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公證處公證借條法律效力

公證處公證借條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2-05-04 17:09:15

Ⅰ 離婚時私下寫的借條到公證處公證能生效嗎

只要借款協議是雙方真實意思體現,沒有在脅迫或欺騙前提簽署,協議內容沒有違反國家法律規定,這份協議就是合法有效的,對雙方當事人都有法律約束力。
合同法》規定:
第二條本法所稱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
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
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其他法律的規定。
第三條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
第四條當事人依法享有自願訂立合同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
第五條當事人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
第六條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
第七條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
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第八條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
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Ⅱ 我有一張幾年的借條,公證處以公證,有效嗎

你 只要借條還在生效期內,並以公證處公證過當然有效。

Ⅲ 借條需要到公證處去才能生效嗎

1不去公證依然有效

2但為了避免糾紛,注意在借條寫明白 時間 地點 內容 還款期限 是否有利息 然後借款雙方簽字後找兩個無利害關系人見證簽字

Ⅳ 我想知道,借條用去公證處,公證嗎

第一個問題,收費標準的,司法部《公證服務收費管理辦法
》(計價費〔1997〕285號),對公證服務收費標准進行了結構性調整。現將調整後的公證服務收費標准通知如下:
一、
證明法律行為
(一)證明合同、協議
1、證明經濟合同
(1)證明土地使用,房產轉讓,股權協議…(2)證明其他經濟合同,按下列標准收取。
標的額20000元以下的,收取比例為1%;20001元至50000元部分,收取0.8%;50001元至100000元部分,收取0.6%;100001元至500000元部分,收取0.5%;500001元至1000000元部分,收取0.4%;1000001元至2000000元部分,收取0.3%;2000001元至3000000元部分,收取0.2%;3000001元至4000000元部分,收取0.1%;4000001元以上部分,收取0.05%。
2、證明民事協議,每件收費100--200元,涉及財產關系的加倍收取。
所以公證處收費就高不就低很可能就是按其它經濟合同收,到時你可以辯解是民事協議,因為本來就不屬於經濟合同范疇,這樣就差不多四百左右。
第二個問題,只要簽名是他本人所簽,就具有法律效力,不公證也是可以,你可以到期直接起訴,也不用請律師,百分之99勝訴,另外要公證也是可以,公證書可以賦予強制執行效力,不過要根據前一份公證而言,直接憑公證書去法院執行部門即可,

Ⅳ 欠條去公證處公證起法律作用嗎

借條不需要到公證處進行公證,借條,是表明債權債務關系的書面憑證,一般由債務人書寫並簽章,表明債務人已經欠下債權人借條註明金額的債務。

錢物歸還後,打條人收回條子,即作廢或撕毀。它是一種憑證性文書。通常用於日常生活以及商業管理方面。

從法律的角度看,借條是表明債權債務關系的書面憑證,一般由債務人書寫並簽章,表明債務人已經欠下債權人借條註明金額的債務。

借條的基本內容包括:債權人姓名、借款金額(本外幣)、利息計算、還款時間、違約(延遲償還)罰金、糾紛處理方式,以及債務人姓名、借款日期等要件。只要具備債權人姓名、借款金額、債務人姓名及借款日期(盡管是後來添上的),但符合借條的主要要件,因此具有法律效力。

一旦產生爭議,是可以作為證據向人民法院主張債權的,人民法院也會採信的。

(5)公證處公證借條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借條寫好後最好是復印一份,原件和復印件分開保管,這樣即使原件不見了還有復印件也好點。

還錢的過程也要小心,還錢時最好還要有其他人在場,出借人在把借條給借款人時要確保能取回借款,有這樣的案例,借款人騙取借條後把借條撕了甚至吃了卻不還錢,結果打官司。而借款人還了款要把借條原件取回,不能取回復印件,而且借條要燒了,有這樣的案例,借款人還了錢卻沒取回借條原件結果出借人

持借條原件起訴。有人持撕爛了又粘貼好的借條起訴,一方說已還錢借條也當場撕了一方說借條被騙取撕了卻沒還錢,使法官也難辯真偽。

借款金額較大時則最好簽定一份借款協議,把雙方的權利義務約定清楚。

還要注意借條和欠條的區別,廣義上欠條包括借條,借條是單純的借款,而欠條可以是買賣、賠償、不當得利等原因而產生,兩者訴訟時效的計算也不一樣。

Ⅵ 去年借的錢今年去財產公證處寫借條行嗎

去年借的錢,今年去財產公證處寫借條,當然是可以的。
雙方協商好就行,你們協商好之後寫好協議,然後去公證處公證一下就具有法律效力。

Ⅶ 借條可以公證處公證嗎

借條可以到公證處公證。借條公證需要的材料如下:
1、自然人的身份證明,法人的資格證明及其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證明,其他組織的資格證明及其負責人的身份證明;
2、委託他人代為申請的,代理人須提交當事人的授權委託書,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代理人須提交有代理權的證明;
3、申請公證的文書;
4、申請公證的事項的證明材料,涉及財產關系的須提交有關財產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
第十一條
根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公證機構辦理下列公證事項:
(一)合同;
(二)繼承;
(三)委託、聲明、贈與、遺囑;
(四)財產分割;
(五)招標投標、拍賣;
(六)婚姻狀況、親屬關系、收養關系;
(七)出生、生存、死亡、身份、經歷、學歷、學位、職務、職稱、有無違法犯罪記錄;
(八)公司章程;
(九)保全證據;
(十)文書上的簽名、印鑒、日期,文書的副本、影印本與原本相符;
(十一)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自願申請辦理的其他公證事項。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公證的事項,有關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應當向公證機構申請辦理公證。

Ⅷ 借條公證處公證有效嗎

有效,但是借條的內容不能違反法律規定,如高利貸等。你可參考公證法的相關內容。
第十一條根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公證機構辦理下列公證事項:
(一)合同;
(二)繼承;
(三)委託、聲明、贈與、遺囑;
(四)財產分割;
(五)招標投標、拍賣;
(六)婚姻狀況、親屬關系、收養關系;
(七)出生、生存、死亡、身份、經歷、學歷、學位、職務、職稱、有無違法犯罪記錄;
(八)公司章程;
(九)保全證據;
(十)文書上的簽名、印鑒、日期,文書的副本、影印本與原本相符;
(十一)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自願申請辦理的其他公證事項。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公證的事項,有關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應當向公證機構申請辦理公證。
第十三條公證機構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為不真實、不合法的事項出具公證書;
(二)毀損、篡改公證文書或者公證檔案;
(三)以詆毀其他公證機構、公證員或者支付回扣、傭金等不正當手段爭攬公證業務;
(四)泄露在執業活動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
(五)違反規定的收費標准收取公證費;
(六)法律、法規、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規定禁止的其他行為。

Ⅸ 打了欠條要去哪裡公正

真實合法的欠條不經過公證也具有法律效力,公證是國家證明權的體現,主要證明欠款人是在書寫欠條過程中是其自己的意願,沒有受到他人的威脅和強迫,欠條是欠款人本人書寫等。律師見證與公證同樣具有法律效力,收費上來說更優惠些,律師的專業判斷和風險防控意識從常規上來說優於公證人員。
法律分析
借條簽了以後不一定要去公證處公證,只要簽名是本人所簽,就具有法律效力,不公證也是可以,比如公證過的借條最後借款人故意拖延不還或賴賬,公證並不會帶來實質的好處。主要還是看借款人的信譽度。借條的有效條件是:應寫清楚借款人和放款人的法定全名;應寫清楚借款金額,包括大寫和小寫的金額;應寫清楚借款時間期限,包括借款的起止年月日和明確的借款期限;應寫清楚還款的具體年月日;應寫清楚借款的利息,應有明確的年利率或月利率,最終應支付的借款利息總額,包括大寫和小寫金額等約定;應寫清楚借款本息償還的年月日時間及付款方式;應有借款本人親自簽章、手印或親筆書寫的簽字。欠條只要內容真實,形式符合要求,有雙方的親筆簽字就是有效的,與是否公證沒有必然關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 第十一條 根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公證機構辦理下列公證事項:(一)合同;(二)繼承;(三)委託、聲明、贈與、遺囑;(四)財產分割;(五)招標投標、拍賣;(六)婚姻狀況、親屬關系、收養關系;(七)出生、生存、死亡、身份、經歷、學歷、學位、職務、職稱、有無違法犯罪記錄;(八)公司章程;(九)保全證據;(十)文書上的簽名、印鑒、日期,文書的副本、影印本與原本相符;(十一)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自願申請辦理的其他公證事項。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公證的事項,有關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應當向公證機構申請辦理公證。

熱點內容
勞動法生病不讓請假 發布:2025-04-16 17:02:18 瀏覽:702
經濟合作社議事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39:07 瀏覽:563
番禺冼律師 發布:2025-04-16 16:29:30 瀏覽:638
葯學職業道德培訓 發布:2025-04-16 16:24:37 瀏覽:369
生物反饋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23:27 瀏覽:749
杭州華碩司法鑒定 發布:2025-04-16 16:13:32 瀏覽:919
治安聯防隊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13:20 瀏覽:505
合同法第十五條第二款 發布:2025-04-16 16:11:57 瀏覽:406
法院一區五城 發布:2025-04-16 16:11:49 瀏覽:705
慈善法和社會區別 發布:2025-04-16 15:59:02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