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東會議記錄有法律效力嗎
❶ 求:公司法第四十二條司法解釋,其中關於股東會會議記錄的解釋是否是強制性質
股東會應當對所議事項的決定作成會議記錄,出席會議的股東應當在會議記錄上簽名。
應當一詞在我國司法解釋中就是強制性質的,請注意是「決定」而不是全部會議談到的內容
❷ 股東會議紀要和股東會議決議一樣嗎如不一樣有什麼區別
不一樣。
一、記錄事項:
股東會決議是對股東會各項議案表決的情況,而會議紀要是對整體會議的記錄,股東會決議更具有效力。股東會議決議是指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會依職權對所議事項作出的決議。
二、作出決議要求:
一般情況下,股東會會議作出決議時,采「資本多數決」原則,即由股東按照出資比例行使表決權。
股東會議紀要的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出資作出決議時,則須經全體股東過半數同意。這體現了有限責任公司兼具「人合」和「資合」的性質。
三、組成內容:
股東會議記錄是股東會議組織情況和具體內容的記載,略記會議大要,會議上的重要或主要言論,詳記則要求記錄的項目必須完備,記錄的言論必須詳細完整。
股東會議紀要是股東會議要點文件,會議紀要正文一般由會議概況和會議的精神、議定事項組成。
(2)股東會議記錄有法律效力嗎擴展閱讀
公司章程的修改應依照以下程序進行:
1、 由公司董事會作出修改公司章程的決議,並提出章程修改草案。
2、 股東會對章程修改條款進行表決。有限責任公司修改公司章程,須經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決權的股東通過;股份有限公司修改章程,須經出席股東大會的股東所持表決權的三分之二以上通過。
3、 公司章程的修改涉及需要審批的事項時,報政府主管機關批准。如股份有限公司為注冊資本而發行新股時,必須向國務院授權的部門或者省級人民政府申請批准;屬於向社會公開募集的,須經國務院證券管理部門批准。
4、 公司章程的修改涉及需要登記事項的,報公司登記機關核准,辦理變更登記;未涉及登記事項,送公司登記機關備案。
5、公司章程的修改涉及需要公告事項的,應依法進行公告。如公司發行新股募足股款後,必須依法定或公司章程規定的方式進行公告。
6、 修改章程需向公司登記機關提交「股東會決議」及「章程修正案」,若涉及登記事項,須有公司法人簽章方可完成變更。
❸ 股份轉讓,會議記錄有法律效力么
股份轉讓的,需要轉讓人與受讓人簽訂轉讓合同,根據公司章程的規定徵求其他版股東意見,並報公司權備案,到工商登記機關辦理股權變更登記。
股東會議記錄,不是法定的股權轉讓文件,不具有證明股權轉讓的法律效力。
《公司法》第七十三條依照本法第七十一條、第七十二條轉讓股權後,公司應當注銷原股東的出資證明書,向新股東簽發出資證明書,並相應修改公司章程和股東名冊中有關股東及其出資額的記載。對公司章程的該項修改不需再由股東會表決。
❹ 一名董事不在股東會決議上簽字股東會決議有效么
股東會決議是否有效,要看會議召開的程序是否符合法律及公司章程的規定,決議的內容是否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如果決議內容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即使程序合法,且經股東簽字,這份決議也是無效的。如果程序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或者決議的內容違反公司章程的規定,這並不導致決議無效,但股東可以在法定期限內申請撤銷該份決議。
股東會是由全體股東組成的,至於股東會決議的簽字,應由出席會議的股東或其授權代表簽字,與董事無關,董事無須在股東會決議上簽字,董事簽字與否也不影響股東會決議的效力。
❺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會決議上由出席會議的董事簽字,此決議是否生效
根據《公司法》第107條規定,股東大會應當對所議事項的決定作成會議記錄,主持人(首先是董事長主持,董事長不能主持的由副董事長主持,副董事長還不能主持的由半數以上董事推薦一名董事主持)、出席會議的董事應當在會議記錄上簽名。會議記錄應當與出席股東的簽名冊及代理出席的委託書一並保存。
所以,股東會決議不是必須要每個股東蓋章(股東要蓋章的情形是對決議的事項全體股東一致書面同意,可以不用召開股東大會,由股東在股東決議上蓋章)。出席董事是必須要簽字的。
另外,股東會決議不一定有效。根據《公司法》和《公司法司法解釋4》,股東大會決議在有效之外,還有無效、可撤銷和不成立三種情況。
1、無效的情形有決議的內容違反法律法規規定。
2、可撤銷的情形有召開程序和表決方式違反法律法規或公司章程的規定,或者表決內容違反公司章程規定的。
3、不成立的情形有未決議事項、未表決事項,出席人數和表決結果不符合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規定的。
❻ 會議記錄簽字是否意味同意會議決定,並產生法律效益.
法律效力是只要票數過了法定票數就有了的,一般簽字就代表同意,除非簽的字明確表示了不同意。簽字對股東的影響只是當那個決議實施成功與否後對股東的追溯,比如說,那個決議是有違國家法律的或是帶來了重大損失的,當時未簽字表示反對的股東可以不承擔相應的責任。
❼ 企業涉及相關當事人的會議紀要能做法律證據嗎
會議紀要沒有法律效應。
會議紀要既不必須經過政府或部門的常務會議或者全體會議討論通過,不須以「令」的形式向社會廣為發布,也不須履行備案程序,不具備規章成立的一切形式要件,無法上升到法律、法規、規章的高度,不是規范性文件,其效力遠遠低於法律、法規、規章。
會議紀要是根據會議記錄和會議文件以及其他有關材料加工整理而成,反映會議基本情況和精神的紀實性公文,主要具有綜合性、指導性、備考性等特點。
會議紀要一般不構成具體行政行為。國務院法制辦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會議紀要只是政府內部議事的記錄。
❽ 工商局注冊了股東信息在法律意義上就擁有股權嗎
有限責任公司中公司股東及其所認繳出資額和所佔股權比例登記後,對外部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但是對於公司內部股東之間來說,具體權利義務還要考慮隱名股東和顯名股東之間的協議約定內容來約定,如出現責任承擔事項,則在由工商局登記注冊股東承擔相應有限責任。
法律分析
因為工商登記具有對外的正式性,公開性,在實際案件中,善意相對人無法得知公司股權的實際情況而只根據股權登記信息進行法律行為,在對外部的層面上應有名義(顯名股東)股東根據認繳比例承擔責任。但實際上顯名股東一般只是掛名,並非實際出資人,由其來承擔全部責任顯然是不合理的。因此根據法律規定,顯名股東有權根據與隱名股東之間的協議約定的內容對隱名股東進行追償。因此,我們在認定股東身份時,在外部來講,善意第三人可以簡單以工商局登記的股東信息為准,但是最好情況是嚴謹的審核其股東名冊,公司章程等文件。而公司內部之間還應以公司的股東名冊,出資協議書,出資證明書,股東會議記錄,股東會議決議以及公司章程等內容綜合起來確定股東資格。
【個人建議】
個人建議您這邊在公司設立後,及時要求公司置備股東名冊,並在名冊中確認個人信息,出資額及所佔股權比例是否正確無誤,登記事項發生變更的,應當及時辦理變更登記,因為未變更或者未及時辦理變更手續的,無法對抗善意第三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三十二條 有限責任公司應當置備股東名冊,記載下列事項:(一)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及住所;(二)股東的出資額;(三)出資證明書編號。記載於股東名冊的股東,可以依股東名冊主張行使股東權利。公司應當將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向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登記事項發生變更的,應當辦理變更登記。未經登記或者變更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
❾ 股東會議紀要需要股東簽字嗎
法律分析:股東會決議是指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會依職權對所議事項作出的決議。自然人股東可簽字或蓋私印(私印應該合法證明。)法人股東可由法定代表人出席並簽字或蓋法定代表人私印,也可由法人股東授權的其他人出席並簽署決議。也就是說,股東會決議並不是需要公章才可以有效,全體股東簽字就表明產生效力,如果要蓋章也沒有問題。股東會的決議包含以下內容:1、會議基本情況:會議時間、地點、會議性質(定期、臨時)。2、會議通知情況及到會股東情況:會議通知時間、方式;到會股股東情況,股東棄權情況。3、會議主持情況:首次會議由出資最多的股東召集和主持;一般情況由董事會召集,董事長主持;董事長因特殊原因不能履行職務時,由董事長指定的副董事長或其他董事主持(應附董事長因故不能履行職務指定副董事長或董事主持的委派書)。4、會議決議情況;5、簽署: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會決議由股東蓋章或簽字(自然人股東)。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零七條 股東大會應當對所議事項的決定作成會議記錄,主持人、出席會議的董事應當在會議記錄上簽名。會議記錄應當與出席股東的簽名冊及代理出席的委託書一並保存。
❿ 會議記錄的法律效力
會議記錄是會議的記載,如果記錄完整、前面、客觀應當起到證據作用。
如果是會議紀要經過全體參加會議人員簽字就具有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