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人簽字確認的法律效力
1. 雙方簽字加手印的手寫合同具有法律效應嗎
手寫與否不影響合同效力。雙方簽名和手印的,可以認定為雙方達成合意。一般合同是有效的。
除非以下情形的合同無效:(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2. 蓋章和簽字的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當事人採用合同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所以簽字和蓋章的效力是一樣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蓋章時合同成立。簽字或蓋章是選擇關系,意味著要麼簽字,要麼蓋章,要麼簽字蓋章同時具備,這三種情況對於合同成立的意義是相同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九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書面形式是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並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
3. 只有當事人雙方,沒有第三方見證人簽訂的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有法律效力,只要協議上有雙方簽字或者蓋章確認的就有法律效應,有的合同協議是不需要第三方見證的。自然人只要具有民事行為能力,雙方之間簽訂的合同,一般是有效的。若簽訂的合同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社會公共利益則是無效的。
法律分析
只要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且不違反法律規定簽訂的合同都是有效的。無效合同是已經成立的合同,是欠缺生效要件的合同是不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合同不受國家法律保護。若訂立合同主體不合格,表現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合同且法定代理人不予追認的,該合同無效,但有例外:純獲利益的合同和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而訂立的合同,不需追認,合同當然有效;代理人不合格且相對人有過失而成立的合同,該合同無效;法人和其餘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超越許可權訂立的合同,且相對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超越許可權的,該合同無效。訂立合同內容不合法,表現為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合同,無效;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的合同是無效的;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三人利益的合同是無效的;以合法形掩蓋非法目的合同是無效的;無處分權的人處分別人財產的合同是無效的。但事後經權利人追認的合同是無效的;事後取得處分權的合同是無效的。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合同,即意思表示有瑕疵,如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是無效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四條 合同是民事主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的協議。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有關該身份關系的法律規定;沒有規定的,可以根據其性質參照適用本編規定。
第四百六十五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依法成立的合同,僅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五百零二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未辦理批准等手續影響合同生效的,不影響合同中履行報批等義務條款以及相關條款的效力。應當辦理申請批准等手續的當事人未履行義務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承擔違反該義務的責任。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的變更、轉讓、解除等情形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適用前款規定。
4. 手寫的合同雙方簽字有法律效力嗎
有效。合同本身具有法律效力,與是否手寫無關。合同在不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的情況下,經各方當事人協商一致後簽字、捺印確認後即成立、發生法律效力,不論是手寫還是列印的。
【法律分析】
合同是否手寫不影響合同效力。雙方簽名和手印的,可以認定為雙方達成合意。一般合同是有效的。通常,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實;(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社會公序良俗。民事行為能力包括合同行為能力和相應的締約行為能力,這是當事人了解和把握合同的發展狀況及法律效果的基本條件。自然人簽訂合同,原則上須有完全行為能力,限制行為能力人和無行為能力人不得親自簽訂合同,而應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簽訂。締約人的表示行為應真實地反映其內心的效果意思,即其效果意思與表示行為相一致。意思表示不真實,對合同效力的影響應視具體情況而定。在一般誤解等情況下,合同仍為有效。在重大誤解時,合同則可被變更或者撤銷。不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九十條 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當事人均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時合同成立。在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訂立,當事人未採用書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
第四百九十一條 當事人採用信件、數據電文等形式訂立合同要求簽訂確認書的,簽訂確認書時合同成立。當事人一方通過互聯網等信息網路發布的商品或者服務信息符合要約條件的,對方選擇該商品或者服務並提交訂單成功時合同成立,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5. 打的借條簽字了但是沒有按手印,有沒有法律效力
你好:
1、對於借條,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的借款人在其自願基礎上寫的借條,其簽字後即生效,並不是加摁手印後才具有法律效力。
日常生活中之所以很多人都要求摁手印,是為了防止他人模仿別人字跡偽造借條的情況,因為字跡可以被模仿,但手印不能被模仿,而且還可以鑒定真假。這樣可以預防糾紛發生。而且這與傳統也有關系,自古一些重大交易都是簽字畫押,這樣板上釘釘,不容易推脫責任。
2、借條的生效條件同民事行為的生效條件:
第一、行為人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如12歲的孩子寫借條借1萬,這是無效的,因為12歲孩子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
第二、意思表示真實。即借款是基於當事人自願借款,他需要借款,而不能是被強迫、虛假意思下寫的借條。這種情況下即便簽字摁手印,借條也無效;
第三、不違法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不違反公序良俗。
6. 簽字與簽名的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簽名是不承擔責任的,如作者的售書簽名、歌星為歌迷的簽名等。 簽字則是必須承擔責任的,如在合同書、起訴狀上的簽字等。 有經驗的簽名者往往是把所簽的名隨意寫得很大,大到填滿整頁紙,意在防止被人填上其他內容。簽字則必須簽在固定的格式上的指定位置。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五條 民事法律行為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採用特定形式的,應當採用特定形式。
7. 簽字有法律效力嗎
簽字具有法律效益。合同只有簽字即使沒有蓋章和指印一般也有效的,但是合同必須是雙方真實合法的意思表示,並且要求合同雙方當事人主體適格、意思表示均為真實且合同約定不違反法律規定和社會公共利益。當事人另有約定或法律另有規定除外。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實;(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第四百九十條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當事人均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時合同成立。在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第五百零二條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8. 簽字具有法律效力嗎
法律分析:有法律效力。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應當簽字或者蓋章。當事人在合同書上摁手印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具有與簽字或者蓋章同等的法律效力。只要能夠證明相關事實,該材料就可以作為證明這件事的證據。根據材料性質,可以是書證或者物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訴法》 第六十三條 證據包括:當事人的陳述;書證;物證;視聽資料;電子數據;證人證言;鑒定意見; 勘驗筆錄。
9. 法院的調解協議筆錄上已經簽字是否生效,法院是否還應送達調解協議書當事人簽收才具法律效力
法庭製作的調解協議書是以雙方簽字生效。你簽了字表示確認,送達不過是後續的一個程序專,如果願意你可以當屬庭拿走。
你說的調解協議筆錄,這個屬於筆錄文書,你簽字確認調解的過程中雙方和法庭調解的情節,你簽字表示對筆錄真實性確認,不需要送達給你本人。
10. 確認書是否有法律效力
確認書只要具有合同的相關條款,具有類似合同的性質,就與合同一樣,具有法律效力。
雙方當事人必須按照確認書的約定履行義務。否則的話,就是違約,就應當承擔違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