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帶病投保拒賠法律責任

帶病投保拒賠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5-05 17:08:52

❶ 買了保險,在理賠的時候,被保險公司拒賠該怎麼辦

有以下方法
1、 與保險公司協商 保險公司給你拒賠了,這並不代表是結果不可以「逆轉」的,如果你對理賠結果有異議,可以直接和保險公司協商和申訴,表達你的理賠訴求、對保險公司處理結果的看法,以及針對拒賠理由提供你的證據和依據。如果真的是拒賠不合理,通常保險公司也願意友好協商,消除糾紛的,這是自行解決爭議比較省事的辦法。 2、向銀保監部門投訴保險公司 12378是中國保監會建立的統一維權服務專線,官方+專業+及時+有效,只要消費者提供有力有效的證據,銀保監會肯定是站在消費者這邊的。 一旦意見被採納,保監會和保監局會對相關保險公司負責人發出警告,並進行監管談話,下發監管函,幫助消費者追討相關經濟損失。有網友就表示,自己給12378投訴後,保險公司立馬致電過來主動示好。 保監會每年都會發布各大保險公司的投訴數據,綜合下來,如果保險公司排名不好,這對於公司的後續發展可是不利的,所以保險公司肯定是最怕消費者向保監會投訴。 3、起訴保險公司 如果通過上述方法,糾紛仍然得不到有效解決,就不得不考慮打官司了,畢竟法律是維護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也是解決保險理賠糾紛問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被保險公司拒賠怎麼辦?自己不會處理怎麼辦? 保險和法律相當專業的事,大部分人往往缺乏相應的專業知識來判斷拒賠合理性。這時,求助專業人士是最佳的選擇! 找到具有實務經驗的保險律師,將自己的案子被拒賠情況如實告知律師,律師則能夠很快地從保險合同、理賠規則、醫學、法律等多方面綜合判斷,保險公司的拒賠理由是否站得住腳。 如確屬合理拒賠,那心中有數也能夠坦然接受;如屬不合理拒賠或者存在爭議點,用戶則可以及時應對維護權益,不至於錯過維權索賠機會。
希望能幫助到你

❷ 帶病投保保險公司應該理賠嗎

絕對多數情況下拒賠,很正常,相當於就是騙保了,因為保險公司理賠審核很厲害的,醫療系統大數據,多年前的看病記錄都是查的出來的,所以說具體情況具體對待。
帶病投保的話保險公司會根據實際情況處理:
如果被保險人故意隱瞞告知帶病投保,那麼保險公司通常會選擇拒賠,甚至解除合同,不退保費。但因為有兩年不可抗辯條款,因此兩年後,保險公司無法解除合同,但只要能證明被保險人故意騙保,還是可以拒賠的;或者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被保險人兩年後申請理賠的疾病並非隱瞞疾病或其並發症,則可以賠,否則不賠;
如果被保險人在不知道自己身患疾病的情況下帶病投保,那麼保險公司是可以賠的。

❸ 帶病投保保險公司會怎樣處理

帶病投保的話保險公司會根據實際情況處理:
如果被保險人故意隱瞞告知帶病投保,那麼保險公司通常會選擇拒賠,甚至解除合同,不退保費。但因為有兩年不可抗辯條款,因此兩年後,保險公司無法解除合同,但只要能證明被保險人故意騙保,還是可以拒賠的;或者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被保險人兩年後申請理賠的疾病並非隱瞞疾病或其並發症,則可以賠,否則不賠;
如果被保險人在不知道自己身患疾病的情況下帶病投保,那麼保險公司是可以賠的。
【拓展資料】
一些身體患有疾病的人,想通過買保險,來轉嫁自己的醫葯費。所以導致惡意騙保事故頻發。一位匿名的網友在某門戶網站發帖咨詢「帶病投保」問題,引起了我們的注意。
該網友很直白,一上來就聲明自己患了某種慢性重疾,現在想買重疾險為以後出險「做准備」。他想知道,《保險法》對於「帶病投保」有無具體規定。自己隱瞞病情投保,萬一發病能否順利獲賠。
看了帖子,不免令人感嘆,盡管這位網友身患疾病,值得同情,但其欲鑽法規漏洞,想通過保險獲得額外補償的投保動機,卻不值得肯定。
以前,確實有個別代理人為完成業績,在明知投保人有過病史的情形下,仍默許其投保。但這樣做,一旦後者發病,若被保險公司查出隱瞞病史就會遭遇拒賠。不過,2009年10月1日施行的新《保險法》在這方面有了新變化,其中增設保險合同「不可抗辯」條款,規定保險人自知道解除事由起,超過30日不行使解除權的,其解除權消滅。合同成立超過兩年的,保險人不得解除合同;發生保險事故的,保險人應承擔賠償或給付保險金的責任。
換句話說,現在即使投保人在投保時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合同成立滿兩年後,保險公司也不能再以該理由解除合同,應承擔給付保險金的責任。如此一來,在目前保險公司尚無信用平台能較便捷的獲得被保險人相關信息的情況下,採用兩年的不可抗辯期,不排除會引發諸如這位網友的個別投保人的道德風險問題。好在,「樓下」答復這位網友的回復者中,許多人還是建議他不要隱瞞病情,若被發現,查實是惡意騙保,即便超過兩年,保險公司仍可能拒賠,甚至要追究法律責任
雖然有新《保險法》「撐腰」,但保險公司設計每個險種都會考慮潛在風險,通過設置觀察期和免責期來作為風控的手段,如重疾險,觀察期通常為180天,心臟、腎臟等特殊疾病的觀察期甚至可達一年。所以,無論這位網友患有何種慢性疾病,若想病後投保「硬捱」那麼長的期限,無疑十分危險。

❹ 保險公司因本人6年前動過手術拒絕理賠,說我是帶病投保,請問這合理嗎

如果投保的時候就已經寫清楚了曾經患有的疾病,並且告知了保險公司,在此基礎上,保險公司為你投保了,你生病了是可以得到賠付的。如果之前你生病沒有告知保險公司,保險公司是可以拒絕理賠的。因為你投保前隱瞞了病情,保險通常是有這樣的條款的。

❺ 帶病投保,哪些情況保險公司應當賠償

被保人即使患有某種疾病,只要這種疾病跟最後的出險條件沒有太大的關系,很多保險產品其實並不抗拒帶病投保。以下是四大險種不同情況:

1、意外險

意外險是保障類險種中最寬松的。絕大部分產品不需要進行疾病方面的健康告知,只是職業限制比較嚴格。

因為意外險保障的是意外造成的身故或者傷殘,大多數產品還有意外醫療責任。這個意外指的是「外來的、突發的、非疾病的、非疾病」的事件。

疾病原因導致的身故和傷殘是不會獲得賠付的。近年來市面上越來越多意外險產品都推出了猝死保障。

而猝死往往是由於身體機能引發的,所以帶有這類保障的產品才需要進行健康告知。

來源:網路

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寬松的,除了癌症、冠心病、心肌梗塞或者先天性疾病這類嚴重的疾病,其它都能正常投保。

2、壽險

壽險是以人的生命健康作為保障內容。

一些高危型的,致死率高的疾病是不能投保的。

除了上述意外險中提到的疾病之外,呼吸衰竭、智力障礙、多發性硬化症等,都不能投保壽險。但壽險的健康告知相對重疾險和醫療險來說,也算比較輕松。

乙肝大三陽,甲狀腺結節,這些疾病部分產品也不會詢問。有這些疾病的人群,仍然可以投保壽險。

3、重疾險

重疾險的健康告知要求就相對比較高了,畢竟這是一類賠付型的險種。風險把控不嚴,保險公司就很容易虧損。

像心血管類、腦部疾病,往往會被直接拒保。但很多慢性疾病,雖然健康告知會詢問,但如果能夠通過智能核保,也可以正常投保。

如甲狀腺結節,TI-RADS分級在1-2級,可以正常投保;

乙肝病毒攜帶者或乙肝小三陽患者,滿足肝功能正常等條件,可以正常投保;

部分產品對於乙肝大三陽、強直性脊柱炎等較嚴重的疾病,可以加費承保。

4、醫療險

這是健康告知最為嚴格的一個險種。醫療險比較便宜,而且保障度高。一般要求被保人是一個健康體,或者接近健康體才能承保。

如果帶病投保,除非比較輕微的疾病,否則很可能會被除外承保。除了這四大險種之外,防癌險也是一種健康告知很寬松的保障型險種。只要疾病發展為癌症的概率不大,像三高人群都可以投保。

帶病投保,應該如何進行健康告知呢?

如實告知不用全部告知,問到才告知,不問不告知。

根據《保險法》第十六條:

訂立保險合同,保險人就保險標的或者被保險人的有關情況提出詢問的,投保人應當如實告知。

這就意味著,沒有提出詢問的,可以不用告知。

我們國家內地健康告知遵循的是有限告知原則,保險公司問到什麼告知什麼,保險公司沒有問到的,被保人沒有義務告知。

告知的內容僅限對於自己身體狀況的了解為限。具體我們可以根據以往的疾病診斷記錄或者體檢結果去作答。

奶爸認為,如果身體有一些疾病,保險更應該及時買上,這樣可以給自己增加一份保障,也可以大大減輕家庭的負擔。因為購買保險後,如果發生意外或疾病出險的話,保險公司都會按照條款正常理賠。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可以到奶爸保官網參考最新的產品測評,多對比分析,也會有不一樣的選擇。

❻ 業務員知情帶病投保

帶病投保是不利於投保人的,如果是投保人惡意投保,要由投保人承擔不予賠償的後果;如果是保險公司業務員沒有履行告知義務或者故意誘導投保人投保,則保險公司應承擔賠償責任。
而造成帶病投保的原因主要有3點,一是確實有個別代理人為完成業績,在明知投保人有過病史的情形下,仍默許其投保;第二種情況是,保險公司指定醫院對被保險人進行了體檢,但未查出投保人有病;第三種情況是,所謂的「病」並未列示在投保單所詢事項中。
因此建議投保人應在投保前提前告知自己的既往病史,同時應提供詳細的病歷或其它檢查材料,不能提供相應材料的,保險公司會為投保人安排體檢,體檢費有可能由自己承擔。在投保時,一定記得把自己的病史盡量告知清楚,千萬不要抱著僥幸心理帶病投保。因為保險公司都有專門的核賠部門,如果在醫院了解下來客戶有相關病史,可以拒賠。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❼ 如果帶病投保,保險公司完全不賠嗎

那要看是什麼疾病,是不是在保險公司該保單的免責條款,健康告知的內容裡面。如果在投保前的健康告知里有惡意隱瞞自身情況的話,那麼保險公司是有權利不理賠的

❽ 帶病投保住院保險理賠過了後來又查出來了怎麼辦

帶病投保被發現的話是有一定懲罰,建議你主動退還理賠金。
1、《保險法》第十六條規定:
①如實告知義務:訂立保險合同,保險人就保險標的或者被保險人的有關情況提出詢問的,投保人應當如實告知。
②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過失未履行前款規定的如實告知義務,足以影響保險人決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險費率的,保險人有權解除合同。
前款規定的合同解除權,自保險人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超過30日不行使而消滅。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過2年的,保險人不得解除合同;
發生保險事故的,保險人應當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如實告知,保險公司是有權解除合同的,那解除合同前發生的保險事故能獲得賠償嗎?
2、《保險法》也有相關規定
①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保險人對於合同解除前發生的保險事故,不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並不退還保險費。
②投保人因重大過失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對保險事故的發生有嚴重影響的,保險人對於合同解除前發生的保險事故,
不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但應當退還保險費。
③不管是因重大過失還是故意不如實告知,解除合同前發生的保險事故,保險公司都是拒賠的,不承擔相關責任,
而且要是故意不如實告知,連上交的保費都不能退回。
3、帶病投保沒有如實告知屬於欺騙行為。
在保險合同上有明確規定的,購買保險時投保人一定要如實告知保險公司,被保人的身體健康狀況。如果沒有,
那麼投保人就有騙保的嫌疑了,要承擔法律責任。如果以如實告知了保險公司,那麼就沒有問題。購買保險時投保人填寫的有健康狀況表可以查證,
如果沒有告知而發生保險理賠了,建議你主動退還理賠金!不然保險公司報警後果真的很嚴重。
4、建議
不過對於不懂保險的人來說,最好尋求專業的明亞保險經紀人咨詢。

❾ 給父親買保險的時候不知道他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現在保險公司拒賠怎麼辦

按照保險的相關規定,在購買保險的時候刻意隱瞞病史,引發的相關疾病,是可以拒絕理賠的。不過這里有兩個情況需要注意,一是病人並不知道自己有明確的疾病,二是疾病治療的費用與本身疾病沒有太大關系。

比如說父親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沒有進行過專門的體檢,只是醫生說過一句血糖有點高。在常人的意識里,還無法意識到嚴重性。另外就是非兩種疾病引起的治療費用,保險公司是沒有理由賠償的。在滿足這些條件的情況下,直接申請理賠,不通過就到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投訴或者到法院起訴。

3、體檢問題

給自己投保的話,一般是不用體檢的,畢竟個人身體個人清楚。在投保的時候,保險人也會進行相關的詢問,我們如實告知就可以。可要是給他人投保,一定要清楚相關的健康情況,在不知情的時候也要安排一次體檢。一旦被查到刻意隱瞞病史,到最後根本得不到理賠,在保險沒有返還機制的情況下,就相當於白花錢。如果給家人投保,一定要詢問對方的健康狀況,確定沒有相關的疾病,然後再做打算。

❿ 帶病投保,合同生效兩年後保險公司會賠償嗎

帶病投保是不能得到保險公司理賠的,一般投保的時候保險公司不會認真的審核你的以往病史,但是在進行理賠的時候你的任何疾病信息。都會被保險公司查的一清二楚,以此為理由會拒絕進行賠付的。所以購買商業健康保險一定要告知保險公司,
另外你的以往病史隱瞞疾病投保合同生效2年後能否理賠,其實已經與兩年不可抗辯條款對於2年後是否可以理賠,實際上已經是沒什麼直接關系了,最終是要以發生的事故是否屬於約定的保險事故或是否滿足理賠條件來決定。1.理賠的疾病屬於投保前的疾病,拒賠。(情況惡劣的,合同還有可能被解除)保險公司拒賠的最大依據就是該疾病是既往症,並非首次發生的疾病,更不屬於責任范圍內的保險事故。很顯然,那些說「有病無所謂,只要熬過了兩年,保險公司就會賠」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2.理賠的疾病與投保前的疾病不關聯的,理應可以獲得理賠。如果你當時是給業務員「誤導」了,或當時沒想起來而遺漏了告知的話,那麼建議你等合同2年有效期過後再進行補充告知。 還有就是意外險和重疾險屬於兩個不同的險種,意外險針對的是意外事故造成的傷害,而重大疾病保險針對的是重疾產生的醫療費用,兩者保障的范圍不同,無法進行比較,建議兩者都進行配置,才能讓自己的保障更全面,面對風險時的准備更充足。

熱點內容
社會公民懂法識法的演講稿 發布:2025-02-07 18:39:32 瀏覽:792
秀峰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2-07 18:26:11 瀏覽:629
司法部門投票 發布:2025-02-07 17:32:33 瀏覽:298
環境衛生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2-07 17:26:05 瀏覽:626
大法官五行 發布:2025-02-07 17:13:28 瀏覽:567
國有企業改製法律法規 發布:2025-02-07 16:26:57 瀏覽:380
法學好找女 發布:2025-02-07 15:59:52 瀏覽:96
公司聘用法律顧問一年多少錢 發布:2025-02-07 15:55:39 瀏覽:35
道德一般屬於 發布:2025-02-07 15:50:27 瀏覽:370
民法通則92條 發布:2025-02-07 15:01:48 瀏覽: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