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私下換地的法律效力
⑴ 農村土地買賣合法嗎
【法律分析】:在農村土地買賣是不合法的,農村土地指可以轉讓,不能進行買賣,所以私下買賣土地是不合法的。國家保護合法的土地流轉行為,轉讓或者買賣土地承包經營權也是流轉的形式之一,但要依法轉讓。農村土地私下轉讓,簽訂的買賣協議合同沒有法律效力。
1、承包方與受讓方達成流轉意向後,以轉包、出租、互換或者其他方式流轉的,承包方應當及時向發包方備案轉讓方式流轉的,應當事先向發包方提出轉讓申請。
2、承包方未經發包方同意,採取轉讓方式流轉其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讓合同無效。但發包方無法定理由不同意或者拖延表態的除外。
3、通過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依法採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方式流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十條 城市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於集體所有。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實行徵收或者徵用並給予補償。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佔、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土地的使用權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轉讓。一切使用土地的組織和個人必須合理地利用土地。
⑵ 農村互換土地只有口頭約定有效嗎
一般認為,如果雙方對原口頭協議沒有異議,並且事實上已經發生了交換,那麼交換關系就建立了。只要土地交換是雙方的真實意圖,不損害他人的利益,口頭協議即被視為合法有效。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的有關規定,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通過轉包、出租、交換、轉讓等方式轉讓。在農村地區,許多農民會自願協商將他們承包的土地換成農業用地。然而,在土地交換之後,也出現了許多爭議。今天我們已經解決了幾個常見的問題。
不是同一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可以交換土地嗎?《農村土地承包法》第40條規定,屬於同一集體經濟組織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在承包人之間交換。換句話說,不屬於同一集體經濟組織的承包人不得以交換的方式轉讓土地經營權。土地經營權以交換方式轉讓的,其行為無效。總之,如果交換有效,農村土地交換就不能逆轉。如果這是無效的交換,那麼對方就不能食言。
⑶ 土地互換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農村土地互換口頭協議符合土地流轉法律規定的有法律效力。當事人應通過收集合同訂立過程中和履行過程中的文書、資料、來往函件等證據材料,證明雙方合同關系的存在、合同的約定以及履行情況等。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書面形式是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並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
第四百七十一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取要約、承諾方式或者其他方式。
⑷ 私自買賣土地違不違法
違法。
我國實行土地來的自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不存在土地的私有制。
法律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私自買賣土地是違法的。
《土地管理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
全民所有,即國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權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土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
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對土地實行徵收或者徵用並給予補償。
國家依法實行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制度。但是,國家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的除外。
⑸ 土地互換糾紛按什麼法律依據處理
【法律分析】
土地互換糾紛解決方式的法律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承包法》。1、互換承包地合同須經書面訂立才具有效力。2、互換合同需要登記才具有效力。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承包法》
第五十一條 因土地承包經營發生糾紛的,雙方當事人可以通過協商解決,也可以請求村民委員會、鄉(鎮)人民政府等調解解決。
當事人不願協商、調解或者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向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五十二條 當事人對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決書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逾期不起訴的,裁決書即發生法律效力。
第五十三條 任何組織和個人侵害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⑹ 村民私自換地簽有協議受法律保護嗎
1、依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七條的規定,土地承包經營權採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方式流轉,當事人雙方應當簽訂書面合同。採取轉讓方式流轉的,應當經發包方同意;採取轉包、出租、互換或者其他方式流轉的,應當報發包方備案。2、所以村民之間互換土地的,應當向村集體報請備案,但雙方簽訂了互換協議的應當自協議簽訂後生效。
⑺ 我的土地被家人跟人家換了但人家現在是正版了關於這件事應該怎麼處理比較好
土地論壇
2017-11-07 · 土流網新媒體運營總監 優質三農領域創作者
你好,你的這種情況要看你們當時互換土地的時候,有沒有去發包方重新辦理發包手續和村委會辦理宅基地過戶手續。
1.已辦理重新發包手續和宅基地過戶手續
這種情況基本上就不存在什麼土地糾紛了,你們雙方只需要各自拿著互換後取得的承包權證和宅基地證去辦理農村承包土地確權和宅基地確權就可以了,申請通過後,會對土地進行實際測繪,走完法定的確權流程之後,就可以領到《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和《不動產權證》了。
2.私下裡互換,沒有走法律互換程序
這個情況就要復雜許多。但是在農村地區卻是普遍存在的。
(1)雙方同意就按互換的來確權,沒有糾紛產生,去相應的管理單位補辦手續即可繼續確權;
(2)任何一方有異議的,要雙方繼續協商,是按照互換的來,還是按照原來沒有換的來,如果按照原來的確權,那麼宅基地上房屋的裝修改建費用、承包地的收益等等該如何處理,都需要商量清楚,直到沒有異議之後,再補辦手續完成確權。
現在農村土地承包有了新政策,即在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之後自動延長30年承包期限,你的這個情況要盡早明確清楚,在土地利益面前,「口頭協議」真的沒有多大的保障性。
這次如果因為糾紛沒有給土地確到權,今後不管是土地流轉、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還是土地徵收等,很可能會面臨糾紛問題,處理起來相當麻煩,傷人情不說,涉及到打官司的還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人力和財力成本。
土地論壇
土流網新媒體運營總監 優質三農領域創作者
68萬粉絲 · 11萬贊
搜索
一鍵查詢個人房產
2020蓋房政策
不動產證網上查詢系統
房子過戶新規定
2020房屋確權政策新規
宅基地多少錢一平米
⑻ 農村土地互換口頭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依法成立的互換農村土地的口頭協議有法律效力。當事人應通過收集合同訂立過程中和履行過程中的文書、資料、來往函件等證據材料,證明雙方合同關系的存在、合同的約定以及履行情況等。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書面形式是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並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
第四百七十一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取要約、承諾方式或者其他方式。
⑼ 農民私下買賣土地是否違法
1、國家保護合法的土地流轉行為,轉讓或者買賣土地承包經營權也是流轉的形式之一,但要依法轉讓。農村土地私下轉讓,簽訂的買賣協議合同沒有法律效力。
2、買房(承包方)買來土地用於非農用途(修路)承擔的違法情節重。
3、土地流轉後,是否回收具體還需依據法院的判決。
根據《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第十一條規定,承包方與受讓方達成流轉意向後,以轉包、出租、互換或者其他方式流轉的,承包方應當及時向發包方備案;以轉讓方式流轉的,應當事先向發包方提出轉讓申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十三條規定,承包方未經發包方同意,採取轉讓方式流轉其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讓合同無效。但發包方無法定理由不同意或者拖延表態的除外。
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二條:通過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依法採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方式流轉。
第三十三條: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一)平等協商、自願、有償,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強迫或者阻礙承包方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二)不得改變土地所有權的性質和土地的農業用途;
(三)流轉的期限不得超過承包期的剩餘期限。
(9)農村私下換地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土地承包人的權利:
(一)依法享有承包地使用、收益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權利,有權自主組織生產經營和處置產品;
(二)承包地被依法徵收、徵用、佔用的,有權依法獲得相應的補償;
(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
土地承包人的義務:
(一)維持土地的農業用途,不得用於非農建設;
(二)依法保護和合理利用土地,不得給土地造成永久性損害;
(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