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注冊會計師審計法律責任的標准

注冊會計師審計法律責任的標准

發布時間: 2022-05-04 00:02:31

A. 如何認識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

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是指注冊會計師在承辦業務的過程中,未能履行合同條款,或者未能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或出於故意未按專業標准出具合格報告,致使審計報告使用者遭受損失,依照有關法律法規,注冊會計師或注冊會計師事務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按照應該承擔責任的內容不同,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可分為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三種,三種責任可以同時追究,也可以單獨追究。

注冊會計師須掌握防範法律責任的方法和技巧.作為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
避免法律風險的具體措施.可以概括為以下方面:
1.嚴格遵循職業道德和專業標準的要求。注冊會計師的道德水平如何,是關繫到整個行業能否生存和發展的大事。因此注冊會計師在執行審計業務時首先應遵循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其次還必須具有較強的業務能力,不但要熟悉會計、審計、法律、稅務、企業管理的標准與實務,還應具備高水平的職業判斷能力。第三要遵守獨立審計准則等審計職業規范,合理運用會計准則及國家其他相關技術規范。第四要嚴格遵循專業標准要求,可以使注冊會計師通過實質性測試把檢查風險控制在理想水平。只有這樣才能降低審計風險,從而避免法律訴訟或在涉及的訴訟中保護注冊會計師。
2.增強執業獨立性。獨立性是注冊會計師工作的生命。在實際工作中.絕大多數注冊會計師能夠始終如一地遵循獨立原則。但也有少數注冊會計師為一些灰色的收入或人情關系等等忽視了獨立性,並幫助被審計單位掩飾舞弊,做出虛假的各種證明報告。這種行為足最危險,導致的後果是不堪設想的,法律責任的風險是極大的。
3.保持職業謹慎。在所有注冊會計師的執業過失中,最主要的是由幹缺乏認真而謹慎的職業態度引起的。注冊會計師在執業過程中,沒有嚴格遵守獨立審計准則,沒有執行適當的工作程序,對有關被審計單位的問題未能堅持應有的職業謹慎,而是接受過多的被審計單位提供的相關資料或為節省時間而縮小工作范圍和簡化工作程序,都會導致會計報表中的重大錯誤不被發現。
4.強化執業監督。注冊會計師許多工作的差錯,是因為工作失察或未能對助理人員或其他人員進行切實的監督而發生的。對於業務復雜且風險重大的委託單位來說,執業工作應由多個注冊會計師及許多助理人員共同配合來完成的。如果他們之間的分工存在重疊或間隙,又缺乏嚴密的執業監督,發生過失是不可避免的。
5.保持對職業懷疑態度.了解客戶以及審計事項有關的個方面情況是發現風險避免法律訴訟的第一步重要環節。注冊會計師至少要對一下環境事項保持職業懷疑態度:①現有的政策,法律對客戶的經營管理產生的影響及程度,客戶經營前景如何。②客戶的法定代表人及主要經理管理人員內部變動及外部流向,客戶整體風氣,精神狀況。③客戶內部控制系統的健全情況,採用換算體系。在保持對審計環境敏感的同時,注冊會計師面臨的是謹慎選擇客戶及業務,即客戶品質和業務的選擇,以免陷入客戶設定的圈套,或受到客戶已有訴訟的牽連。
6.必須建立健全注冊會計師事務所質量控制制度。注冊會計師事務所跟一般的公司,企業不同.注冊會計師事務所管理工作的核心是質量管理。若注冊會計師事務所質量管理不嚴,可能會因某一注冊會計師或某一部門導致事務所遭受法律訴訟,因為很多委託項目都是由多名注冊會計師及助理人員共同完成的。所以,注冊會計師事務所必須建立健全一整套嚴密、科學的客戶風險等級評價和管理制度,評價被審單位制度、例外或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制度、質量考核評價與懲罰制度、技術支持與咨詢制度。

B. 注冊會計師是否應當承擔法律責任的關鍵是

注冊會計師是否應當承擔法律責任,取決於注冊會計師是否存在過失或欺詐行為。對注冊會計師最嚴厲的處罰是承擔刑事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第三十九條違反本法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的規定,故意出具虛假的審計報告、驗資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刑法第二百二十九條承擔資產評估、驗資、驗資、會計、審計、法律服務等職能的中介組織成員,故意提供虛假證明,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前款所列人員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犯前款罪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第一款所列人員嚴重不負責任,出具的證明嚴重失實,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審計報告有哪些類型?審計報告中的意見有四種基本類型:
1、無保留意見。財務報表已根據適用的財務報告編制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列報。這種審計報告在形式上沒有保留意見,其作用是證明財務報表在所有重大方面都是公允的。
2、保留。錯報對財務報表個別或整體具有重大影響,但不具有普遍性。或者,注冊會計師不能取得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作為發表審計意見的基礎,但認為未發現的錯報(如有)可能對財務報表產生重大影響,但不具有普遍性。這種審計報告在主體中增加了保留意見段,用於證明財務報表除保留意見所涵蓋的內容外,在所有重大方面都是公允的。
3、負面意見。在獲得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後,是否認為該錯報單獨或集體對財務報表具有重大和廣泛的影響。這種審計報告在主體中增加了否定意見部分,以證明財務報表受否定意見段所述內容的影響,不能公允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4、無法表達意見。無法獲得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作為形成審計意見的基礎。但是,我們認為未發現的錯報(如有)可能對財務報表產生重大而廣泛的影響。這種審計報告的目的是證明注冊會計師受報表段所述內容的影響,無法對財務報表的公允性發表審計意見。
強調段落。是指審計報告中的一段,該段是指已經在財務報表中適當列報或披露的事項。根據注冊會計師的專業判斷,這對財務報表使用者理解財務報表至關重要。
其他物品。指審計報告中的一段,指財務報表中未報告或未披露的事項。根據注冊會計師的專業判斷,該事項涉及財務報表使用者對審計工作的理解、注冊會計師的責任或審計報告。

C. 注冊會計師的審計責任包括哪些

注冊會計師簽發的審計報告,主要具有鑒證、保護和證明三方面的作用。
鑒證作用
注冊會計師簽發的審計報告,不同於政府審計和內部審計的審計報告,是以超然獨立的第三者身份,對被審計單位財務報表合法性、公允性發表意見。這種意見,具有鑒證作用,得到了政府及其各部門和社會各界的普遍認可。政府有關部門,如財政部門、稅務部門等了解、掌握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主要依據是企業提供的財務報表。財務報表是否合法、公允,主要依據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報告做出判斷。股份制企業的股東主要依據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報告來判斷被投資企業的財務報表是否公允地反映了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以進行投資決策等。
保護作用
注冊會計師通過審計,可以對被審計單位財務報表出具不同類型審計意見的審計報告,以提高或降低財務報表信息使用者對財務報表的信賴程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被審計單位的財產、債權人和股東的權益及企業利害關系人的利益起到保護作用。如投資者為了減少投資風險,在進行投資之前,必須要查閱被投資企業的財務報表和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報告,了解被投資企業的經營情況和財務狀況。投資者根據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報告做出投資決策,可以降低其投資風險。
證明作用
審計報告是對注冊會計師審計任務完成情況及其結果所做的總結,它可以表明審計工作的質量並明確注冊會計師的審計責任。因此,審計報告可以對審計工作質量和注冊會計師的審計責任起證明作用。通過審計報告,可以證明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是否實施了必要的審計程序,是否以審計工作底稿為依據發表審計意見,發表的審計意見是否與被審計單位的實際情況相一致,審計工作的質量是否符合要求。通過審計報告,可以證明注冊會計師審計責任的履行情況。

D. 對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認定有哪些

對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認定為故意出具虛假的審計報告、驗資報告。相關法律法規如下:

《注冊會計師法》

第三十九條 會計師事務所違反本法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規定的,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並可以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暫停其經營業務或者予以撤銷。

注冊會計師違反本法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規定的,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可以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暫停其執行業務或者吊銷注冊會計師證書。

會計師事務所、注冊會計師違反本法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的規定,故意出具虛假的審計報告、驗資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4)注冊會計師審計法律責任的標准擴展閱讀:

《注冊會計師法》

第二十二條 注冊會計師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在執行審計業務期間,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買賣被審計單位的股票、債券或者不得購買被審計單位或者個人的其他財產的期限內,買賣被審計的單位的股票、債券或者購買被審計單位或者個人所擁有的其他財產;

(二)索取、收受委託合同約定以外的酬金或者其他財物,或者利用執行業務之便,謀取其他不正當的利益;

(三)接受委託催收債款;

(四)允許他人以本人名義執行業務;

(五)同時在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會計師事務所執行業務;

(六)對其能力進行廣告宣傳以招攬業務;

(七)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其他行為。

E. 注冊會計師的審計責任是指

注冊會計師的審計責任是在於「運用恰當的審計技術和方法保質保量地實現審計目標」。審計人員必須對被審計單位的財務報表是否按《企業會計准則》和國家其他有關財務法規的規定編制,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公允反映了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做出正確的評價;審計人員必須揭露出對會計報表有重大影響的錯報、漏報和舞弊行為。否則,有可能被認為審計是失敗的。
注冊會計師的審計責任包括

在執行審計工作的基礎上對財務報表發表審計意見。按照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的規定執行審計工作。遵守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守則,計劃和執行審計工作以對財務報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錯報獲取合理保證。實施審計程序,以獲取有關財務報表金額和披露的審計證據,包括對由於舞弊或錯誤導致的財務報表重大錯報風險的評估。考慮與財務報表編制和公允列報相關的內部控制。評價管理層選用會計政策的恰當性和作出會計估計的合理性,以及評價財務報表的總體列報。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為發表審計意見提供基礎。

F. 什麼是審計法律責任請說明注冊會計師有什麼過失才算重大過失

審計法律責任(legal liability) 廣義的審計法律責任,是指與審計有關的各種法律責任的總稱。審計責任原來沒有明確的法律界定,隨著國家法律環境的完備和審計業務的發展,逐漸得以法律化,即成為法律責任。 中國審計法規定的法律責任與傳統的審計責任的概念有很大的差別。根據審計法的規定,審計法律責任是指在國家審計監督活動中發生的有關法律責任。它是因實施審計監督產生的相關當事人的法律責任包括被審計單位及其有關的直接責任人的法律責任和審計人員的法律責任;它是以行政責任為主的法律責任,也包括刑事責任,但不包括民事責任。
注冊會計師的重大過失
我國刑法、注冊會計師法、公司法和證券法中對注冊會計師過失責任都作出了規定,但還不夠具體,尚待進一步完善。注冊會計師的過失責任主要是對委託單位的責任、收益第三方的責任和其他第三方的責任。確認注冊會計師的過失責任應遵循如下原則。
1.過失原則。注冊會計師報告出現虛假或失實,如果確認是注冊會計師的過失造成的,則注冊會計師應承擔過失責任。我國刑法第2」條第3款規定,凡犯有出具中介證明文件重大失實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刑法第231條規定,單位犯本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個人犯本罪的規定處罰。這條罪的主觀方面是過失,即出具的中介證明文件有重大失實,是由於嚴重不負責任所致,而並非有意而為之,如果為有意則屬提供虛假中介證明文件罪。這是符合法理學因果聯系的歸責原則的。
2.經濟損失的因果原則。注冊會計師出具的虛假或失實報告,僅僅以其過失還不能確認其責任,還要在客觀上視其是否造成經濟損失。例如,委託人對注冊會計師提起訴訟,在習慣法下委託人(即原告)就負有舉證責任,即必須向法院證明其受到的損失是由注冊會計師造成的。我國刑法規定的出具的中介證明文件重大失實罪,在客觀上要造成嚴重後果,另外,如果發生的經濟損失同報告虛假或失實的部分沒有因果關系,則沒有責任。明確經濟損失同注冊會計師的虛假或不實報告是必然的還是偶然的、直接的還是間接的聯系,是一種原因造成還是多種原因造成的,對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和民事責任的歸結和追究有重大影響。
3.責任法定(或合同約定)原則。注冊會計師只對合同的簽約方或合同約定的事項或收益第三人以及法定的事項或第三人負責,合同沒有約定或法律、法規沒有規定的,注冊會計師不應當承擔責任。在我國,法定審計、驗資等注冊會計師業務適合責任法定原則,其他業務適合合同約定原則。

G. 在什麼情況下注冊會計師應承擔法律責任

注冊會計師法第六章有相關條文
第六章 法律責任
會計師事務所、注冊會計師違反本法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的規定,故意出具虛假的審計報告、驗資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條 注冊會計師執行審計業務,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拒絕出具有關報告:
一、委託人示意其作不實或者不當證明的;
二、委託人故意不提供有關會計資料和文件的;
三、因委託人有其他不合理要求,致使注冊會計師出具的報告不能對財務會計的重要事項作出正確表述的。
第二十一條 注冊會計師執行審計業務,必須按照執業准則、規則確定的工作程序出具報告。
注冊會計師執行審計業務出具報告時,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明知委託人對重要事項的財務會計處理與國家有關規定相抵觸,而不予指明;
二、明知委託人的財務會計處理會直接損害報告使用人或者其他利害關系人的利益,而予以隱瞞或者作不實的報告;
三、明知委託人的財務會計處理會導致報告使用人或者其他利害關系人產生重大誤解,而不予指明;
四、明知委託人的會計報表的重要事項有其他不實的內容,而不予指明。
對委託人有前款所列行為,注冊會計師按照執業准則、規則應當知道的,適用前款規定。

熱點內容
檔案法規檔案政策 發布:2025-02-08 00:26:39 瀏覽:335
道德經都 發布:2025-02-08 00:20:03 瀏覽:489
民事訴訟法判決給錢沒錢 發布:2025-02-08 00:04:29 瀏覽:767
二建法規編 發布:2025-02-08 00:03:48 瀏覽:359
法律援助向哪裡申請 發布:2025-02-07 23:53:51 瀏覽:236
行政法學綜述 發布:2025-02-07 23:31:58 瀏覽:38
食品安全法中的社會共治 發布:2025-02-07 23:25:06 瀏覽:441
思想道德文獻 發布:2025-02-07 23:19:44 瀏覽:87
法律的效力大於行政法規 發布:2025-02-07 23:07:21 瀏覽:394
法學考研英語要求 發布:2025-02-07 22:53:53 瀏覽: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