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安全法律知識
❶ 交通事故法律知識大全
法律分析: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
(一)因一方當事人的過錯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擔全部責任,包括:
1、追尾碰撞前車的;
2、變更車道發生事故的;
3、倒車、溜後發生交通事故的;
4、從路外或非機動車道駛入機動車道發生碰刮的;
5、綠燈放行或沒有信號燈控制的路口轉彎車未讓直行車的;
6、進入環行路口的車未讓駛出或在環行路口內行駛的車輛的;
7、跨越道路中心實線或者隔離實線發生事故的;
8、逆向行駛的;
9、右側超車發生交通事故的;10、超越前方正常掉頭、左轉彎、超車的車輛時發生碰刮的;
11、沖紅燈發生交通事故的;
12、有禁止掉頭標志、標線的地方以及在人行橫道、橋梁、陡坡、隧道掉頭發生交通事故的;
13、碰撞依法可以暫停、停放的車輛的;
14、開關車門造成交通事故的;
15、機動車進出停車場或停車泊位時與正常行駛的車輛發生事故的;
16、單方發生交通事故。
(二)因兩方或者兩方以上當事人的過錯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據其行為對事故發生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分別承擔主要責任、同等責任和次要責任;(三)各方均無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過錯,屬於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無責任。
一方當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無責任。
交通事故的責任承擔實行過錯責任原則認定。
1、只存在一方過錯的,該過錯方承擔全部責任。
2、雙方或雙方以上的過錯的,按過錯程度和對事故發生的重要性共同分擔。
3、各方都無過錯,則都均無責任。
4、一方當事人故意,他方無責任。
法律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 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一)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
(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
❷ 交通規則知識大全
1、車頂放自行車
有不少喜歡自駕或者是野外遊玩的車主喜歡在汽車頂上放一台自行車,無論是開車還是騎車都非常方便,但是車主知不知道,現在交規規定車頂行李架載貨的長度,從車頂算起就不能超過0.5米,所以如果車主將自行車立著放在車頂上就會被罰款。
2、紅、綠燈
「紅燈停,綠燈行,黃燈亮了等一等」這是個交規常識,不過並不是所有的綠燈都能通行的,就如前方交叉路口堵車時,就得依次停在後面等候通過,並不是看到綠燈就通行。不然也是要被罰款扣分的。
3、停車的距離
有些車主反映說,搞不清楚為什麼在街邊停車時被罰款了,覺得也沒有違章,搞得莫名奇妙。現在國家為了整治街邊各道路停車不規范的現象,對車身右側至街道邊緣超過30厘米的車就會做出違規停車的處罰,所以我們停車的時候需要注意這點。
4、虛線可以壓線,就是可以過去,邊上有倒三角「讓」字,所以是減速讓行路口,單根白色實線是停止線,倆根白色實線是停車讓行線,倆根白色虛線是減速讓行線。
5、讓特種車輛先行
在馬路上,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警燈閃亮、警報呼叫的車輛,這些是警車、消防車、救護車或工程車搶險車等特各車輛。特種車輛擔負著特殊緊急任務。交通法規規定;一切車輛和行人都必須讓執行任務的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和工搶險車先行。
(2)交通運輸安全法律知識擴展閱讀:
交通道路上用「交通標線」劃出車輛、行人應走的規則:機動車走「機動車道」。在馬路上,我們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交通標志。它們用圖案、符號和文字來表達特定的意思。告訴駕駛員和行人注意附近環境情況。
這些標志對於安全車非常重要,被稱為「永不下崗的交通警」。警告標志「它是警告車輛、行人注意危險地段、減速慢行的標志。禁令標志:它是禁止或限制車輛、行人某種交通行為的標志。指示標志:它是指示車輛、行人行進的標志。
指路標志:它是傳遞道路方向、地點、距離信息的標志。輔助標志:它是主標志下,對主標志起輔助說明的標志。我們應該熟悉並愛護這些標志,不能任意損壞或在上面亂塗亂畫,並且自覺遵守這些標志的規定。
❸ 交通管理法律法規基礎知識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簡稱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車輛駕駛人、行人、乘車人以及與道路交通活動有關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本條例。
第三條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協調機制,組織有關部門對城市建設項目進行交通影響評價,制定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規劃,確定管理目標,制定實施方案。
第二章 車輛和駕駛人
第一節 機動車
第四條 機動車的登記,分為注冊登記、變更登記、轉移登記、抵押登記和注銷登記。
第五條 初次申領機動車號牌、行駛證的,應當向機動車所有人住所地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申請注冊登記。申請機動車注冊登記,應當交驗機動車,並提交以下證明、憑證:
(一)機動車所有人的身份證明;
(二)購車發票等機動車來歷證明;
(三)機動車整車出廠合格證明或者進口機動車進口憑證;
(四)車輛購置稅完稅證明或者免稅憑證;
(五)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憑證;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在機動車注冊登記時提交的其他證明、憑證。
不屬於國務院機動車產品主管部門規定免予安全技術檢驗的車型的,還應當提供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合格證明。
第六條 已注冊登記的機動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機動車所有人應當向登記該機動車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申請變更登記:
(一)改變機動車車身顏色的;
(二)更換發動機的;
(三)更換車身或者車架的;
(四)因質量有問題,製造廠更換整車的;
(五)營運機動車改為非營運機動車或者非營運機動車改為營運機動車的;
(六)機動車所有人的住所遷出或者遷入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管轄區域的。
申請機動車變更登記,應當提交下列證明、憑證,屬於前款第(一)項、第(二)項、第(三)項、第(四)項、第(五)項情形之一的,還應當交驗機動車;屬於前款第(二)項、第(三)項情形之一的,還應當同時提交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合格證明:
(一)機動車所有人的身份證明;
(二)機動車登記證書;
(三)機動車行駛證。
機動車所有人的住所在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管轄區域內遷移、機動車所有人的姓名(單位名稱)或者聯系方式變更的,應當向登記該機動車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備案。
第七條 已注冊登記的機動車所有權發生轉移的,應當及時辦理轉移登記。
❹ 汽車交通安全知識內容
1、確保安全和暢通的原則
確保安全和暢通是道路交通的基礎,安全是通行的第一要求,一切車輛的通行都必須以安全為前提條件,遇有不安全因素出現時停止通行。《道路交通管理條例》規定:「車輛、行人必須在確保安全的原則下通行。」這是貫穿《道路交通管理條例》中的基本原則。一方面從交通安全出發,考慮到我國地域廣闊、人口眾多,交通情況千變萬化,一部法規不可能囊括一切情況,所以對《條例》沒有規定但又可能出現的情況作出了原則性的規定,以便人們在遇到《道路交通管理條例》沒明確規定的情況時想方設法完全通行;另一方面也為在《道路交通管理條例》沒有規定情況下發生的交通事故提供分清責任的法律依據。
2、靠右側通行的原則
《道路交通管理條例》第六條規定:駕駛車輛,趕、騎、牲畜必須遵守靠右通行的原則。靠右通行是指車輛在雙向道路上行駛時,從道路的右側通行,這是交通管理制度中的又一項重要內容。現在世界上對車輛的行駛主張分為兩派,一派以英國為首的少數國家稱為海島派,車輛方向盤在車右邊,實行左側通行;另一派以美國為首的大多數國家稱為大陸派,車輛方向盤在車左邊,實行右側通行。靠右行駛還是靠左行駛,這是由人們的習慣決定的。我國在1946年1月1日前曾左側通行,後來根據大多數汽車的方向盤在左面的實際情況,為便於駕駛員與對向會車時目測安全間距,於1946年1月1日起實行右側通行。
3、各行其道的原則
各行其道是指交通參與者(行人、車輛等)只能在交通法規規定的道路上或專用道上行進,不得隨意侵入對方行經的道路。各行其道的基本內容是人車各行其道,各種類型的車輛各行其道。
各行其道是解決交通參與者之間速度懸殊,人、車混行,車種混行和平面混行重要手段。目的是保障交通安全,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使交通秩序井然有序,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
4、服從指揮的原則
服從指揮是指交通參與者應服從交通信號燈、交通標志和標線的指揮,服從交通警察的指揮。在交通信號燈、交通標志、標線與交通警察的指揮不一致時,應首先服從交通警察的指揮。在任何情況下均應服從交通警察的指揮(如無交通標志、道路堵塞時)
駕駛人交通安全常識
一、正確控制車速
正確控制車速,是安全行駛的一個必要條件,所謂「中速行駛,安全禮讓」,講的就是這個道理。一般來說,許多司機根據自己駕駛車輛的車型和性能,經過實踐和測試,大都能摸索出自己最喜愛、感覺最自如的一種車速。如果這種行車速度能夠符合交通法規中的有關規定和交通環境,即可把這種車速定為自己的安全車速。
當然,城市與鄉村不同,山區與平原不同,正確控制車速,還必須注意下列車輛的行駛環境:
(1)密切觀察沿途交通標志,遇有限速標志時,須嚴格按標志規定行駛。
(2)根據行駛道路狀況和運行條件,靈活掌握和控制車速,該快就快,該慢就慢。
(3)在交通擁擠、車輛較多、車流已有自然速度節奏的道路上行駛,要使自己的車速隨車流速度行進,不要性急超車。
(4)盡量保持經濟車速的穩定,避免高速超車和低速慢行。汽車載重量輕、道路條件好時,經濟車速可適當高一些,而汽車載重量大、道路條件差時,經濟車速就必須低一些。
(5)行駛中,車速與通向行駛車輛間距相適應。在不同天氣、道路、車速條件下,與前車間距也不相同,間距大小以確保安全為適度。
二、減速會車
車輛在沒有設置中心分隔護欄的道路行駛,與前方來車交會時,應適當降低車速,並選擇比較空闊、堅實的路段,靠路右側緩行交會通過(在視線不良的情況下會車時,要降低車速,開近燈光,即使是在路面較寬的雙車道,也應該慢車交會)。
如果在行駛前方的道路右側有障礙物時,要根據離車距障礙物的距離、速度以及道路狀況,決定是加速越過障礙後會車還是減速慢行甚至停車讓對方車先行,以錯開兩車越過障礙物的時間,避免在障礙物處會車:如果對越過障礙物的判斷沒有把握,則應降低車速,緩行至障礙物近處,不要忙於超過,讓對面來車通過障礙物後在繼續行駛:如果估計兩車要在障礙物處會車時,應主動減速、停車、調整車體位置或倒車讓路,不要搶行堵住來車行駛路線:如果可能在路面較窄或道路兩側均有障礙物的情況下會車時,則應該根據對方來車速度和道路條件預選交會路段,正確控制車速,以保證兩車在選定的路段交會。
會車時,必須注意保持足夠的安全側向間距,做到「禮讓三先」——先慢、先讓、先停,絕對不可搶行爭路,互不相讓,以致形成僵持局面。一般情況下的會車,須遵守下列規則:空車讓重車,單車讓拖掛貨車、大車讓小車,貨車讓客車,教練車讓其他車輛,普通車讓執行任務的特種車,下坡車讓上坡車(當下破車行至中途而上坡車尚未上坡時,上坡車應該讓下破車)。
夜間會車時,要按規定把遠光燈改為近光燈,交會時要減速,防止碰撞前方右側的行人和騎車人。
會車時,還要特別注意道路上的行人和非機動車情況,看清預計會車地點的行人動態,當行人被來車擋住時,要防止這行人忽略本車,因此,要鳴號示意。總之,在有行人處會車時,必須防止發生各種突發情況,做好隨時停車准備。
三、不可強行超車
超車,是汽車行駛中的正常現象。但是,超車又是比較復雜和危險的操作過程,因此,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才能進行。根據交通法規的規定和從實踐中總結出的經驗,超車應選則道路寬直,視線良好、道路兩側均無障礙,被超車前方150米以內沒有來車,並在交通法規許可的斷路和情況下進行。超車時,須先開左轉向燈,向前車左側靠近,並鳴喇叭(禁止鳴喇叭地區和夜間須用變換遠近光燈示意)通知前車,確認安全及前車讓超後,加速並與被超車輛保持一定的橫向間距,從左側超越。超越前車後,不可向右急轉動方向盤,應保持超車時的速度,在超出被超越車20米以外在開右轉向燈,駛回原車道。
在下列地點或情況下,不得超車:
(1)被超車示意左轉彎、掉頭時。
(2)在在超車過程中,與對面來車有會車可能時。
(3)被超車正在超車時。
(4)行徑交叉路口、人橫行道、漫水橋、漫水路時。
(5)通過胡同(里巷)、鐵路道口、急彎路、窄路、窄橋、下陡坡時。
(6)掉頭、轉彎時。
(7)遇風、雨、雪。霧天能見度在30米以內時。
(8)在冰雪、泥濘的道路上行駛時。
(9)喇叭、刮水器發生故障時。
(10)牽引發生故障的機動車時。
(11)進、出非機動車道時。
在超車過程中,如果發現道路左側的障礙或橫向間距過小而由擠擦可能時,盡量不用緊急制動,以防因路拱發生側滑碰撞,應穩住方向盤,不要左右轉動,在最短的時間內,適當拉開距離,然後再伺機超越,千千萬不可冒險強行超車。在在超越停駛的車輛時,應減速鳴喇叭(在非禁止鳴喇叭地區),注意觀察,保持警惕,並留有較大橫向間距,隨時做好緊急制動的准備,以以防止該車突然起步駛入行車道而發生碰撞,或駕駛員突然開啟車門下車,尤其是超越停在車站的客車時,更應注意被停車遮蔽處驟然出現橫穿公路的行人。
車輛日常安全檢查
出車前對車輛進行安全檢查,可以及早發現故障,及時進行處理,是保證行車安全的好辦法,特別是非專職司機或者借車使用等對車況不熟悉的朋友,更應該進行車況安全檢查。
一、冷車檢查
1、檢查車輛輪胎的氣壓。給輪胎充氣時一般已測過氣壓,但經過行駛或停放一段時間後,可能有滲漏現象,導致輪胎氣壓不足,影響行車安全,有測量儀器的可以測一測氣壓,沒有的可以通過看、敲、擠的辦法,檢查輪胎的氣壓是否足夠。
2、檢查機油、剎車油。一是拉出機油標尺,看看油位和油質;二是看看剎車油罐的油量;三是看看車底是否有漏油現象;
3、檢查冷卻水。主要是看看水箱的水是否足夠。
二、啟動車輛檢查
1、檢查燃油。一是看一看油表所示的油量;二是問一問油表是否准確有效,如果油表壞了,最好是出車前到油站加滿油,同時把里程錶歸零,通過車輛行走的里程來判斷用油情況。
2、檢查機油表所示的油壓是否正常。
3、檢查制動系統。一是要試踩一下制動踏板,看看是否有效。如果不用力就一腳到底,沒有什麼反應,那麼可能制動無效,氣剎的車輛還要檢查是否打氣,氣壓是否能達到要求;二是松開所有的剎車後,看看儀表盤上的剎車指示燈是否發亮,如果發亮,可能是剎車油過少:三是開動車輛,試試剎車是否真的有效。
4、檢查水溫表是否過高,過快。
5、檢查燈光系統,看看轉向燈、剎車燈、遠近光燈等是否有效。
6、檢查方向。主要檢查方向盤轉動是否輕便靈活,間隔是否過大,是否有異常響聲。
長途返程後的檢查
很多朋友自己開車長途自駕游,回程要安全檢查車輛的常用方法:
1、檢查車身漆面及底盤是否磨損和刮蹭
首先大家先到專業的洗車房把車身和底盤清洗干凈,不要自己圖省事自己隨便擦拭。因為車輛在高速行駛時,空氣中的沙塵等堅硬的顆粒物質會很快車身表面劃過而造成劃痕。在清洗干凈後,檢查漆面、玻璃及底盤是否有劃傷或是磕碰,視情況決定是否需要進行打蠟及底盤裝甲等保養,或是聯系保險公司及修理廠進行修復。
自駕游的途中,難免要經過一些復雜難以預測的路面,因此對底盤進行一次徹底細致的檢查很有必要。比如,車輛在經過一些山路時,底盤可能會因為撞到一些石塊,導致部件受損;也有可能因為涉水或者泥濘路面,使底盤變得污濁不堪;還有在經過一些沙石路面時,很多沙粒含有的鹽分也會使底盤受到侵蝕。對底盤相關部位進行清洗和修補可保證底盤日後的經久耐用,同時還需要緊固底盤螺絲。
2、檢查轉向系統是否松動或缺油
轉向系統關繫到車輛的駕駛安全,因此也需要細致的檢測。首先查看轉向系統的油質、油量,同時檢查在節後車輛行駛中是否出現過方向盤抖動、車輛停放位置出現油漬等現象如果有的話需要趕快維修。此外,車輛行駛的劇烈震動也會損傷轉向系統,應觀察轉向機球頭有無松動。
3、查看潤滑油、冷卻液及三濾是否有異常
發動機油、變速箱油、方向盤油及冷卻液是車輛長時間高速行駛後需要及時檢查的項目。如果機油已經低於機油尺標注的最低刻度,應及時添加相同品牌、相同型號的機油。如機油的顏色已經不再清澈而變得烏黑渾濁,應馬上更換,別忘了將機油濾清器一同更換。如果發動機有異常抖動、噪音變大、油耗增加或是加速無力等情況發生,應盡快對愛車的油路進行清洗,同時檢查火花塞燃燒情況,如有異常也應及時更換。
4、查看制動系統的磨損程度
高速路遇突發情況時,需要緊急制動,這對剎車系統的磨損是相當嚴重的。鄉間土路中行駛時,如剎車盤與剎車片之間夾雜有沙石等堅硬物質,在採取制動時也會對剎車系統造成較大損耗。
制動系統的保養主要是查看剎車有無異常,反應是否靈敏。在高速行駛過程中,剎車的磨損會比平時厲害得多,如果剎車的靈敏度不夠,則需要及時調整。剎車片如果磨損過度,則要更換。還有一些情況也要注意,比如可以透過輪胎鋁合金鋼圈目測剎車碟表面,如果有明顯凹槽,可能是車輛行駛時一些細小的砂石進入了剎車碟與擋泥板之間,使剎車碟的表面不斷被摩擦導致凹槽出現。出現這種情況,車輛在行走時可能會發出異響,這些情況都必須將車送去專業的維修店修理。
5、查看汽車進風口、電子式冷卻風扇等是否有異物
在自駕途中,會有一些樹葉、塑料袋及昆蟲屍體等雜物纏繞在進風口或進風格柵、電子式冷卻風扇等處,同時水箱、空調冷凝器也會布滿塵土。如果車輛走過一些較差道路或者遇到水浸等情況,車輛地氈可能潮濕、發霉並產生異味。而車廂內難免也會累積不少塵土,尤其是地氈、車頂和門飾板等絨麵包裹部位。
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用壓縮空氣吹走塵物;在發動機冷卻狀態下,可用水槍沖洗進風口或進風格柵等部位。如果車內的地氈、車頂和門飾板等絨麵包裹部位灰塵較多,需要用專業的蒸汽清洗機進行乾洗處理。而儀表台等部位雖不易沾染塵土,但犄角旮旯之處也應該用抹布或棉簽進行清潔。地氈潮濕,要及時予以晾曬,並檢查受潮位置的情況。
6、檢查懸架與輪胎是否需要修理
懸架方面的檢查主要是看車輛的避震器是否良好,如果有漏油現象發生則需要修理。
輪胎是車輛與地面接觸的唯一部件,重要性不言而喻。長途高速行駛會使輪胎表面的溫度升高,磨損也會加劇。要首先檢查每個車輪的胎壓是否處在正常范圍內,如果胎壓過低,則需檢查輪胎上是否有硬物刺入,或是有裂口,視嚴重情況決定修補或更換。除此之外,還應對輪胎花紋深度和磨損均勻程度進行檢查,並剔除花紋中夾雜的石子等異物。若花紋深度已經低於磨損底限,也應及時更換。
7、清理後備廂
春節期間走親訪友,後備廂會裝上各種各樣的禮品,同時還會有各類清潔養護劑、擦車拖把等一股腦地堆在後備廂里,這不僅會造成串味,而且清潔劑等化學物品也會對周圍環境造成污染,因此,節後對後備廂進行清理是非常必要的。清潔後備廂時,需要使用專業的清潔劑進行徹底刷洗,並將殘留的清潔劑擦拭乾凈。由於後備廂里鋪設的均為絨質材料,裡面隱藏著許多細菌和灰塵,所以清洗完後備廂後,還要用高溫蒸汽進行殺菌處理,去除細菌和異味。清洗完畢後將常備物品分類整理,玻璃除雨霧劑、內飾清潔劑、光觸媒、輪胎清潔上光劑等美容養護產品可集中裝在一個袋子或整理箱里,防止車輛行駛時散落各處。擦車拖把最好有專用的袋子放置,以免拖把上的灰塵亂飛。
❺ 交通安全知識內容是什麼
交通安全是一門「5E」科學。所謂「5E」是指:法規、工程、教育、環境及能源。
1、法規
在我國,「法規」是指維護交通秩序,保障交通安全的交通規則、交通違章罰則及其他有關交通安全的法律等。交通法規是交通安全的核心,貴交通安全起保障作用。交通法規必須具備三大條件:一是科學性;二是嚴肅性;三是適應性。
2、工程
「工程」是指交通工程,它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研究和處理車輛在街道和公路上的運動,研究其運動規律;二是研究和處理為使車輛達到目的地的方法、手段和設施,包括道路設計、交通管理和信號控制等;三是研究和處理為使車輛安全運行而需要維持車輛與固定物之間的緩沖空間。
3、教育
「教育」是指安全教育,包括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兩種。學校教育是對在校學生進行交通法規、交通安全和交通知識的教育;社會教育是通過報刊、廣播、電視及廣告等方式,廣泛宣傳交通安全的意義和交通法規,同時對駕駛員定期進行專業技術知識、守法思想、職業道德及交通安全等方面的教育。
4、環境
「環境」是指環境保護。在發達國家,80%以上的雜訊污染及廢氣污染是由汽車運行造成的,因此,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是道路交通環境保護的最重要措施。
5、能源
「能源」是指燃料消耗。汽油、柴油的大量使用,造成不可再生資源的大量消耗,給人類發展帶來影響。交通事故與能源消耗的關系一直是發達國家研究的一大熱點。
交通工程是交通安全的基礎科學,一切交通法規必須以交通工程為科學依據,一切交通安全對策和設施必須以交通工程為理論基礎,交通安全教育必須以交通工程為指導,環境保護和降低能耗必須以交通工程為分析依據。這就是交通安全法規、工程、教育、環境和能源之間的關系。
安全須知
1、不闖紅燈,過馬路走人行橫道;
2、未滿12周歲不騎自行車上路;
3、未滿16周歲不騎電動自行車;
4、不騎車帶人;
5、不在機動車道內騎車;
6、不突然猛拐、攀附車輛、雙手離把;
7、不扶身並行、互相追逐、曲線競駛;
8、不亂停亂放;
9、不在車輛臨近時橫穿或者中途倒退、折返;
10、不在道路上使用滑板、旱冰鞋等滑行工具;
11、不追車、拋物擊車;
12、不在機動車道上攔乘機動車;
13、不跨越、騎坐隔離設施;
14、未戴頭盔不坐摩托車。
15、轉彎前須減速慢行,向後瞭望,伸手示意,不準突然猛轉。
16、車閘不靈時不準上路行駛。
17、不準撐傘騎自行車、三輪車等。
18、不準在車行道上停車交談或與機動車爭道搶行。
19、不乘坐農用車,不乘坐超員車。
20、不攜帶易燃易爆物品乘車。
❻ 關於交通安全的知識
交通安全知識可以用順口溜的方式記下來:
1、交通安全很重要,交通規則要記牢。從小習慣要養好,不在路上瘋打鬧。
2、行走應走人行道,沒有行道往右靠。天橋地道橫行道,橫穿馬路離不了。
3、一慢二看三通過,莫與車輛去搶道。騎車更要守規則,不能心急闖紅燈。
4、乘車安全要注意,遵守秩序要排隊。手頭不能伸窗外,扶緊把手莫忘記。
(6)交通運輸安全法律知識擴展閱讀
安全須知編輯
1、不闖紅燈,過馬路走人行橫道;
2、未滿12周歲不騎自行車上路;
3、未滿16周歲不騎電動自行車;
4、不騎車帶人;
5、不在機動車道內騎車;
6、不突然猛拐、攀附車輛、雙手離把;
7、不扶身並行、互相追逐、曲線競駛;
8、不亂停亂放;
9、不在車輛臨近時橫穿或者中途倒退、折返;
10、不在道路上使用滑板、旱冰鞋等滑行工具;
11、不追車、拋物擊車;
12、不在機動車道上攔乘機動車;
13、不跨越、騎坐隔離設施;
14、未戴頭盔不坐摩托車。
15、轉彎前須減速慢行,向後瞭望,伸手示意,不準突然猛轉。
16、車閘不靈時不準上路行駛。
17、不準撐傘騎自行車、三輪車等。
18、不準在車行道上停車交談或與機動車爭道搶行。
19、不乘坐農用車,不乘坐超員車。
20、不攜帶易燃易爆物品乘車。
❼ 交通安全小知識
1、集體外出
集體外出活動時,要在帶領下好隊伍,橫列不易超過兩人。行進時,就靠右側走在人行道上。要自覺遵守紀律,不隨便離隊,不互相追逐嬉鬧,不在交通擁擠的地方集隊、停留,以免影響人、車通行。過馬路時,應在人行橫道上通過。在沒有車輛行駛時,抓緊時間通過。
2、車輛先行
在馬路上,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警燈閃亮、警報呼叫的車輛,這些是警車、消防車、救護車或工程車 搶險車等特種車輛。特種車輛擔負著特殊緊急任務。交通法規規定;一切車輛和行人都必須讓執行任務的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和工搶險車先行。
所以,我們如在以路上騎車或行走時,遇到上面這些車輛,要讓他們先通過,千萬不要爭道搶行。
3、過鐵路
為了保證行人和車輛的安全,在鐵路道口處都設置了柵欄。火車來臨時,紅色信號燈閃亮,柵欄關閉,行人和各種車輛停止前進,靜靜等候,讓火車通過。千萬不要跨越柵欄,冒險搶道。通過無人看守的道口時,須停車,左右仔細觀看,確認安全後,方准通過。
4、騎自行車
不少小朋友都想學騎自行車,但學騎自行車不僅要有大人指導和保護,還要選擇在人車稀少的道路、廣場或操場等地方,禁止在交通繁忙的地段學騎自行車。當你學會騎車、興沖沖地騎車上馬路時,千萬要注意騎車安全。
5、車輛轉彎
汽車是依靠前輪來轉向前的。隨著前輪的轉動,汽車車身也逐漸改變方向。但是前後兩只輪子不走在同一條弧線上,而是有一定距離差別的,這個差距稱「內輪差」。因此,我們碰到要轉彎的汽車,不能靠得太近,不要以為汽車的前輪過去就沒事了。
6、小學生在放學排路隊時要頭戴小黃帽,在霧、雨、雪天,最好穿著色彩鮮艷的衣服,以便於機動車司機盡早發現目標,提前採取安全措施。
(7)交通運輸安全法律知識擴展閱讀:
一、教育提高了學生的的自覺性,但還需要良好的管理來確保其安全。學校可以從下面兩個方面來落實。
1、建立交通安全小分隊,由校長牽頭,主抓交通安全的若干教師負責,各班班長或宣傳委員為骨幹,有興趣並有一定活動能力的學生為成員建立一支交通安全小分隊。定期舉辦相關活動,經常在校園中巡邏並進行交通安全知識的宣傳,時刻提醒同學們注意交通安全。
2、上學和放學時,在路口分配一位值日教師和值日學生(也可由家長協會成員或自願者來擔任),身穿橙色馬夾,戴上紅色手套,為學生的安全過街「發號施令」(必要時用口哨)。學生過街時成立小方隊,手拿黃色小旗或者頭戴黃色小帽,也可佩戴斜披在肩上的彩色綬帶等作為警示信號。夜晚過街時要佩戴反光袖章或背反光的書包以加強醒目性。
二、文明乘車,確保安全。我們在等乘公共汽車時,應在站台上有秩序地候車。要做到等車停穩後,讓車上的人先下來,然後依次上車。上車後要主動買票。遇到老弱病殘孕和懷抱嬰兒的人應主動讓座。車輛行駛時,要坐好或站穩,並抓住扶手,防止緊急剎車時摔倒。
❽ 交通安全常識
一:行走安全常識:指揮燈信號綠燈亮時,准許行人通行;黃燈亮時,不準行人通行,但已進入人行道的行人,可以繼續通行;紅燈亮時,不準行人、行走、步行外出時要注意行走在人行道內,在沒有人行道的地方要靠路邊行走。橫過馬路時須走過街天橋 或地下通道,沒有天橋和地下通道的路要仔細觀看兩側,小心行走。
二:乘車須知:不準在道路中間招呼車輛,機動車在行駛中不準將身體的任何部位伸出窗外,乘車時,不準站立,不準在車內吃東西,不強行上下車,做到先下後上,候車要排隊,按秩序上車;下車後要等車輛開走後再行走,如要穿越馬路,一定要確保安全的情況下穿行;不乘坐超載車輛,不乘坐無載客許可證、運動證的車輛。
三:交通標線:馬路上,用漆劃的各種各樣顏色線條是「交通標線」。道路中間長長的黃色或白色直線,叫「車道中心線」。它是用來分隔來往車輛,使它們互不幹擾。中心線兩側的白色線,叫「車道分界線」,其中虛線表示可以跨過,實線則反之。它規定機動車在機動車道上行駛。
四:非機動車在非機動車道上行駛。在路口四周有一根白線是「停止線」。紅燈亮時,各種車輛應該停在這條線內。馬路上用白色平等線像斑馬紋那樣的線條組成的長廊就是「人行橫道線」。行人在這里過馬路比較安全。
五:隔離設施:交通隔離設施主要有行人護欄和隔離墩或綠化隔離帶。行人護欄是用來保護行人安全,防止行人橫穿馬路走入車行道和防止車輛駛入人行道的。隔離墩或綠化隔離帶是設在車行道上用來隔機動車與非機動車或來往車輛的。希望大家不要跨鑽護欄和隔離墩或綠化隔離帶,走進車行道,否則有被車輛攔倒的危險。
(8)交通運輸安全法律知識擴展閱讀:
交通信號燈:在繁忙的十字路口,四面都懸掛著紅、黃、綠、三色交通信號燈,它是不出聲的「交通警」。紅綠燈是國際統一的交通信號燈。紅燈是停止信號,綠燈是通行信號。交叉路口,幾個方向來的車都匯集在這兒,有的要直行,有的要拐彎,到底讓誰先走,這就是要聽從紅綠燈指揮。紅燈亮,停或左轉彎,在不礙行人和車輛情況下,允許車輛右轉彎;綠燈亮,准許車輛直行或轉彎;黃燈亮,停在路口停止線或人行橫道線以內,已經繼續通行;黃燈閃爍時,警告車輛注意安全。
人車分流:每當你走馬路,就會看到許多行人的車輛來來往往,川流不息。如果行人和車輛愛怎麼走就怎麼走,那麼就會交叉沖突,發生混亂。交通道路上用「交通標線」劃出車輛、行人應走的規則:機動車走「機動車道」。在道路上,我們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交通標志。它們用圖案、符號和文字來表達特定的意思。告訴駕駛員和行人注意附近環境情況。
這些標志對於安全車非常重要,被稱為「永不下崗的交通警」。警告標志「它是警告車輛、行人注意危險地段、減速慢行的標志。禁令標志:它是禁止或限制車輛、行人某種交通行為的標志。指示標志:它是指示車輛、行人行進的標志。指路標志:它是傳遞道路方向、地點、距離信息的標志。輔助標志:它是主標志下,對主標志起輔助說明的標志。我們應該熟悉並愛護這些標志,不能任意損壞或在上面亂塗亂畫,並且自覺遵守這些標志的規定。
❾ 小學生交通安全常識十條是什麼
如下:
1、認真學習並自覺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規,提高自我保護意識,爭做遵守交通法規的模範。
2、在道路上行走應走人行道;沒有人行道的靠路邊(1米內)行走。
3、橫過道路要走人行橫道,遇交通信號燈遵守紅燈停綠燈行的規則;沒人行橫道的路段橫過道路,應注意觀察車輛動態,在確保安全前提下通過。
4、不在道路上使用滑板、旱冰鞋等滑行工具;不在車行道內坐卧、停留、嬉鬧;不得有追車、拋物擊車等妨礙道路交通安全的行為。
5、未滿12周歲的不要駕駛自行車、三輪車;未滿16周歲的不要駕駛電動自行車;未滿18周歲的不要駕駛任何類型的機動車。
6、駕駛非機動車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沒有非機動車道的在右側路邊1.5米范圍內行駛;非機動車行駛最高時速不得超過每小時15公里,並遵守橫穿機動車道下車推行和不得載人的規定。
7、乘坐摩托車應戴安全頭盔、乘坐汽車應按規定使用安全帶。
8、不要乘坐無牌、無證以及非法營運的車輛;不要乘坐超載以及酒後駕駛人駕駛的車輛。
9、乘坐公交車應在站台內候車,不得在機動車道內攔乘機動車,車未停穩時不得上下車,不得往窗外拋擲雜物或垃圾,不得將身體的任何部位伸出車外。
10、遇突發交通事故時及時向成人求助,並撥打報警電話:110,急救電話:120;遇交通肇事逃逸時要記牢肇事車的號牌、車型、顏色、特徵以及逃逸方向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