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案相關法律知識
㈠ 三鹿奶粉事件違反了哪些食品安全法
摘要 (一)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㈡ 求關於三鹿奶粉事件的法律論文若干!
http://www.fydxw.com/jjlw/28-1.html http://www.law158.com/news/info/3/2008102/26904.shtml http://www.lawpass.cn/xiezuo/69.html http://www.51cmc.com/article/200809/20080920152815869235.shtml
㈢ 三鹿奶粉案最終是怎麼判的
主審區在石家莊中院 上述負責人介紹說,三鹿奶粉事件案件主審區在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其他案件則在其他幾個審區同時開庭審理。 據知情人士介紹,目前,三鹿事件案件審理相關宣傳報道方案已經由河北省政法委下發到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方案確定19家媒體可以參加旁聽,這19家媒體包括河北省內主要媒體及幾家中央級媒體。 該知情人士表示:「19家媒體每家只允許一人參加,每人一證,沒有旁聽證將不會獲准進入。」 這位知情人士表示,三鹿奶粉事件中的摻加三聚氰胺的犯罪嫌疑人和供貨商,以及三鹿集團相關責任人都將被審理。 而石家莊中級人民法院公告顯示,「將於12月31日8點在該院大審判庭公開開庭審理石家莊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被告人三鹿集團及田文華等人生產銷售偽劣產品一案,屆時可執證旁聽。」 田文華尚難逃民事賠償 「2008年最後一天,三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長兼總經理、黨委書記田文華將走進法庭,接受審判。」知情人士表示,田文華涉嫌的罪名可能為「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田文華尚難逃民事賠償訴訟。 「年底集中審理大案要案,是法院系統的常事。」一位法院系統退休的老同志昨天向早報記者表示,一個是按照法院審限的要求進行審理;另外一個意思是在新的一年來臨之前給社會和受害者一個說法。 據知情人士透露,田文華案件審理主要由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刑一庭負責審理,「三鹿集團涉嫌單位犯罪成為被告人,田文華等人則可能是作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而被起訴到法院的。」 依刑法第144條可判死刑 按照《刑法》第144條,田文華等人涉及的是「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根據規定,「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構成該罪,可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如果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患,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致人死亡或者對人體健康造成特別嚴重危害的,最高可處死刑。」 而據《刑法》第150條,「單位犯前述相關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上述規定處罰。」 律師吁解決受害者賠償 12月25日,早報記者收到三鹿奶粉事件受害者援助律師聲明:「我們呼籲,應當立即接受我們已經提起的受害者損害賠償訴訟程序,並最終在政府的統籌主導下,建立全國性的奶粉受害者賠償援助公募基金,逐步解決本次奶粉受害者賠償及善後事宜。」 據該律師團律師介紹,24日,在媒體報道石家莊三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已經獲得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受理破產清算申請民事裁定書,正在啟動破產清算程序後,該律師團再次呼籲維護廣大奶粉受害者的合法權益。 上述律師說:「考慮到廣大嬰幼兒受害者的長久善後及復雜漫長的賠償程序,結合三鹿集團強大的產能和市場渠道優勢等重組再造潛力,我們反對以破產清算消滅賠償義務主體的方式對三鹿集團進行重組,而應保留賠償義務主體以股權收購的方式對三鹿集團進行重組。」 已提起集體民事訴訟 2008年11月24日,三鹿奶粉事件受害者援助律師團已向三鹿集團送達《關於解決三鹿「三聚氰胺」奶粉受害者賠償事宜的律師函》及《賠償方案律師建議書》。 12月8日,援助律師團向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了集體民事訴訟,並向石家莊市人民檢察院提出了參加三鹿集團制售有毒食品犯罪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程序的請求。 「政府和法院等相關部門承諾,正在主持研究受害者賠償方案和訴訟程序。」上述律師表示,廣大受害者對政府和法院的信任、期盼與等待,並不表明受害者放棄索賠權利,也更不表明免除三鹿集團及其他責任主體的賠償義務。 法律專家分析認為,三鹿集團及原負責人田文華被訴「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在被追究刑事責任的同時,還可能面臨著奶粉事件受害者的民事賠償訴訟。東方早報
㈣ 三聚氰胺奶粉事件違反了什麼法,請你從國家社會個人三個角度為食品安全問題各提出一條建議
涉及違反的法律法規很多。但是主要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雖然很多人都覺得是《食品安全法》,不過此法也是在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發之後的09年2月頒布的)。 以下我節選幾條法律供樓主參考: 《食品衛生法》 第六條 食品應當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具有相應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狀。 第七條 專供嬰幼兒的主、輔食品,必須符合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的營養、衛生標准。 第九條 禁止生產經營下列食品:(八)用非食品原料加工的,加入非食品用化學物質的或者將非食品當作食品的; 《農產品質量安全法》 第三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農產品,不得銷售: (四)使用的保鮮劑、防腐劑、添加劑等材料不符合國家有關強制性的技術規范的; 個人建議: 1、我國應該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生產環節以及流通環節的管理制度。農產品要做到可以溯源,因為要求生產者要做好生產記錄,包括生產日期、質量負責人、添加劑使用情況等。在進入流通領域之前應該由主要的質量監督部門抽檢並出具相關的合格證明,方能流通。三聚氰胺事件,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由於奶源引起的,大廠家的鮮奶都是跟散戶收購的,農民由於缺乏文化,利益趨勢將尿素加入到鮮奶中,因為尿素為醯胺類氮,於是能冒充鮮奶中蛋白質中氨基酸的氮,生產奶粉的時候高溫噴霧,尿素縮合為三聚氰胺。因為奶粉生產廠家也無從查起,所以做好農產品可溯源制度很重要也很有效。 2、三聚氰胺事件的爆發,也突顯出現在普遍人社會責任感,道德的缺失。因為有人受眼前利益的趨勢而不顧別人的死活,因為不敢揭發,所以讓這個潛規則一直存在這么久。所以為了大眾的生命安全,應該全社會都參與監督,讓心懷叵測的人無處藏身。 3、個人方面,為了自己的健康,不食用來歷不明的產品,比如說小攤小販賣的包裝不規整的食品,少食用深加工產品,每一道深加工的程序都伴隨著添加劑的加入和營養的流失,所以吃初級產品最為健康。當然,自己也堅決不做那些唯利是圖、心懷不軌的壞人~ 完畢!望樓主滿意,也不枉費我花了這么多精力~
㈤ 由三鹿奶粉引發的法律思考
一、本問題的性質;食品安全問題 二、現實存在的問題;此類現象很多如蘇丹紅等 三、現行法律規定及司法現實情況分析;食品安全法沒有完全貫徹 部分企業利慾熏心坑害消費者 四、立法及司法建議;國家免檢制度的很多不合理因素 從源頭上抓,執法必嚴,樹立國家的信譽和形象 形成有效的監督機制,依法治國,形成完善的制度,就大大減少了人為的變數,權力應該受到監督.
㈥ 誰能告訴我一些關於三鹿奶粉的法律
浙江省"三鹿"奶粉中毒上報人數 9月12日,各地向衛生部報告泌尿系統結石病患兒432例,其中1例死亡. 最新的人數統計還沒報出來 目前死亡六名嬰兒,臨床診斷患兒1200多名。。。可惡的三鹿 2004年的阜陽「大頭娃娃」劣質奶粉事件餘悸未消,2008年,同是奶粉行業的石家莊三鹿集團又爆出一樁重大食品安全事件。自9月8日甘肅媒體爆出14例嬰幼兒因食用「三鹿」奶粉而出現腎結石後,各地陸續發現多個相似病例,覆蓋湖南、湖北、山東、安徽、江西、江蘇等省,患兒數量直線上升。截至9月17日早上8時,全國醫療機構共接診、篩查食用三鹿牌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嬰幼兒近萬名,臨床診斷患兒1253名,其中4名已經死亡。 9月11日,石家莊三鹿集團發布聲明,稱此事乃是不法奶農所為,他們在鮮奶中摻入三聚氰胺以獲取更多利潤。三聚氰胺是一種化工原料,作為添加劑可使摻水牛奶的蛋白質含量達到收購標准,但是攝入人體後會產生腎結石。三鹿集團表示,立即對2008年8月6日以前生產的三鹿嬰幼兒奶粉全部召回,據悉市場上大約有700噸嬰幼兒奶粉,有關專家測算,700噸奶粉大約可被包裝成140萬份產品,全國各地的潛在受害者可能將超過3萬人。
㈦ 2008年9月,引發中國乳品行業「地震」的三鹿問題奶粉事件曝光 下面是同學們從網上搜集的兩則材料:材料
(1)生命健康權、安全權、知情權、公平交易權(2) ①違法犯罪行為要受法律制裁。 ②行為與後果具有一致性,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③企業不講誠信必然損害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也必將影響自身的利益。。 ④法律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3) ①應主動學習和掌握有關消費的知識,提高識假辨假能力。 ②加強對法律知識的學習,增強維權意識,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③敢於同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作斗爭。……
㈧ 急急急,用經濟法知識分析三鹿事件和金融危機
材料一:近期,甘肅等地陸續報告多起嬰幼兒泌尿系統結石病例 。現已初步查明,導致這些嬰幼兒患病的主要原因是患兒服用的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三鹿牌部分批次嬰幼兒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是為增加原料奶或奶粉的蛋白含量而人為加入的。
材料二:黨中央、國務院對此高度重視,對嚴肅處理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專題做出部署。一是立即啟動國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級響應,成立由衛生部牽頭、質檢總局等有關部門和地方參加的國家處理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領導小組。二是全力開展醫療救治,對患病嬰幼兒實行免費救治,所需費用由財政承擔。三是全面開展奶粉市場治理整頓,由質檢總局負責會同有關部門對市場上所有嬰幼兒奶粉進行全面檢驗檢查,對不合格奶粉立即實施下架。四是盡快查明嬰幼兒奶粉污染原因,組織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對嬰幼兒奶粉生產和奶牛養殖、原料奶收購、乳品加工等各環節開展檢查。五是在查明事實的基礎上,嚴肅處理違法犯罪分子和相關責任人。六是有關地方和部門要認真吸取教訓,舉一反三,建立完善食品安全和質量監管機制,切實保證人民群眾的食品消費安全。
9月22日,根據國家處理奶粉事件領導小組事故調查組調查,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是一起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依據《國務院關於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黨政領導幹部辭職暫行規定》等有關規定,鑒於河北省省委常委、石家莊市委書記吳顯國同志對三鹿牌奶粉事件負有領導責任,對事件未及時上報、處置不力負有直接責任,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免去吳顯國同志河北省省委常委、石家莊市委書記職務;鑒於在多家奶製品企業部分產品含有三聚氰胺的事件中,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監管缺失,對此,局長李長江同志負有領導責任,同意接受李長江同志引咎辭去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局長職務 的請求。任命王勇為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局長;免去其國務院副秘書長職務。蒙牛、伊利、光明液態奶中國名牌稱號被撤銷。
材料三,有關人士表示,三鹿問題奶粉事件將對中國整個乳製品行業產生重大影響,除了短期內相關企業利益受損外,這一行業的競爭主體、產品結構、企業架構、供應鏈等都將發生變化。
探究路徑
(1)運用經濟常識的有關知識,分析上述材料。
①用商品的基本屬性分析。
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體。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著,沒有使用價值就沒有價值。商品生產者要想實現商品的價值就必須重視產品的質量。三鹿奶粉事件說明生產者要想獲利,必須嚴把產品質量。
②用價值規律的內容、作用分析。
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商品生產者要想在競爭中獲利,必須使個別勞動時間低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努力提高本企業的勞動生產率,走科技和科學管理之路。而三鹿奶粉等廠家為了獲得高額利潤,沒有*提高企業勞動生產率,生產價廉物美的放心產品,而是在奶中加進三聚氰胺,增加原料奶或奶粉的蛋白含量,坑害消費者,以牟取暴利。
③用市場經濟的弱點和缺陷分析:
在市場經濟中,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在價值規律的自發調節下追求自身的利益。有些企業的生產者和經營者不講職業道德,一切向錢看,生產和銷售假冒偽劣產品。三鹿奶粉事件說明了在市場經濟中,國家必須加強宏觀調控,強化市場的監管,打擊不法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違法活動,確保消費者的利益。
④用市場經濟的法制性和宏觀調控的法律手段分析:
市場經濟的法制性是指社會經濟運行有健全的法制基礎,生產者和經營者的經濟活動依據市場經濟的法規進行。法律手段是國家通過制定和運用經濟法規來調節經濟活動的手段。三鹿奶粉事件說明生產者和經營者的活動必須置於法律監督之上。國家對有關人員的處理體現了市場經濟的法制性。為了避免類似事件的再發生,每個經濟活動參加者都要學法、懂法、守法和用法,用法律規范自己的經濟行為。國家必須加強法律手段,使不法生產者和經營者無機可乘。
⑤用社會主義的生產目的分析:
社會主義生產目的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在市場經濟中,經濟利益是人們追求的目標,但在社會主義社會里,追求利益必須符合社會主義生產的目的,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三鹿奶粉事件說明了一些生產者和經營者為了一己私利,背離了社會主義生產目的,損害了人民的利益,必將受到法律的嚴懲。
⑥用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分析:
企業經濟效益是企業一切經濟活動的根本出發點。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正確方法和途徑是:一是依*科技進步,採用先進技術,用現代科學技術武裝企業,提高企業職工的科學文化水平和勞動技能。二是採用現代管理方法,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提高勞動生產率,以最少的消耗生產出最多的適應市場需要的產品。三鹿奶粉事件說明企業要提高經濟效益必須歷練內功,走科技和管理之路。搞歪門邪道不但不能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反而葬送企業。
⑦用企業經營者的素質、企業的信譽、形象和不正當競爭有關知識分析
作為國有企業經營者應該具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高尚情操,具有強烈的責任感。任何企業經營者都必須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要遵紀守法、誠實守信、服務群眾、奉獻社會;反對損人利己,敢於同制假售假、非法牟利、投機欺詐等各種違法經營行為作斗爭。三鹿奶粉事件反映了一些企業的經營者缺乏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意識,職業道德素質低下。為此加強企業經營者的素質具有重要性。
良好的信譽和企業形象對企業的生存競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企業的信譽是指企業在一切經濟交往中要誠實守信,反對失信和欺詐。企業形象是指企業的產品、服務在社會中留下的印象,以及所受到的評價和認同。企業的信譽和形象集中表現在產品和服務的質量上,保證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才能使企業立於不敗之地。三鹿等奶製品企業在奶粉中添置三聚氰胺,置企業信譽和形象於不顧,導致其中國名牌稱號被撤銷。這些企業的做法屬於不正當競爭。
⑧用市場交易原則有關知識分析:
誠實信用是現代市場交易活動的基本精神。企業經營者能誠實信用,可以企業帶來效益;相反,如果缺乏誠實信用,摻雜使假、以次充好、假冒偽劣、非法銷售,既損害消費者的利益,擾亂市場秩序,又破壞了企業形象。三鹿奶粉事件說明生產者和經營者在市場交易中必須做到誠實信用,企業才能做大做強。
事件回顧
近期,甘肅等地報告多例嬰幼兒泌尿系統結石病例,調查發現患兒多有食用三鹿牌嬰幼兒配方奶粉的歷史,經相關部門調查,石家莊三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三鹿牌嬰幼兒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這就是震驚全國的嬰兒「腎結石事件」。
事件發生後,國務院相關部門對此高度重視,對嚴肅處理做出流向部署。國家質檢總局已經派出調查組赴三鹿奶粉生產企業調查事故原因,並在全國范圍內對同類產品進行專項檢查;工商總局加強了對市場上嬰幼兒配方奶粉的監督檢查。衛生部已組織聯合調查組開展該事件的調查處理,並在全國范圍內對可能由此造成的嬰幼兒患病情況進行全面調查,同時緊急組織專家研究制定了診療方案,其他相關部門也已採取相應措施。到目前為止,公安部門對三鹿牌嬰幼兒配方奶粉重大安全事故進行調查,已依法傳喚了78名有關人員。
理論思考
首先,三鹿牌部分批次的嬰幼兒配方奶粉中含有的三聚氰胺,是不法分子為增加原料奶或奶粉的蛋白含量而人為加入的,這反映了不法分子採用假冒偽劣手段欺騙消費者,是一種不正當競爭行為,違背了市場經濟互利原則,嚴重侵害了消費者合法權益;體現了市場經濟是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有效形式,但具有自身的弱點和缺陷,需要國家運用多種手段進行宏觀調控,堅持和優化國家對國民經濟的宏觀調控,是實現我國經濟發展戰略目標的可*保證。
其次,事件發生後,國務院相關部門對此高度重視,對嚴肅處理做出流向部署,體現了國家實施對國民經濟的宏觀調控,對經濟運行狀態和經濟關系進行干預和調整,把微觀經濟活動納入國民經濟宏觀發展軌道,及時糾正經濟運行中偏離宏觀目標的傾向,以保證國民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
再次,到目前為止,公安部門對三鹿牌嬰幼兒配方奶粉重大安全事故進行調查,已依法傳喚了78名有關人員,表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要使我國市場經濟這樣一個龐大而復雜的系統協調有序的運行,必須將市場主體行為、市場秩序、政府的宏觀調控等納入法制軌道,促使市場經濟的規范化和法制化。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地採取三項措施,進一步加強奶粉市場監管執法,嚴厲打擊銷售假冒偽劣奶粉的違法行為,凈化奶粉市場環境,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這不僅是社會公平正義的要求,也是捍衛和保護公民人身安全和健康的基本要求。
最後,事件也說明市場經濟需要道德建設,無論是投資者、經營者還是消費者,都是獨立的經濟主體,需要樹立自我負責的道德意識,既要使自己的經濟行為盡可能為社會、他人和自己都帶來好處,又要篤守誠實守信的道德規范,使整個社會生活更加文明和進步。
㈨ 三鹿毒奶粉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有什麼關系
三鹿奶粉事件造成的影響如下:
1、對一些使用三鹿奶粉的兒童的健康造成嚴重影響。
2、使得中國奶粉行業重新洗牌。
3、使中國對奶粉奶源采購,有原先的散戶到大戶或者獨立集中統一奶源的采購。
4、使國人對國內奶粉的信任危機。
5、導致國人對國外奶粉的購買熱潮,但是中國奶粉市場的低潮,甚至影響國內經濟。
6、使國家對百姓的安全問題得以重視加強重視完善相關法律。
三鹿奶粉事件詳細介紹:
2008年9月11日,石家莊三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鹿公司)發出聲明,經自檢發現部分批次三鹿嬰幼兒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市場上大約有700噸,公司決定立即對2008年8月6日以前生產的三鹿嬰幼兒奶粉全部召回。同日,甘肅省衛生廳召開新聞發布會,首次向媒體通報了部分嬰兒泌尿系統結石病因調查情況,目前,該省共上報病例59例,死亡1例,以農村患兒為多。此外,江蘇、陝西、湖北等地醫療機構也陸續收治了多例嬰兒泌尿系統結石患者,嬰兒均處於哺乳期,均曾經服用過或仍在服用同一品牌奶粉。國家相關部門正在加緊調查事件原因,三鹿奶粉事件無疑是一件影響巨大的公共衛生事件。如果最終調查結果證明,三鹿奶粉製品是嬰兒泌尿系統結石致病原因,三鹿公司將承擔巨大法律責任。筆者作為經辦多起類似案件的律師,現就三鹿奶粉事件涉及的法律問題進行分析,以助社會各界從法律角度審視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