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泄露妻子隱私負法律責任嗎
1. 老公在卧室裝攝像頭窺探老婆隱私是違法嗎
摘要 當然是違法了
2. 老公出賣自己老婆二十年前隱私為法嗎
出賣隱私是違法了,看你個人是否要原諒,如果原諒建議阻止你老公繼續曝黑料跟你老公談談。如果忍無可忍不原諒,收集這次你老公曝黑料證據離婚吧。
3. 丈夫秘密跟蹤妻子算不算侵權
丈夫秘密跟蹤妻子屬於侵權行為,侵犯了妻子的隱私權,我國公民依法享有隱私權,任何單位以及人員不得侵犯。
法律分析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丈夫秘密跟蹤妻子屬於侵犯妻子的隱私權。隱私權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擾、知悉、收集、利用和公開的一種人格權,而且權利主體對他人在何種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對自己的隱私是否向他人公開以及公開的人群范圍和程度等具有決定權。隱私權是一種基本人格權利。侵害公民隱私權認定是指公民不願公開的涉及其家庭、夫妻生活、戀愛經歷、婚姻選擇、生理缺陷、日記、信函、錄音、錄像等與私人生活有關的事實。以書面、口頭等形式宣揚他人的隱私,或者捏造事實公然醜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例如,偷看、偷聽有關隱私的書信、日記、錄音、錄像,並加以擴散;非法竊取他人隱私,造成他人沉重負擔或引起嚴重後果的,都會被法院認定為侵害了公民隱私權,都要負法律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二條 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願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
第一千零三十三條 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權利人明確同意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實施下列行為:(一)以電話、簡訊、即時通訊工具、電子郵件、傳單等方式侵擾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寧;(二)進入、拍攝、窺視他人的住宅、賓館房間等私密空間;(三)拍攝、窺視、竊聽、公開他人的私密活動;(四)拍攝、窺視他人身體的私密部位;(五)處理他人的私密信息;(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
4. 如果老公通過公安局內部關系在沒有經過老婆的同意下查老婆的身份證信息算不算違法
違法,跟是否是夫妻關系沒有關系。丈夫可能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而公安局的內部人員可能會加重處罰。如果中間還有金錢交易的話,可能存在受賄罪。行為人在履行職責、提供服務過程中,違反國家有關規定,未經他人同意收集公民個人信息,或者收集與提供的服務無關的公民個人信息的,也屬於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
法律分析
第一,公民個人信息是指以電子等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一定的活動情況的各種各樣的信息,主要包括姓名、身份證件號碼、通信通訊聯系方式、行蹤軌跡等,所以妻子的身份信息也屬於個人信息。
第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主體要件為一般主體。無論是否是夫妻關系,不影響定罪,只有年滿 16 周歲,且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以構成犯罪。
第三,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客體是公民個人信息的安全和自由,妻子有保障自己個人信息的安全自由的權利。
第四,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丈夫確實有非法獲取妻子的個人信息的故意。
第五,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違反國家有關規定, 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或者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行為。「違反國家有關規定」是指違反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有關公民個人信息保護的規定等,公安局沒有規定能夠泄露公民的個人信息。「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是指未經過妻子的同意,將合法收集的妻子個人信息向他人提供的。購買是最常見的"非法獲取手段"。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五十三條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單位犯前三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
5. 丈夫把結婚證發到群里把妻子身份證曝光犯法嗎
談不上犯法,但是可能涉及到隱私侵權。
本身結婚證、身份證都不是保密的東西,發在群里也不是違法行為,但是如果當事人不願意公開,這個可能涉及到隱私的侵權。
但是夫妻倆,即便侵權,一般也不會按照普通案件處理。
6. 丈夫在不經過妻子的同意窺探妻子的隱私違法嗎
這是不違法的,因為畢竟是夫妻。再說法律也沒有明確規定。這只是兩個人情感上的事,只能夫妻去解決。
7. 老公查老婆的隱私犯法嗎
法律分析:丈夫未經妻子允許不可以查看妻子手機,如果查看侵犯個人隱私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二條 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願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
第一千零三十三條 法律另有規定或者權利人明確同意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實施下列行為:(一)以電話、簡訊、即時通訊工具、電子郵件、傳單等方式侵擾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寧;(二)進入、拍攝、窺視他人的住宅、賓館房間等私密空間;(三)拍攝、窺視、竊聽、公開他人的私密活動;(四)拍攝、窺視他人身體的私密部位;(五)處理他人的私密信息;(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
8. 丈夫查看妻子的個人信息違反法律嗎
法律分析:丈夫未經妻子允許不可以私自查看妻子的個人信息,如果查看侵犯個人隱私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二條 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
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願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
第一千零三十三條 除權利人明確同意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實施下列行為:
(一)以簡訊、電話、即時通訊工具、電子郵件、傳單等方式侵擾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寧;
(二)進入、窺視、拍攝他人的住宅、賓館房間等私密空間;
(三)拍攝、錄制、公開、窺視、竊聽他人的私密活動;
(四)拍攝、窺視他人身體的私密部位;
(五)收集、處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
9. 夫妻之間有隱私權嗎法律上是怎麼規定的
夫妻之間是有隱私權的,兩個人是獨立的個體,對於對方的隱私,不能橫加干涉。
隱私是一種基本的人格權利。每一個人都有權利,決定他人是否能夠介入你的私生活。如果自己的人格受到了侵害,那麼這個受害人還是有資格要求對方停止這種侵害,賠禮道歉。就算這個人是你老公,你的枕邊人,也無權剝奪你的權利。在沒有經過你的同意之下,把你一些私密的事情,公布於眾。這是肯定不對的。那麼在婚姻關系當中,也是有隱私權的。
10. 妻子出軌後丈夫公開妻子出軌聊天記錄致使妻子跳樓自殺丈夫需負法律責任嗎
不需要負法律責任。妻子出軌其他人,丈夫將妻子和其他人的聊天記錄公開,這一行為,從客觀上來看雖然侵犯了妻子的隱私權,但是侵犯隱私權的行為並不會必然導致行為人去自殺,即丈夫的先前行為並沒有產生任何義務。妻子作為一個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他能夠自己在主觀上辨認自己的行為,並且可以預見自己所實施的行為造成的危害結果,妻子自己去自殺,這屬於一種自陷風險的行為,其他人無需對她的這一行為負責。另外,在法律上,產生作為義務的情況主要包括:
1、法律的明文規定。法律明文規定的作為義務是不作為之作為義務的主要來源之一,這也是罪刑法定原則的必然要求。在純正不作為中,其作為義務都是由法律明文規定的。
2、職務或業務要求的作為義務。從事某項工作的人,其職務或業務本身要求他負有某種作為的義務。例如,游泳場的救生員有搶救落水人的義務,值班醫生有救治病人的義務,保育員有保護幼兒生命、健康安全的義務等等。
3、法律行為引起的義務。法律行為是指在法律上能夠引起一定的權利和義務的行為。法律行為在實踐中主要表現為合同行為
4、、先行行為產生的作為義務。先行行為產生的義務,是由於行為人先前實施的行為致使法律所保護的某種權利處於危險狀態,而產生的防止危害結果發生的義務。
因此判斷是否違法嗎,要看的是這個行為在客觀是否有可能引發危害結果,如果一個行為不能產生危害結果,那他就不能構成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