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定復印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嗎
① 合同復印件是否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一般情況下,合同以原件為准,也就是說原件具有法律效力,而復印件一般不具備法律效力。僅憑復印件去打官司是很難得到法院支持的,除非對方認可該復印件,否則需要提供其他證據進行佐證,形成證據鏈條。如果復印件和原件核對一致,那麼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但是比原件的法律效力低。除非合同簽訂雙方在復印件上重新簽字,並註明經雙方協商,該復印件經雙方簽字後,與原件享受同等效力。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六十九條下列證據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一)未成年人所作的與其年齡和智力狀況不相當的證言;
(二)與一方當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利害關系的證人出具的證言;
(三)存有疑點的視聽資料;
(四)無法與原件、原物核對的復印件、復製品;
(五)無正當理由未出庭作證的證人證言。
② 復印件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只要核對一致也有但是沒有原件高,一般情況下,合同以原件為准,也就是說原件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如果復印件和原件核對一致,那麼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但是比原件的法律效力低。
《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法律依據】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七十條規定
書證應當提交原件。物證應當提交原物。提交原件或者原物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交復製品、照片、副本、節錄本。
提交外文書證,必須附有中文譯本。
根據《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證據規定」)第二條第一款、第十條的規定
當事人應對自己主張的事實舉證,且應當提供證據原件或經人民法院核對無異的復製件。要求提供原件或經法院核對無異的復製件的目的在於當對方當事人對證據的證明力提出異議時,避免人民法院因證據的來源問題導致對證據證明力難以判定。但在少數民事訴訟案件中,當事人未能提供證據原件,只是提供證據復製件,其證明力是否應予認定?有人認為,根據前述規定,證據如不是原件或經法院核對無異的復製件,該證據即沒有證明力。
根據《人民法院民事訴訟風險提示書》第十條對不提供原始證據的後果作了規定
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證據,應當提供原件或者原物,特殊情況下也可以提供經人民法院核對無異的復製件或者復製品。提供的證據不符合上述條件的,可能影響證據的證明力,甚至可能不被採信」。這里使用「可能」一詞,說明未經法院核對的證據復製件不是一概沒有證明力,其證明力不被認定是有條件的。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規定
證據材料為復製件,提供人拒不提供原件或者原件線索,沒有其他材料可以印證,對方當事人又不承認的,在訴訟中不得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證據規定」第六十九條規定,無法與原件核對的復製件,如果是單獨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根據這兩條規定可推知,未經法院核對的證據復製件,不被認定的條件是:
1.沒有其他證據材料印證(即單獨證據);
2.對方當事人不承認。
「又」字說明這兩個條件必須同時具備。反之,如果證據復製件有其他材料印證,或者對方當事人認可,則該復製件的證明力就可以確認。對證據證明的或當事人主張的事實,法律通常把對方當事人認可的效力放於首位。
「證據規定」第八條規定,一方當事人對另一方當事人陳述的案件事實明確表示承認的,另一方當事人無需舉證。既然只要一方承認就可免除另一方舉證責任,那麼,認定復製件的證明力則是符合邏輯的
「證據規定」第七十二條第一款明確規定,當事人一方提出的證據,另一方當事人認可或者提出的相反證據不足以反駁的,人民法院可以確認其證明力。這一規定中,未論及是原件還是復製件,不是立法者的疏忽,而是體現了充分尊重民事訴訟當事人認可權的理念。如果只有復製件與其他證據印證,對方當事人不承認其證明力,則要視其他證據(包括反駁證據)的證明力及能否與復製件形成證據鏈而定。因此,在審查民事行政抗訴案件時,如當事人向法院未提供證據原件,只提供了復製件,而對方當事人承認其證明力,或者其同時與其他證據相印證,該復製件的證明力就應當認定。法院如未認定,當事人申請抗訴,則可依據《人民檢察院民事行政抗訴案件辦案規則》第三十三條第二項(原判決、裁定對有足夠證據支持的事實不予認定的)提出抗訴。
③ 復印件有法律效力嗎
法律分析:復印件通常情況是具有證明力的,但是如果單獨僅憑借復印件是不能證明案件事實的,要麼對方認可該復印件的法律效力,要麼需要與原件核實一致。如果復印件和原件核對一致,那麼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但是比原件的法律效力低。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六十九條,下列證據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一)未成年人所作的與其年齡和智力狀況不相當的證言;(二)與一方當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利害關系的證人出具的證言;(三)存有疑點的視聽資料;(四)無法與原件、原物核對的復印件、復製品;(五)無正當理由未出庭作證的證人證言。
④ 合同復印件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合同復印件是否具有法律效力,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定。一般情況下,經合同當事人同意,復印的合同會具有法律效力。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通過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書面形式通常是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九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書面形式是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並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七十條
書證應當提交原件。物證應當提交原物。提交原件或者原物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交復製品、照片、副本、節錄本。提交外文書證,必須附有中文譯本。
⑤ 復印件與原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合同復印件的法律效力與原件不同。如果復印件和原件核對一致,那麼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但是比原件的法律效力低。1.在當事人提供原件有困難的情況下才可以提供復印件。2.合同簽訂雙方再復印件上重新簽字,並註明經雙方協商,該復印件經雙方簽字後,與原件享受等同效力。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十一條,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證據,應當提供原件或者原物。如需自己保存證據原件、原物或者提供原件、原物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供經人民法院核對無異的復製件或者復製品。
⑥ 協議復印件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協議的復印件如果與原件一致,並且原件是合法有效的合同的,復印件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在提交證據時,最好使用原件、原物,原件、原物的證明力比復製品、照片的證明力更強。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實;(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五百零二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未辦理批准等手續影響合同生效的,不影響合同中履行報批等義務條款以及相關條款的效力。應當辦理申請批准等手續的當事人未履行義務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承擔違反該義務的責任。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的變更、轉讓、解除等情形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適用前款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七十條 書證應當提交原件。物證應當提交原物。提交原件或者原物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交復製品、照片、副本、節錄本。提交外文書證,必須附有中文譯本。
⑦ 合同復印件的法律效力和原件相同嗎
法律分析:合同復印件的法律效力與原件不同。如果復印件和原件核對一致,那麼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但是比原件的法律效力低。除非合同簽訂雙方再復印件上重新簽字,並註明經雙方協商,該復印件經雙方簽字後,與原件享受等同效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四條 合同是民事主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的協議。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有關該身份關系的法律規定;沒有規定的,可以根據其性質參照適用本編規定。
第四百六十五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依法成立的合同,僅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⑧ 合同復印件的法律效力和原件一樣嗎
法律分析:如果復印件和原件核對一致,那麼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但是比原件的法律效力低。除非合同簽訂雙方再復印件上重新簽字,並註明經雙方協商,該復印件經雙方簽字後,與原件享受等同效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未辦理批准等手續影響合同生效的,不影響合同中履行報批等義務條款以及相關條款的效力。應當辦理申請批准等手續的當事人未履行義務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承擔違反該義務的責任。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的變更、轉讓、解除等情形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適用前款規定。
⑨ 協議的復印件有法律效力嗎
一般情況下,合同以原件為准,也就是說原件具有法律效力,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回蓋紅答章的合同。而復印件是人們俗稱的黑章文件,一般不具備法律效力。
如果復印件和原件核對一致,那麼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但是比原件的法律效力低。除非合同簽訂雙方再復印件上重新簽字,並註明「經雙方協商,該復印件經雙方簽字後,與原件享受等同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