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與簽字法律效力
⑴ 人名章和簽名章 哪個更具有法律效應
人名章與簽名章都能代表使用人的名義,只是形式不同,如果是簽訂合同原則上二者都具有法律效力。
⑵ 只有簽字沒有公章的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只有簽字沒有公章的合同有法律效力,要看合同約定的生效的條件,如果沒有規定加蓋公章或者合同章生效,那麼法定代表人簽字或者經授權的代理人簽字,合同也成立。此時,如果沒有其他生效條件,那麼合同就生效。如果協議有明確條款說明蓋章後生效,但只有法人代表簽字,沒蓋公章,協議還不能生效。
【法律分析】
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蓋章時合同成立。簽字或蓋章是選擇關系,意味著要麼簽字,要麼蓋章,要麼簽字蓋章同時具備,這三種情況對於合同成立的意義是相同的。在實際簽定合同時,往往重視蓋章的作用與意義,甚至有的認為蓋章比簽字重要,其實這是誤解。印章的使用(即蓋章)就等於印章所有者(即印章名義人)的簽名,蓋章的效力就等於簽名的效力。簽字蓋章,可以兩者同具,也可以單具其一,簽字是最具有法律效力的。但簽字產生效力必須具備已下情況之一才有效力:一、自然人之間的合同關系,或自然人與法人之間的合同關系,自然人(或自然人一方)簽字即產生確認效力。二、法人之間建立合同關系,或法人與自然人之間建立合同關系,法人一方需要法人代表簽字即產生確認效力,合同成就。如果非法人代表簽字一般需要法人蓋章才具備完備的確認效力。三、持法人或法人代表的授權委託書,具有委託行為的法人方的代表,簽字也產生確認效力。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九十條 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當事人均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時合同成立。在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訂立,當事人未採用書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
第四百九十一條 當事人採用信件、數據電文等形式訂立合同要求簽訂確認書的,簽訂確認書時合同成立。當事人一方通過互聯網等信息網路發布的商品或者服務信息符合要約條件的,對方選擇該商品或者服務並提交訂單成功時合同成立,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⑶ 圖章和手寫簽名有法律性么
圖章和手寫簽名是有法律性的。簽名的作為表達自己的責任、信譽、認可和意願的工具主要有簽名、蓋章和手印。印章系他人所刻,公章專人保管,私章自己保管,一般說,如保管妥當,也可起到相應的法律作用。
正因為簽名的這些特點,各國的法律必須由國家總統簽字方能生效,地方性的法規也必須有地方行政首腦簽名才具有法律效力。簽名的廣泛應用還導致了一種禮儀——簽字儀式的產生。大凡國與國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在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交往活動中,雙方和多方在某一領域內就相互關系達成的協議、締結的條約和公約都要舉行簽約儀式,即使國內的部門和地區之間重要協議的簽署也常採用這種形式。
關於簽名的法律作用:
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六十條規定:控告、檢舉可以用書面或口頭提出。接受口頭控告、檢舉的工作人員,應當寫成筆錄,經宣讀無誤後,由控告人、檢舉人簽名或蓋章。
第六十六條規定:被告人承認筆錄沒有錯誤後,應當簽名或者蓋章。偵察人員也應當在筆錄上簽名。第七十六條規定:勘驗、檢查的情況應當寫成筆錄,由參加勘驗、檢查的人和見證人簽名或蓋章。第八十九條規定:鑒定人進行鑒定後應當寫出鑒定結論並簽名。第一百二十四條規定:法庭審判的全部活動,應當由書記員寫成筆錄,經審判長審閱後,由審判長和書記員簽名。
2、《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暫行條例》第二章第四條規定的公證處的業務有14條,其中有「證明文件上的簽名、印章屬實」。
⑷ 法定代表人簽字與公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嗎
法律分析:法定代表人只要是代表法人單位洽談業務,其在民事合同上簽字的行為就與蓋具單位公章的行為同樣具有法律效力,合同責任應由法人承擔法定代表人簽字的限制,但是並不是只要單位法定代表人簽名都具有代表單位的效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九十條 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當事人均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時合同成立。在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訂立,當事人未採用書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
⑸ 個人簽字與蓋章的法律效力區別
個人簽字和蓋章沒有很大區別,蓋章就等於簽名的,蓋章的效力就是等於個人簽名的效力,個人簽字或蓋章是並列關系,要麼是個人簽字,要麼是蓋章,要麼個人簽字蓋章同時具備,這三種情況,對於合同成立的意義是相同的。
法律分析
合同經當事人雙方簽字或蓋章後成立,當事人是自然人的,需要簽字,當事人是公司的,需要公司蓋公章,通常情況下,合同成立即生效,只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需要辦理批准、登記手續的除外。所以公司在合同上蓋章,合同對公司即有法律拘束力,是否有法定代表人簽字或其他授權代表簽字,不影響合同成立和生效。當然,當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約定合同的生效條件,如果合同約定需經雙方當事人加蓋公章且法定代表人簽字後合同生效,那麼,該合同還需要法定代表人簽字後合同才有效力,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當事人簽字或蓋章之時起成立。因此,並非必須簽字同時蓋章合同才成立,只需其一即可。一般訂立合同時當事人都要同時簽字並蓋章,雖不必要,但應當說是有利而無害的。在簽字人無權代表或無權代理時,有蓋章便不會影響合同的成立,投標文件封面或扉頁、投標函未加蓋投標人印章,或未經法定代表人或其委託代理人簽字或蓋章,由委託代理人簽字或蓋章,但未隨投標文件一起提交有效的授權委託書原件都屬常規錯誤,文件封裝之前一定要認真檢查。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九十條 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當事人均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時合同成立。在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訂立,當事人未採用書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
⑹ 法人章和簽字有一樣法律效力嗎
如果協議有明確條款說明蓋章後生效,但只有法人代表簽字,沒蓋公章,協議還不能生效。沒有這個蓋章後生效的條款,雙方有法人代表簽字,沒蓋公章,協議就已經生效。
⑺ 簽名真的具有法律效力嗎
簽字當然具有法律效力了,當然需要旁證,比如他的其他手寫文字證據,以便用作回筆跡鑒定。國答外簽字的效力是很大的,簽章沒有國內那麼重要。
至於指紋,那也不見得是本人的真是意志表達,比如摁著他的手,比如把手紙剁下來之類的,所以任何署名方式都有缺陷,不可能求全責備。
⑻ 簽名印章有法律效應嗎
法律分析:簽名印章只要被簽訂合同的當事人認可,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簽名章的行為也屬於民事法律行為,只要是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並且沒有違反法律法規及公序良俗的相關規定就可以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實;(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四十四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⑼ 簽名章可以代替簽名嗎
【法律分析】:簽名章一般能代替簽字。簽字、蓋章等都是有效的簽名方式,如果合同的當事人沒有特別約定的,或依合同的性質、交易習慣等沒有特定強調或要求的,簽名章可以代替簽字。票據上的簽章,為簽名、蓋章或者簽名加蓋章。法人和其他使用票據的單位在票據上的簽章,為該法人或者該單位的蓋章加其法定代表人或者其授權的代理人的簽章。在票據上的簽名,應當為該當事人的本名。合同只蓋了公章沒有簽字的,該合同依然成立。簽字與蓋章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並不強制要求蓋章後還需要簽字,只要雙方當事人都在合同書上面選擇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中的任意一種方式訂立合同,合同都是成立的。私人印章在法律的效力上是可以代替簽字的,不過在簽訂合同的時候相關的注意事項還是要明白的,希望大家可以明白。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九十條 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當事人均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時合同成立。在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訂立,當事人未採用書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