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夥企業法律責任員工保險
⑴ 合夥企業的責任形式是什麼
《中華人民抄共和國合夥企襲業法》第二條
本法所稱合夥企業,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依照本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的普通合夥企業和有限合夥企業。
普通合夥企業由普通合夥人組成,合夥人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本法對普通合夥人承擔責任的形式有特別規定的,從其規定。
有限合夥企業由普通合夥人和有限合夥人組成,普通合夥人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有限合夥人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基本特徵
合夥企業基本特徵:
1、合夥企業由各合夥人組成.
2、合夥企業以合夥協議作為其法律基礎.
3、合夥企業的內部關系屬於合夥關系.
4、普通合夥人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合夥企業解散時,合夥企業財產的清償順序
1、合夥企業所欠招用的職工工資和勞動保險費用
2、合夥企業所欠稅款
3、合夥企業的債務
4、返還合夥人的出資
合夥企業財產按上述順序清償後仍有剩餘的,則按協議中約定比例向股東分配利潤,如協議中沒有約定的,則平均分配股東利潤。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責任。
⑵ 合夥企業法律責任
普通合夥企業的法律責任有:
1、違法取得合夥企業登記的,由企業登記機關責令改正,處以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2、普通合夥企業未在其名稱中標明「普通合夥」的,由企業登記機關責令限期改正,處以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3、其他法律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夥企業法》第九十三條
違反本法規定,提交虛假文件或者採取其他欺騙手段,取得合夥企業登記的,由企業登記機關責令改正,處以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撤銷企業登記,並處以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九十四條
違反本法規定,合夥企業未在其名稱中標明「普通合夥」、「特殊普通合夥」或者「有限合夥」字樣的,由企業登記機關責令限期改正,處以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⑶ 合夥企業及合夥人的責任承擔
法律分析:1、一個合夥人或者數個合夥人在執業活動中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合夥企業債務的,應當承擔無限責任或者無限連帶責任。2、其他合夥人以其在合夥企業中的財產份額為限承擔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夥企業法》
第五十七條 一個合夥人或者數個合夥人在執業活動中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合夥企業債務的,應當承擔無限責任或者無限連帶責任,其他合夥人以其在合夥企業中的財產份額為限承擔責任。合夥人在執業活動中非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合夥企業債務以及合夥企業的其他債務,由全體合夥人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第五十八條 合夥人執業活動中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合夥企業債務,以合夥企業財產對外承擔責任後,該合夥人應當按照合夥協議的約定對給合夥企業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十九條 特殊的普通合夥企業應當建立執業風險基金、辦理職業保險。
⑷ 合夥企業需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合夥企業違反合夥企業法應承擔以下法律責任:
1、提交虛假文件或者採取其他欺騙手段,取得合夥企業登記的,由企業登記機關責令改正,處以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2、合夥企業的名稱違反法律規定的,由企業登記機關責令限期改正,處以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3、其他法律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夥企業法》第九十三條
違反本法規定,提交虛假文件或者採取其他欺騙手段,取得合夥企業登記的,由企業登記機關責令改正,處以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撤銷企業登記,並處以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九十四條
違反本法規定,合夥企業未在其名稱中標明「普通合夥」、「特殊普通合夥」或者「有限合夥」字樣的,由企業登記機關責令限期改正,處以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⑸ 合夥企業可以交社保嗎
法律分析:公司合夥人,如果屬於公司的員工,是需要繳納社保的。如果只是投資合夥,不屬於公司的員工,則該公司是不需要為其繳納社保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五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自願參加社會保險的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應當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國家建立全國統一的個人社會保障號碼。個人社會保障號碼為公民身份號碼。
⑹ 合夥企業的法律特徵是什麼
法律特徵:
1、普通合夥企業由2人以上的普通合夥人(沒有上限規定)組成。
普通合夥企業中,合夥人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特殊的普通合夥企業中,一個合夥人或數個合夥人在執業活動中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合夥企業債務的,應當承擔無限責任或者無限連帶責任,其他合夥人則僅以其在合夥企業中的財產份額為限承擔責任。
2、有限合夥企業由2人以上50人以下的普通合夥人和有限合夥人組成,其中普通合夥人和有限合夥人都至少有1人。
當有限合夥企業只剩下普通合夥人時,應當轉為普通合夥企業,如果只剩下有限合夥人時,應當解散。普通合夥人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有限合夥人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責任。
(6)合夥企業法律責任員工保險擴展閱讀:
合夥企業具有以下基本特徵:
1、合夥企業由各合夥人組成。
2、合夥企業以合夥協議作為其法律基礎。
3、合夥企業的內部關系屬於合夥關系。
4、普通合夥人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合夥企業解散時,合夥企業財產的清償順序:
1、合夥企業所欠招用的職工工資和勞動保險費用。
2、合夥企業所欠稅款。
3、合夥企業的債務。
4、返還合夥人的出資。
合夥企業財產按上述順序清償後仍有剩餘的,則按協議中約定比例向股東分配利潤,如協議中沒有約定的,則平均分配股東利潤。
⑺ 企業承擔的其他法律責任(保險,納稅)種類
企業承擔的法律責任:
1、必須為員工購買社會保險(包括養老、醫療、工傷、生育、失業保險);
2、企業必須為員工簽訂勞動合同;
3、員工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
拓展資料:
企業是指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規定的居民企業和非居民企業。
居民企業,是指依法在中國境內成立,或者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成立但實際管理機構在中國境內的企業。
非居民企業,是指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成立且實際管理機構不在中國境內,但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但有來源於中國境內所得的企業。
分類
(一)以投資人的出資方式和責任形式分為: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公司制企業。公司制企業又分為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二)以投資者的地區不同分為:內資企業、外資企業和港、澳、台商投資企業。
(三)按所有制結構可分為:全民所有制企業、集體所有制和私營企業和外資。
(四)按股東對公司所負責不同分為:無限責任公司、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五)按信用等級可分為:人合公司、資合公司、人合兼資合公司。
(六)按公司地位類型可分為:母公司、子公司。
(七)按規模可分為:特大型企業、大型企業、中型企業、小型企業和微型企業。
(八)按經濟部門可分為:農業企業、工業企業和服務企業等等。
(九)按企業健康程度可分為:相對比較健康的隨機應變型企業、軍隊型企業、韌力調節型企業,和相對不健康的消極進取型企業、時停時進型企業、過度膨脹型企業、過度管理型企業。
⑻ 合夥企業的追償方式有哪些如何追償
合夥人的追償方式有合夥企業的利潤分配、虧損分擔,按照合夥協議的約定辦理;合夥合同約定了損益分配比例,則從約定;如果未約定損益分配比例,則按出資比例負擔損失。
【法律依據】
《合夥企業法》第八十九條
合夥企業財產在支付清算費用和職工工資、社會保險費用、法定補償金以及繳納所欠稅款、清償債務後的剩餘財產,依照本法第三十三條第一款的規定進行分配。
第九十條
清算結束,清算人應當編制清算報告,經全體合夥人簽名、蓋章後,在十五日內向企業登記機關報送清算報告,申請辦理合夥企業注銷登記。
第九十一條
合夥企業注銷後,原普通合夥人對合夥企業存續期間的債務仍應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第九十二條
合夥企業不能清償到期債務的,債權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破產清算申請,也可以要求普通合夥人清償。合夥企業依法被宣告破產的,普通合夥人對合夥企業債務仍應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⑼ 合夥企業在管理中,存在哪些法律風險如何依據法律進行規避
結合我自身所理解的法律知識,以及現實中
所碰到的這類問題,給出下面的答案。希望
可以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首先我想說,針對不同企業的特殊形態、
所在行業的不同特性、所涉人員的素質等邊
際界限的不一樣,對於任何一家企業來說,
都有相對獨特的法律風險。
這些問題,我現在無法給出建議。所以我
只針對任何一家企業都會碰到的通用管理問
題,點明其中的風險所在。
1、合夥人之間的合夥協議所涉的風險,
股權的比重,利益分配的方式、新增、減少
股東的原則,解散的條件,經營權、監督權
的明細。
註:可能感覺畫蛇添足,但這些東西,確
是企業的基石所在。這是解決最大問題的依
據,如果不能清晰、明確,那麼無休無止的
煩惱,一定會伴隨這家企業的一生。
2、人才是決定一切的根本因素,所以老
板們之間的事弄明白了,下面需要關注員工
的問題了。勞動合同的具體內容是否違
反國家強制規定,這是要重點關注的。這里
面涉及太多東西,我就不細說了。另外要注
意的就是規章制度是否合法,也是主要觀注
的問題。不要靈活機動的罰,一定要有章可
尋,不然勞動者基本一告一個准兒,你就等
著賠錢吧。
3、企業嘛,無非就是要「進來、出去、剩
下錢」。所以,財務工作一定要請個專業人
士進行。不然稅務機關,會給你很大的教訓。
4、廣開財源的最大風險,就是對新客戶的
了解不深,所以最好有一份格式合同與交易
方法的底限要明晰。
5、特別提出:任何商品都有流轉過程,把
每一塊的銜接與權責盡量制度化了。
只要把上面的東西明晰了,管理者只要監督
是否有人違反制度就好了。
其實我說的這些,只是框架,遠遠不夠。當
然涉及的法律也很多。就像做帳需要會計一樣,
想要全方位的避免或解決法律問題,你們也需
要一個專業的法律顧問。這跟本就不是外行人
士看幾個月書或新出校門的法律學生,就能弄
懂的知識。
我說的這些是給職業經理人看的,如果提問
者是個老闆或法律新手,那麼請簡單知道就好。
不用再深挖這篇文章的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