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石春美公婆受法律責任嗎

石春美公婆受法律責任嗎

發布時間: 2022-05-08 13:55:36

Ⅰ 丈夫死了,妻子有義務贍養公婆嗎

丈夫死後兒媳沒有義務贍養公婆。法律上規定只有子女與孫子女及外孫子女有贍養義務,而兒媳與公婆並不具有血緣關系,兒媳只在丈夫活著的時候有協助丈夫贍養公婆的義務,丈夫死後兒媳沒有義務贍養公婆。

但如果兒媳贍養公婆的,則可以或者繼承權。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九條,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Ⅱ 公婆和老公一起打傷了媳婦要付法律責任

這是一起非常嚴重的「家暴」行為,是違法犯罪的行為。
當事人或知情的第三者都可以報警,如果對當事人構成了輕傷害,當事人可以向法院起訴追究對方的法律責任。
一、根據《反家庭暴力法》第三十三條和《婚姻法》第四十三條中的規定,家暴行為屬於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需要承擔行政責任。在《反家庭暴力法》中第十六條中,如果家庭暴力情節較輕,不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對加害人給予批評教育或者出具告誡書。
而情節惡劣的,已經觸犯了刑法,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在《刑法》第二百六十條中規定:
1、虐待家庭成員情節惡劣的,犯虐待罪,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虐待家庭成員情節嚴重,致使被害人重傷、死亡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認定家暴是否構成虐待罪,主要看家暴行為是否具有經常性、一貫性。並且還需要看情節是否屬於惡劣,所謂情節惡劣,主要是指手段兇狠殘忍、動機卑鄙,虐待時間長,或者虐待老人、孩子、重病患者等,或者因家暴行為激起民憤的。
這里值得一說的是家暴的主體和對象必須是共同生活在同一個家庭的成員,並且家暴不一定是暴力行為,侮辱、咒罵、捆綁、凍餓、有病不給治、強迫超體力勞動和限制人身自由都屬於是家暴。
二、遭遇家暴時應該怎麼辦
在遭遇家暴時,可以告知當地的居委會、村委會及所在單位、學校等,這些單位應當勸阻、調解。也可以報警處理,公安機關應當制止並按治安管理處罰的法律予以行政處罰。
家暴行為已經構成虐待罪中的第一種情況的,被害人可以報警由警方偵查或直接到法院起訴犯罪嫌疑人,由於虐待罪的第一種情況屬於「不告不理」的自訴刑事案件,所以需要被害人告訴才受理,但是被害人沒有能力告訴,或者受到威嚇、強制等手段無法告訴的,可以由其他公民告知檢察機關提起公訴。
而家暴行為構成虐待罪第二種情況的,警方或檢察機關得知後,應當偵查並提起公訴。
遭遇家暴時最主要的是收集證據,如證人證言、醫療記錄、錄音或照片視頻等都可以作為證據提交。
而婚姻關系中遭遇家暴的,並因家暴離婚的,可以要求附帶民事賠償責任。

Ⅲ 丈夫去世,妻子跟丈夫的姐妹簽了共同贍養公婆的協議,妻子不養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丈夫已經去世了,妻子跟丈夫的姐妹簽訂了共同贍養公婆的協議,那麼已經有協議的情況下,妻子不養公婆要承擔責任。
贍養老人。
關於贍養老人,《婚姻法》規定: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子女不履行贍養撫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這里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對拒不履行者,可以通過法院訴訟解決,情節惡劣還有可能構成犯罪,應當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贍養扶助的主要內容是指在有經濟和社會條件下,子女在經濟上應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和費用,在生活上、精神上、感情上對父母應尊敬、關心和照顧。我國相關法律規定:

1、贍養人不得以放棄繼承權、被贍養人婚姻關系變化或其它理由,拒絕履行贍養義務。

2、贍養人不履行贍養義務,被贍養人有要求贍養人給付贍養費的權利。

3、贍養人不履行給付贍養費、共同分擔費用的,除了支付贍養費、共同分擔的費用外,還應按照應當繳納的贍養費、共同分擔的費用數額的每日1%支付違約金。

4、贍養人不盡贍養義務的,在繼承遺產時少分或不分。

5、部分贍養人不履行義務,其他贍養人按照長幼順序由不盡贍養義務贍養人的下一順序贍養人繼續履行贍養協議約定的義務,任何贍養人不得以此作為自己不履行義務的理由。

Ⅳ 法律上有兒媳養公婆的義務嗎

首先說明,法律上是沒有明文規定兒媳要贍養公婆的義務。
但是,法律是准繩,任何時候都必須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時候都不可忽視。並不等於說法律上沒有規定的事情,就不是我們應盡的義務。

處於公德,兒媳還是有贍養公婆的義務。即便是兒媳沒有,但兒媳的老公,也就是公婆的兒子是有的,作為丈夫的妻子,為丈夫承擔或者是分擔贍養父母的責任,也是作為一名妻子應盡的義務。
家人和睦的前提就是要摻雜著這些東西在裡面。如果一家人相處,什麼事情都拿法律法規來說事,這樣的生活還有什麼意義呢

Ⅳ 和公婆吵架,公婆氣不過跳樓去世了,媳婦負法律責任嗎

不負法律責任!
一、公婆是成年人,可以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二、公婆雖說是被氣的,但畢竟是他們自己跳的而不是媳婦推下去的。
三、聽過氣死人不償命嗎?就是這個道理。
充其量也就是從道義上譴責一下這個媳婦。

Ⅵ 家公趕兒媳婦走,那家公要受法律的什麼責任

違法,對遺棄家庭成員,受害人有權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以及所在單位應當予以勸阻、調解。對遺棄家庭成員,受害人提出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作出支付扶養費、撫養費、贍養費的判決。
法律分析
現在很多兒媳和公婆的關系處理的不是很好,所以導致很多婆婆把兒媳趕出家門的情況,這也是很影響家庭和諧的事情,其實無論是從法律上還是情理上講,公婆都無權趕走媳婦的,如果公婆住在兒子兒媳的家中,更沒有處分權, 首先,如果兒子兒媳住在公婆的房子里,因為公婆對自己的房子享有完全的處分權,他們願意就可以讓別人住,不願意也可以不讓別人住,所以將兒媳趕出門從法律上講沒有任何障礙。但是如果公婆住在兒子兒媳的家中,公婆其實是外人,無論是從法律上還是情理上都無權趕走媳婦。婚姻關系的成立有三個基本的法律特徵, 結婚的主體是男女兩性。 結婚行為是法律行為。申請結婚的雙方當事人必須遵守法律的規定,履行法律規定的結婚登記程序。否則,婚姻關系不產生法律後果。即,不受法律保護的無效婚姻,須符合法律所規定的實質要件和形式要件,否則不具有合法婚姻的效力。結婚行為的法律後果是,確立雙方的夫妻關系。並承擔由此而產生的責任、權利、義務。這種已確立的夫妻關系,未經法律程序,任何單位、個人或夫妻雙方都無權解除夫妻關系。結婚的必備條件,一是男女雙方完全自願,二是必須達到法定年齡,三是必須符合一夫一妻制。 結婚的禁止條件,一是禁止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旁系血親結婚。二是禁止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的人結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二條 自然人因婚姻家庭關系等產生的人身權利受法律保護。

Ⅶ 兒媳婦帶著父母辱罵公婆要不要承擔法律責任

這好像不犯什麼法的,因為在這期間公婆也會罵他們。不過從道德層面來講,兒媳婦肯定是不對的,無論公婆有什麼過錯,畢竟是一家人,都可以關起門來說事的,最好不要牽扯到娘家,免得更多人跟著生氣。

Ⅷ 媳婦辱罵公婆有法律責任嗎

法律分析:兒媳罵公婆一般不承擔法律責任。但是如果是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或者是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是違法的,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僅為口頭辱罵,沒有造成什麼嚴重後果的是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九十三條 有下列尋釁滋事行為之一,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隨意毆打他人,情節惡劣的;(二)追逐、攔截、辱罵、恐嚇他人,情節惡劣的;(三)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佔用公私財物,情節嚴重的;(四)在公共場所起鬨鬧事,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糾集他人多次實施前款行為,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並處罰金。第二百九十三條之一有下列情形之一,催收高利放貸等產生的非法債務,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一)使用暴力、脅迫方法的;(二)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者侵入他人住宅的;(三)恐嚇、跟蹤、騷擾他人的。

Ⅸ 兒媳婦帶著父母辱罵公婆要不要承擔法律責任

兒媳婦辱罵公婆是為缺少知識,缺少道德,和缺少教養,和公婆有什麼過節可以提出來解決,而不是去辱罵公婆,帶父母一起來辱罵公婆更加不對,連你父母的丑也丟到親家這邊來了,你的父母無能沒養好自己的女兒,如果你公婆被你們娘倆辱罵之後,氣病了出了什麼意外,你們是要承擔法律責任的,辱罵人也是犯法的。

熱點內容
遲到罰款是否違反勞動合同法 發布:2025-02-07 08:46:07 瀏覽:824
辯論賽依法治國 發布:2025-02-07 08:40:02 瀏覽:80
南京司法鑒定中心 發布:2025-02-07 08:39:27 瀏覽:956
銀行貸款不還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07 08:27:03 瀏覽:498
婚姻法測題目加答案 發布:2025-02-07 08:00:00 瀏覽:165
行政法判決 發布:2025-02-07 07:45:44 瀏覽:420
遺產糾紛律師 發布:2025-02-07 07:43:41 瀏覽:476
婚姻方面的法律服務熱線 發布:2025-02-07 07:16:02 瀏覽:671
2017法律碩士10月聯考 發布:2025-02-07 06:42:54 瀏覽:967
騰訊控制立法 發布:2025-02-07 06:31:03 瀏覽: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