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述法律責任免除的法定事由
⑴ 侵權責任法定免責事由有哪些
侵權責任的法定免責事由:
1、被侵權人對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
2、損害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
3、損害是因第三人造成的,由第三人承擔;
4、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損害的;
5、因正當防衛造成損害的;
6、因緊急避險造成損害的,由引起險情發生的人承擔責任。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三條
被侵權人對同一損害的發生或者擴大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
第一千一百七十四條
損害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行為人不承擔責任。
第一千一百七十五條
損害是因第三人造成的,第三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七十六條
自願參加具有一定風險的文體活動,因其他參加者的行為受到損害的,受害人不得請求其他參加者承擔侵權責任;但是,其他參加者對損害的發生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除外。
活動組織者的責任適用本法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條至第一千二百零一條的規定。
⑵ 免責事由有哪些
違約責任中的免責事由有:
1、當事人約定的免責事由,具體由當事人協商;
2、法定的免責事由,例如不可抗力,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可以部分免除或全部免除違約人的責任。
【法律依據】
根據2021年1月1日起生效施行的《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五百九十條
當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以減輕可能給對方造成的損失,並應當在合理期限內提供證明。
當事人遲延履行後發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違約責任。
第五百九十二條
當事人都違反合同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⑶ 合同法定免責事由有什麼
合同法定免責事由僅限於不可抗力。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常見的不可抗力有:1、自然災害如地震、台風、洪水、海嘯等。2、政府行為。政府行為一定是指當事人在訂立合同以後發生,且不能預見的情形。如運輸合同訂立後,由於政府頒布禁運的法律,使合同不能履行。3、社會異常形象。一些偶發的事件阻礙合同的履行,如罷工騷亂等。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條,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義務的,不承擔民事責任。法律另有的,依照其規定。不可抗力是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⑷ 法律責任免除事由包括
法律分析:民事責任的免責事由有以下幾點:
1、第三人過錯。是指損害完全是由原被告之外的第三人過錯造成的情形。
2、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所導致的損失。
3、正當防衛。是指為了保護自身、他人的合法權益遭受不法侵害,對正在進行不法侵害的人採取防衛措施所造成的損害。
4、緊急避險。是指為使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不得已而採取避險行為所造成的損害。
5、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條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義務的,不承擔民事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不可抗力是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第一百八十一條 因正當防衛造成損害的,不承擔民事責任。正當防衛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正當防衛人應當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
第一百八十二條 因緊急避險造成損害的,由引起險情發生的人承擔民事責任。危險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緊急避險人不承擔民事責任,可以給予適當補償。緊急避險採取措施不當或者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緊急避險人應當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
第一百八十三條 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請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第一百八十四條 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⑸ 法律責任的減輕和免除包括哪些情形
(1)時效免責。即法律規定違法者在其違法行為發生一定期限後不再承擔強制性、懲罰性的法律責任。如刑法中的已過追訴時效,都屬於時效免責的情況。(2)不訴免責。即法律規定只要當事人不告,國家就不會追究違法者的法律責任。如刑法中規定的「告訴才處理」的犯罪,就屬於不訴免責的情況。刑法中除小部分不告不理之外都是必須追究的。但是,民法是不告不理的。(3)自首和立功免責。即刑法規定犯罪者在犯罪後有自首和立功表現的,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犯罪後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現的,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4)補救免責。即法律規定違法者在造成一定損害後,在有關國家機關追究其法律責任前及時採取補救措施,可以或應當部分或全部地免除其法律責任。如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犯罪中止,應當免除或減輕處罰。(5)協議或議定免責。即雙方當事人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經協商同意部分或全部地免除法律責任。這種免責僅適用於民事活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條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
⑹ 民法上的免責事由有哪些
民法上的免責事由即侵權責任的抗辯事由 分為兩類 第一類是正當理由 包括依法執行公務 正當防衛 緊急避險 被害人同意 自助行為 第二類是外來原因 分為不可抗力 意外事件 受害人過錯 第三人過錯
⑺ 違約責任的免責事由有哪些呢
合同違約責任的免責事由是指當事人對其違約行為免於承擔違約責任的事由。
一般免責事由分為法定免責事由和約定免責事由:
1、法定免責事由是指由法律直接規定,如不可抗力,不可抗力是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2、約定免責事由是當事人在合同中有明確約定的。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條,當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以減輕可能給對方造成的損失,並應當在合理期限內提供證明。當事人遲延履行後發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違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