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行政法律責任和民事法律責任

行政法律責任和民事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5-09 04:46:13

❶ 民事責任刑事責任行政責任的區別

法律分析
民事責任重在補償性,屬於法律責任的一種,主要是一種財產責任,民事案件調解不成由受害人自己向法院提出民事訴訟。是保障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實現的重要措施,是民事主體因違反民事義務所應承擔的民事法律後果,它主要是一種民事救濟手段,旨在使受害人,被侵犯的權益得以恢復。刑事責任重在懲罰性,是指犯罪行為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主刑和附加刑兩刑事責任包括照刑事法律的規定追究其法律責任。行政責任是指犯有一般違法行為的單位或個人,依照社律法規的規定應承擔的法律責任。行政責任主要有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兩種方式。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七十六條 民事主體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當事人約定,履行民事義務,承擔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四條 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八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違法行為受到行政處罰,其違法行為對他人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違法行為構成犯罪,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不得以行政處罰代替刑事處罰。

❷ 民事法律責任和行政法律責任的區別是什麼

1、主體不同

民事責任是指民事主體違反民事法律規范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

行政責任是指個人或者單位違反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規定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

2、形式不同

民事責任的責任形式有財產責任和非財產責任,包括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支付精神損害賠償金、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以及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這些責任形式既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行政處分是行政機關內部,上級對有隸屬關系的下級違反紀律的行為或者是尚未構成犯罪的輕微違法行為給予的紀律制裁。其種類有: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降職、撤職、開除留用察看、開除。

3、特徵不同

民事法律責任有其獨特的特徵:

1)是一種因違反民事法律規范所承擔的法律責任。違反民事法律規范,是承擔民事法律責任的前提條件。如果當事人的行為(包括作為和不作為)不違反民事法律規范的規定,就不存在承擔民事法律責任的問題。

2)是一種以財產為主要內容的法律責任。

特徵:

1)是行政法律關系主體違反行政法律義務的後果

2)這種違反義務的行為沒有超出行政法規定的違法限度,因而適用行政法上的制裁措施

3)責任措施是由行政違法行為實施者向國家承擔的責任

4)對於責任承擔者來說,是一種否定性的評價,是體現社會譴責和國家懲罰性的一種法律上的負擔

❸ 行政責任和民事責任的區別在於

法律分析:1、主體不同;2、形式不同,民事責任的責任形式有財產責任和非財產責任,行政處分是行政機關內部,上級對有隸屬關系的下級違反紀律的行為或者是尚未構成犯罪的輕微違法行為給予的紀律制裁;3、特徵不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護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保證人民法院查明事實,分清是非,正確適用法律,及時審理民事案件,確認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制裁民事違法行為,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順利進行。

第三條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適用本法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二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前款所稱行政行為,包括法律、法規、規章授權的組織作出的行政行為。

第三條 人民法院應當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起訴權利,對應當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得干預、阻礙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出庭應訴。不能出庭的,應當委託行政機關相應的工作人員出庭。

❹ 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有什麼區別

1、主體不同,民事責任是指民事主體違反民事法律規范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行政責任是指個人或者單位違反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規定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2、形式不同,民事責任的責任形式有財產責任和非財產責任,包括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支付精神損害賠償金、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以及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行政處分是行政機關內部,上級對有隸屬關系的下級違反紀律的行為或者是尚未構成犯罪的輕微違法行為給予的紀律制裁。其種類有: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降職、撤職、開除留用察看、開除。3、特徵不同,民事法律責任的特徵:1)是一種因違反民事法律規范所承擔的法律責任;2)是一種以財產為主要內容的法律責任。行政責任的特徵:1)是行政法律關系主體違反行政法律義務的後果;2)這種違反義務的行為沒有超出行政法規定的違法限度,因而適用行政法上的制裁措施;3)責任措施是由行政違法行為實施者向國家承擔的責任;4)對於責任承擔者來說,是一種否定性的評價,是體現社會譴責和國家懲罰性的一種法律上的負擔。

法律依據:《行政處罰法》第三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規或者規章規定,並由行政機關依照本法規定的程序實施。沒有法定依據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處罰無效。

❺ 民事法律責任和行政法律責任和刑事法律責任的區別具體是什麼

法律責任是指因違復反了法定義務制或契約義務,或不當行使法律權利、權力所產生的,由行為人承擔的不利後果。
行政責任是指因違反行政法規定或因行政法規定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分為:行政處分(內部制裁措施)和行政處罰兩種。其中行政處分包括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行政處罰包括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民事責任是指由於違反民事法律、違約或者由於民法規定所應承擔的一種法律責任。具體的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修理、重作、更換、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
刑事責任是指行為人因其犯罪行為所必須承受的,由司法機關代表國家所確定的否定性法律後果。
包括主刑和附加刑。其中,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附加刑包括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驅逐出境。(摘自網路)

❻ 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刑事責任的區別

法律分析:刑事責任、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的區別在於:刑事責任是犯罪分子違反刑法的規定,需要承擔的責任。民事責任是民事主體違反民事法律規定,需要承擔的責任。行政責任是違反行政法相關的法律,需要承擔的責任。總的來說,就是他們適用的情形是不同的,刑事責任是適用於犯罪,民事責任適用於民事案件,行政責任適用於行政案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四條 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❼ 民事責任,刑事責任,行政責任怎麼區分

民事責任:就是民事法律責任,指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因實施了民事違法行為,根據民法所承擔的對其不利的民事法律後果或者基於法律特別規定而應承擔的民事法律責任

刑事責任:是依據國家刑事法律規定,對犯罪分子依照刑事法律的規定追究的法律責任。

行政責任:行政責任是指經濟法主體違反經濟法律法規依法應承擔的行政法律後果,包括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行政責任是指因為違反行政法或因行政法規定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行政法律規范要求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公務人員在行政活動中履行和承擔的義務。

刑事責任與行政責任不同之處:一是追究的違法行為不同:追究行政責任的是一般違法行為,追究刑事責任的是犯罪行為;二是追究責任的機關不同:追究行政責任由國家特定的行政機關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決定,追究刑事責任只能由司法機關依照規定決定;三是承擔法律責任的後果不同:追究刑事責任是最嚴厲的制裁,可以判處死刑,比追究行政責任嚴厲得多。

熱點內容
律師函來了後果嚴重嗎 發布:2025-02-07 03:04:25 瀏覽:153
邊緣性人格障礙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07 02:17:09 瀏覽:585
兒童道德發展包括兒童的發展 發布:2025-02-07 02:09:47 瀏覽:631
道德信念有 發布:2025-02-07 01:37:14 瀏覽:863
端正執法司法理念大討論活動 發布:2025-02-07 01:31:25 瀏覽:312
勞動法不能上夜班 發布:2025-02-07 01:24:16 瀏覽:565
李佳行政法精粹 發布:2025-02-07 01:14:10 瀏覽:532
婚姻法中關於性的認識 發布:2025-02-07 01:02:16 瀏覽:543
婚姻法解釋一不得已不知情 發布:2025-02-07 00:28:46 瀏覽:336
勞動合同法講座ppt 發布:2025-02-07 00:00:01 瀏覽: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