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產生外部法律效力的行政行為
① 不產生外部法律效力的行政行為可以作為民事訴訟的證據嗎
第一、這種處理方式延長了案件的審判周期,增加了當事人的訟累,也浪費了法院的訴訟成本,不符合訴訟效率和經濟原則,也不利於社會關系和經濟關系的穩定。
② 不產生外部法律效力的行為是什麼意思
不產生法律效力的意思就是該證據(文本、音像資料、證人證言、物證書證等)在法律上對當事人沒有約束力,也不能被法庭採信。
簽名也是有法律效力的,如果對方質疑簽名的真實性的話,舉證責任就轉移到對方。
③ 不能提起行政訴訟的行為有哪些
法律分析:(一)公安、國家安全等機關依照刑事訴訟法的明確授權實施的行為;
(二)調解行為以及法律規定的仲裁行為;
(三)行政指導行為;
(四)駁回當事人對行政行為提起申訴的重復處理行為;
(五)行政機關作出的不產生外部法律效力的行為;
(六)行政機關為作出行政行為而實施的准備、論證、研究、層報、咨詢等過程性行為;
(七)行政機關根據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協助執行通知書作出的執行行為,但行政機關擴大執行范圍或者採取違法方式實施的除外;
(八)上級行政機關基於內部層級監督關系對下級行政機關作出的聽取報告、執法檢查、督促履責等行為;
(九)行政機關針對信訪事項作出的登記、受理、交辦、轉送、復查、復核意見等行為;
(十)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權利義務不產生實際影響的行為。
以上行為都不能提起行政訴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一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不服,依法提起訴訟的,屬於人民法院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
下列行為不屬於人民法院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
(一)公安、國家安全等機關依照刑事訴訟法的明確授權實施的行為;
(二)調解行為以及法律規定的仲裁行為;
(三)行政指導行為;
(四)駁回當事人對行政行為提起申訴的重復處理行為;
(五)行政機關作出的不產生外部法律效力的行為;
(六)行政機關為作出行政行為而實施的准備、論證、研究、層報、咨詢等過程性行為;
(七)行政機關根據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協助執行通知書作出的執行行為,但行政機關擴大執行范圍或者採取違法方式實施的除外;
(八)上級行政機關基於內部層級監督關系對下級行政機關作出的聽取報告、執法檢查、督促履責等行為;
(九)行政機關針對信訪事項作出的登記、受理、交辦、轉送、復查、復核意見等行為;
(十)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權利義務不產生實際影響的行為。
④ 屬於不產生外部法律效力的行政行為對行政相對人有什麼影響
摘要 ,對當事人權利義務直接產生影響的應當是相關職能部門作出的行政行為,案涉函件對權利義務並不產生實際影響,不具有可訴性。
⑤ 不產生外部法律效力的行政報告對報告中的相對人有什麼影響
摘要 《行政訴訟法》第二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前款所稱行政行為,包括法律、法規、規章授權的組織作出的行政行為。
⑥ 屬於不產生外部法律效力的行政報告對報告中的當事人起到什麼作用
摘要 行政行為應當具有外部性,即行政行為對於行政主體之外的人發生法律效果,行政機關之間或行政機關內部的意見交換等行政內部行為因欠缺對外性而不具有可訴性。
⑦ 不產生外部法律效力的行為是什麼意思
您好,就是違法違規不對外產生法律效力,承諾是指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承諾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根據交易習慣或者要約表明可以通過行為作出承諾的除外。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受要約人接受要約所做的答復不發生法律效力:
(1)承諾撤回。承諾人可以發出承諾後又撤回承諾,但撤回承諾的通知應當在承諾通知到達要約人之前或者與承諾通知
同時到達要約人。
2)承諾逾期,要約方沒有認可其為承諾。
承諾生效的條件
承諾是指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在法律上,承諾必須具備如下條件,才能產生法律效力。
(1)承諾必須由受要約人向要約人作出;
(2)承諾必須在要約的有效期限內到達要約人;
3)承諾的內容必須與要約的內容一致;
(4)承諾必須表明受要約人決定與要約人訂立合同;
(5)承諾的方式必須符合要約的要求。
根據合同法第27條規定,承諾可以撤回,撤回承諾的通知應當在承諾通知到達要約人之前或與承諾通知同時到達要約人。
【法律依據】
第二十一條承諾是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
第二十二條承諾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根據交易習慣或者要約表明可以通過行為作出承諾的除外
第二十七條承諾可以撤回。撤回承諾的通知應當在承諾通知到達要約人之前或者與承諾通知同時到達要約人。
第二十八條受要約人超過承諾期限發出承諾的,除要約人及時通知受要約人該
承諾有效的以外,為新要約。
第二十九條受要約人在承諾期限內發出承諾,按照通常情形能夠及時到達要約人,但因其他原因承諾到達要約人時超過承諾期限的,除要約人及時通知受要約人因承諾超過期限不接受該承諾的以外,該承諾有效。
第三十條承諾的內容應當與要約的內容一致。受要約人對要約的內容作出實質性變更的,為新要約。有關合同標的、數量、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期限、履行地點和方式、違約責任和解決爭議方法等的變更,是對要約內容的實質性變更。
第三十一條承諾對要約的內容作出非實質性變更的,除要約人及時表示反對或者要約表明承諾不得對要約的內容作出任何變更的以外,該承諾有效,合同的內容以承諾的內容為准。
⑧ 屬於不產生外部法律效力的行政行為對行政相對人有什麼影響
摘要 內部行政行為是指行政主體在內部行政組織管理過程中所作的只對行政組織內部產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行為,因而內部行政行為對公務員的權利和義務有重大的影響。
⑨ 內部行政行為有哪些
法律分析:內部行政行為是指行政主體(包括行政機關、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和部分國有事業單位)在內部行政組織管理過程中所作的只對行政組織內部產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行為。依內部行政行為的內容可將其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涉及行政機關公務員權利義務的內部人事管理行為,如行政主體對內部行政人員的獎懲、任免、考核、退休等;另一類是行政主體間工作關系行為,如上下級行政機關以及同級行政機關之間的請示、報告、批復、通知等。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的解釋 》
第一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不服,依法提起訴訟的,屬於人民法院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
下列行為不屬於人民法院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
(一)公安、國家安全等機關依照刑事訴訟法的明確授權實施的行為;
(二)調解行為以及法律規定的仲裁行為;
(三)行政指導行為;
(四)駁回當事人對行政行為提起申訴的重復處理行為;
(五)行政機關作出的不產生外部法律效力的行為;
(六)行政機關為作出行政行為而實施的准備、論證、研究、層報、咨詢等過程性行為;
(七)行政機關根據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協助執行通知書作出的執行行為,但行政機關擴大執行范圍或者採取違法方式實施的除外;
(八)上級行政機關基於內部層級監督關系對下級行政機關作出的聽取報告、執法檢查、督促履責等行為;
(九)行政機關針對信訪事項作出的登記、受理、交辦、轉送、復查、復核意見等行為;
(十)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權利義務不產生實際影響的行為。
⑩ 不產生法律效力
無效民事行為。
【拓展資料】
一、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依法不能獨立實施的;三、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所為的;四、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五、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六、經濟合同違反國家指令性計劃的;七、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無效的民事行為,從行為開始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第一條第二款第五項規定,行政機關作出的不產生外部法律效力的行為,不屬於人民法院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比如依據《紀要》作出通知停止安置點自建安置房的審批,已審批的自建安置房停止建設。縣城規劃建設管理委員會就安置點自建拆遷戶安置問題向自治縣政府上報請示後,鎮政府重新制定《房屋徵收與補償協議之補充協議》範本合同,自建拆遷戶可在四種方式中擇一安置。這時的《紀要》僅系行政機關內部會議決定,尚需各職能部門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才能實現,並未直接對外產生法律效力。二審裁定駁回起訴,認定事實不清,適用法律錯誤。請求撤銷二審裁定,依法再審本案。
本院經審查認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第一條第二款第五項規定,行政機關作出的不產生外部法律效力的行為,不屬於人民法院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本案中,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政府就漁洋關鎮崇陽古槐拆遷安置點規劃調整事宜作出25號《紀要》,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漁洋關鎮人民政府(以下簡稱漁洋關鎮政府)根據《漁洋關鎮武漢大道沿線城市設計》和25號《紀要》,先後作出通知,停止崇陽古槐安置點自建安置房的審批,已審批的自建安置房停止建設。
湖北省五峰新縣城規劃建設管理委員會就崇陽古槐安置點自建拆遷戶安置問題向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政府上報請示後,漁洋關鎮政府重新制定了《房屋徵收與補償協議之補充協議》範本合同,自建拆遷戶可在四種方式中擇一安置。故25號《紀要》僅系行政機關內部會議決定,尚需各職能部門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才能實現,並未直接對外產生法律效力。周凱、胡學蘭訴請撤銷25號《紀要》中「取消崇陽古槐自建安置點」的決定,不屬於人民法院行政訴訟受案范圍。一、二審裁定駁回起訴,並無不當。周凱、胡學蘭申請再審的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