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件發送離職申請有法律效力嗎
① 辭職信發郵件有沒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電郵發送辭職信一般是沒有效的,一般電子郵件沒有經過公證是不能直接作為證據的,勞動者辭職,最好通過快遞的形式給用人單位郵寄一份辭職書,保留好快遞詳情單以及復印一份辭職書作為證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七條 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② 電子郵件形式遞交的辭職報告算是《勞動法》裡面所說的書面辭職申請嗎遞交一個月後可以此替代離職證明嗎
1.辭職不需要向單位申請,而是通知單位,不需要單位批准。
2.電子郵件算書面通知,內屬於有效證據。
3.一般容應當要求原單位開具離職證明。
4.在你沒有原單位的離職證明的情況下,新單位是否願意接收完全取決於新單位的人事管理政策。有的單位不管離職證明,也就無所謂了;有的單位稍有管理,或許看到你已經向原單位提出辭職滿一個月而錄用你,但也有可能不錄用;有的單位管理比較規范嚴格,沒有離職證明一律不錄用,那麼你就沒有機會入職。
③ 發郵件離職申請有效嗎
法律分析:電子郵件作為即時通訊的一種形式,具有證據特點中的 「關聯性」。通過技術手段獲取,或者通過公證機關對電子郵件內容及源代碼等進行公證取證,電子郵件就具備了證據的 「客觀性」與 「合法性」。具備了 「三性」的證據在法律上具備合法效力,也可以在訴訟中作為證據使用。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七條 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④ 以公司辦公郵件形式發送的,辭職報告是否有效
有效,但是未免避免麻煩最好還是用書面形式辭職。按照公司的規定來做,這樣專避免屬糾紛。
《合同法》第十一條規定,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和主管詳談:
這是離職過程中最重要的一步,你的離職請求是否能夠得到批准和支持,關鍵還得看這一步。在和主管詳談之前,必須准備好離職的充分理由。如果你平時的工作表現還不錯,或者是公司的骨幹力量,那麼在談話中主管很可能會挽留你,而你必須用得體的語言去應對,想方設法表明你的立場,並堅持自己的初衷。切忌不辭而別,那是極其不負責任的行為,會造成非常不良的影響。
整理資料
在辭職前,就應當做一個有心人,平日就做好業務知識管理。將每項業務的程序與必要技能,都用文字記錄下來,儲存在檔案或電腦里,這樣離職時才可以移轉出去。這種做法不但有利於接替者,對你也有好處。任何業務或經驗,若不能夠加以整理、記錄,很難轉化成個人財富。這種積累是可以重復使用的,更是在公司內持續升遷,或取得外界機會的必備條件。
⑤ 員工自動離職發郵件通知有效嗎
法律分析:員工自動離職,發郵件通知有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七條 勞動者提前通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⑥ 公司以郵件方式通知解除勞動合同有效嗎
公司以郵件方式通知解除勞動合同有效。
法律分析
郵件來辭退通知書具有法律源效力。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應該以書面的形式通知用人單位,而書面的形式包括電子郵件,也包括紙質的通知書。公司提前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只發了一封「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的電子郵件的,公司還需要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執行解除勞動合同的後續義務,應當支付補償金或賠償金的,需要在勞動者辦理離職手續時予以支付,並向勞動者出具解除勞動合同證明,並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辭退是用人單位解僱職工的一種行為,是指用人單位由於某種原因與職工解除勞動關系的一種強制措施。根據原因的不同,可分為違紀辭退和正常辭退。違紀辭退是指用人單位對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企業內部規章,但未達到被開除、除名程度的職工,依法強行解除勞動關系的一種行政處理措施。正常辭退是指用人單位根據生產經營狀況和職工的情況,依據改革過程中國家和地方有關轉換企業經營機制,安置富餘人員的政策規定解除與職工勞動關系的一種措施。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七條 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⑦ 電子郵件的辭職申請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電子郵件作為即時通訊的一種形式,具有證據特點中的「關聯性」。通過技術手段獲取,或者通過公證機關對電子郵件內容及源代碼等進行公證取證,電子郵件就具備了證據的「客觀性」與「合法性」。具備了「三性」的證據在法律上具備合法效力,也可以在訴訟中作為證據使用。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十一條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一條規定,員工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需要提前30天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無需用人單位批准,30天後勞動合同即可解除。電子郵件在到達公司或者公司作出回復之前,只要當事人並未作出任何修改或者撤回的行為,即使公司沒有在一個月內發出批復,當事人辭職決定也將在一個月後產生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
⑧ 電子郵件提離職申請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有效。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版除勞動合同。勞權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此條規定的書面形式可以是手寫的申請或電子郵件形式,只要是能以文字作為依據的形式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