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審調解書法律效力
❶ 同樣的證據,一審不服,二審以調解書結案,可以另案起訴嘛
不可以哦。《民事訴訟法》第八十九條第三款規定,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就具有法律效力,其效力與判決相同。意味著調解協議或調解書生效後,與生效判決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訴訟結束,當事人不得以同一事實和理由再行起訴.2.當事人在訴訟中爭議的法律關系中的爭議歸於消滅,當事人之間實體上的權利義務關系依調解協議的內容予以確定。因此只要調解協議沒有強迫等違背當事人意願的情況,另案起訴法院是不會受理的。
❷ 民事二審調解對誰有利
法律分析:民事二審調解對誰有利,要看具體情況。如果調解是在雙方自願的情況下進行的,其結果符合自己的預期,並且對於自己是一個有利的結果。原被告雙方已經達成協議,在協議書上簽字後即具有法律效力,雙方都不得反悔。調解還可能會省一半的訴訟費用,並且調解書生效後,到期對方不履行的話,可以立即申請執行。從這一角度看,調解對雙方都有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三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根據當事人自願的原則,在事實清楚的基礎上,分清是非,進行調解。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九十四條人民法院進行調解,可以由審判員一人主持,也可以由合議庭主持,並盡可能就地進行。
人民法院進行調解,可以用簡便方式通知當事人、證人到庭。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五條人民法院進行調解,可以邀請有關單位和個人協助。被邀請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協助人民法院進行調解。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九十六條調解達成協議,必須雙方自願,不得強迫。調解協議的內容不得違反法律規定。
❸ 二審程序我是二審上訴人,現在二審法院決定開庭審理,情況對我是否有利、
情況是否對你有利,那就看你證據了。
如果沒有什麼新的證據,基本上會維持原判。像什麼法律適用錯誤的情況也可能會導致上訴,但實踐中基本不會存在法律適用錯誤的情況,因為基層法院都會私底下請示上級法院的。
二審又稱上訴審程序,是第二審人民法院根據上訴人的上訴或者人民檢察院的抗訴,就第一審人民法院尚未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或裁定認定的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審理時,所應當遵循的步驟和方式方法。
上訴,是指當事人對人民法院所作的尚未發生法律效力的一審判決、裁定或評審決定,在法定期限內,依法聲明不服,提請上一級人民法院重新審判的活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三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根據當事人自願的原則,在事實清楚的基礎上,分清是非,進行調解。第九十四條 人民法院進行調解,可以由審判員一人主持,也可以由合議庭主持,並盡可能就地進行。
人民法院進行調解,可以用簡便方式通知當事人、證人到庭。第九十五條 人民法院進行調解,可以邀請有關單位和個人協助。被邀請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協助人民法院進行調解。第九十六條 調解達成協議,必須雙方自願,不得強迫。調解協議的內容不得違反法律規定。第九十七條 調解達成協議,人民法院應當製作調解書。調解書應當寫明訴訟請求、案件的事實和調解結果。
調解書由審 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
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即具有法律效力。第九十八條 下列案件調解達成協議,人民法院可以不製作調解書:
(一)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
(二)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
(三)能夠即時履行的案件;
(四)其他不需要製作調解書的案件。
對不需要製作調解書的協議,應當記入筆錄,由雙方當事人、審判人員、書記員簽名或者蓋章後,即具有法律效力。
❹ 二審期間調解成功,依調解協議製作調解書,原判決視為撤銷;若和解成功,依和解協議製作調解書或撤銷。
二審期間調解成功,法院依據調解協議製作調解書,原判決即視為撤銷。。
如果對方當事人不履行調解書確定的義務,另一方當事人可以向一審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七十二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可以進行調解。調解達成協議,應當製作調解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調解書送達後,原審人民法院的判決即視為撤銷。
第二百三十六條 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也可以由審判員移送執行員執行。
調解書和其他應當由人民法院執行的法律文書,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❺ 調解書生效時間
民事調解書自雙方簽收後開始生效。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調解書的生效時間從雙方簽收時就正式開始生效。
【法律分析】
調解書是指人民法院製作的確認雙方當事人協議內容的法律文書。它是法律應用寫作研究的重要文種之一。調解書是仲裁庭或仲裁員根據經過調解雙方達成的協議製作的記載該調解結果的具有約束力的法律文書。民事調解書,是指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的過程中,根據自願和合法的原則,在查清事實、分清是非的基礎上,通過調解促使當事人達成協議而製作的法律文書。是法律寫作的重要研究研究,也是應用寫作研究的重要文體之一。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在堅持自願、合法的原則下,查明事實、分清是非的基礎上,採取調解方式,促使雙方當事人互相諒解,達成協議後而寫成的文書,稱為人民法院民事調解書。民事調解書是人民法院常用的重要的司法應用文之一,具有法律效力。它既是當事人協商結果的記錄,又是人民法院予以批準的證明,也是當事人遵照執行的根據。因此,製作好調解書,對於及時解決人民內部矛盾,促進安定團結,宣傳社會主義法制,預防和減少糾紛,都有重要意義。民事調解書有一審、二審、再審調解書的不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九十七條 調解達成協議,人民法院應當製作調解書。調解書應當寫明訴訟請求、案件的事實和調解結果。調解書由審 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即具有法律效力。
第九十八條 下列案件調解達成協議,人民法院可以不製作調解書:(一)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二)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三)能夠即時履行的案件;(四)其他不需要製作調解書的案件。對不需要製作調解書的協議,應當記入筆錄,由雙方當事人、審判人員、書記員簽名或者蓋章後,即具有法律效力。
❻ 民訴法中二審的庭前協商有什麼法律效力
1、如果庭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原審原告可以撤回起訴,和解協議生效。專如果不能達成和解協屬議,庭前協商行為不具有法律效力,不能約束雙方,當事人之間可以繼續進行二審程序。
2、《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二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可以進行調解。調解達成協議,應當製作調解書,
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調解書送達後,原審人民法院的判決即視為撤銷。
❼ 二審調解書是從雙方簽字生效還是送達生效
調解時候在法院筆錄上雙方有簽字,那就是生效的。如果在筆錄上也沒有簽字或在送達回執上也沒有簽字,則未生效,如果在送達回執上簽字也生效的。
❽ 法院調解的調解書及效力是什麼
生效的調解書具有以下法律效力:
(一)確定當事人間民事法律關系的效力
人民法院的調解書送達當事人,表明雙方當事人對曾經發生爭議的民事法律關系已經取得共識並得到法律的確認,原先爭議的法律關系演變為無爭議的法律關系,權利方應依法行使權利,義務方應依法履行義務,雙方當事人從此不得對此法律關系再發生爭議。這是法院調解書在實體法上的效力。
(二)結束訴訟的效力
當事人的調解協議是在人民法院主持下自願達成的;人民法院根據調解協議製作的調解書和調解筆錄,則是在法律上對當事人調解協議的確認。因此,人民法院的調解書送達當事人和調解筆錄依法生效後,當事人之間的民事權益爭議,在法律上已最終解決,當事人不得以同一事實和理由向人民法院再行起訴,這是法院調解在程序法上的效力。調解書和特定的調解筆錄依法生效後,其法律效力同法院生效判決書一樣,當事人即喪失了上訴權。當事人如對法院的調解書和調解筆錄有異議,也不能提起上訴。調解協議是雙方當事人根據自願、合法的原則,經過充分協商達成的,並在調解書送達前和調解筆錄依法生效前,還允許雙方當事人反悔。所以對生效的調解書和調解筆錄,在法律上不存在當事人上訴的問題。
(三)強制執行的效力
調解協議是雙方當事人在人民法院主持下自願達成的,一般情況下當事人都能自覺履行。但在司法實踐中,有的當事人拒不履行調解協議確定的義務,於是就發生強制執行問題。依照法律規定,若調解書有給付內容的,一方當事人又不履行確定的義務,另一方當事人有權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❾ 二審調解協議書遺漏一審當事人具有法律效力嗎
二審調解協議書遺漏一審當事人同樣具有法律效力。
如果調解協議沒有被遺漏的當事人簽字,這份調解書對於被遺漏的當事人沒有法律效力。
如果被遺漏的當事人在調解協議上簽了字,僅僅是法官的疏忽沒有在調解書列印上,法院再下一份補正裁定書就行了,同樣是合法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