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基礎法律知識材料

基礎法律知識材料

發布時間: 2022-05-06 01:28:22

Ⅰ 法律常識包括哪些內容

1、認為下列規定不合法,在對具體行政行為申請復議時,可一並向復議機關提出對該項規定的審查申請:(一)國務院部門的規定;(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的規定;(三)鄉鎮人民政府的規定。以上規定不含國務院部委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

2、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60日內提出復議申請,但法律規定的申請期限超過60日的除外。

3、有權申請行政復議的公民死亡的,其近親屬可申請復議;同申請復議的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可以作為第三人參加行政復議;申請人申請行政復議,可以書面、也可以口頭申請。

4、對省、自治區人民政府依法設立的派出機關所屬的縣級地方人民政府具體行政行為不服,應向該派出機關申請行政復議。

5、對國務院部門或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應向作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國務院部門或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也可以向國務院申請復議,國務院依照行政復議法規定作出最終裁決。

6、對政府工作部門依法設立的派出機構依照法律、法規或規章的規定,以自己名義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應向設立該派出機構的部門或該部門的地方人民政府申請復議。

7、對於有行政復議法第15條所列情形之一的,申請人也可以向具體行政行為發生地的縣級地方人民政府申請復議,由接受申請的縣級地方人民政府,自接到該復議申請之日起7日內,轉送有關行政復議機關,並告知申請人。

8、法律、法規規定復議為必經程序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可自收到不予受理決定書之日起或復議期滿之日起15日內,依法起訴。

9、復議期間具體行政行為不停止執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停止執行:(一)被申請人認為需要;(二)復議機關認為需要;(三)申請人申請,復議機關認為其要求合理,決定停止執行;(四)法律規定。

10、被申請人應當自收到申請書副本或申請筆錄復印件之日起十日內提出書面答復。

11、申請人、第三人可以查閱被申請人呢提出的書面答復、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依據和其他材料,但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行政復議機關有權拒絕。

12、在復議過程中,被申請人不得自行向申請人或其他有關組織和個人收集證據。

13、一並提出對有關規定的審查申請的,復議機關有權處理的,應在30日內依法處理;無權處理的,應在7日內依法轉送。有權處理的行政機關應在60日內依法處理。處理期間,中止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審查。

14、復議機關審查具體行政行為時認為其依據不合法,有權處理的,應在30日內依法處理;否則應在7日內轉送有權機關處理。處理期間中止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審查。

15、復議機關責令被申請人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被申請人不得以同一事實和理由作出與原具體行政行為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具體行政行為。

16、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已依法取得的自然資源所有權或使用權的,應先申請行政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可起訴。

17、根據國務院或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對行政區劃的勘定,調整或者徵用土地的決定,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認自然資源梭魚權或使用權的行政復議決定為最終裁決。

18、變更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復議決定,由行政復議機關依法強制執行或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維持具體行政行為的復議決定,則由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完成上述行為。

19、受害的公民死亡,其繼承人和其他有扶養關系的親屬可要求賠償。

20、經復議機關復議的,最初造成侵權行為的行政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但復議機關決定加重損害的,復議機關對加重的部分履行賠償義務。

21、賠償請求人要求賠償應先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

22、賠償義務機關應自收到申請之日起2個月內給予賠償;逾期不賠或請求人對數額有異議的,請求人可自期間屆滿之日起3個月內提起訴訟。(行政賠償)

23、對沒有犯罪事實或沒有事實證明有犯罪重大嫌疑的人錯誤拘留的,作出拘留決定的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

24、對沒有犯罪事實的人錯誤逮捕的,作出逮捕決定的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

25、再審改判無罪的,作出原生效判決的法院為賠償義務機關。二審改判無罪的,作出一審判決的法院和作出逮捕決定的機關為共同賠償義務機關。

26、賠償義務機關應自收到申請之日起2個月內給予賠償;逾期不賠或請求人對數額有異議的,請求人可自期間屆滿之日起30日內提請其上一級機關復議。復議機關應在2個月內作出決定。請求人不服的,可在收到復議決定之日起或復議機關逾期不作決定的,可自期間屆滿之日起30日向復議機關所在地同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申請作出賠償決定。

27、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的賠償金按國家上年度職工的日均工資計算。

28、外國人、外國企業和組織在中國領域要求國家賠償的,適用[賠償法]。

29、請求國家賠償的時效為2年,自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職權的行為被依法確認為違法之日起計算,但被羈押的期間不計算在內。

30、對起訴後經人民法院判處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並已執行的依照刑法規定不負刑事責任的人和依照刑訴法規定不追究刑事責任的人,有權依法取得賠償。判決確定前被羈押的日期依法不予賠償。

31、賠償請求人單獨提起行政賠償上訴訟的,須以賠償義務機關先行處理為前提。

32、賠償請求人提起行政賠償訴訟的請求涉及不動產的,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單獨提起的行政賠償訴訟案件由被告住所地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33、賠償請求人單獨提起行政賠償訴訟,可以在向賠償義務機關遞交賠償申請後的兩個月屆滿之日起三個月內提出。

34、行政案件原告可在起訴後至人民法院一審內庭審結束前,提出行政賠償請求。

35、法院對賠償請求人未經確認程序而直接提起行政賠償訴訟的案件,在判決時應對賠償義務機關致害行為是否違法予以確認。

36、單獨受理的第一審行政賠償案件審限為三個月,第二審為二個月;一並受理的案件審限與該西案件的審限相同。

37、國務院或者經國務院授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決定一個行政機關行使有關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權,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權只能由公安機關行使。

38、行政處罰由違法行為發生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管轄,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39、違法行為在二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

40、當事人要求聽證的,行政機關應當組織聽證。當事人不承擔行政機關組織聽證的費用。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個人隱私外,聽證公開舉行。

41、當事人到期不繳納罰款的,每日按罰款數額的3%加處罰款。

42、行政監察的對象:國家行政機關、國家公務員、國家行政機關任命的其他人員;監察業務以上級監察機關領導為主。

43、對下列情形,監察機關可以作出監察決定(或者提出監察建議):(一)違反行政紀律,依法應當給予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行政處分的;(二)違反行政紀律取得的財物,依法應當沒收、追繳或者責令退賠的。

44、監察機關立案調查的案件,應當自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結案,延長的,最長不得超過一年。

45、違反治安管理行為在六個月內公安機關沒有發現的,不再處罰。

46、對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的處罰,由縣、市公安局、公安分局或者相當於縣一級的公安機關裁決。警告、50元以下罰款,可由公安派出所裁決。在農村沒有公安派出所的地方,可由其委託鄉(鎮)人民政府裁決。

47、被裁決受治安管理處罰的人或被侵害人不服的,在接到通知侯日內,可向上級公安機關提出申訴,由上一級公安機關在接到申訴後5日內作出裁決;不服該裁決的,可在接到通知後5日內向當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48、犯罪的行為或者結果有一項發生在中國領域內,就認為是在中國領域內的犯罪。

49、中國公民在中國領域外犯刑法規定之罪的,適用刑法,但是按刑法規定的最高刑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50、外國人在中國領域外對中國或公民犯罪,而按刑法規定的最低刑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適用刑法,但是按照犯罪地法律不受處罰的除外。

51、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強奸、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52、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

53、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54、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55、對於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56、對於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57、對於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58、對於從犯,應當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59、對於脅從犯,應當按照他的犯罪情節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60、如果被教唆之人未犯被教唆之罪,對於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61、管制期限:3個月——2年

拘役期限:1個月——6個月

有期徒刑期限:6個月——15年

剝奪政治權利期限:1年——5年(除刑法第57條規定外)

62、犯罪時不滿18周歲的人和審判時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當然也不適用死緩。

對案件起訴到人民法院以前,被告人在羈押期間做人工流產的,應視為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能判處死刑;懷孕婦女因涉嫌犯罪在羈押期間自然流產後,又因同一事實被起訴,交付審判的,應當視為「審判時懷孕的婦女」,依法不適用死刑。

63、在死緩減為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減為有期徒刑的時候,應當把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期限改年以上10年以下。

64、沒收財產以前犯罪分子所負的正當債務,需要以沒收的財產償還的,經債權人請求,應當償還。

65、對於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66、犯罪分子有立功表現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犯罪後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現的,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67、數罪並罰的,管制最高不能超過3年,拘役最高不能超過1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過20年。

68、緩刑適用范圍;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據其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適用緩刑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的。

69、拘役的緩刑考驗期限: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不能少於二個月;有期徒刑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不能少於一年;緩刑考驗期限,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

70、對於累犯,不適用緩刑。

71、減刑適用范圍:被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一)在執行期間,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的,或者有立功表現(可以減刑);(二)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刑法第78條所列6項之一),應當減刑。

72、減刑以後實際執行的刑期: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於原判刑期的1/2;判處無期徒刑的,不能少於10年。

73、由執行機關向中級以上人民法院提出減刑建議書。人民法院應當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非經法定程序不得減刑。

74、假釋適用范圍:被判有期徒刑的,執行原判刑期1/2以上,被判無期徒刑的,實際執行10年以上。如果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假釋後不致再危害社會的。如有特殊情況,經最高院核准,可不受上述執行刑期的限制。

75、累犯以及因強奸、爆炸、搶劫、強*、綁架等**性犯罪被判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釋。

76、有期徒刑的假釋考驗期為沒有執行完畢的刑期,無期徒刑的假釋考驗期為10年。假釋考驗期從假釋之日起計算。

77、在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集體企業和人民團體管理、使用或者運輸中的私人財產,以公共財產論。

78、組織、領導、參加恐怖活動罪,犯此罪並實施**、爆炸、綁架等犯罪的,依照數罪並罰的規定處罰。

79、犯劫持航空器罪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航空器遭受嚴重破壞的,處死刑。

80、非法製造**、**後又非法持有、私藏**、**的,應以非法製造**、**罪論處,不實行數罪並罰。(吸收犯)

81、依法配備公務用槍的人員,非法出租、出借**的,依照非法持有、私藏**、**罪的規定處罰。

依法配置**的人員,非法出租、出借**沒,造成嚴重後果的,依照非法持有、私藏**、**罪的規定處罰。

82、依法配備公務用槍的人員,丟失**不及時報告,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83、交通肇事罪,是指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犯此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肇事後逃逸或者有其他惡劣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

84、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中,如果勞動安全設施符合國家規定,由於其他原因造成嚴重後果的,不成立該罪;如果有關部門或單位職工沒有提出事故隱患,行為人因而未採取措施的,不成立該罪。

85、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化妝品罪,以造成嚴重後果為犯罪成立的條件。

86、生產、銷售刑法第141條至第148條規定的特定偽劣產品,但不符合各該條規定的構成要件時,如銷售金額在5萬元以上,則依照刑法第140條的規定認定為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

87、生產、銷售刑法第141條至第148條規定的特定偽劣產品,構成各該條規定的犯罪,同時又湊成刑法第140條規定的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法條競合)

88、與走私罪犯通謀,為其提供貸款、資金、賬號、發票、證明或者為其提供運輸、保管、郵寄或者其他方便的,以走私罪共犯論處。

89、以**、威脅方法抗拒緝私的,以走私罪和刑法第277條規定的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罪,依數罪並罰規定處罰。

90、公司、企業人員受賄罪(商業受賄罪)中,無論是索取他人財物還是收受他人財物,都必須是為他人謀取利益,即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或者允諾他人謀取利益。至於利益的性質和種類,則不影響該罪的成立。(並且要數額較大)

91、對公司、企業人員行賄罪,行為人必須是為了謀取不正當利益,至於實際上是否獲取了不正當利益,則不影響該罪的成立。

92、非法經營同類營業罪,主體必須是國有公司、企業的董事,數額須為巨大(以上)。

93、為親友非法牟利罪,主體須是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且須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以上)。

94、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主體為國有企業、公司、事業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且須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以上)。

95、玩忽職守造成破產、嚴重損失罪,主體為國有公司、企業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且須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

96、濫用職權造成破產、嚴重損失罪,同上。

97、徇私舞弊低價折股、出售過資產罪,主體為國有公司、企業或其上級主管部門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且須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以上)。

98、偽造貨幣的,處3年——10年有期徒刑,並處5萬元——50萬元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5萬元——50萬元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一)偽造貨幣集團的首要分子;(二)偽造貨幣數額特別巨大的(偽造貨幣的總面額未萬元以上);(三)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

99、出售、購買、運輸假幣罪和金融機構工作人員購買假幣,以假幣換取貨幣罪,在構成要件上存在區別:(1)前罪要求數額較大,後罪無此要求;(2)前罪為一般主體,後罪為特殊主體。

100、行為人出售、運輸假幣構成犯罪,同時有使用假幣行為也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171條出售、購買、運輸假幣罪和第172條持有、使用假幣罪的規定,實行數罪並罰
151、敲詐勒索罪以數額較大為成立要件。行為人知道他人的犯罪事實,向司法機關告發是合法的,但行為人以此相威脅而索取財物的,成立敲詐勒索罪。

152、盜竊廣播電視、公用電信設施價值數額不大,但是構成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依照刑法第124條破壞廣播電視、公用電信設施罪定罪處罰。

153、盜竊廣播電視、公用電信設施,同時構成盜竊罪和破壞廣播電視、公用電信設施罪的,擇一重罪處罰。

154、盜竊使用中的電力設備、同時構成盜竊罪和破壞電力設備罪的,擇一重罪處罰。

155、實施盜竊犯罪,造成公私財物損毀的,以盜竊罪從重處罰;又構成其他犯罪的,擇一重罪處罰。

156、盜竊公私財物未構成盜竊罪,但因採用破壞性手段造成公私財物損毀數額較大的,以故意毀壞財物罪論處。

157、盜竊後為掩蓋罪行或者報復等,故意破壞公私財物構成犯罪的,應當以盜竊罪和構成的其他罪實行數罪並罰。

158、以牟利為目的,盜接他人通信線路,復制他人電信號碼或明知是盜接、復制的電信設備、設施而使用的,以盜竊罪定罪處罰。

159、詐騙未遂但情節嚴重的,應以詐騙罪(未遂)論處。

160、向自動售貨機內投入類似硬幣的金屬片,從而取得商品,數額較大的,不成立詐騙罪只成立盜竊罪。

161、以虛假、毛用的身份證件辦理入網手續並使用行動電話,造成電信資費損失數額較大的,成立詐騙罪。

162、挪用特定款物罪,是指違反國家財經管理制度,將專用於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款物挪作他用,情節嚴重,致使國家和人民群眾利益遭受重大損害的行為。

163、阻礙軍人執行職務的構成刑法第368條的阻礙軍人執行職務罪,而不成立妨害公務罪。

164、妨害公務罪中,對於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人大代表、紅十字會工作人員採用**、威脅方法,而對於國家安全機關、公安機關,則不要求使用**、威脅手段(只須故意阻礙),但必須造成嚴重後果。

165、妨害公務罪中,**行為如果觸犯了其他罪名,如**行為致人重傷、搶奪執法人員**等,應視為想像競合犯,原則上以一重罪論處。

166、同時有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行為的,只認定為一罪,不實行數罪並罰。

167、偽造、變造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後,又利用該公文、證件、印章實施其他犯罪的,從一重罪論處,不實行數罪並罰。(牽連犯)

168、盜竊、搶奪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的,不認定為盜竊罪或搶奪罪。

169、使用竊聽、竊照專用器材竊取他人商業秘密、國家秘密的,從一重罪處罰。

170、成立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罪,不惜不是為境外機構、組織、人員竊取、刺探、收買國家秘密。否則成立刑法第111條規定之罪。

171、非法生產竊聽、竊照專用器材後又非法使用的,只成立非法生產間諜專用器材罪。

172、利用計算機實施金融詐騙、盜竊、貪污、挪用公款、竊取國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其目的行為定罪處罰。

173、只有首要分子和積極參加者才構成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聚眾沖擊國家機關罪。

174、只要首要分子才構成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交通秩序罪。

175、刑法第292條所列四種情形是聚眾斗毆的加重情節,而第293條所列四種情形是尋釁滋事罪的構成要件情節。

176、犯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入境發展黑社會組織罪,又實施了其他犯罪的,實行數罪並罰。

177、對同一犯罪內容同時實施教唆行為與傳授犯罪方法的行為,或者用傳授犯罪方法的手段使他人產生犯罪決意的,此種情況應按照吸收原則,從一重罪處罰。

178、如果行為人分別對不同對象進行教唆與傳授犯罪方法,或者向同一對象教唆此罪而傳授彼罪的犯罪方法,則應按所教唆的罪和傳授犯罪方法實行數罪並罰。

179、非法集會、遊行、示威罪的主體是集會、遊行、示威的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員,集會、遊行、示威的一般參加者不成立此罪。

180、組織和利用會道門、邪教組織或者利用迷信蒙騙他人,致人死亡的,成立組織、利用會道門、邪教組織、利用迷信致人死亡罪。這里的致人死亡是指導致他人實施絕食、自殘、自虐等行為,或者阻止病人進行正常治療,致人死亡的。

181、組織和利用會道門、邪教組織或者利用迷信製造、散布迷信邪說,指使、斜坡其成員或者其他人實施自殺、自傷行為,應以故意**罪、故意傷害罪論處。

182、組織和利用會道門、邪教組織或者利用迷信姦淫婦女或者幼女、詐騙財物的,分別以強*罪、姦淫幼女罪、詐騙罪定罪處罰。

183、行為人不是聚眾賭博、開設賭場或以賭博為業的,只是單純的參加賭博的行為,不成立賭博罪。

184、對以賭博為名騙取他人財物的,宜認定為詐騙罪。

185、旅館業、飲食服務業、文化娛樂業、出租汽車業等單位的人員,在公安機關查處賣淫、嫖娼活動時,為違法犯罪分子通風報信,情節嚴重的,以包庇罪論處。

186、刑法第318條所列七項情形,是組織他人偷越國(邊)境罪的加重情節。其中(三)造成被組織人重傷、死亡的;(四)剝奪或限制被組織人人身自由的;(五)以**、威脅方法抗拒檢查的都以組織他人偷越國(邊)境罪定罪處罰,不再定其他罪名。

Ⅱ 最為普通公民,我們應該懂得哪些基本的法律常識

學懂法律到什麼地方去才有用?請指示!

Ⅲ 有什麼關於中學生的法律知識

中學生屬於未成人,對於其保護的法律主要是《未成年保護法》,《義務教育法》。其中關於中學生在學校的法律條款介紹如下:

《未成年保護法》第三章

第十三條 學校應當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對未成年學生進行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以及社會生活指導和青春期教育。

學校應當關心、愛護學生;對品行有缺點、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應當耐心教育、幫助、不得歧視。

第十四條 學校應當尊重未成年學生的受教育權,不得隨意開除未成年學生。

第十五條 學校、幼兒園的教職員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

第十六條 學校不得使未成年學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學設施中活動。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擾亂教學秩序,不得侵佔、破壞學校的場地,房屋和設備。

第十七條 學校和幼兒園安排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參加集會,文化娛樂、社會實踐等集體活動,應當有利於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防止發生人身安全事故。

第十八條 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送工讀學校接受義務教育的未成年人,工讀學校應當對其進行思想教育、文化教育、勞動技術教育和職業教育。

(3)基礎法律知識材料擴展閱讀

副標題中推搡學生 ,把學生攆出教室,未經允許私自翻抽屜行為不合法。

沒收手機若學校有規定,學生不能攜帶手機進校;老師發現後也只能是代為保管,在一定時間後需要歸還學生,另外老師在保管期間不能去打開手機看學生的信息。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四十三條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權利:

(一)參加教育教學計劃安排的各種活動,使用教育教學設施、設備、圖書資料;

(二)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獲得獎學金、貸學金、助學金;

(三)在學業成績和品行上獲得公正評價,完成規定的學業後獲得相應的學業證書、學位證書;

(四)對學校給予的處分不服向有關部門提出申訴,對學校、教師侵犯其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提出申訴或者依法提起訴訟;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

Ⅳ 有關法律的知識

日常生活中,涉及的法律和民法相關比較多,另外比較重要的就是工作中涉及的勞動法

如果是非上述原因解除合同,公司必須提供賠償,賠償標准如下: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而女性員工在勞動合同存續期間,還享有三期(孕期、產期和哺乳期)的保障。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61條規定:"不得安排女職工在懷孕期間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孕期禁忌從事的勞動。對懷孕七個月以上的女職工,不得安排其延長工作時間和夜班勞動。

Ⅳ 保安需要具備哪些基礎的法律常識

保安需要具備常用法律知識:憲法、刑法、民法、刑事訴訟法、治安管理處罰法、勞版動法、職業權病防治法、突發事件應對法、消防法、常用行政法規、企事業單位內部治安保衛條例、保安服務管理條例、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等。

Ⅵ 法律基本常識

日常生活中,涉及的法律和民法相關比較多,另外比較重要的就是工作中涉及的勞動法

如果是非上述原因解除合同,公司必須提供賠償,賠償標准如下: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而女性員工在勞動合同存續期間,還享有三期(孕期、產期和哺乳期)的保障。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61條規定:"不得安排女職工在懷孕期間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孕期禁忌從事的勞動。對懷孕七個月以上的女職工,不得安排其延長工作時間和夜班勞動。

Ⅶ 青少年法律知識有哪些

保護青少年的法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家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家庭寄養管理暫行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 、《婦女兒童權益保護法》等法律法規。

青少年保護法是青少年法規的一種。

這類法規重點規定了對青少年和兒童的教育保護。如青少年的就業、受教育的法律保護,婚姻和家庭的法律保護以及凈化青少年的社會環境等保護性規定。

許多國家對青少年犯罪的處理方面也規定了許多福利性和保護性措施。

如對未成人犯罪不得判處死刑;設立少年法庭審理少年案件;少年犯在條件、設施較好的青少年教養院、少年院等機構中教育改造等。

(7)基礎法律知識材料擴展閱讀:

為了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促進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把他們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

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對未成年人進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紀律和法制教育,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國際主義、共產主義的教育。

提倡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公德,反對資本主義的、封建主義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的侵蝕。

保護未成年人,是國家機關、武裝力量、政黨、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城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責任。

對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行為,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有權予以勸阻、制止或者向有關部門提出檢舉或者控告。

網路-青少年保護法

Ⅷ 小學生法律常識

小學生法律常識:

小學生要尊敬國旗、國徽,會唱國歌,升降國旗、奏唱國歌時肅立、脫帽、行注目禮,少先隊員行隊禮。尊敬父母,關心父母身體健康,主動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聽從父母和長輩的教導,外出或回到家要主動打招呼。

小學生要尊老愛幼,平等待人。同學之間友好相處,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不欺負弱小,不譏笑、戲弄他人。尊重殘疾人。尊重他人的民族習慣。待人有禮貌,說話文明,講普通話,會用禮貌用語。不罵人,不打架。到他人房間先敲門,經允許再進入,不隨意翻動別人的物品,不打擾別人的工作、學習和休息。

小學生要誠實守信,不說謊話,知錯就改,不隨意拿別人的東西,借東西及時歸還,答應別人的事努力做到,做不到時表示歉意。考試不作弊。虛心學習別人長處和優點,不嫉妒別人。遇到挫折和失敗不灰心,不氣餒,遇到困難努力克服。愛惜糧食和學習、生活用品。節約水電,不比吃穿,不亂花錢。

(8)基礎法律知識材料擴展閱讀:

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權,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權。未成年人不分性別、民族、種族、家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平等地享有權利。

恐嚇取財罪。就是用不當的手法,包括:恐嚇、威脅、暴力等,向別的同學借錢不還或強索金錢。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3條規定: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參與權等權利,國家根據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特點給予特殊、優先保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Ⅸ 針對小學生應該重點學習哪些法律知識查閱相關資料並向其他同學推薦幾部相關法

小學生應來該重點學習的法源律知識。
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小學生應該重點學習的法律知識,應該有以下幾個方面的。
一、未成年人保護法
小學生是未成年人首先要了解未成年人保護法,讓他們知道怎樣利用法律武器去保護自己的人身和生命安全。
二、義務教育法
讓小學生明白自己的有義務學習,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要認真刻苦,珍惜國家提供的義務教育資源。培養他們從小樹立為國家為社會學習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為國爭光為人民謀福利。
三、交通法
讓小學生了解交通法規,並且在日常生活中,自覺遵守交通法律法規的確保自己的和他人的人身安全,在日常生活中安全出行為社會和家庭做出自己的貢獻。
四、憲法
讓小學生了解相關的憲法內容與他們相關的一些憲法內容作為了解,可以更好地適應於社會適用於自己的校園生活時刻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總之,讓小學生學習一些和他們自身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對他們的人身安全有一定的幫助作用,也讓他們從小就有知法守法意識,為將來步入社會打下堅實的法律基礎。

熱點內容
國有企業改製法律法規 發布:2025-02-07 16:26:57 瀏覽:380
法學好找女 發布:2025-02-07 15:59:52 瀏覽:96
公司聘用法律顧問一年多少錢 發布:2025-02-07 15:55:39 瀏覽:35
道德一般屬於 發布:2025-02-07 15:50:27 瀏覽:370
民法通則92條 發布:2025-02-07 15:01:48 瀏覽:583
律師擔任法律顧問如何考核 發布:2025-02-07 14:39:47 瀏覽:619
法官詢問證人 發布:2025-02-07 14:31:30 瀏覽:331
最後一次出走社會與法 發布:2025-02-07 14:27:26 瀏覽:224
法律服務所存在的問題 發布:2025-02-07 14:20:24 瀏覽:350
專利侵權管轄法院 發布:2025-02-07 14:15:12 瀏覽: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