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勞務派遣公司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勞務派遣公司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5-06 05:37:53

1. 關於勞務派遣單位的法定責任是什麼

勞務派遣單位必須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 勞務派遣單位不得以任何形式收取抵押金、保證金及其他費用。勞務派遣單位應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可對違反規定的單位給予行政處分,逾期不繳的按日加收欠繳金額的滯納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八十三條【違法約定試用期的法律責任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與勞動者約定試用期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違法約定的試用期已經履行的,由用人單位以勞動者試用期滿月工資為標准,按已經履行的超過法定試用期的期間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第八十四條【扣押勞動者身份等證件的法律責任】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扣押勞動者居民身份證等證件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依照有關法律規定給予處罰。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以擔保或者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標准處以罰款;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勞動者依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扣押勞動者檔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
第八十五條【未依法支付勞動報酬、經濟補償等的法律責任】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2. 勞務派遣單位都有哪些法律責任

勞務派遣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規定應承擔的法律責任主要包括行政責任和民事責任版。
在行政責任方面,權根據勞務派遣單位行政違法行為情節的輕重,其應當承擔的行政法律責任分為兩種:
一是,對一般的違反本法規定的行政違法行為,由主管部門責令改正。
二是,對情節嚴重的行政違法行為,由主管部門處以罰款,並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營業執照。
在民事責任方面,「給被派遣勞動者權益造成損害的,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這是對被派遣勞動者權益受到損害的民事責任的規定。

3. 勞務派遣公司承擔什麼責任

法律分析:一是勞動關系不清晰。勞務型公司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務派遣協議,用人單位不直接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造成勞動者勞動關系和工作崗位分別屬於兩家單位的情況。二是工資支付不透明。由於勞動者的勞動關系和工作崗位分屬兩家,出現部分勞務型企業及用人單位隨意剋扣工資,不按月發放工資、不按規定結付加班工資等情況,勞動者的權益受侵害後責任主體不明確。三是社會保險不參加。有的用人單位利用勞務派遣用人形式,逃避社會保險義務,而勞務型公司又不為勞務人員辦理參保手續,不繳納社保費,或者是讓勞務人員自己承擔繳納全部的社保費。四是同等勞動不同報酬。勞務人員在用人單位往往成為另類,從事的是苦、臟、累、重的工作,報酬待遇低,不享受用人單位的獎金和福利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五十八條 勞務派遣單位是本法所稱用人單位,應當履行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義務。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除應當載明本法第十七條規定的事項外,還應當載明被派遣勞動者的用工單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崗位等情況。

勞務派遣單位應當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按月支付勞動報酬;被派遣勞動者在無工作期間,勞務派遣單位應當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准,向其按月支付報酬。

第五十九條 勞務派遣單位派遣勞動者應當與接受以勞務派遣形式用工的單位(以下稱用工單位)訂立勞務派遣協議。勞務派遣協議應當約定派遣崗位和人員數量、派遣期限、勞動報酬和社會保險費的數額與支付方式以及違反協議的責任。

用工單位應當根據工作崗位的實際需要與勞務派遣單位確定派遣期限,不得將連續用工期限分割訂立數個短期勞務派遣協議。

第六十條 勞務派遣單位應當將勞務派遣協議的內容告知被派遣勞動者。

勞務派遣單位不得剋扣用工單位按照勞務派遣協議支付給被派遣勞動者的勞動報酬。

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不得向被派遣勞動者收取費用。

4. 用工單位違反有關勞務派遣規定應當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

《勞動合同法》第九十二條,違反本法規定,未經許可,擅自經營勞務派遣業務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
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勞務派遣單位、用工單位違反本法有關勞務派遣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以每人五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標准處以罰款;
對勞務派遣單位,吊銷其勞務派遣業務經營許可證。用工單位給被派遣勞動者造成損害的,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
《勞動合同法》第九十二條,違反本法規定,未經許可,擅自經營勞務派遣業務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
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勞務派遣單位、用工單位違反本法有關勞務派遣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
逾期不改正的,以每人五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標准處以罰款,對勞務派遣單位,吊銷其勞務派遣業務經營許可證。
用工單位給被派遣勞動者造成損害的,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5.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九十二條 勞務派遣單位的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勞務派遣單位、用工單位違反本法有關勞務派遣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以每人五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標准處以罰款,對勞務派遣單位,吊銷其勞務派遣業務經營許可證。用工單位給被派遣勞動者造成損害的,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九十二條,1.違反本法規定,未經許可,擅自經營勞務派遣業務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2.沒有違法所得的,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3.勞務派遣單位、用工單位違反本法有關勞務派遣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4.逾期不改正的,以每人五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標准處以罰款,對勞務派遣單位,吊銷其勞務派遣業務經營許可證。用工單位給被派遣勞動者造成損害的,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6. 單位在勞務派遣中有怎樣的責任

法律分析:一、勞務派遣公司需要對企業承擔什麼責任。

1、勞務派遣公司要和企業簽訂好勞務派遣協議。協議應當約定派遣崗位、人員數量、派遣期限、勞動報酬和社保數額及支付方式以及違約責任等。企業應當根據工作崗位的實際需要確定派遣期限,不得將連續用工期限分割訂立數個短期勞務派遣協議。

2、針對勞務派遣公司不履行簽約合同的,企業有權追究其違約責任。3、按照合同條款規定派遣符合條件的勞務人員到企業工作。

二、勞務派遣公司需要對勞務派遣員工需要承擔什麼責任。

1、勞務派遣公司有義務把用人單位、人力派遣公司雙方簽定勞務派遣協議的事實告知派遣人員,並且作為派遣單位和勞動派遣人員簽定勞動合同的其中一項條款。

2、全面負責被派遣勞務人員的勞務用工管理、勞務糾紛處理與社保辦理,處理涉及勞動關系的所有事宜,與勞務派遣人員簽訂勞動合同,並且提供給用人單位備案。

3、勞務派遣公司應負責派遣人員檔案管理,負責建立、接轉勞動派遣人員檔案。

4、勞務派遣人員發生工作事故的,勞務派遣公司接到企業通知後,按相關保險條例妥善處理,並負責辦理申報和理賠事宜。

5、對勞動派遣人員給企業造成的經濟損失,勞務派遣公司應積極幫助用人單位向勞務人員索賠,用人單位提供必要的協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條 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後,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工作人員追償。 勞務派遣期間,被派遣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派遣的用工單位承擔侵權責任;勞務派遣單位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責任。

7. 勞務派遣單位違法應當承擔的責任

法律分析:《勞動合同法》的第五十七條至第六十一條對勞務派遣單位應當履行的義務作了明確規定,勞務派遣單位應當嚴格執行這些規定,履行自己應盡的義務。如果勞務派遣單位違反了相關規定,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勞務派遣單位承擔責任的形式有三種:

其一,行政責任。勞務派遣單位應當履行的義務涉及多個行政部門,即有勞動行政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也有公安行政部門、稅務行政部門。當勞務派遣單位違反規定時,勞動行政部門和其他有關主管部門就應當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責令用人單位改正。這主要指,勞務派遣單位未按規定登記的,未按規定要求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的,未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二年以上勞動合同的,未按規定向在無工作期間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務派遣協議的內容不符合要求的,未將勞務派遣協議內容告知勞動者的,被派遣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未按用工單位所在地的標准執行的等。

其二,行政處罰。對於勞務派遣單位未履行應盡義務情節嚴重的,勞動行政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可以對其以每人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標准處以罰款;行政處罰所涉及的勞務派遣單位的違法行為雖然仍是以上所述行為,但在情節上更為嚴重,必須給予處罰,才能體現法律的權威。對勞務派遣單位違法行為嚴重到一定程度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還應當吊銷其營業執照。

其三,連帶賠償責任。即給被派遣勞動者造成的損害,不管是勞務派遣單位造成的,還是用工單位造成的,勞動者都可以要求任何一方承擔責任。在一方對勞動者承擔了損害賠償的責任後,可以要求另一方承擔應承擔的責任。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在連帶賠償責任問題上,對各自應負責任的劃分,可以通過協商解決,也可以通過仲裁或訴訟程序解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九十二條 勞務派遣單位違反本法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和其他有關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以每人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標准處以罰款,並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營業執照;給被派遣勞動者造成損害的,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這一規定明確了勞務派遣單位具有違法行為時的法律責任。

8. 勞務派遣單位有什麼法定責任

在勞務派遣中,勞務派遣單位有5大義務需要履行,派遣單位如果不履行以上義務,是要承擔法律責任的。
1、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除應當載明勞動合同必備的條款外,還應當載明被派遣勞動者的用工單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崗位等情況。
2、勞務派遣單位應當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2年以上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3、勞務派遣單位應當按月向勞動者支付報酬;被派遣勞動者在無工作期間,勞務派遣單位應當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准,向其按月支付報酬。
4、勞務派遣單位應當將勞務派遣協議的內容告知被派遣勞動者,不得剋扣用工單位按勞務派遣協議支付給被派遣勞動者的勞動報酬。
5、勞務派遣單位不得向被派遣勞動者收取費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六十條:勞務派遣單位應當將勞務派遣協議的內容告知被派遣勞動者。
勞務派遣單位不得剋扣用工單位按照勞務派遣協議支付給被派遣勞動者的勞動報酬。
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不得向被派遣勞動者收取費用。

9. 勞務派遣公司侵權應承擔怎樣的責任

勞務派遣單位承擔侵權責任的法定條件,是勞務派遣期間,被派遣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而勞務派遣單位對此有過錯的。但是在上述情形下,用工單位也要承擔侵權的責任,而勞務派遣單位只是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責任。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條
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後,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工作人員追償。
勞務派遣期間,被派遣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派遣的用工單位承擔侵權責任;勞務派遣單位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責任。
第一千一百九十二條
個人之間形成勞務關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一方承擔侵權責任。接受勞務一方承擔侵權責任後,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提供勞務一方追償。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受到損害的,根據雙方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

10. 勞務派遣致人損害責任承擔

法律分析:勞務派遣期間,被派遣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致人損害時,各責任主體應當按照如下順序承擔責任:

第一:由接受派遣的用工單位承擔無過錯的替代責任。

第二:如果派遣單位沒有過錯的,不承擔責任;派遣單位有過錯的,應當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賠償責任。例如,派遣單位明知被派遣的員工在安裝空調的過程中曾經有過多次致人損害的情形,受派遣單位提出要求更換的請求後不予理睬;再比如,被派遣的員工沒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系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第三:被派遣員工不對外承擔侵權責任。接受派遣單位和派遣單位承擔賠償責任後,有權向有過錯的工作人員部分或者全部追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條 第二款 勞務派遣期間,被派遣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派遣的用工單位承擔侵權責任;勞務派遣單位有過錯的, 承擔相應的責任。

熱點內容
大法官五行 發布:2025-02-07 17:13:28 瀏覽:567
國有企業改製法律法規 發布:2025-02-07 16:26:57 瀏覽:380
法學好找女 發布:2025-02-07 15:59:52 瀏覽:96
公司聘用法律顧問一年多少錢 發布:2025-02-07 15:55:39 瀏覽:35
道德一般屬於 發布:2025-02-07 15:50:27 瀏覽:370
民法通則92條 發布:2025-02-07 15:01:48 瀏覽:583
律師擔任法律顧問如何考核 發布:2025-02-07 14:39:47 瀏覽:619
法官詢問證人 發布:2025-02-07 14:31:30 瀏覽:331
最後一次出走社會與法 發布:2025-02-07 14:27:26 瀏覽:224
法律服務所存在的問題 發布:2025-02-07 14:20:24 瀏覽: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