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法院什麼樣的裁定有法律效力

法院什麼樣的裁定有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2-05-06 06:47:20

1. 法院出具的判決書和調解書有一樣的法律效力

調解書與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是由人民法院調解回的性質決定的。答訴訟上的調解是在人民法院的合議庭或者審判員的主持下進行的,是人民法院行使審判權的結果,也是人民法院解決糾紛,審結案件的一種方式。調解書與生效判決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能夠保障法律的嚴肅性,保障司法機關的權威性,有利於穩定社會法律秩序,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2. 最高人民法院的裁定是不是才有法律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具有法律效力。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第三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對於在審判過程中如何具體應用法律、法令的問題,進行解釋。司法現實中,對於案件是五花八門的,而我國的法規是粗線條、也不可能面對每一個具體主導性細節的;所以就要請示具有法定權力的最高人民法院作出司法解釋,依法對具有普遍性案件細節、對下屬法院、法官審理進行指導性、具有司法效力的解釋。

廣義上是指,每一個法官審理每一起案件,都要對法律做出理解,然後才能夠具體適用。因此,必須對法律做出解釋,才能做出裁判。由最高法院對具體適用法律的問題,作出的解釋就是司法解釋。中國的司法解釋有時特指由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根據法律賦予的職權,對審判和檢察工作中具體應用法律所作的具有普遍司法效力的解釋。

3. 法院應當適用裁定的情形是( )

民事裁定指人民法院在審理民事案件時,為解決訴訟程序上的問題所作的判定。裁定有口頭裁定和書面裁定。人民法院對當事人口頭裁定的,應當將裁定的內容以及宣布的情況記入筆錄。
按照有關規定,民事裁定適用於下列范圍:1、不受理起訴。當事人不服該裁定,可以上訴。2.對管轄權有異議。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管轄權異議,裁定本院是否有管轄權。當事人不服該裁定,可以上訴。3.駁回起訴。當事人不服該裁定,可以上訴。4.財產保全和先予執行。該裁定一經作出,即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不能上訴。當事人不服該裁定,可以向作出該裁定的人民法院申請復議一次。但復議期間不停止對該裁定的執行。5.准許或者不準許撤訴。該裁定一經作出,即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不能上訴,也不能申請復議。6.中止或者終結訴訟。裁定一經作出,即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不能上訴,也申請復議。7.補正判決書中的筆誤。對於補正判決書中的筆誤的裁定,當事人不能上訴,也不能申請復議。8.中止或者終結執行。裁定,送達當事人後立即生效,當事人不能上訴,也不能申請復議。9.不予執行仲裁裁決。裁定一經作出,即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不能上訴,也不能申請復議。10.不予執行公證機關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裁定一經作出,即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不能上訴,也不能申請復議。11.其他需要裁定解決的事項。
第二審人民法院對於不服第一審人民法院裁定的上訴案件,一律使用裁定;人民法院對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決定再審的,裁定中止原判決的執行。對於可以上訴的裁定,上訴期間,原裁定不發生法律效力。對於可以申請復議的裁定,當事人申請復議的,在作出新的裁定之前,原裁定不停止執行。
刑事裁定是指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或判決執行過程中,就訴訟程序問題或部分實體問題所作出的決定。裁判的一種。裁定是解決訴訟進行中的程序問題,大部分是形式裁判、中間裁判。例如關於延期執行的裁定。小部分是終局裁判、實體裁判。前者如移送案件的裁定,後者如執行過程中的減刑裁定。

4. 哪些判決和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

下列判決和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 (一)已過法定期限沒有上訴版、抗訴的權判決和裁定; (二)終審的判決和裁定; (三)最高人民法院核準的死刑的判決和高級人民法院核準的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判決。

5. 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有哪些

您好!生效的判決和裁定有哪些?
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依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版,主要有以權下幾種:
(一)已過法定期限沒有上訴、抗訴的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的第一審案件的判決
和裁定;
(二)終審的判決和裁定,包括中級、高級、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審和最高人民
法院一審的判決和裁定;
(三)最高人民法院核準的死刑判決;
(四)高級人民法院核準的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6. 裁定書有既判力嗎

懇定有既判力,栽定了就得實行,才有校力,這就尊嚴和微力,就是力量,就是正義。

7. 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有哪些

1、適用的事項不同。裁定解決的是訴訟過程中的程序性問題,目內的是使人民法院有效容地指揮訴訟,清除訴訟中的障礙,推進訴訟進程。判決解決的是當事人雙方爭執的權利義務問題,即實體法律關系,目的是解決民事權益糾紛,使當事人之間的爭議得以解決。2、作出的依據不同。裁定根據的事實是程序性事實、依據的法律是民事訴訟法,可以在訴訟過程中的任何階段作出。判決根據的事實是人民法院認定的民事法律關系發生、變更和消滅的事實,依據的法律是民法、婚姻法、繼承法、經濟法等實體法,判決只能在案件審理的最後階段作出。3、形式、上訴范圍、上訴期限和法律效力不同,裁定可以採取口頭形式或者書面形式,而判決必須採取書面形式。裁定只有不予受理、對管轄權有異議的和駁回起訴的裁定,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准許當事人在裁定後10日內上訴,其他裁定一經作出,立即生效;而判決允許上訴的范圍比較廣泛,地方各級人民法院作出的第一審判決,在判決作出後15日內准許上訴。裁定的效力可以相應改變,如對中止訴訟的裁定,在中止訴訟的原因消除後,應作出恢復訴訟程序的新裁定;而判決的效力及於實體,非經法定程序不得改變。

8. 在刑事訴訟法中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有哪些

最高法院的判決、裁定;
二審法院的判決、裁定;
一審法院對被告人判處的刑期非死刑、死緩的而沒有上訴、抗訴的判決、裁定;
再審法院按二審程序審理的判決、裁定。

9. 民事判決具有什麼樣的法律效力

民事判決的效力包括兩層含義:一是民事判決生效的時間;二是生效民事判決產生的法律效果(也稱法律後果)。

(一)民事判決生效的時間

我國民事訴訟法所謂的「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有時也稱生效判決。民事判決生效時間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1、上訴期屆滿當事人未上訴的判決。地方各級人民法院作出的、法律允許上訴的一審判決,在上訴期內當事人沒有上訴的,上訴期屆滿,判決即發生法律效力。

2、不能上訴的判決。這類判決包括中級以上人民法院所作的二審判決,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一審判決,地方各級人民法院作出的不準上訴的一審判決,如適用特別程序作出的判決和適用公示催告程序作出的除權判決。上述判決一經送達立即發生法律效力。

(二)生效民事判決產生的法律後果

一般認為,民事判決生效後產生以下三個方面的法律後果:

1、拘束力

無論是一審判決還是上訴審判決,在其宣告或者送達後,就發生一定的形式效力。即作出該判決的法院,自判決成立後,即受其拘束;以後該法院在同一審級內不得自行撤銷或者變更其判決,即使當事人同意撤銷或者變更時,也不能變更或者撤銷該判決。

判決對法院的拘束力是判決的內在屬性。為此,各國民事訴訟法都認為,判決成立之後就產生拘束力。

2、既判力

既判力又稱實質上的確定力(也有人稱為對事的確定力),是指確定的終局判決所裁判的訴訟標的對當事人和法院的強制性適用力。

3、執行力

執行力是指給付判決可以作為執行根據,判決中的權利人在義務人不履行生效判決確定的義務時,有權請求法院予以強制執行。

(9)法院什麼樣的裁定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民事判決種類

1、根據其所解決爭議的性質不同,民事判決可以分為訴訟案件的判決和非訴訟案件的判決。

訴訟案件的判決,是解決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民事權益爭議,確認爭議的權利義務關系的判決。非訴訟案件的判決,是指對申請人要求確認的法律事實,作出肯定或者否定的判決。

2、根據其所解決爭議的方式不同,民事判決可以分為給付判決、確認判決和變更判決。

給付判決,是指人民法院製作的責令一方當事人向另一方當事人履行一定義務或者給付一定金錢、財物的判決。

確認判決,是指人民法院製作的確認當事人間存在或者不存在某種民事權利義務關系或者某項法律事實的判決。

變更判決是指人民法院製作的變更或者消滅當事人之間原來存在的無爭議的民事法律關系之判決。

3、根據其所依據的審級和審判程序不同,民事判決可以分為一審判決、二審判決和再審判決。

一審判決,是一審法院適用第一審程序對案件進行審理後作出的判決,它包括適用普通程序、簡易程序和特別程序作出的判決。

二審判決,是二審法院依照第二審程序對上訴案件進行審理後,依法作出的判決。二審判決是終審判決,判決書在宣告或者送達後即發生法律效力,當事人對此不得上訴。

再審判決,是人民法院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發現在認定事實上或者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適用再審程序,對案件再行審理後作出的判決。

4、根據其是否生效,民事判決可以分為生效判決和未生效判決。

生效判決,是指已經發生法律效力,非經法定程序不得更改的判決,包括地方各級人民法院作出的、已過法定期限沒有上訴或者依法不能上訴的一審判決,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一審判決以及所有的二審判決。

未生效判決,是指尚未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例如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對民事案件所作的未過上訴期的一審判決。

5、根據其是終結案件的全部還是一部,民事判決可以分為全部判決和部分判決。

全部判決,是指人民法院在案件全部審理結束時所作出的判決。全部判決作出後,該案的訴訟程序即宣告結束。

部分判決,是指人民法院對那些案情比較復雜、全部案件事實難以在短期內查清的案件,為及時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對已查清的部分事實所作出的判決。

6、根據雙方當事人是否都出庭,民事判決可以分為對席判決和缺席判決。

對席判決,是指人民法院在雙方當事人自始至終都參加訴訟活動的情況下所作出的判決。缺席判決,是在一方當事人無正當理由拒不出庭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情況下,法院所作出的判決。

7、根據其作出的先後時間,民事判決可以分為原判決和補充判決。

原判決,是指人民法院對一個案件審理後首次作出的判決。補充判決,是指在原判決宣告後,人民法院在原判決主文不明難以執行或者有遺漏錯誤的情況下,針對原判決所作的更正、解釋或者補充的判決。補充判決與原判決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熱點內容
國有企業改製法律法規 發布:2025-02-07 16:26:57 瀏覽:380
法學好找女 發布:2025-02-07 15:59:52 瀏覽:96
公司聘用法律顧問一年多少錢 發布:2025-02-07 15:55:39 瀏覽:35
道德一般屬於 發布:2025-02-07 15:50:27 瀏覽:370
民法通則92條 發布:2025-02-07 15:01:48 瀏覽:583
律師擔任法律顧問如何考核 發布:2025-02-07 14:39:47 瀏覽:619
法官詢問證人 發布:2025-02-07 14:31:30 瀏覽:331
最後一次出走社會與法 發布:2025-02-07 14:27:26 瀏覽:224
法律服務所存在的問題 發布:2025-02-07 14:20:24 瀏覽:350
專利侵權管轄法院 發布:2025-02-07 14:15:12 瀏覽: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