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實行責任制清單制推動法律七進落地

實行責任制清單制推動法律七進落地

發布時間: 2022-05-07 20:38:37

⑴ 普法責任制重點採取哪些措施落實哪些法律法規

您好!可以從如下方面:
一、加強憲法為核心法律法規的宣傳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各地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加強憲法學習宣傳的重大意義,堅持持久、深入、有效地在全社會普及憲法知識、增強憲法意識、弘揚憲法精神,推動憲法的實施。要結合部門承擔的職責,重點宣傳經濟發展新常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保障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等相關的法律法規。要研究制定學習宣傳計劃和具體的活動方案,精心組織,確保憲法學習宣傳深入開展。要創新宣傳形式,依託各類網站、微博、微信、手機客戶端等開展形式多樣的法治宣傳。要發揮報刊、廣播、電視等大眾媒體的作用及車站、公交站牌等人流量大的特點,開展廣泛深入的法治宣傳,讓法治精神生動、鮮活,不斷增強法治宣傳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抓好會前學法制度的落實
要依據《聊城市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制度》的要求,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把法治宣傳的內容納入到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規劃,納入到領導班子會議學習的重要內容。進一步落實黨委(黨組)中心組學法、領導班子會議會前學法制度,提高各級領導幹部依法決策、依法行政水平。
三、強化法治培訓和法治宣講工作
今年我市在司法、執法和法律服務機構中遴選具有較好法律基礎、豐富實踐經驗、良好表達能力和熱心普法事業的59名普法骨幹,組建聊城市「七五」普法宣講團。各單位要結合本部門的需求主動邀請宣講團開展宣講活動,同時要督促本單位講師團成員精心准備講稿,盡快上報宣講課題。講師團成員要統籌安排本職工作和普法宣講活動,保證宣講活動時間,確保每年宣講不少於2次。宣講的過程中要注意資料的收集與上報工作,要及時把宣講活動的信息與圖片一並報送市普法辦。
四、組建普法志願者隊伍
通過志願者普法是推動普法工作全覆蓋的有效途徑。普法志願者在重要法治宣傳節點集中開展法律咨詢、法律服務等公益法律服務和宣傳活動。各部門各單位都要組建普法志願者隊伍,建立普法志願者組織,為志願者開展法治宣傳提供政策支持和物質幫助。同時,各單位要動員、組織本單位有志於法治宣傳的人員通過聊城法治網自助注冊,注冊成功後納入全市法治宣傳志願者人才庫,配備統一的標識,配合我市年度普法工作任務開展普法宣傳活動。
五、加強法治文化陣地建設
法治文化在培育法治信仰、樹立法治理念中發揮著教化引領作用,對於全面培育「事事有法可依、人人知法守法、各方依法辦事」的良好社會風尚至關重要。各地各部門要加大法治公園、法治文化廣場、法治文化街區、法治文化院落、法治畫廊等法治文化設施的建設力度,要突出地域特色和行業特點,打造一批有特色、有規模的精品文化陣地。
六、大力開展文化作品的創作
依託水城深厚的文化底蘊、深入挖掘傳統文化的法治元素,創作一批高質量的微電影、微視頻、動漫作品。今年我市將在聊城電視台開辦「水城說法」法治宣傳專題欄目,大力宣傳各行業各部門創作的優秀法治文化作品。各地各部門年內至少要創作一件有法治文化內涵、百姓喜聞樂見的文化精品,全力打造富有水城地域特色的法治文化品牌。
七、大力實施文化惠民活動
加快舞台類法治文化作品創作成果轉化,不斷擴大法治文化的引導力和影響面。我市將在6月份舉辦「弘揚法治精神,創建文明城市」主題法治文化宣傳周,展示我市文化作品創作成果,讓群眾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市直各部門要組織專門力量提前做好文藝節目的排練,推薦1-2個演出節目,鼓勵有條件的系統(單位)承辦單場演出。
八、全面落實以案釋法制度
以案釋法是深化法治宣傳教育的有效途徑,各單位要通過本單位網站、微博、微信、電子顯示屏和召開新聞發布會等形式,定期向社會發布典型案例。按照年初簽訂責任書的要求,定期報送以案釋法典型案例。我市在《聊城晚報》開辟了以案釋法專欄,每周一期,向社會發布社會熱點、群眾關注、影響面大的典型案例,進一步提升法治宣傳教育的針對性和時效性,增強法治宣傳教育的吸引力和滲透力。
九、加強領導,健全機制,確保「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落到實處。
各地各部門要把「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擺上重要日程,一把手親自過問,分管領導狠抓落實。要認真落實普法工作「一把手」責任制,將普法工作納入本部門本單位和本行業本系統目標管理體系,與其他業務工作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要認真落實部門責任,詳細梳理本部門本單位負責執行的法律法規,按照「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的要求做好相關法律的學習宣傳。要科學制定年度普法規劃和計劃,既要明確宣傳的內容、宣傳重點、教育對象,又要明確宣傳活動採取的方式途徑和完成時限,既要明確責任分工又要確定專人負責。今年省市各級都把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以案釋法等工作納入到改革的重點工作和科學發展觀的年度考核,並制定了問責辦法。年終市普法辦將組織專門力量,通過實地考察、查閱檔案、問卷調查等形式,對各縣市區、市直各部門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的情況進行考核。
如能提供更多信息,則可給出更為周詳的法律意見。

⑵ 普法責任制怎麼落實

一是明確指導思想。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按照《綱要》和《意見》確定的目標要求,強化部門普法工作責任,健全完善「誰執法
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形成部門分工負責、各司其職、齊抓共管的普法工作格局,全面推動「法律六進」工作深入持久開展。教育引導全社會增強法治觀念、養成守法習慣、善於依法維權,為建設活力美麗幸福譙城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二是堅持工作原則
。一是堅持執法辦案和普法宣傳相結合的原則。將普法宣傳教育滲透到執法辦案的全過程,利用以案說法、以案普法、以案學法等方式普及法律常識,通過文明執法促進深度普法,通過廣泛普法促進文明執法;二是堅持日常宣傳和集中宣傳相結合的原則。在日常廣泛開展法制宣傳的同時,根據自身職能,結合特殊時段和節點,開展各類重點突出、針對性強的集中法制宣傳活動,切實增強工作的實效性;三是堅持上下聯動和屬地管理相結合的原則。強化上級部門對下級部門、主管部門對下屬單位的指導,堅持區、鄉鎮聯動普法。落實普法工作屬地管理責任,強化黨委政府對部門普法工作的監督考核,努力形成黨委領導、人大監督、政府實施、政協支持、各部門協作配合、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法制宣傳教育新格局。

三是細化工作內容。制定了國家機關普法責任清單,並按照責任清單要求,把150條普法責任清單分解到全區33家單位,責任到個人,形成了各級各部門「誰主管誰負責,誰執法誰普法」新常態下普法宣傳工作新格局。

⑶ 如何深入推進依法行政 加快建設法治政府

建立三級聯動政務服務機制

全面實現網上審批

在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方面,《意見》明確要求建立三個「清單制度」,即行政權力清單制度、政府責任清單制度和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對行政權力實現「清單之外無權利」,進一步明確部門職責邊界。同時,針對市場主體自願的投資經營和民商事行為,只要不屬於法律法規禁止進入的領域,不損害第三方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國家安全,政府不得限制進入。

在政務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體系建設方面,《意見》要求所有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均納入政務服務平台受理辦理,建立省、市、縣三級聯動服務機制,全面實現網上審批。

政府能否做到依法行政,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政府依法決策機制是否健全。《意見》強調各級政府部門全面落實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序。

省政府將制定《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明確重大行政決策的范圍和標准,把部門論證、公眾參與、民主協商、專家論證、專業機構測評、成本效益分析、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決定作為重大行政決策必經程序。

同時,要建立行政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省政府制定《重大行政決策責任追究辦法》,明確追責主體、追責范圍、追責方式,對決策嚴重失誤或依法應及時作出決策但久拖不決造成重大損失、惡劣影響的,實行終身責任追究,嚴格追究行政首長、負有責任的其他領導人員和相關責任人員的法律責任。要加強行政決策案卷管理,實現決策過程全記錄,發生決策失誤的,按照「誰決策、誰負責」的原則,嚴格倒查決策責任。

在政府立法制度建設方面,《意見》明確要求完善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草案審查論證機制,建立第三方評估機制,對部門間爭議較大的重要政府立法事項,由政府法制機構委託無利害關系的第三方開展評估。

建設三級信息共享平台

促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

在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方面,《意見》要求大力推進綜合執法,重點在食品葯品安全、工商質檢、公共衛生、安全生產等領域推行綜合執法,試點推行跨部門綜合執法。

在健全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機制方面,《意見》要求,建立行政執法機關、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信息共享、案情通報、案件移送制度。完善案件移送標准,細化案件移送程序,堅決克服有案不移、有案難移、以罰代刑等現象。推進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省、市、縣三級信息共享平台建設,與行政權力依法規范公開運行平台實現對接。

在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方面,《意見》要求嚴格執行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行政執法機關在作出重大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徵收等重大行政執法決定之前,應當由行政執法機關法制工作機構進行審核。

審核的重點是執法主體是否合法、認定事實是否清楚、證據是否確實充分、程序是否完備、適用法律是否准確、處罰幅度或強制措施是否適當。未經法制審核或者審核未通過的,不得作出決定。

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是推進依法行政的重要抓手。《意見》提出加強行政執法監督隊伍建設,在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探索建立專門行政執法監督隊伍,同時完善行政執法監督方式,堅持日常監督與專項監督、主動監督與受理投訴舉報、事前監督與事中事後監督相結合,增強監督合力和實效。

加強法治工作隊伍建設是《意見》提出的重要內容。要求健全行政執法人員崗位培訓制度,把法律知識考試作為授予行政執法資格的前提條件,把法律素養和依法辦事情況作為行政執法人員年度考核內容和任職晉升的重要依據。

(3)實行責任制清單制推動法律七進落地擴展閱讀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指出,各級政府必須堅持在黨的領導下、在法治軌道上開展工作,加快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以學習和落實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為契機,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既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法治中國的客觀要求,也是提高政府自身建設和管理水平的現實需要。

參考資料:網路-關於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的意見

⑷ 如何建立健全問責機制,推動"兩個責任"落實

如何建立問責機制,推動「兩個責任」落到實處的對策和建議
(一)增強主體責任意識。一要加強對領導幹部廉政教育培訓,強化對各項政策法規、警示教育、案例剖析等相關知識的學習教育,並納入制度化培訓計劃,不斷增強領導幹部廉潔自律意識;二是強化主體責任教育。要讓各單位黨委黨組把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製作為一項嚴肅的政治紀律認真執行,進一步增強各單位黨政班子的主體責任意識;三是各單位黨委黨組要認真組織學習並貫徹中央、省、市、縣關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有關新要求新部署,准確把握「主體責任」的具體內涵,為履行好「主體管理責任」奠定堅實的基礎;四是要堅持發揮表率作用。各單位領導班子特別是「一把手」,要認真帶頭執行作風紀律的相關規定,帶頭糾正「四風」,帶頭廉潔自律,帶頭落實「主體責任」並發揮標桿作用,形成領導示範帶動,幹部自覺遵紀守法的良好氛圍。
(二)明確細化主體責任。一是明確細化方案。結合地稅工作實際,制定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分解方案,進一步明確和規范黨委(黨組)領導班子的集體責任、主要負責人的第一責任,其他領導班子成員的「一崗雙責」和紀檢組、紀檢組長的監督責任等方面的具體內容和要求,並明確規范其他中層幹部和分局長的具體責任內容和要求,防止負責單位一大堆、任務不具體、工作不落實的問題,形成上下貫通、層層負責,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二是實行簽字背書制。各單位「一把手」就本單位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進行簽字背書作出承諾。單位黨委黨組根據承諾內容,結合責任分解任務,對各項具體的工作責任分解落實到黨政班子、工作崗位、具體責任人,形成單位「一把手」負總責、各分管領導對分管工作范圍內的責任具體負責的分級、分塊責任體系。
(三)強化履行主體職責。一是分解量化目標。單位結合工作實際,把黨風廉政建設各項工作任務逐項分解到相關科室,明確具體的工作標准、完成時限、保障措施、監督主體和剛性要求,讓責任目標分解落實具體,易於操作;二是明確目標職責。結合黨政工作分工、目標任務和工作崗位,明確各班子成員在黨風廉政建設方面應負的領導責任和主次責任,明確具體的工作職責,確保任務具體、職責明確、責有人擔;三是實行重點管理。針對一些重點崗位、重點人員、薄弱工作、群眾意見多的人、崗位、牽頭部門實行重點監管和工作台賬式管理,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讓責任落實不打折扣,任務目標不偏移,主體職責履行落實;四是深化考評問責。變一年一度的考核為定期不定期考核,隨時了解掌握單位領導班子履行「主體責任」情況,對檢查考評情況實行季度末位排名通報制,並對履職不力、排名靠後一次的集體約談單位,「一把手」作出書面檢討;兩次的對單位主要領導及分管領導進行誡免談話,單位年終不得評先評優;三次的對單位主要領導進行調整工作崗位或免職等組織處理,單位領導班子幹部不得提拔使用。
(四)從嚴監管督職問責。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抓好上下聯動。各單位要把黨風廉政責任制抓在手上,放在心上,與稅收工作一同部署、一同落實、一同考核,做到定期研究,經常部署,隨時檢查抽查,主要領導要親自抓,分管領導要具體抓,切實履行好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一崗雙責」,做到上下聯動,既抓好工作,又帶好隊伍;二是嚴格監督制約,抓好權力運行。構建制度體系,強化監督制約,保證稅收執法權和行政管理權依法規范行使。狠抓中央八項規定和廉潔自律各項規定的執行和落實,引導廣大地稅幹部切實守好做人、處事、用權、交友的底線,保持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針對易發生執法不嚴、為稅不廉的重點崗位和關鍵環節,進一步建立健全崗位廉政教育、廉政風險防控、執法辦案責任等制度,最大限度減少違規違紀行為的發生;三是敢抓敢管,主動發力。在內部監督檢查中,敢於對單位班子特別是「一把手」履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讓監督與權力與落實責任如影隨形。同時,對單位規避監督的現象嚴格按規定問責處理,切實提高單位主動接受監督的自覺性。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強化規范管理,力戒好人主義、無原則搞一團和氣、怕得罪人等,要抓早抓小,發現問題,及時提醒糾正或嚴格處理,不斷增強黨員領導幹部抓黨風廉政建設的責任感緊迫感,切實落實主體責任。
(五)多措並舉落到實處。一是持續糾風整腐,抓好風氣建設。緊緊抓住「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的有利契機,對照理論理想、黨章黨紀、民心民聲、先輩先進「四面鏡子」,補精神之「鈣」、除「四風」之害、祛行為之垢,持之以恆地打好改進作風的持久戰。通過強化作風建設,全面落實「三個服務」,著力整治機關幹部「慵懶慢浮貪」,嚴抓不懈,有腐必懲,使全系統「四風」問題和廉潔執法得到有效治理,政風行風持續改進;二是嚴格案件查處,抓好預警震懾。為全面深入推進地稅系統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建立健全預防職務犯罪工作長效機制,堅持全面預防,抓早抓小,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早提醒、早制止,實施預警提醒,加強誡勉談話,防止因小失大。監察部門開展經常性的明察暗訪,及時發現和糾正稅收執法和服務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完善懲治腐敗工作機制,對有案不查、瞞案不報的,嚴肅追究領導幹部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三是嚴格責任追究,注重權責對等。積極推進責任分解到人、落實到位,通過層層傳導壓力,切實增強抓好黨風廉政建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結合實際,研究制定落實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的具體實施辦法,明確各自責任,形成符合地稅工作特點,可定義、易操作、能量化的責任追究機制。對單位出現重大失職瀆職和重大腐敗案件的,除對當事人依法處理外,還要對單位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對職責范圍內的責任履行不到位的進行「一案雙查」,不論出現問題長短時間,要對相關責任人特別是領導責任實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終身追究制,避免領導幹部的短期責任行為和僥幸心理,實現責任追究的制度化、常態化,確保黨風廉政建設各項任務分工明確,落到實處。

⑸ 什麼是司法責任制為核心的四項改革

司法體復制改革中,司法責任制、制司法人員分類管理、司法人員職業保障制度、省以下地方法院檢察院人財物省級統一管理等四項改革,是司法體制改革的基礎性制度性措施。

今年7月,中央政法委在上海召開司法體制改革試點工作推進會,進一步明確試點要求。中央政法委會同中央組織部、中央編辦、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以及中央政法單位,及時出台關於司法責任制、法官檢察官職務序列及配套工資制度、省以下地方法院檢察院編制管理等方面改革意見,明確改革方向和政策導向。

⑹ 如何落實誰執法誰普法的普法工作責任制

一是明確指導思想。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按照《綱要》和《意見》確定的目標要求,強化部門普法工作責任,健全完善「誰執法
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形成部門分工負責、各司其職、齊抓共管的普法工作格局,全面推動「法律六進」工作深入持久開展。教育引導全社會增強法治觀念、養成守法習慣、善於依法維權,為建設活力美麗幸福譙城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二是堅持工作原則。一是堅持執法辦案和普法宣傳相結合的原則。將普法宣傳教育滲透到執法辦案的全過程,利用以案說法、以案普法、以案學法等方式普及法律常識,通過文明執法促進深度普法,通過廣泛普法促進文明執法;二是堅持日常宣傳和集中宣傳相結合的原則。在日常廣泛開展法制宣傳的同時,根據自身職能,結合特殊時段和節點,開展各類重點突出、針對性強的集中法制宣傳活動,切實增強工作的實效性;三是堅持上下聯動和屬地管理相結合的原則。強化上級部門對下級部門、主管部門對下屬單位的指導,堅持區、鄉鎮聯動普法。落實普法工作屬地管理責任,強化黨委政府對部門普法工作的監督考核,努力形成黨委領導、人大監督、政府實施、政協支持、各部門協作配合、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法制宣傳教育新格局。
三是細化工作內容。制定了國家機關普法責任清單,並按照責任清單要求,把150條普法責任清單分解到全區33家單位,責任到個人,形成了各級各部門「誰主管誰負責,誰執法誰普法」新常態下普法宣傳工作新格局。

熱點內容
遲到罰款是否違反勞動合同法 發布:2025-02-07 08:46:07 瀏覽:824
辯論賽依法治國 發布:2025-02-07 08:40:02 瀏覽:80
南京司法鑒定中心 發布:2025-02-07 08:39:27 瀏覽:956
銀行貸款不還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07 08:27:03 瀏覽:498
婚姻法測題目加答案 發布:2025-02-07 08:00:00 瀏覽:165
行政法判決 發布:2025-02-07 07:45:44 瀏覽:420
遺產糾紛律師 發布:2025-02-07 07:43:41 瀏覽:476
婚姻方面的法律服務熱線 發布:2025-02-07 07:16:02 瀏覽:671
2017法律碩士10月聯考 發布:2025-02-07 06:42:54 瀏覽:967
騰訊控制立法 發布:2025-02-07 06:31:03 瀏覽: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