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代簽字有法律效力
『壹』 代簽的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原則上無效,但是代簽後,投保人已經繳納保險費的,視為對待簽行為的追認,從而有效。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三條規定,投保人或者投保人的代理人訂立保險合同時沒有親自簽字或者蓋章,而由保險人或者保險人的代理人代為簽字或者蓋章的,對投保人不生效。但投保人已經交納保險費的,視為其對代簽字或者蓋章行為的追認。
如能提供更多信息,則可給出更周詳的法律意見。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貳』 保險公司的工作人員代替客戶簽字是違法違紀嗎
代客戶簽字是否違法違紀,要視乎客戶是否已交納保險費為評判標准。
如果,客戶對交納的保險費無異議,那麼,表示客戶對代簽名的行為是默認的,不存在違法違規。
根據《保險法》司法解釋二第3條規定:
投保人或者投保人的代理人訂立保險合同是沒有親自簽字或者蓋章,而由保險人或者保險人的代理人代為簽字或者蓋章的,對投保人不生效。但投保人已經交納保險費的,視為其對代簽字或者蓋章行為的追認。
保險人或者保險人的代理人代為填寫保險單證後經投保人簽字或者蓋章確認的,代為填寫的內容視為投保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但有證據證明保險人或者保險人的代理人存在《保險法》第116條、131條相關規定情形的除外。
第116條和131條的相關規定情形總結如下:
1、欺騙保險人、投保人、被保人或者受益人;
2、隱瞞與保險合同有關的重要情況;
3、阻礙投保人履行本法規定的如實告知義務,或者誘導其不履行本法規定的如實告知義務;
4、給予或者承諾投保人、被保人或者受益人保險合同約定以外的保險費回扣或者其他利益;
5、利用行政權力、職務或者職業便利以及其他不正當手段強迫、引誘或者限制投保人訂立保險合同;
6、串通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騙取保險金;
7、拒不依法履行保險合同約定的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義務;
8、偽造、擅自變更保險合同,或者為保險合同當事人提供虛假證明材料;
在工作過程中,遇到書寫困難的客戶,自然而然就會出現代簽字的行為,也就涉及代簽字的法律效力問題,根據法律及相關部門規章的規定,投保人的代理人代簽字的對投保人不產生法律效力,也就是說合同無效,但是,代簽名後,投保人交納了保費,則視為投保人默認代簽名的合法性;如果,投保人再以自己不是親自簽名為由,要求解除保險合同並賠償損失的,這是無法得逞的。
『叄』 保險合同他人代自己簽名有效嗎
凡是按照《保險法》規定需要被保險人同意後投保人才能為其訂立或變更保險合同的,以及投保人指定或變更受益人的,必須有被保險人親筆簽名確認,不得由他人代簽。若被保險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由其監護人簽字,不得由他人代簽。投保人、被保險人因殘疾等身體原因不能簽字的,由其指定的代理人簽字。
代投保人簽名。他人未經授權擅自代投保人簽名訂立保險合同是一種無權代理行為,除非得到投保人的事後追認,應認定為保險合同尚未成立,既然合同未成立,自然就沒有法律效力。但是投保人如按照保險合同的約定交納了保險費,根據《合同法》的規定,視為投保人以交納保險費的行為在事實上認可了代簽名的行為,應認定為合同已經成立,如保險合同符合生效條件,則該保險合同包是合法、有效的合同。
代被保險人簽名。不論因何種原因發生,未經被保險人授權而擅自代簽名的,根據《保險法》第三十四條定如屬於死亡保險,應認定為無效。除死亡保險外,根據《合同法》第四十八條規定,這種行為屬於無權代理,應認定為效力待定的保險合同,即保險合同的效力處於一種不確定的法律狀態,是否有效取決於被保險人事後是否追認。代被保險人簽名的保險合同如被保險人事後追認,合同有效;如被保險人事後不追認,則合同無效或被撤銷。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肆』 保險代理人替保險人簽字合同有效嗎
法律快車合同法頻道為您整理合同效力相關知識,合同效力欄目分類齊全,歡迎瀏覽,感謝您的訪問。[導讀]"保險實務操作中,保險代理人代投保人在投保單上填寫相關內容的情況經常發生。而在某些情況下,由於各種原因,保險代理人除代投保人填寫投保單上某些內容外,還代投保人在投保單上簽字。保險公司在正式保單簽發後,投保人與保險公司間卻往往因為投保單上非投保人本人簽名,而引發雙方對保險合同效力的爭議。例如投保人認為保險合同中的某些條款對自己不利,即以投保人未在投保單上簽字為由,否認保險合同某些條款的效力,甚至否認保險合同的效力。在保險法律實務中如何看待保險代理人代投保人在投保單上簽字?保險公司簽發正式保單後,保單的法律效力如何認定?這些問題在實踐中已引發很多糾紛。為維護各方的合法權益,保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以及投保人均應對此問題引起重視。在保險實務操作中,保險合同通常有兩類,一類是通過投保人簽署投保單和保險公司簽發保單這一要約和承諾過程,保險合同成立;一類保險協議書。投保人和保險人就某一特殊保險條款、特殊險種,單獨進行協商,並擬定相關合同條款。保險協議書本身即為保險合同。實踐中,保險代理人代投保人在投保書上簽字,主要發生在第一種情況中。根據我國保險法規定,投保人提出投保要求,經保險人同意投保,並就合同的條款達成協議,保險合同成立。實踐中,通常是由保險公司的代理人向投保人事先介紹有關保險險種和保險條款,供投保人選擇和考慮。此種介紹為要約邀請。當投保人主動或者根據保險代理人的情況介紹,填寫投保單後,則是投保人通過投保單向保險公司提出要求訂立保險合同的要約。保險人在收到投保單後,經過必要的審查或調查,決定是否承保。如保險人審查合格,將簽發正式的保險單,這一行為即為承諾,此時保險合同成立。然而,如果保險代理人在投保單上代投保人簽字而事後投保人由於某種原因否認投保的效力,則保險合同是否成立,就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具體分析。通過對投保人行為方式的分析,可以判斷投保人是否對保險代理人代簽投保單的行為給予授權,以及投保人否認保險合同效力的理由是否成立。根據民法中委託代理的原理,委託人向代理人授權有兩種方式,一是明示授權,即委託人以語言文字等外部表現方式授予代理人從事某種活動;一種方式是默示授權,即委託人通過自己的默示行為授予代理人某種權利。默示行為有積極的默示行為和消極的默示行為兩種。積極的默示行為通常是通過行為人的作為方式來表達行為人的真實意思,消極的默示行為是通過行為人的不作為方式表達行為人的真實意思。根據上述原理,如果投保單是保險代理人代投保人簽字的,而又無證據證明投保人當時給予了明示授權,則需要對投保人的行為方式作進一步判斷。如果投保人根據保險人簽發的保單交納了保險費,就可以視為投保人以自己積極的默示行為確認了保險代理人代簽投保單的行為,投保人即不能以投保單非本人簽字而簡單地否認投保單甚至是保險合同的效力。因此,我們認為,保險代理人代投保人填寫投保單並代為簽字的行為應結合具體情況進行分析,不能簡單否定保險合同的效力。值得一提的是,保險代理人代投保人簽字的問題應引起保險公司及保險中介機構的足夠重視。加強對保險代理人的管理與培訓,使其充分認識在未有投保人明確授權下代投保人簽名而可能產生的法律後果,必要時,邀請保險方面的專業律師對代理人進行定期培訓是減少此類糾紛的重要途徑,也是使保險公司擺脫對代簽名現象「失控」的有效方法之一。此外,投保人也應本著對自己負責的態度,認真嚴肅地對待投保行為。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伍』 購買保險他人代簽字有效嗎
購買保險,他人代簽字是無效的。
『陸』 保險業務員替客戶簽字有效嗎
代簽保險合同無效,購買保險時,常出現投保人和被保險人不為同一人的情況,而填寫投保單的往往是投保人。由於很多投保人不清楚被保險人應親筆簽名的要求,業務員如果疏於提醒,就會造成代簽名保單的出現。也有些代理人為盡快促成保單,從而完成業績,誤導投保人為被保險人代簽名。根據《保險法》的規定,投保人在購買保險時,條款中所涉及的問題必須如實告知,所以保單以及附加條款一定要投保人本人親自簽名。
同時,以死亡為給付保險金條件的合同,也必須經過被保險人的書面同意並認可保險金額,否則就是無效保單,當事人雙方應將合同恢復到履行之前的狀態,即保險公司應將收取的保費退還投保人;發生保險金額給付的,該金額也必須返還保險公司。無效保單退保過程中,必須由投保人向保險公司提出申請。如果在猶豫期內提出退保,保險公司將無條件全額退還保費;但對於一些長期性的壽險險種,如果在猶豫期之後再提出退保,很可能會因為保單已經消耗費用和產生現金價值,從而容易引起保險公司和保戶之間的退保糾紛,使保戶承擔一定損失變得不可避免。由於一些不負責任的代理人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拋棄客戶的利益而不顧,自己以客戶的名義給客戶簽字,屬不知這種合同為無效合同。客戶如何才能獲得該有的權益。
在此。我大家講一下什麼是代簽,還有代簽的後果。
咨詢客戶:什麼叫「代簽名」?
張娜博士:簡單說,購買壽險時,在所有相關的文字資料上需要當事人本人親筆簽名,但實際卻不是本人簽名,就稱為「代簽名」。
咨詢客戶:為什麼一定需要本人的親筆簽名呢?
張娜:作為合同主體之一,如果在保險合同中缺少作為投保人的親筆簽名,保險公司可以以簽名不真實,保險合同不成立為理由,將「代簽名」保單視為無效保單,作出拒賠或退保的處理。
咨詢客戶:如果我是給孩子買,孩子很小不會寫字怎麼辦?
張娜:父母是可以為其未成年子女「代簽名」確認信息的。
咨詢客戶:如果投保人與被保險人不是同一個人呢?
張娜:在購買壽險時,無論投保人與被保險人的關系如何親密,比如夫妻、父母與成年子女,投保人都不能替被保險人簽名,都應該在需要各自簽名的地方親筆簽名。
咨詢客戶:「代簽名」看起來事情不大,但存在著不少隱患呢。
張娜:是的,很多人尤其在為家人購買保險時,因為怕麻煩,就在需要被保險人簽名的地方全部「代簽名」。這樣做埋下了相當大的隱患,一旦發生理賠時,保險公司可以以「代簽名」為由,認為合同無效,拒賠或者退保。
咨詢客戶:如果已經購買了保險並「代簽名」了,怎麼辦?
張娜:需要馬上與保險公司聯系,進行補簽或者簽名變更。
律師提醒:法律規定投保人將第三人作為被保險人而與保險人簽訂以死亡為給付保險金條件的合同時必須要有被保險人的書面同意。投保人在辦理以死亡為給付保險金條件的合同時最好是由被保險人親筆簽名,否則有可能被認為保險合同無效。
如果你現在的保單上的簽字不是你自己寫的請你馬上聯系你的保險代理人把。因為這是一個致命的無效合同。保險公司是不承認的。下面我來用一個故事來警戒大家,也許大家會比較能接受:
2007年5月,趙女士在某保險公司為丈夫張先生投保壽險和重大疾病險,但張先生本人並不知情,事後也沒有書面同意。2009年2月,張先生被診斷出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住院治療。張先生出院後要求保險公司理賠被拒,後雙方鬧上法庭。近日,北京市豐台區人民法院一審判決該保險合同無效。案情2007年5月21日,趙女士在某保險公司填寫了投保書,被保險人為丈夫張先生,險種為壽險和重大疾病險,保險合同中約定「被保險人於本合同生效之日起一年內因疾病導致身故或身體全殘,保險公司按本合同初始基本保險金額的10%給付身故或全殘保險金,並無息返還所交保險費,本合同效力即行終止。」趙女士投保後,支付了2007年、2008年的保險費合計6100元。2009年2月2日,張先生身體不適住院,經診斷為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和Ⅱ型糖尿病。出院後,張先生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遭拒。保險公司認為,張先生提出理賠後,保險公司曾找趙女士談話,趙女士表示她為張先生投保,張先生並不知情,投保書上張先生的簽名也是趙女士代簽。保險公司認為趙女士的投保行為違反了《保險法》第56條有關保險合同效力的強制性規定而拒賠。為此,雙方鬧上法庭。判決法院經審理認為,根據《保險費》第56條之規定,「以死亡為給付保險金條件的合同,未經被保險人書面同意並認可保險金額的,合同無效」。趙女士為丈夫投保簽訂的保險合同中含有因被保險人身故為條件給付保險金的約定,但趙女士投保此保險時,張先生並不知情,投保書上的簽字也並非張先生本人所簽,張先生也未書面同意並認可保險金額,因此該保險合同應為無效合同。保險公司因該保險合同所收取的保險費,應當予以返還。最終,法院判決保險合同無效,保險公司返還趙女士6100元。
好了。只要你仔細閱讀了。我想你肯定明白了。這其中的危險性,建議大家一定要根據法律程序去做事,這樣才可以保證自己的權益不受到侵害。藉此提醒大家:在購買保險的過程中,一定要充分履行自己填投保單和親自簽名的權利,以保證保險合同的真實有效,避免因代簽名引起的糾紛,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希望能幫助到您。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柒』 買保險可以讓別人代簽字嗎
千萬不要讓別人代簽字!尤其是保險業務員告訴你可以代簽字的話,那就要更加小心。因為代簽字的行為最終可能產生2中後果:第一是,如果你今後發現是被騙買的保險,要以「代簽字」為由全額退保的話,保險公司又會以《最高法保險法司法解釋2》來強調「代簽字」行為是有效的。第二是,如果發生萬一,你要求保險公司賠償的話,保險公司又會以保險合同是「代簽字」的,所以合同無效,拒絕賠償。總之,代簽字帶來的後遺症比較多。
在保險實務中,代簽字經常與保險業務員的銷售誤導行為緊密相關。比如保險公司業務員為了盡快促成合同拿到傭金,會隱瞞與簽字相關的重要合同信息,讓不應該簽字的人代簽字,以達到誤導目的。更多案例,你可以上專業保險網站--世紀保網上看下,有很多這樣的銷售欺詐案例。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捌』 買保險時被保人代簽名可以嗎
買保險必須要本人簽字!不是本人簽字屬於違規!
(一)代簽名的法律規范
根據中國保監會133號《關於規范人身保險經營行為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凡是按照《保險法》規定需要被保險人同意後投保人才能為其訂立或變更保險合同的,以及投保人指定或變更受益人的,必須有被保險人親筆簽名確認,不得由他人代簽。若被保險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由其監護人簽字,不得由他人代簽。投保人、被保險人因殘疾等身體原因不能簽字的,由其指定的代理人簽字。
按照《保險法》規定,需要被保險人同意主要有以下情形。
1.為他人購買死亡保險必須經被保險人書面同意並認可保險金保險合同約定對於發生保險事故後保險公司根據標的的損失和損傷程度按照保險責任計算審核後給付的金額。額,父母為未成年子女投保的不受此限;
2.死亡保險的保單轉讓或質押必須經被保險人書面同意;
3.投保人指定或變更受益人必須經被保險人同意;
4.為自身以外的不具有合法婚姻關系、血緣關系、撫養關系、扶養關系或贍養關系的第三人投保,應徵得被保險人的同意。
(二)代簽名的法律效力及法律後果
對於代簽名法律效力的探討,應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1.代投保人簽名。由於投保人是訂立合同的當事人,若投保人未在合同上簽字,則涉及合同是否成立的問題。《合同法》第四十八條規定:「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權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的合同,未經被代理人追認,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由行為人承擔責任。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確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因此,他人未經授權擅自代投保人簽名訂立保險合同是一種無權代理行為,除非得到投保人的事後追認,應認定為保險合同尚未成立,既然合同未成立,自然就沒有法律效力。
值得注意的是,《合同法》第三十七條規定:「採用合同形式訂立合同,在簽字或者蓋章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在保險實務中,雖然投保單上的簽名為他人代簽,但投保人如按照保險合同的約定交納了保險費,根據《合同法》的上述規定,視為投保人以交納保險費的行為在事實上認可了代簽名的行為,應認定為合同已經成立,如保險合同符合生效要件,則該保險合同包是合法、有效的合同。
2.代被保險人簽名。在保險實務中,代被保險人簽名有以下三種情況:(1)投保人代被保險人簽名(投保人與被保險人非同一人);(2)保險公司員工或代理人代被保險人簽名;(3)除上述情況以外的其他第三人代被保險人簽名。這三種情況下的代簽名,不論因何種原因發生,未經被保險人授權而擅自代簽名的,根據《保險法》第三十四條定如屬於死亡保險,應認定為無效。除死亡保險外,根據《合同法》第四十八條規定,這種行為屬於無權代理,應認定為效力待定的保險合同,即保險合同的效力處於一種不確定的法律狀態,是否有效取決於被保險人事後是否追認。被保險人不追認的,合同無效,同時,在追認之前,被保險人有權以書面的形式通知撤銷。因此,代被保險人簽名的保險合同如被保險人事後追認,合同有效;如被保險人事後不追認,則合同無效或被撤銷。
《合同法》第五十六條規定:「無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銷的合同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合同法》第五十八條規定:「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後,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根據這些規定,保險合同無效或被撤銷後,涉及:(1)保險費是否返還;(2)締約過失責任的承擔。其中,締約過失責任是保險合同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的過錯致使合同無效或被撤銷時應承擔的損害賠償責任。
(三)代簽名的補救措施與實務處理
綜上所述,不論是代投保人還是被保險人在投保單上簽名,這種保險合同的訂立程序在法律上都存在瑕疵,其效力是不確定或無效的,從而給保險合同的履行埋下了隱患。因此,在購買保險的過程中,應盡量避免代簽名的情況發生,若已經發生了代簽名保單,應採取以下措施處理。
1.辦理補簽名。根據法律規定,所謂被保險人同意包括事前同意及事後同意,事前同意為允許,事後同意為追認。為了避免糾紛和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不論是投保人還是被保險人,在投保單上未親筆簽名的應及時到保險公司辦理補簽名手續,以留存書面證據。補簽名實質上是對他人代簽簽名行為的事後追認,依法具有法律效力,受到法律的保護。
2.與保險公司協商處理。如投保人、被保險人不認可所購買的保險,可依法予以撤銷或與保險公司進行協商作退保處理,分清締約過程中的過錯和責任,對退保的金額達成協議;如不能達成協議的,可向法院提起訴訟。
(四)投保時的簽名注意事項
為了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投保人在購買保險時在簽名事項上應注意以下幾點。
1.無論關系多麼親密,即使是夫妻以及家人之間,也不可代簽名。如前所述,代簽名保單涉及保險合同是否成立或有效的問題,對保險的效力產生著重要影響,若一旦發生保險事故,可能得不到賠付。因此,購買保險時投保人、被保險人均應親筆簽名,未經授權,不要讓任何人代簽名,即使是夫妻以及家人之間也不可代簽名。
2.如確需委託他人代理簽名的,應出具書面的委託授權書。授權書除寫明代理簽名事項外,對投保的保險公司、險種、保險金額等事項應明確載明。如投保的險種中含有死亡責任,被保險人應特別說明同意投保人為其訂立以死亡為給付保險金條件的保險合同,保險金額為多少元。
3.涉及保險公司詢問事項時,由於極易引起是否告知的爭議,因而簽名應慎重。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玖』 買保險的時候代理人代簽合同,保險合同有效嗎
國內的保險代理人員超過幾百萬,大量的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為了滿足自己的業績要求,有很多不合規的操作。
如果你之前買保險用的還是填寫紙質的申請單,那麼你一定遇到過一種情況,就是代理人幫你簽字,保險合同裡面應該你簽的字都讓代理人幫你簽了,這種方式是否合規吶?
今天我們就通過一個案例,來跟大家講一講代理人代簽合同的問題。
案例詳情:
一次意外,周女士在車禍中喪生,家人們拿著保單向保險公司索賠時卻遭到了拒絕。
保險公司辯稱造成此次車禍的原因為周女士「無證駕駛機動車」,屬於保險合同中約定除外免責事項,不在理賠范圍內。周女士的家人們仔細查看保單後堅持把保險公司告上了法庭,一審結束後,河北省景縣人民法院判保險公司賠付保費22萬元。
明明是周女士無證駕駛違反除外免責條例,為什麼保險公司還需要賠付呢?
景縣人民法院在裁判文書中指出,周女士與保險公司簽訂的合同為保險代理人代簽,無證據表明周女士對除外免責條例知情,保險公司未盡告知義務,理應賠償。
『拾』 新保險法中代簽名的保單有效么新報險法規定業務員代簽客戶,繳了五年了,能全額退保嗎
摘要 親你好,保單涉及代簽名都是可以與保險公司要求全額退保的,正常保險公司收到要求全額退保都會先讓業務員來溝通,其次就是調取當時投保時的一些憑證,這種情況下要求全額退保都需要花一些時間和精力去保險公司鬧的,甚至要求他們及時處理,不然你是可以打當地保監電話進行投訴他們代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