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證明書病歷法律效力
⑴ 診斷書是不是就是病歷
病例診斷書,這個我還是第一次聽說,都是入院診斷書和出院診斷書,病例是病例,病例是你在住院時間的一切情況,包括醫囑單、體溫單、一般
護理記錄
單、化驗單等等,如果手術過,還有手術記錄等等。
⑵ 七十多老人有大醫院開的腦受傷的珍斷書在法庭上有沒有法律效力
醫院的診斷書是可以在法庭上作為證據的,但證明力要法庭來審查判斷。
⑶ 醫生開診斷證明規定
法律分析:一、每位醫生都要以科學、嚴謹、求實的態度,親自診察病人,認真開具疾病診斷證明書,每項診斷都應具備科學、客觀的診斷依據。二、一般診斷證明書須由具有執業醫師資格的'醫師簽字,由院收費處蓋章後方能生效殊疾病證明書須由具有執業醫師資格的專科醫師簽字,由醫務科蓋章後方能生效。開具診斷書的醫生應對所作出的診斷負法律責任。三、病休證明的時限:原則上急診一般不超過三天,門診不超過一周,慢性病不超過一個月,特殊情況不超過三個月。四、診斷證明書的內容應有病歷記載,並與門診病歷或出院小結相符。醫生不得開具與自己執業范圍無關或者與執業類別不相符的診斷證明書。五、診斷證明書(病休證明)日期應填寫就診當日,且三日內蓋章有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 第三十七條 醫師在執業活動中,未經親自診查、調查,簽署診斷、治療、流行病學等證明文件或者有關出生、死亡等證明文件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給予警告或者責令暫停6個月以上1年以下執業活動;情節嚴重的,吊銷其執業證書;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勞動者使用假的病假條,是一種不折不扣的欺詐行為,可視為違約。
⑷ 診斷書有醫生建議休息天數能作為病假條嗎有法律效益嗎
診斷書上的醫生建議那隻是醫生對患者的建議,不能等同於病假條,病假條是員工和單位之間形成的法律文書,診斷書可以作為員工向單位請病假的合理證明。
⑸ 診斷書和診斷證明書是一樣的嗎
診斷證明與疾病證明書兩者不是一回事。報銷的同時會出現「擁有診斷回書讓還需提供疾病證明書答」。診斷證明書是指需要醫生為患者診斷病情後,為患者書寫診斷書。疾病證明書是指患者在院期間完善臨床檢查後,醫生確診患者疾病,也就是書寫患者詳細病情嚴重與否。
(5)診斷證明書病歷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診斷證明書是從醫學角度對人們的精神和體質狀態作出的判斷。對正常人的健康狀態、勞動能力和某一特定的生理過程的判斷,司法部門判定血緣關系和傷害性質也屬診斷,用來認識疾病的診斷最廣泛,是治療、預後、預防的前提。
病情診斷證明書開具需要做哪些檢查:
第一:根據獲得臨床資料的方法分類,有症狀診斷、體檢診斷、實驗診斷、超聲波診斷、X射線診斷、心電圖診斷、內窺鏡診斷、放射性核素診斷、手術探查診斷和治療診斷等。
第二:根據診斷的確切程度分類,有初步診斷和臨床診斷。初步診斷又分為:疑似診斷(又稱意向診斷或印象診斷)、臨時診斷、暫定診斷;臨床診斷即確定診斷。
第三:按診斷內容分類,有病因診斷,病理形態診斷,病理生理診斷。此外,還可分入院診斷、出院診斷、門診診斷、死亡診斷、剖檢診斷等。
⑹ 開疾病診斷證明書和病例不是一個醫院的具有法律效應嗎
開疾病診斷證明來書和病例不是自一個醫院,該證明書是有效的。
現在醫院都實行相互承認病歷。
開具病歷的醫院,要對開具的病歷負責,並承擔法律後果。
如果出具虛假病歷,則要追究法律責任。
(6)診斷證明書病歷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對人的效力
①對中國公民的效力中國公民在中國領域內一律適用中國法律。
在中國境外的中國公民,也應遵守中國法律並受中國法律保護。
②對外國人和無國籍人的適用問題,包括兩種情況:一種是對在中國領域內的外國人和無國籍人的法律適用問題;另一種是對其在中國領域外的法律適用問題。
外國人和無國籍人在中國領域內,除法律另有規定者外,適用中國法律。
外國人在中國領域外對中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的最低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適用中國刑法,但是按照犯罪地法律不受處罰的除外。
對事的效力
指法律對什麼樣的行為有效力,適用於哪些事項。這種效力范圍的意義在於:
①告訴人們什麼行為應當做,什麼行為不應當做,什麼行為可以做。
②指明法律對什麼事項有效,確定不同法律之間調整范圍的界限。
⑺ 在多長時間內補開的醫院診斷書才有法律效力的
不管多長時間內補開的醫院診斷書都有法律效力。
醫療證明的效力:
一、根據我國法律規定:證據的特徵有:合法性、客觀性、關聯性。醫療診斷證明作為證據一種,也必須同時具備「三性」時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法院在審理當中,應嚴格認證。
1、診斷證明的合法性:診斷證明一般要求縣級以上醫療單位出具,有的鄉鎮等醫院出具醫療診斷證明比較隨意,因此需要一定核實。如:根據法律、法規規定,必須是傷者就醫的醫院才能出具診斷證明,必須出具證明的經辦人是療傷者的主治醫生,診斷證明必須明確。
否則,診斷證明的合法性存在瑕疵,難以認定。對具有違法行為的醫院證明,經查實應認定為偽證,屬無效證據,輕者對當事人予以批評教育,重者予以罰款、拘留。
2、診斷證明的客觀性。出具診斷證明的醫院應建醫療檔案,人民法院可到醫院核實病歷、處方,印證診斷證明書的真偽。
否則,診斷證明的客觀性難以認定。對不客觀的醫院證明,在查清事實,分清是非的基礎上,作出合情合理的解決。
3、診斷證明的關聯性。診斷證明應確定因果關系,既確定是因交通事故導致!診斷證明內容不得自相矛盾,如前面說痊癒出院,後又說應再定期就診、建議轉院治療等。對此,應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作出處理。
二、賠償義務人對診斷證明及治療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異議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證明責任。交通事故受害人擅自住院、轉院、自購葯品、超過醫療通知的出院日期而拒不出院、擅自在指定醫院以外多處就醫、治療非交通事故損傷或疾病所花費的醫療費用,便不在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醫療費范疇內。
(7)診斷證明書病歷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證明醫療費用方面的證據
當事人在交通事故中受傷需要治療的,就會產生相關醫療費用。醫療費是指在道路交通事故中造成人身損害,因治療所受的損傷或損傷所引起的疾病所花費的費用,另外還包括身體復原所花費的必要的康復費、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後續治療費、整容費等。
醫療費主要包括掛號費、、住院費、治療費、手術費、檢查費、器械遇等。能夠證明上述費用的證據包括醫療費收據(收費憑證)、費用明細表、處方、醫囑、診斷證明書、轉院證明等。這里的收據(收費憑證)應是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合法憑證,如醫院開具的正式收據等。
在確定醫療費用時,收據收費的項目應與醫生處方以及傷者的病情診斷均相符,應具有一致性,以防止在治療因交通事故造成的傷情時,「搭便車」治療其他疾病。另外也要剔除一些不合理的支出項目。
後續治療費、整容費、必要的康復費等,必須附有相應的診斷證明,且診斷證明中對所需費用的數額應予明確。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人大網-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⑻ 診斷證明書可以作為病歷用嗎
包括門診病歷,入院錄,出院記錄等。
但不包括診斷證明。診斷證明屬於其他醫療文件,也具有法律效力。
⑼ 醫生手寫的診斷證明有效嗎
法律分析:一般診斷證明書上具有醫院的公章、醫生的簽名和印章簽名就可被承認具有效用。不同醫院關於診斷證明書的有效標准不同的,建議及時到醫院的相關部門進行咨詢。
法律依據:《醫療機構病歷管理規定》
第十七條 醫療機構應當受理下列人員和機構復制或者查閱病歷資料的申請,並依規定提供病歷復制或者查閱服務:
(一)患者本人或者其委託代理人;
(二)死亡患者法定繼承人或者其代理人。
第十八條 醫療機構應當指定部門或者專(兼)職人員負責受理復制病歷資料的申請。受理申請時,應當要求申請人提供有關證明材料,並對申請材料的形式進行審核。
(一)申請人為患者本人的,應當提供其有效身份證明;
(二)申請人為患者代理人的,應當提供患者及其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證明,以及代理人與患者代理關系的法定證明材料和授權委託書;
(三)申請人為死亡患者法定繼承人的,應當提供患者死亡證明、死亡患者法定繼承人的有效身份證明,死亡患者與法定繼承人關系的法定證明材料;
(四)申請人為死亡患者法定繼承人代理人的,應當提供患者死亡證明、死亡患者法定繼承人及其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證明,死亡患者與法定繼承人關系的法定證明材料,代理人與法定繼承人代理關系的法定證明材料及授權委託書。
第十九條 醫療機構可以為申請人復制門(急)診病歷和住院病歷中的體溫單、醫囑單、住院志(入院記錄)、手術同意書、麻醉同意書、麻醉記錄、手術記錄、病重(病危)患者護理記錄、出院記錄、輸血治療知情同意書、特殊檢查(特殊治療)同意書、病理報告、檢驗報告等輔助檢查報告單、醫學影像檢查資料等病歷資料。
⑽ 什麼是診斷證明
診斷證明書是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醫療文件,休學、司法鑒定、因病退休、工傷、殘疾鑒定、保險索賠等要以診斷證明書作為依據之一。因此,開具診斷證明是政策性很強的醫療工作,為進一步加強管理,特作如下規定:
一、臨床醫師要以科學、嚴謹、實事求是的態度,認真開具診斷證明書和病假證明書,每項診斷都應具備客觀、科學的診斷依據。
二、診斷證明書必須由本院登記注冊的執業醫師開具,出具診斷證明書的醫師對所做出的診斷和處置結果負責。
三、臨床醫生開具疾病診斷書和病假證明書,應字跡清楚,項目填寫齊全,病休時限必須大寫,不得塗改。
四、門診醫師為門診病人開具疾病診斷證明書,必須有本院相應的檢查報告,診斷明確、依據充分,並在門診病歷中做相應的記錄。
五、醫師為門診病人開具的疾病診斷證明書,應蓋門診印章,為住院病人開具診斷證明書由住院收費處蓋章。持章人對醫師開具的疾病診斷書和病假證明書要認真審核,嚴格把關。
六、對學術上有爭議的診斷,需開診斷證明書時,應由醫務科負責組織專家會診討論後,慎重開出診斷證明書。
七、凡涉及司法、辦案需要,應在接到公檢法、交通管理部門等執法機關的介紹信報醫務科備案後,方可開具診斷證明書。
八、醫師不得為非本專科病人開具疾病診斷證明書和病假證明書;在無診斷依據或未親自診治病人時,臨床醫師不得為病人開具相關證明書;臨床醫師不得出具各種護理級別證明、職業病確診證明、工傷評殘、勞動能力鑒定的證明書。
九、病假證明書只證明病人因病需要休息,休息時限按診療規范填寫,一般情況,急診病人因病休息不超過3天,普通門診病人不超過1周,確因為病情需要延長病休時間的復診後再開病假證明書並且在門診病歷中記載;住院病人原則上病休時間不超過2周,特殊病人如肝炎、骨折等可酌情延長,但不超過12周,確因為病情需要延長病休時間的復診後再開病休證明書。
十、為本院職工開具的診斷證明書和病假證明書,必須由醫師所在科室主任簽字。
十一、對醫師未按規定要求出具診斷證明書和病假證明書產生不良後果的,視情節輕重給予通報批評、每例次罰款200元、取消處方權1-3個月等處罰;引發醫療糾紛的按醫院《醫療糾紛防範與處理預案》有關規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