,始於新中國成立之後,是黨和國家最高權力機構(如黨中央、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國務院等)專門用來向國內外宣布重大事情或決定時所採用的一種公文形式。它與告示有相似的性質,如公開性和周知性,但又有不同的地方,特別是它具有權威性,不是一般權力機構所能使用的,只有被授權的新華通訊社才能發布。"公告"的內容雖系重大,但只是為了讓人們知道和了解是怎麼回事,並不要求公眾像"告示"那樣去遵照執行。然而,自我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公告"的使用范圍卻發生了很大變化,使用非常廣泛,各級政府機構和企事業單位發布的公告越來越多,例如《××市國稅局關於調整征管機構的公告》、《××××大學校慶100周年公告》等等,尤其在經濟領域,各種各樣的"公告"隨處可見。"公告"使用的這一蛻變,雖然其中有欠規范之處,但其本身說明了文體是隨著時代的變革而變革的,今天我們見到的"公告"就是"公開告之"的意思了,其權威性已明顯削弱。
公示的內涵與性質顯然不同於告示和公告。所謂公示,它就是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事先預告群眾周知,用以征詢意見、改善工作的一種應用文文體。公示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公開性
所謂公開性,就是指它所寫作的內容、承載的信息,都是要向一定范圍內或特定范圍內的人員公開出來的,是要讓大家知道和了解的,具有較強透明度,不存在任何秘密和暗箱操作。
(二)周知性
所謂周知性,就是指它寫作的目的,是為了讓關注它內容與信息的人們都了解是怎麼回事,從而參與其事。
(三)科學性
所謂科學性,就是指公示的時間要科學合理,不但要反映公示的過程,更要反映出公示的結果,反映出群眾的意願。公示是事先的公示,不是事後的公示。公示的內容是初步的決定而非最終的決定。如果是最終的決定就必須在"公示"前言中加以說明。
(四)民主性
所謂民主性,就是指公示的過程與結果,都是公開、公平、公正的,都是有群眾參與和監督,並為他們所認可的。
公示作為一種新興的文體,有著自己較為固定的格式。一個完整的公示應由標題、正文和落款三個部分組成。有時,也可有附錄或附表、附圖。
㈣ 發明專利公示期有多長公示期到授權之日起這段時間別人是否可以取消我的專利此時如有人侵犯是否受保護
1、發明專利公示期有多長?
發明專利領域沒有公示期這個程序,商標存在這個程序,
你所指的是發明專利在申請後18個月自動公開滿3年後不要求實質審查就視為撤回的程序吧,
事實上,無論你是未滿18個月就主動要求公開,還是滿了18個月後自動公開,只要公開了就一直處於公開狀態,無論你是否撤回。
2、公示期到授權之日起這段時間別人是否可以取消我的專利?
任何人對不符合專利法規定的發明專利申請向專利局提出的意見,應當存入該申請文檔中供審查員在實質審查時考慮。如果公眾的意見是在審查員發出授予專利權的通知之後收到的,就不必考慮。專利局對公眾意見的處理情況,不必通知提出意見的公眾。
如果別人的意見確實有理有據,可以在你未授權前阻止你授權。
自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公告授予專利權之日起,任何單位或者個人認為該專利權的授予不符合本法有關規定的,可以請求專利復審委員會宣告該專利權無效。
如果別人的無效理由確實成立,可以在你授權後無效你的專利權。
3、此時如有人侵犯是否受保護?
發明專利申請公布後,申請人可以要求實施其發明的單位或者個人支付適當的費用。
如果不支付只能在授權後提起訴訟,注意訴訟時效的計算。
㈤ 公示期簽訂合同怎麼處罰
摘要 中標人確定後,招標人應當向中標人發出中標通知書,並同時將中標結果通知所有未中標的投標人。 中標通知書對招標人和中標人具有法律效力。中標通知書發出後,招標人改變中標結果的,或者中標人放棄中標項目的,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㈥ 工程中標公示期是幾天
【法律分析】
招標人應當自收到評標報告之日起3日內公示中標候選人,公示期不得少於3日。所以該公示期應是三日。中標是指招標人向經評選的投標人發出中標通知書,並在規定的時間內與之簽訂書面合同的行為。 中標通知書實質上就是招標人對其選中的投標人的承諾,是招標人同意某投標人的要約的意思表示。但是招標投標法對於中標通知書的規定,有兩點不同於合同法關於承諾的規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
第四十五條 中標人確定後,招標人應當向中標人發出中標通知書,並同時將中標結果通知所有未中標的投標人。 中標通知書對招標人和中標人具有法律效力。中標通知書發出後,招標人改變中標結果的,或者中標人放棄中標項目的,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第四十六條 招標人和中標人應當自中標通知書發出之日起三十日內,按照招標文件和中標人的投標文件訂立書面合同。招標人和中標人不得再行訂立背離合同實質性內容的其他協議。 招標文件要求中標人提交履約保證金的,中標人應當提交。
㈦ 土地使用權收回公示期間無主張,過後主張有法律效力嗎
無效的:
1,當事人對土地使用權收回有異議的,必須在公示期間提出;內
2,過了這個期限再提出的,得不容到法律的支持;
3,具體可以看當地的具體政策,當事的所述的事項,在政策里會有明確的規定。
一,公示期:
1,是指某一對象在被最終確認之前,由相關單位以各種方式向社會公眾或相關人員公布相關情況以聽取不同意見的時間段。
2,在這期間,若有人對公示內容有異議,可以向公示單位提出。
3,公示期過後單位將作出關於該對象的最終決定。
二,公示期的意義:
1,公示期是對公示的時間限定,是近代民主的產物。
2,最大限度地聽取了不同意見,滿足了人們的要求,維護了大多數人的權益,有利於社會的穩定和和諧;
3,一定的時間限定又不至於使問題因無限期拖延而遲遲得不到解決,提高了效率。
㈧ 公示期間有異議怎麼處理
任何組織或個人對公示的情況有異議的可以通過以下步驟解決:1.公示期內以書面向公示部門提出;2.需要實名提出異議,不能匿名。寫出具體的,真實的情況;3.公示部門應當自接到異議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重新調查核實。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八條
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本法第二百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或者發現調解書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當提出抗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