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識普及訛人
⑴ 扶老人反被訛從社會學解釋
扶老人反被訛從社會學解釋?濟南交警通報表示,經公安交警部門調查取證,並對事件涉及的摩托車和自行車做了痕跡檢驗鑒定,初步查明這起道路交通事故基本屬實。警方認定:2018年12月26日7點26分左右,張某某駕駛一輛普通二輪摩托車沿陽光新路由南向北行駛到經十路路口右轉彎後,然後沿經十路向東行駛到一個公交站牌處的時候,遇馬某駕駛自行車沿經十路同一方向行駛。這時,張某某駕駛的摩托車從自行車右側超越時,摩托車的左側車把與自行車的右側車把刮擦,造成了自行車摔倒,老人馬某受傷。
這意味著交警部門通過技術手段確認了摩托車車主張某某造成了老人的摔倒。1月1日下午,張某某接受了中國之聲記者的采訪。他說,他當時並沒有感覺到是自己的原因造成了老人摔倒:「目前警方對於事故的形成已給出鑒定,因為車重及刮擦的程度屬於無感知刮擦,化學成分鑒定也是發生了輕微刮擦。」
張某某說,警方結果出來後,他認識到了這一點,並說願意承擔相應責任,並對老人一家表示歉意:「我本人對鑒定結果也是表示接受,會等待交警部門進一步的事故責任認定,積極配合咱公安機關的工作,承擔相應責任。同時為輿論對對方家庭造成的影響表示歉意。」
警方表示,目前,該事故正在進一步處理中。
何為「無感知刮擦」?法律如何判定?
隨著警方調查結果的公布,事件出現了反轉,老人確實是張先生撞倒的。但是在這里出現了一個重要的定義,叫做「無感知刮擦」。也就是說,張先生可能此前確實不知道自己撞到了老人。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法律上對於責任承擔的判定會有什麼不同嗎?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律師岳屾山認為,不管有沒有意識到刮擦,都不影響責任的承擔:「我們從事故整個的發生來看,最終會判斷出事故是由誰引發的。確定了責任方之後,將會按照在事故發生過程當中所承擔的過錯比例來確定他的法律責任。雖然是無感刮蹭,但是如果有證據證明發生了這類刮蹭事件,那麼承擔責任的後果一般來講就按照他的過錯的程度來進行承擔,不會說因為他沒有意識到就不承擔責任。
引發思考:上傳視頻是否妥當?老人摔倒扶不扶?
事故本身有待警方的進一步處理,但在警方調查過程中,張先生先行公布拍攝的視頻引發輿論對老人的譴責,這一行為是否妥當?張先生又是否需要承擔其他法律責任呢?岳屾山認為,需要判斷視頻內容本身有沒有對老人的詆毀,但由於事故屬於無感刮蹭,張先生的主觀過錯並不明顯,所以即使視頻存在詆毀或侵權,張先生所需承擔的責任也會減輕:「在警方沒有公布調查結果之前,他把當時的錄像發到網上,這個是需要具體來看的。因為像當時自己的一些錄音取證,其實是可以作為證據使用的。他上傳的話,如果沒有構成對他人的隱私、對他人的其他權利造成侵犯的話,一般來講是不需要承擔什麼責任的。但如果說他所公布的這些視頻可能是存在著一些詆毀或者有一些其他故意的侵權行為時,那可能就需要承擔責任。但這個小夥子他所公布的視頻和他所公布的目的,以及警方調查最後確定說他當時是無感刮蹭,那可以說他可能在這里邊有過錯,但是他的主觀過錯並不是十分明顯。最終可能需要承擔責任,但可能並不會像那種故意地來實施詆毀那樣大。」
⑵ 法律怎麼看待訛人,碰到訛人的人怎麼處理
訛人就其行為而言屬敲詐勒索行為,敲詐勒索金額數較大或累犯時涉嫌構成敲內詐勒索罪。碰到訛人容的人報警處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九條:
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2)法律知識普及訛人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條:
敲詐勒索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敲詐勒索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⑶ 訛人犯法嗎
訛人是借故以誣賴,無理或理由、證據不足卻,怪罪別人的行為,情節輕微的不觸犯法律,情節嚴重的,將涉嫌敲詐勒索罪,敲詐勒索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對被害人使用,威脅或者要挾的方法,強行索要公私財物的行為。
法律分析
例如打架後對方訛人是犯法的,訛人理解為遠遠超出應得賠償金額的部分,被打人以放棄追究對方法律責任為脅迫的訛人行為,構成敲詐勒索,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因就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賠償義務人應當予以賠償,受害人因傷致殘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費用以及因喪失勞動能力導致的收入損失,包括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後續治療費,賠償義務人也應當予以賠償,受害人死亡的,賠償義務人除應當根據搶救治療情況賠償本條第一款規定的相關費用外,還應當賠償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死亡補償費以及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損失等其他合理費用。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七十四條 敲詐勒索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敲詐勒索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 四十、 將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條修改為:「敲詐勒索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敲詐勒索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⑷ 無憑無據訛人是什麼罪
無憑無據訛人是屬於誣告陷害罪。情節嚴重的話,會被追究刑事責任,誣告好人情節嚴重,會涉嫌誣告罪或者敲詐勒索罪。
刑事責任是指犯罪行為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主刑和附加刑兩刑事責任包括照刑事法律的規定追究其法律責任。主刑分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獨立適用,不能附加適用。而附加刑分為罰金、財產。對犯罪的外國人,也可以獨立或附加適用驅逐出境。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條誣告陷害罪,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不是有意誣陷,而是錯告,或者檢舉失實的,不適用前兩款的規定。
⑸ 在中國訛人不犯法嗎
1、在中國法律中沒有訛人的說法,只有敲詐勒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條規定,敲詐勒索罪是指以非法佔有他人為目的,對被害人使用恐嚇、威脅或要挾的方法,非法佔用被害人公私財物的行為。
2、我國《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條規定,敲詐勒索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敲詐勒索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5)法律知識普及訛人擴展閱讀:
1、根據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條的規定,現對敲詐勒索罪數額認定標准規定如下:
(1)敲詐勒索公私財物「數額較大」,以一千元至三千元為起點;
(2)敲詐勒索公私財物「數額巨大」,以一萬元至三萬元為起點。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 在上述數額幅度內,研究確定本地區執行的敲詐勒索罪「數額較大」、「數額巨大」的具體數額標准,並報最高人民法院備案。
2、因此在現實中正確的認定敲詐勒索罪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敲詐勒索財物數額較大是構成本罪的要件。
(2)敲詐勒索罪和綁架罪的區別。首先以綁架相威脅,向他人索要財務的,是敲詐勒索罪;如果是綁架人質,以釋放人質為條件索要財物的,或者以加害或者繼續扣留人質相威脅的,索要財物的,這種情況就是綁架罪。
(3)敲詐勒索罪和搶劫罪的區別。在行為人實施暴力威脅搶劫財物的情形,如果行為人當場使用暴力相威脅,使受害人不敢反抗,失去抵抗能力,而當場劫取財務應定搶劫罪;在以施加暴力相威脅敲詐勒索的情形,行為人揚言將要施加暴力相威脅,從而以後索取財物的應定敲詐勒索罪。
因此正確區分兩罪的關鍵是:如果是當場施加暴力相威脅強迫當事人將來給付財務的就是敲詐勒索罪;如果是當場施加暴力相脅迫並且當場劫取財物的,按照搶劫罪定罪處罰。
⑹ 訛人犯法嗎
「訛人」輕微不是犯法,但是,超過一定的限度,就涉嫌敲詐勒索。
敲詐勒索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對被害人使用威脅或要挾的方法,強行索要公私財物的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條敲詐勒索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敲詐勒索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資料擴展
「訛人」是借故誣賴,無理或理由、證據不足卻怪罪別人的行為,情節輕微的不觸犯法律,情節嚴重的,將涉嫌敲詐勒索罪。
敲詐勒索犯罪起點標准各省市不同,以本人所在地雲南省為例,敲詐勒索罪立案標准為3000元,如敲詐勒索的金額達到3000元,就屬於犯罪行為,否則不屬於犯罪行為。
⑺ 民事糾紛訛人處理技巧
(一)和解,即當事人自行協商解決。
(二)調解,在我國現階段的調解制度,主要是指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民事主體之間的糾紛。
(三)仲裁,所謂仲裁是指在仲裁庭的主持下,在民事糾紛雙方當事人的參與下,依法對民事糾紛居中審理並製作一定法律文書平息沖突的方法。
(四)訴訟,民事訴訟還是國家處理民事糾紛的最有效也是最後的手段。
訛人,不同於搶劫、敲詐與勒索。如果細想深究,訛人的潛移默化性負作用和能量是很大的。因為怕不明不白地被訛上,所以就打造出一個潛在的冷漠市場——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見義不敢為,致使許多被撞傷或突發病者喪失了最佳搶救時機,不是變成了殘廢,就是離開了人世,抱憾終身。
搶劫,敲詐與勒索,多以謀財為主,害命有之但並不為主。而訛人,不僅僅只是謀財,還有贍養或撫養之責的推卸即泯情惡意的宣洩。更有甚者,顛倒黑白,混淆是非,隱藏著害命的危機。從潛在危害看,訛人要被搶劫、敲詐與勒索危害性大得多。所以,訛人不應當無罪,應當有罪。
1、致人損害的賠償項目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受害人因傷致殘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費用以及因喪失勞動能力導致的收入損失,包括殘疾賠償金、精神損害賠償、殘疾輔助
2、如果是在以上范圍內的賠償則屬於合法合理范圍內,但超過了以上賠償項目,則你有權拒絕。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條件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⑻ 法律問題,訛人
你好,首先對方要有證據證明他的腦震盪是由於你朋友的敲打造成的,也就是要證明版存在權因果關系。如果損害後果不是由於你朋友的行為造成的則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另外如果此人是屬於訛人就涉嫌敲詐勒索,依據情節來處以治安或刑事處罰。
《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九條 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刑法》
第二百七十四條【敲詐勒索罪】敲詐勒索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敲詐勒索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⑼ 不扶老人是否違法,老人訛人是否違法
1、一般不扶老人不違法,因為雙方之間沒有法律義務也沒有約定的義務。扶與不扶只是一個道德問題。
2、小悅悅事件,確實侵犯了各位當事人的隱私權,因為第一條已經說了,行人不救助小悅悅是道德問題,不是違法犯罪,但媒體和網友一再的公布當時行人的視頻信息,而且被人肉搜索,嚴重侵犯了未救助行人的肖像權和隱私權,干擾了他們的正常生活,這就是違法問題。當事人可以追求媒體和網友的侵權責任,但是,這是在中國!!
3、如果訛人,那是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的,如民事賠償或賠禮道歉等,重的可能還會被行政拘留。
4、這是抄的上邊網友的回答,所以如果給分,請給陳金華703網友。只是第二條你說的太不明白,這位網友沒有看懂。
⑽ 路人扶摔倒男子反被訛,應該如何整治訛人事件
一、國家應該出台相應的法律法規,專門針對訛人事件應該如何處置,這樣也會給一些人威懾力,讓他們不敢再犯。
現在大多數車輛都已經安裝了監控設備,為的就是防止訛人事件發生。我就曾經遇到過這種情況,我的一個叔叔在鄉村道路上面開著車,但是這時候一個老人突然從側面撞過來,然後他一直聲稱自己是被撞了,是我們的責任,我叔叔又是一個喜歡息事寧人的人,並且他也不希望自己父母擔心,把人帶到醫院檢查之後發現沒有任何問題,但是別人就是喊疼,要求我叔叔賠償5000元,最後我叔叔沒有辦法只能給了錢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