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博上攻擊要付法律責任嗎
Ⅰ 發微博罵人構成犯罪嗎
屬於侵犯他人名譽權行為,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一條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是否構成侵害名譽權的責任,應當根據受害人確有名譽被損害的事實、行為人行為違法、違法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有因果關系、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來認定。以書面或口頭形式侮辱或者誹謗他人,損害他人名譽的,應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
對未經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隱私材料或以書面、口頭形式宣揚他人隱私,致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譽權處理。因新聞報道嚴重失實,致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應按照侵害他人名譽權處理。
(1)在微博上攻擊要付法律責任嗎擴展閱讀:
網路暴力是一種暴力形式,它是一類在網上發表具有傷害性、侮辱性和煽動性的言論、圖片、視頻的行為現象,人們習慣稱之為「網路暴力」。
網路暴力能對當事人造成名譽損害,而且它已經打破了道德底線,往往也伴隨著侵權行為和違法犯罪行為,亟待運用教育、道德約束、法律等手段進行規范。
網路暴力是網民在網路上的暴力行為,是社會暴力在網路上的延伸。網民們若想獲得自由表達的權利,也要擔當起維護網路文明與道德的使命。
直接攻擊是指網路暴力事件中通過直接的方式進行攻擊,也就是說在言語上直接用侮辱性和攻擊性的惡毒語言對當事人進行討伐。就網路暴力而言,直接性的攻擊危害比較大,給當事人造成的傷害也比較明顯。
間接攻擊則是通過諷刺等方式跟風發表意見,即俗稱的罵人不帶臟字,有的也選擇轉播他人的直接攻擊進行二次攻擊。無論是哪種形式的網路暴力,無外乎都會從虛擬世界進而影響到現實世界,也因此,在應對網路暴力的過程中,任何一種形式的網路暴力都不能忽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Ⅱ 精神病在網上發微博,文字裡面帶有攻擊警察文字和攻擊當地一些文字,請問違法嗎精神病需要承擔責任嗎
當然犯法但是精神病只需承擔民事責任,這種事本身就不涉及刑事案件,最多就是罰款拘留,精神病連拘留都免了,一般就是罰款了事,沒有哪個正常人會長時間扣留精神病,出了狀況誰都擔不起。
Ⅲ 微博上對別人辱罵,造謠,抹黑別人人品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如果對其他人造成嚴重傷害或後果的,應當構成誹謗罪,誹謗罪是指故意捏造並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刑法》264條規定: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犯本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Ⅳ 在微博上激烈侮辱、辱罵他人犯法么應該報警么
在微博上激烈侮辱、辱罵他人是違法行為,可以報警。
雖然網民有在自己的個人微博上撰寫文章、發表評論的自由,但這種自由權並不是不受任何法律限制,微博上的言論自由同樣應建立在遵守法律的基礎之上,必須以不侵害他人的合法權益為前提。
譬如在微博公開發表對某人人身攻擊和侮辱的言詞,並直接將某人的姓名、住址等信息暴露於公共網路並宣揚其臆想的事實,造成貶損某人名義的社會評價等行為可構成侵犯名譽權。
名譽,從字義上解釋,就是指公民、法人的名望聲譽。也就是說,一個公民、一個法人的品德、才幹、信譽等在社會中所獲得的社會評價。名譽權是指公民或法人對自己在社會生活中所獲得的社會評價即自己的名譽,依法所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權利。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第7條規定:是否構成侵害名譽權的責任,應當根據受害人確有名譽被損害的事實、行為人行為違法、違法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有因果關系、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來認定。
以書面或者口頭形式侮辱或者誹謗他人,損害他人名譽的,應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對未經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隱私材料或者以書面、口頭形式宣揚他人隱私,致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譽權處理。
Ⅳ 微博人身攻擊追訴期是多久
法律分析:第一、微博本來就是一個言論和情緒相對自由表達的空間,法律給予相對的自由表達空間。是否涉及違法以構成侮辱、誹謗為前提。 第二、人身攻擊如果是基於事實情的描述,或基於事實的意見表達,可能不一定構成違法。但如果,是編造或者捏造事實,對人的名譽或良好的人設進行貶損和誹謗,則構成名譽侵權,可以發律師函警告或提起訴訟。
1、法定最高刑為不滿5年有期徒刑的,追訴時效的期限為5年;
2、法定最高刑為5年以上不滿10年有期徒刑的,追訴時效期限為10年;
3、法定最高刑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訴時效的期限為15年;
4、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的,追訴時效的期限為20年。如果20年以後認為必須追訴的,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後,仍然可以追訴。
法律依據:《刑事訴訟法》第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Ⅵ 微博上對別人辱罵,造謠,抹黑別人人品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如果對其他人造成嚴重傷害或後果的,應當構成誹謗罪,誹謗罪是指故意捏造並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刑法》264條規定: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犯本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Ⅶ 微博人身攻擊投訴追訴期是多久
法律分析:根據不同情況,追訴期各不同。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
1、法定最高刑為不滿5年有期徒刑的,經過5年。刑法對該犯罪分子所犯罪行規定的刑罰,最高刑不超過5年有期徒刑的,在5年之內沒有追究刑事責任的,期滿後不再追究。2、法定最高刑為5年以上不滿10年有期徒刑的,經過10年。3、法定最高刑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15年。4、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20年。如果20年以後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
追訴時效是指按照《刑法》規定追究犯罪分子刑事責任的有效期限。犯罪分子的罪行已經超過了《刑法》規定的追訴時效期限的,不再追究其刑事責任;如果已經被追究了刑事責任,該案件應當予以撤銷。
法律依據:《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七條 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
(一)法定最高刑為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經過五年;(二)法定最高刑為五年以上不滿十年有期徒刑的,經過十年;(三)法定最高刑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十五年;(四)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後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
Ⅷ 新浪微博被人人身攻擊和誹謗怎麼辦
微博被人身攻擊造謠可以提起民事訴訟,在網路上惡意誹謗他人,是可以告他的,侮辱他人,誹謗他人,是可以告他侮辱誹謗他是要負法律責任,根據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四條規定,民事主體享有名譽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