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傷需負法律責任
『壹』 誤傷致人輕微傷要負什麼責任
法律分析:負治安行政處罰責任,輕微傷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三條 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一) 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二) 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人的;(三) 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貳』 誤傷工友需要負什麼法律責任
勞動者誤傷工友,不是出於故意或者重大過失,不用賠償。用人單位、工傷職工等主體可以申請工傷認定,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工傷保險待遇。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屬於工傷。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叄』 打架當中,對方誤傷他人,我們還用負法律責任嗎
1、雙方打架導致誤傷他人,他人有權要求您們承擔賠償責任;根據《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容第2條、第6條、第10條規定,您們雙方打架導致他人受傷,如果能確定具體侵權人的,由侵權人承擔責任;不能確定具體侵權人的,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因此,第三方有權要求導致對方誤傷的人承擔賠償責任,無法確定誰導致對方受傷的,那您們雙方需要承擔連帶責任,即對方有權要求您們任何一個人承擔賠償責任;
2、對方有權要求賠償的項目包括醫療費、護理費等費用;
3、建議您們協商解決,無法協商的,通過訴訟途徑解決。糾紛解決方案先與對方協商考慮到協商可避免訴訟,減少時間和經濟的支出,在快速高效的同時還可以不必僵化雙方關系。能就賠償問題達成一致意見的話可以簽訂書面協議,然後雙方根據協議的約定履行。
如仍有疑問或需要律師服務,可以咨詢在線律師
『肆』 誤傷輕傷二級一般會怎麼判
【法律分析】
誤傷導致輕傷二級,是要負刑事責任的。公安機關在處理刑事案件時,將傷情區分為四個類型,分別是:輕微傷、輕傷、重傷和死亡。我國刑法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但是這並不是說所有的打人行為都是犯罪。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第二百六十三條 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搶劫財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入戶搶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搶劫的;
(三)搶劫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專構的;
(四)多次搶劫或者搶劫數額巨大的;
(五)搶劫致人重傷、死亡屬的;
(六)冒充軍警人員搶劫的;
(七)持槍搶劫的;
(八)搶劫軍用物資或者搶險、救災、救濟物資的。
『伍』 按摩使人誤傷需要負法律責任嗎
法律分析:需要。可以索要賠償。賠償事宜及其他費用如醫葯費等需據實主張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
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陸』 按摩使人誤傷是否要承擔法律責任
您好,按摩誤傷人要承擔賠償對方損失的法律責任,侵權行為中的因果關系是指違法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的客觀聯系,即特定的損害事實是否是行為人的行為必然引起的結果。只有當二者間存在因果關系時,行為人才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因果關系是復雜多變的,往往一個損害後果的出現是由多個原因引起的,既可能有主要原因與次要原因,也包括直接原因與間接原因。
不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也就是說,引起損害事實的發生是由於不法行為的實施,如果損害事實並非不法行為的實施所致,則不構成侵權。
三、有過錯
過錯是侵權行為構成要件中的主觀因素,反映行為人實施侵權行為的心理狀態。
過錯根據其類型分為故意與過失。故意,是指行為人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產生的損害結果,仍希望其發生或放任其發生。
過失,是指行為人對其行為結果應預見或能夠預見而因疏忽未預見,或雖已預見,但因過於自信,以為其不會發生,以致造成損害後果。
根據法律對行為人要求的注意程度不同,過失又分為一般過失與重大過失。一般過失是指行為人沒有違反法律對一般人的注意程度的要求,但沒有達成法律對具有特定身份人的較高要求。重大過失是指行為人不僅沒有達到法律對他的較高要求,甚至連法律對普通人的一般要求也未達到。
在侵權行為中,一般而言,對過錯程度的劃分並不影響民事責任的成立與否,也不會影響賠償責任的大小,因為只要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無論其是故意還是過失,是一般過失還是重大過失都應承擔賠償責任,其賠償的范圍由損害的結果決定,不會因其過錯較輕而減輕其賠償。
【法律依據】
《民法典》
『柒』 誤傷別人要負怎樣責任
你既然是說誤傷了,那麼就屬於民事責任了,須承擔民事賠償
『捌』 誤傷在法律上是有何處罰
你有責任賠償對方的醫療費等各項費用。
報警的話,你會受到治安管理處罰(詳見治安管理處罰法),如對方構成輕傷,可構成故意傷害罪,處刑在三年以下有期、拘役或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