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師范大學法律碩士
❶ 報考研究生需要什麼條件
考研的條件有哪些?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
2、具有國民系列教育(如統招、自考、成考、網路教育等)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3、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後,經2年或2年以上,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且符合招生單位根據本單位的培養目標對考生提出的具體業務要求的人員。
4、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和成人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按本科畢業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5、已獲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員可以再次報考碩士生,但只能報考委託培養或自籌經費的碩士研究生。
哪些人適合考研?
對於讀研究生有著很強烈的慾望的人適合考研,研究生的學歷是很多人比較嚮往的學歷之一,一些人對讀研有著強烈的慾望,想要進入更深層的學歷上的學習,那麼考研是比較好的一個選擇,帶著讀研究生願望考研也會更會有動力。
考研適合對於自己專業有著很高的熱愛程度,想要繼續進行深造鑽研的人。考研能夠讓自己接觸更多的專業上的更深層次的知識,提高自己的見識,這對於哪些想要同學考研深究專業的人是非常適合的。
考研適合那些想要提高自己在就業優勢的人,現在學歷對於找工作上是非常重要的,研究生學歷對於今後的就業上相比本科生是比較吃香的,而且研究生的就業工資上的也是相對比較高的,所以,如果你想要提高自己在就業優勢上的話可以選擇考研,這是一條非常好的出路選擇。
對於想要提升自己的學識,豐富自己的內涵,提高自己的學歷的人是適合考研的,考研能夠讓自己見識到更多的不同於本科期間的東西,不斷豐富自己的閱歷,同時在讀研究生時期我們也會接觸到更多更優秀的人,這對於自己今後的學習和成長上是非常有好處的,所以這類考生也是非常適合考研的。
❷ 今年報考西北大學的考古學研究生,政治79,英語43,專業212,總分334......
不要看多了吧!
/ A>
畢業要求
(一)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報名參加國家組織:
>。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願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品德優良,紀律;
2。候選人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1)新的畢業生,國家承認的學歷;
(2)認可的大學畢業生的工作人員; / A> BR />( 3)確認州立大學的研究生學位研究生招生(9月1日,下同)從大學畢業後的兩年多,兩年,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以上學歷達到成人高校畢業生,中型和大型大專畢業生,培訓目標單位的基礎上,以滿足特定的業務需求,考生提出由招生單位人員;
畢業生申請畢業當量。
(4)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的人員,可以申請研究生,但只能報考碩士委託培養或自籌經費生;
鑒定; BR />,委託的培養和自籌經費的考生年齡超過40歲的,無論候選人的年齡;
4。滿足健康需求的醫療招生單位的規定。
(二)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報名參加單獨考試的科學技術部,教育部批準的自組織:
招生單位。合資格的申請人要求:(一)1,3,4;
2。畢業4年後從大學或四年制的企業,連續工作,已發表研究論文(技術報告)已經成為業務骨幹,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員工定向培訓單位和兩名專家推薦單位或委託培養;
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工作了兩年多,兩年多的優秀的企業單位,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兩位專家建議,您同意我們的工作單位委託培養的人員;
>(C)(a)或(b)本條件適用,您可以報名參加研究生考試,或一個單一的測試。
招收研究生教育,首都師范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天津師范大學,河北師范大學,山西師范大學,內蒙古師范大學,遼寧師范大學,沉陽師范大學,41所學校:渤海大學,東北??? ? ?福建師范大學,哈爾濱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蘇州,揚州,徐州師范大學,浙江大學,浙江師范大學,杭州師范學院,安徽師范大學,江西師范大學,山東師范大學「中國中部師范大學,曲阜師范大學,河南師范大學,河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廣西師范大學,西南師范大學,四川師范大學,西華師范大學中國,貴州師范大學,雲南師范大學大學的大學,陝西師范大學,西北師范大學,青海師范大學,寧夏,新疆師范大學。
(四)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報名參加國家考試取得法律學位研究生招生,被稱為高考的主要法律碩士在。
/ 1(A);
非法律本科專業學習,遵守的規定(13個專業不得適用於碩士專業學位法律:法律,經濟法,國際法,國際經濟法,勞動改造法,商法,公證法律事務,行政法,律師,涉外經濟法律,知識產權法,刑事法)
/> 38所學校招收的法律畢業生:北京大學大學學報,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大學大學,大學的國際商業和經濟學南開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國人民公開的安全性大學(哲學社會科學版)雜志,山西,遼寧,吉林,黑龍江大學主的,中國的復旦大學大學學報大學,東中國大學,華東政法學院,法學院,上海交通大學,南京科技大學,蘇州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大學,浙江大學安徽大學,廈門大學,江西財經大學的金融,經濟,山東大學,煙台,鄭州大學,河南大學,武漢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政治學和法律,湘潭大學,湖南大學,中山大學大學,海南大學,西南政法大學,四川大學,西南財經和經濟,貴州,雲南大學西北大學,蘭州大學政治科學大學。
高校招生專業的考生只能選擇一個主法律的高考考生參加專業組織,檢查各試點學校或一個單一的測試。
(五)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報名參加全國聯考MBA研究生院,簡稱「MBA聯考考試。
1。根據(一)1,3,4
三年以上的工作經驗,畢業後從學校的工作人員,五年或五年以上的大學畢業生工作經驗的人員; 2年或2年以上工作經驗,並有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的人員;
招88研究生院工商管理碩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航天大學,外交北京經濟貿易大學,研究生院,中國農業大學,中央財經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的大學,北京科技大學郵電研究所,北京工業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燕山大學,河北工業大學,天津財經大學,內蒙古大學,華北電力大學,山西財經大學,山西,內蒙古,遼寧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科技東北東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科技,吉林大學,財經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哈爾濱商業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中國科技大學,上海海事大學,東華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的金融和經濟,上海大學,上海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科技大學,中國礦業大學,河海大學,江蘇省,蘇州大學,浙江大學,浙江工商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福州,廈門,合肥工業大學,江西財經大學,南昌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山東經濟學院,鄭州大學,河南研究所,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技術,科學和技術,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孫中山大學,武漢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暨南大學,華南中國科技大學,廣東金融學院,廣西,海南大學,重慶大學,西南交通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和中國和中國科學與技術,西南財經大學,四川,貴州,雲南大學,昆明科技大學,西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安理工大學技術蘭州大學,寧夏,新疆財經。
選擇大學專業考試,考生或單入場MBA學生組織不再參加「MBA聯考學校考試
( F)的一些高校,畢業的教育部批準的招生單位,推薦一些優秀的大學畢業生,先測試10月25日,已收到申請人參加檢驗和復驗的結果不同怎麼辦接收程序,由學校推薦,根據國內注冊部的教育,教育的有關規定,程序,推薦免試生必須申請登記確認,推薦免試生招生單位不再接收沒有參加檢查10月25日,最終確定保留的資格。
❸ 報考2019山東大學法律碩士,本人青島本地人,2018年畢業,可以選青島招考辦為報考點嗎
從山來東省招考院獲悉,2018考研報名時間為源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補報,也不得再修改報名信息)。我省現場確認時間為2017年11月7日至12日,列印准考證(12.14-25)、初試(12.23-25)等將陸續開始。
根據相關政策,明年考研網上報名接受的考試方式共有7種 ,分別為全國統考、單獨考試、管理類聯考、法律碩士聯考、 強軍計劃、援藏計劃和農村教育碩士。
❹ 招收法碩的學校有哪幾所07年又增加了嗎
根據教育部公布的《2006年全國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簡章》,可招收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 48 所學校是:
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南開大學、河北大學、山西大學、內蒙古大學、遼寧大學、大連海事大學、東北財經大學、吉林大學、黑龍江大學、復旦大學、華東政法學院、上海交通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南京大學、蘇州大學、南京師范大學、浙江大學、安徽大學、廈門大學、福州大學、江西財經大學、山東大學、煙台大學、鄭州大學、河南大學、武漢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湘潭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中山大學、海南大學、西南政法大學、四川大學、西南財經大學、貴州大學、雲南大學、西北政法學院、蘭州大學。
❺ 曲師大有沒有非法學專業的法碩
曲阜師范大學有法律碩士【非法學】專業,屬於專業碩士;非法學專業的也可以報考法律碩士(非專業),所考專業科目為全國聯考。
❻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代碼是045300還是050180啊,究竟屬於文學類還是教育學類有沒有一個統一的標准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代碼是045300,屬於教育學類。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是與國際漢語教師職業相銜接的專業學位。主要培養具有熟練的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技能和良好的文化傳播技能、跨文化交際能力,適應漢語國際推廣工作,勝任多種教學任務的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國際化專門人才。
拓展資料:
為做好全日制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確保專業學位研究生在培養目標、培養方式、課程學習、實習實踐、學位論文等環節的規范化和培養質量,特製訂《全日制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供各培養單位在制訂實施細則時參考。
一、培養目標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是與國際漢語教師職業相銜接的專業學位。主要培養具有熟練的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技能和良好的文化傳播技能、跨文化交際能力,適應漢語國際推廣工作,勝任多種教學任務的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國際化專門人才。具體要求為:
(一)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和職業道德。
(二)熱愛漢語國際教育事業,具有奉獻精神和開拓意識。
(三)具備熟練的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技能,能熟練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和科技手段進行教學。
(四)具有較高的中華文化素養和傳播能力。
(五)能流利地使用一種外語進行教學和交流,具有跨文化交際能力。
(六)具有語言文化國際推廣項目的管理、組織與協調能力。
二、招生對象
具有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學歷(或本科同等學力)的人員。
三、學習方式及年限
採用全日制學習方式,學習年限一般為2年(其中課程學習1年,實習及畢業論文1年)。
四、培養方式
採用課程學習與漢語國際教育實踐相結合,漢語國際教育與中華文化傳播相結合, 校內導師指導與校內外導師聯合培養相結合的方式。
參考資料: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網路
❼ 法律碩士還選擇什麼考研學校不用太好的學校,能考上最好!
您好,158教育在線為您服務!
教育市場只存在法學碩士一種商品的情況下,希望繼續深造的學生只有一種選擇,法律碩士專業的設立打破了這種獨家壟斷的局面。老子有雲:少則得,多則惑。我們的考生會不會也陷入這樣的困境中呢?經過論證,我得出的答案是不會,但是有一個前提--每個考生都是理智的,並且知道如何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法學碩士的招生對象是具有本科或同等學歷的大學畢業生,沒有專業的限制;法律碩士的招生對象是具有本科或同等學歷的非法律專業本科畢業生,法律專業畢業生不得報考法律碩士。國家對法律專業大學畢業生的限制是明智的,既避免了法律碩士入學過程中的不公平競爭,又提高了法律碩士的整體素質,同時國家設置法律碩士專業的目的--培養復合型人才--也能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實現。但是到目前為止,仍然存在非法律專業畢業生報考法學碩士而不是法律碩士的現象,他們究竟是為了什麼?理由不外以下這兩種:第一,為了從事理論研究;第二,法學碩士不收高昂的學費,經濟上可以節省很大的一筆開支。表面上看來,這兩條是足夠充分的,但是稍加分析之後,你會發現沒有一條站的住腳。
第一條的成立需要兩個限制條件:1 讀法律碩士將不會從事任何的理論研究;2 研究做到法學碩士的水平就已經足夠。第一個限制條件沒有必要討論,因為沒有人能夠證明法律碩士不做也做不了理論研究。第二個限制條件如果成立,那些報考法學碩士的非法律專業的考生將來是不應該繼續攻讀博士學位的,因為攻讀法學博士學位具有法學碩士和法律碩士任一學位即可,他們沒有必要在開始起步時拿自己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比較。而且在理論上,法學博士應該是按照學術水平和學術能力來錄取的。對於想繼續深造的法律碩士,非法律專業背景對於學術中的創新具有先天的優勢,而法學理論的進步與創新是必然的趨勢。關於這一點,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近年來的長足發展已經有了定論。可能有人會堅持說:做學問,法學碩士的理論水平也夠了。我不否認法學碩士的理論水平不夠,因為博士的頭銜對於認真做學問的人而言沒有任何實質上的幫助。但我們不妨考察一下究竟有多少法學碩士畢業後一心一意的從事理論研究工作。
在北京大學法學院2000年畢業的101名法學碩士中,只有12人以法學碩士的身份從事了教學和科研工作,比例不到8%,65%的畢業生都從事了實務工作。在12名進入教學科研機構的人員當中,大約又有一半左右可能是從事學校的行政工作。所以,真正從事教學科研工作的法學碩士非常的少,想繼續深造或做研究的都選擇了讀博或出國。由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在沒有法律碩士專業以前,法學碩士的最主要作用是為社會輸送實務人才。可見,非法律專業背景的考生報考法學碩士立志從事理論研究的理由是不能成立的。
第二條理由只會在不能用經濟分析眼光看待問題的人的腦海中成立,因為他們沒有區分財富的現值和未來值。打個比喻,你現在有100元,這是現值;10年後,這100元可能會變成150元,這是當初100元的未來值,在理論上現在的100元和10年後的150元是完全等價的。反過來說,10年後你將擁有150元的財富,意味著現在你已經擁有了100元的財富了。現值和未來值之間是可以通過計算方法相互折算的。
現在假設一個非法律專業的考生打算報考法律專業的研究生,他是考法律碩士還是考法學碩士合算呢?這里仍然以北大法學院為例。如果這個考生的學習能力相當的不錯,那麼認真努力半年,他可能就會被錄取為法律碩士。但是,如果他想考取法學碩士,他就得花費比較長的時間,因為他首先必須得自學完法律本科的主幹課程,按照北大法學院本科生的教學計劃,這一階段大約需要兩年。所以,粗略的算來,考法學碩士僅僅在時間值上就至少比考法律碩士要多花一年半的時間。這僅僅是個保守的數字,我的身邊充斥著這樣的贊揚之聲:我的朋友,某某某,在北大蟄伏了三年,除了讀書聽課之外什麼都不做,一心要考上北大法學院,在前兩(或一或三甚至更多)次失利的情況下,今年終於如願以償。真讓人感動,我們應該為他感到驕傲。在為他感到這里的驕傲的同時,我們也需要反思這樣做到底值得與否。
同樣一個非法律專業的考生,考取法律碩士可以節省將近兩年的時間,而考取法學碩士可以節省大約50000元。用兩年時間換取50000元,這個買賣表面上顯得並不賴,實質上吃的虧很大。假設有兩個考生,一個在23歲大學畢業時考取了北大法律碩士,另一個在23歲大學畢業後額外花費了兩年的時間考取了北大法學碩士。短期的結果是第一個考生將會比第二個考生提前兩年工作,長期的結果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是在給定平均壽命和工作年限相同的情況下,第一個考生將比第二個考生多工作兩年,沒理由認為誰比誰一定長壽或者工作壽命更長。假定兩人都工作到65歲,第一個考生的工作經歷按照時間排序為:1,2,......38,39;第二個考生的工作經歷按照時間排序為:1,2,......36,37。兩者一比較你會發現第二個考生比第一個考生少工作了最後的第38和第39兩年。參照世界上任何一個法治比較發達的國家的律師收入水平,年長的資深大律師收入都是很高的,這同律師職業本身的工作性質有關。第一個考生在開始時多支付的50000元是用來換取比第二個考生多工作最後兩年所獲得的收入。現值50000元在42(讀書的3年加上工作的39年)年後的價值是多大呢,經濟學家用實證的方法測算出在一個發展比較穩定的社會里,年均實際利率大約是2%,根據2%實際利率計算出50000元的未來值大約是114862元。但是40年後一個已工作了37年的資深律師的最後兩年的實際收入可能會是多少呢,具體數字可能不好枉加猜測,但是我們可以設想一下今天的一個已工作了20年的從名牌法學院畢業的律師的收入水平,我相信絕大多數都遠遠高於114862元,這僅僅是現值。所以單純從經濟的角度而言,一個非法律專業的畢業生棄法律碩士而取法學碩士是極不明智的舉措。
既然以上兩點理由都不能成立,又如何來解釋非法律專業考生報考法學碩士的現象呢?真實的原因是:第一,法學碩士教育開展已經有20餘年的歷史,而法律碩士是近幾年才開始正規招生的。也就是說在法律碩士開辦之前,一個考生如果想獲得一張較高層次的法律專業的文憑,他除了法學碩士之外別無選擇。但是當法律碩士出現之後,他為什麼還執迷不悟呢?因為他是欲罷不能,他的沉沒成本太大。所謂沉沒成本就是一旦投入就沒有辦法收回的投資。只要該考生自信下一年肯定能夠被錄取,他就有繼續努力的動力和理由,畢竟先前已經付出了那麼多的努力。再說我們也不能先驗的認為每個考法學碩士的考生,在其轉考法律碩士的時候都能考上,這是不切合實際的,因為現實情況中就是有學習能力的高低之分。基於以上的分析我們還可以得出另一個結論,北大法學碩士的錄取比例相對法律碩士較高實在沒有什麼值得稱道的地方。法學碩士教育開展了20多年,而招生人數的相對較少必然使考生一年比一年為多從而造成了大量的考生積壓,由於沉沒成本的緣故使得考生不捨得放棄。分子沒有多大變動,而分母以加速度增長,錄取比例不低反而是一種不正常的現象。只要法學院在今後的法律碩士招生過程中保持清醒的頭腦和負責任的態度,20年後的法律碩士的招生比例就決不會比現在的法學碩士低。
第二,法學界充斥的關於法學碩士和法律碩士孰優孰劣的爭論使得一些考生誤入歧途。如果不是真誠的想僅以法學碩士的身份從事理論研究和教學工作,那麼某些考生的選擇恰恰反映了他們在分析自身前途問題上的短視。既然是推行市場經濟,就應該對市場的發現和糾錯功能有信心,偏見必然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灰飛湮滅。處在一個變動的時代,被偏見所迷惑從而不能正確的把握自己的方向,這樣的考生實在算不得精英。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報考法律碩士絕對是非法律專業又喜歡法律的考生的明知之舉。當然,由於現實生活的復雜性,也可能存在特殊情況。但我相信上面那些分析還是具有普遍性的。希望考生能做出最好的選擇,實現自己考研利益的最大化
如有疑問,歡迎向158教育在線知道提問
❽ 本科學歷想考在職研究生需要什麼條件有詳細流程的最好,謝謝!
在職研究生報考條件為有大專學歷就可以免試入學,申請碩士學位者,需要具備有本科學歷並且有學士學位滿3年的條件,報考流程可分為三個步驟:網上報名,提交報名資料;資料審核,拿到錄取通知書;取得結業證和碩士學位證。具體如下。
點擊進入在職研究生報名入口
1、報考條件
報考在職研究生同等學力申碩課程研修班,學員有大專學歷就可以免試入學,無需參加考試,提交的資料通過院校的審核,就可以進入課程班學習。但如果要想申請碩士學位,需要具備有本科學歷並且有學士學位滿3年的條件。
2、報考流程
(1)網上報名,提交報名資料
學員報考同等學力研究生可直接進入報名入口提交報名信息。信息提交完畢的,可按照報考學校要求提交報名資料。資料一般以院校招生簡章為准。
(2)資料審核,拿到錄取通知書
學員將報名資料直接交由校方老師進行資格審核,審核通過者便可取得錄取通知書。本人拿到通知書後可根據學校要求按時進入學校,到財務室交付學費。費用交完的辦理入學手續。
(3)取得結業證和碩士學位證
學員在同等學力課程學習結束,修滿學分,順利結業可拿到結業證。後續申碩成功後可取得碩士學位單證。
以上就是在職研究生報考條件以及報考流程的相關介紹,滿足報考條件的學員,可按規定流程進行報考。
查看更多在職研究生招生簡章
❾ 法律碩士考研院校選擇
2 0 0 6 中 國 大 學 法 學 100 強
排名 等級 校名
1 A++ 北京大學
2 A++ 中國人民大學
3 A++ 武漢大學
4 A+ 中國政法大學
5 A+ 清華大學
6 A+ 復旦大學
7 A+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8 A 吉林大學
9 A 浙江大學
10 A 西南政法大學
11 A 廈門大學
12 A 中山大學
13 A 南京大學
14 A 華東政法學院
15 A 南開大學
16 A 華東師范大學
17 A 蘇州大學
18 A 華中師范大學
19 B+ 四川大學
20 B+ 山東大學
21 B+ 暨南大學
22 B+ 南京師范大學
23 B+ 中央民族大學
24 B+ 北京師范大學
25 B+ 華中科技大學
26 B+ 外交學院
27 B+ 雲南大學
28 B+ 西北政法學院
29 B+ 首都師范大學
30 B+ 上海大學
31 B+ 湘潭大學
32 B+ 蘭州大學
33 B+ 山西大學
34 B+ 華南師范大學
35 B+ 湖南師范大學
36 B+ 黑龍江大學
37 B 湖南大學
38 B 西南財經大學
39 B 安徽大學
40 B 中南民族大學
41 B 河南大學
42 B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43 B 廣西民族學院
44 B 深圳大學
45 B 湖北大學
46 B 鄭州大學
47 B 上海交通大學
48 B 揚州大學
49 B 東北師范大學
50 B 廣東商學院
51 B 西北大學
52 B 福建師范大學
53 B 寧波大學
54 B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55 B 中南大學
56 B 河北大學
57 B 天津師范大學
58 B 西北師范大學
59 B 遼寧大學
60 B 西南大學
61 B 雲南民族大學
62 C+ 新疆大學
63 C+ 南京財經大學
64 C+ 東北財經大學
65 C+ 煙台大學
66 C+ 甘肅政法學院
67 C+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68 C+ 同濟大學
69 C+ 內蒙古大學
70 C+ 安徽師范大學
71 C+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72 C+ 北京科技大學
73 C+ 上海財經大學
74 C+ 淮陰師范學院
75 C+ 山東師范大學
76 C+ 浙江師范大學
77 C+ 西南民族大學
78 C+ 汕頭大學
79 C+ 上海外國語大學
80 C+ 南通大學
81 C+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82 C+ 浙江工商大學
83 C+ 西安交通大學
84 C+ 安徽財經大學
85 C+ 海南大學
86 C+ 河北師范大學
87 C+ 溫州大學
88 C+ 東南大學
89 C+ 煙台師范學院
90 C+ 哈爾濱工業大學
91 C+ 中國海洋大學
92 C+ 徐州師范大學
93 C+ 阜陽師范學院
94 C+ 曲阜師范大學
95 C+ 遼寧師范大學
96 C+ 吉首大學
97 C+ 大連海事大學
98 C 貴州大學
99 C 浙江財經學院
100 C 華僑大學
未排名 中央財經大學
福州大學
江西財經大學
❿ 關於法碩
我也曾打算考法碩。我把我知道的給你吧,一定要早早准備!要考什麼法律研究生????是法律碩士還是法學碩士
我國的高層次法律研究生教育包括法學碩士研究生和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
法學碩士研究生主要招收法律專業本科生,分為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刑法學、民商法學、訴訟法學、經濟法學、國際法學等專業,主要培養面向法律教學、科研和實務部門的專門人才。
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簡稱JM)只招收非法律專業本科生(含同等學力者),不再劃分具體專業,其知識結構是寬口徑、厚基礎、復合型,主要培養面向法律實務部門的通用人才。
法律碩士專業學位與法學碩士學位處在同一層次上,各有側重。前者是應用型、復合型高級法律人才,後者是學術型、專業型高級法律人才。從長遠來看,隨著法律研究生教育的發展,教學、科研人才應主要通過法學博士生教育來培養,法學碩士將逐漸減少,最終與法律碩士並軌。法律碩士專業學位作為一種承上啟下的學位,一方面為法律實務部門輸送人才,另一方面也將為法學博士生教育提供寬廣的生源基礎。
一.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簡介
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是法律碩士專業學位(JM)是從美國、英國等西方國家培養方式引進而來,要求考生具有特定法律職業背景的專業學位,是為實際部門培養德才兼備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需要的高層次的復合型、應用型法律專門人才。我國政府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從96年開始批准設立該新學位,從2000年開始不再允許法律專業畢業生報考,只招非法律專業畢業生。主要為立法、司法、行政執法、法律服務以及社會政治、公共管理、經濟管理等部門培養德才兼備的適用社會主義市場和社會主義法制建設需要的高層次復合型、應用型高級法律人才。
法律碩士的招生院校
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創始於九十年代中期,是隨著我國法治建設的發展,加快與國際法律教育接軌,滿足社會對高級法律人才的需求而設立的。
1996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等八所高校首批試招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到2004年國家已批准45所高校有權招收法律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分別是:
1996年批準的第一批: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吉林大學、武漢大學、華東政法學院、西南政法大學。
1997年批準的第二批:廈門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西北政法學院。
1998年批準的第三批:復旦大學、浙江大學、黑龍江大學、湘潭大學、四川大學、安徽大學、蘇州大學、山東大學、鄭州大學。
1999年批準的第四批:清華大學、遼寧大學、南開大學、山西大學、蘭州大學、雲南大學。
2003年批準的第五批: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河南大學、煙台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師范大學、江西財經大學、湖南大學、海南大學、西南財經大學、貴州大學。
2004年批準的第六批:大連海事大學、湖南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福州大學、內蒙古大學、解放軍西安政治學院。
法律碩士的種類
第一種是參加每年一月份全國39所高校聯考的法律碩士,招生對象為非法律專業本科畢業生(含同等學力者),考試科目為政治、外語實行全國統考,專業基礎課和綜合課實行全國聯考,考試用書為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聯考考試大綱》和《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聯考考試指南》。錄取類別包括計劃內非定向、計劃內定向、計劃外委培和計劃外自費,學習方式有脫產學習和不脫產學習,畢業時獲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和碩士學位證書。
第二種是參加每年十月份全國39所高校聯考的在職法律碩士,招生對象為法律專業或非法律專業的在職法律工作者,考試科目除政治由各校自行命題外,外語和三門專業課實行全國聯考,考試用書為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聯考考試大綱》和《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聯考考試指南》。錄取後全部是委託培養,採取在職不脫產方式學習,畢業時只獲碩士學位證書。
法律碩士的錄取類別
1.計劃內非定向培養:按國家招生計劃錄取,學生戶口和人事檔案轉入學校,培養經費由國家提供,畢業後在國家計劃指導下,學生選報志願,學校推薦,用人單位擇優錄用就業。
2.計劃內定向培養:按國家招生計劃錄取,招生時定向單位、學生和學校三方簽訂定向培養合同,培養經費由國家提供,畢業後按合同規定到定向單位工作。
3.計劃外委託培養:招生時委託單位、學生和學校三方簽訂委託培養合同,不轉學生戶口和人事檔案,培養經費由委託單位承擔,畢業後按合同規定到委託單位工作。
4.計劃外自籌經費:招生時學生和學校簽訂合同,培養經費由學生自行承擔,學生戶口和人事檔案將轉入學校,畢業後由學生選報志願,學校推薦,用人單位擇優錄用就業。
計劃外委託培養和自籌經費的收費標准各校有所不同,一般在每年7000元到14000不等。
法律碩士的教學
法律碩士採用全日制脫產和非全日制不脫產兩種學習方式,全日制學習為二至三年,非全日制學習不超過四年。在教學上,法律碩士以課堂教學為主,重視案例教學,強調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教學內容按法學一級學科設置,採用學分制,包括必修課和選修課,必修課為30學分,總學分不得低於45學分。法律碩士實行導師組集體培養,導師組由各專業具有碩士生導師資格的正、副教授組成,並吸收法律實務部門的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參加。碩士學位論文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原專業背景有所側重,字數一般不少於2萬字。
報考條件
考生學歷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
2、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在職人員
3、獲得國家承認大專畢業學歷後經兩年或兩年以上(從大專畢業到錄取為碩士生當年9月份),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且符合招生單位根據本單位的培養目標對考生提出的具體業務要求的人員;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學力的本科結業生和成人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按本科畢生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4、參加自學考試並取得畢業證書的也可報考
考生在高校學習的專業為非法學專業,下列13個專業不得報考:法學、經濟法、國際法、國際經濟法、勞動改造法、商法、公證、法律事務、行政法、律師、涉外經濟與法律、知識產權法、刑事法。
報名時間
報名時間:法律碩士的報名時間與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統考的報名時間相同,一般在每年的11月中旬報名。(在職的一般在七月份)
報名方式
(一)考生填寫誠信承諾書
教育部要求,從今年起,考生要在《報考碩士研究生考生誠信考試承諾書》上簽字,以維護國家教育統一考試的公平、公正,加強對考生遵守考試紀律的教育,強化考生的自律意識,營造誠實守信的考試環境。
全面試行網上報名
(從今年起,碩士研究生招生在全國范圍全面試行網上報名。考生在規定的時間(10月8日-31日每天8:00-23:00)內通過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www.chinayz.com.cn),按報名網站的提示和要求填寫本人報名信息,然後於11月10日-14日到省級招辦指定的報考點確認報名信息,並進行繳費、照相。(以上是2005年報考時間,2006年如有改動,中國考試在線(www.kao100.com)法律碩士頻道將第一時間公布,盡請關注。)
(三)注意事項:
1、參加「法律碩士聯考「的考生可以填報兩個試辦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的院校。
2、應試的外語語種按招生單位的規定任選一種。
3、同等學力的報考人員,應按招生單位要求如實填寫學習情況和提供真實材料。
4、填寫報名登記表時,相應項目應與報名機讀卡一致,二者有出入的以機讀卡為准,因失誤造成的後果由考生自負。
法律碩士入學考試
(一)初試
1、入學考試分為初試和復試。
2、初試日期:教育部統一規定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的時間,一般為每年的一月份。 (在職的一般在十月份)
3、「法律碩士聯考」的初試科目共四門:政治、外語、專業課一(民法、刑法)、專業課二(法理、憲法、中國法制史),其中,政治外語使用全國統考試卷,兩門業務課的命題由教育部考試中心承辦。
(二)復試
1、復試時間、地點、科目、方式由招生單位自定,復試辦法和程序由招生單位公布,復試一般在5月上旬前結束。
2、教育部依據研究生培養目標,結合年度全國研究生招生計劃和報考生生源情況,以及總體初試情況,確定進入復試的基本要求,對應屆畢業生和非應屆畢業生實行統一的最低復試分數線,對報考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提出應試科目總分要求和單科分數要求;招生單位一般進行差額復試,符合復試基本要求,但因招生名額限制無法錄取的「法律碩士聯考」考生,不得轉其他學科專業錄取,未參加「法碩聯考」的考生,亦不得轉到法律碩士專業錄取。
屆時請考生關注中國考試在線的關於考試的信息。
身體檢查
考生在復試時應按照招生單位規定到指定的二級甲等以上醫院進行體格檢查,具體要求由招生單位在復試通知中寫明。
錄取
招生單位根據國家下達的招生計劃、考生入學考試的成績(含初試和復試)和思想政治表現、業務素質以及身體健康狀況確定錄取名單,參加「法律碩士聯考」的考生可被錄取為定向或計劃內國家培養生,也可被錄取為委託培養或是招生單位自籌經費碩士生。
法學碩士與法律碩士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二者有著很大的區別。
第一,報考條件不同,報考要求不同。
我國的法律研究生階段教育包括法學碩士和法律碩士兩種。報考法律碩士的必須具有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學歷(或具有本科同等學力)的非法律專業的畢業生,且同等學歷的本科畢業生必須工作二年以上;同等學歷的專科畢業生必須工作三年以上。報考法學碩士的不管是學什麼專業的,只要是本科畢業生(但主要是法律專業的)即可,但不招收同等學歷的非本科生。
第二,招生方式、考試試題不同。 法律碩士是通過全國法律碩士專業試點單位聯合考試來招收的,法學碩士是全國有資格招收法學碩士研究生的高校各自單獨命題(除公共課外)。全國有權招收法律碩士的院校只有少數院校;而全國重點大學和一部分一般本科院校一般都有招收法學碩士的資格。
第三, 教育方式、培養目標不同。每個法學碩士有一個導師,在讀期間能得到導師的全面輔導,深入學習法律理論知識。因此,法學碩士專業劃分較細,研究領域一般只有一個方向,但研究有很大的深度。培養方向主要是學術研究、科研教學,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培養高級理論型學術法律人才。
法律碩士不分專業,一般不設導師,在入學時一般選定一個方向進行學習。注重實踐和應用,主要是學習現行的法律法規,為司法、行政執法、法律服務與法律監督部門以及社會公共管理部門等法律實務部門培養高層次的復合型、應用型法律人才,如律師、法官、檢察官和企業法律顧問等。
另外,針對法碩招生的具體細節是:
?報考法律碩士有什麼特殊要求?
擁護中國GCD的領導,願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品德良好,身心健康,遵紀守法,具有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學歷(或具有本科同等學力)的非法律專業的畢業生。同等學歷的本科畢業生必須工作二年以上。同等學歷的專科畢業生必須工作三年以上。
?同等學力考生報考法碩的條件:
本科同等學力是指未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學歷,但業務水平達到本科生畢業水平的生源。同等學力報考碩士研究生的基本要求是:
(1)大專畢業工作兩年或兩年以上(一般學校規定自畢業時至錄取年的9月1日)
(2)成人教育應屆畢業生(由於成人教育應屆本科生報考時,即每年的11月中旬,並沒有取得本科學歷,所以只能以同等學力的資格報考)。
(3)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
(4)黨校學歷的考生。
在國家基本規定的基礎上,招收同等學力考生攻讀法律碩士的各校又會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對同等學力的考生規定更為嚴格的報考條件:如必須通過英語四級;發表過相當於學士學位水平的論文。此外,還在復試中對同等學力考生加試幾門本科主幹課程。另外,有部分院校只招收本科考生,並不招收同等學力考生。所以,同等學力考生,在報考前必須先通覽一下各校的招生簡章,選擇合適自己的院校,再准備報考。
對同等學力考生報考法律碩士限制條件比較嚴格的學校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山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安徽大學等。所謂報考較嚴,是指一般需要考生具備大學四級甚至六級英語證書,或者在核心期刊上發表數篇論文。比如,北京大學要求同等學力考生英語達到大學四級水平,在國家核心期刊上發表兩篇以上學術論文,復試時加試兩門大學主幹課程;中國人民大學也要求同等學力考生英語達到大學四級水平,公開發表論文3篇以上,復試時加試兩門所報考專業大學本科主幹課程,復試時提交相當於學士學位水平的論文,字數不少於1萬字;中山大學要求同等學力考生已在省級學術雜志發表過兩篇以上屬於所報考的學科專業范圍的學術論文,其中第一作者的論文不少於一篇,或獲市廳級以上(含市廳級)與所報考的學科專業范圍相關的科研成果獎勵,且為主要完成人。
對同等學力報考法律碩士有一定要求的學校有武漢大學、吉林大學、華東政法學院、浙江大學、西北政法學院等,所謂有一定要求是指,一般只要求有大學英語四級證書,而不需要在報刊上發表論文。
對同等學力報考法律碩士基本無特殊要求的學校有南京大學、山西大學、西南政法大學、蘭州大學、山東大學、蘇州大學、四川大學等。所謂對同等學力報考法律碩士基本無特殊要求,是指同等學力考生除了復試時加試本科主幹課程外,一般只需要具備國家所規定的一般條件(即文章開始所列舉的4類考生的基本學歷條件和其他一般性條件),就可以報考,沒有英語等級證書和發表論文等限制。
?法律碩士考試方式
經教育部批准,從2000年開始,攻讀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考試試行全國法律碩士專業試點單位聯合考試。考試科目為政治理論(文)、外語、民法學、刑法學、綜合考試(含憲法、法學基礎理論、中國法制史)。其中,政治理論(文)和外語的考試參加全國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民法學、刑法學和綜合考試等業務考試科目為全國聯考科目。聯考科目的考試范圍和要求依據全國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編寫的《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聯考考試大綱》和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司法部法規教育司組織編寫的《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聯考考試指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2005年中國大學法學100強排行出爐
2005年1月,由武書連領銜的《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發表了2005年度中國一流大學名單及入選標准。
《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認為:中國一流大學是中國的頂尖大學,代表中國大學各學科門類最高學術水平。對於應屆高中畢業生來說,平時學習成績優異,希望進入國內最好的大學接受最好的專業教育,將來成為中國社會的精英。可報考中國一流大學最好的專業。
2005中國大學法學前80名
排名 等級 校 名
1 A++ 北京大學
2 A++ 中國人民大學
3 A++ 武漢大學
4 A+ 中國政法大學
5 A+ 復旦大學
6 A+ 清華大學
7 A+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8 A 吉林大學
9 A 浙江大學
10 A 西南政法大學
11 A 中山大學
12 A 廈門大學
13 A 華東政法學院
14 A 南京大學
15 A 南開大學
16 A 華東師范大學
17 B+ 蘇州大學
18 B+ 山東大學
19 B+ 華中師范大學
20 B+ 四川大學
21 B+ 南京師范大學
22 B+ 暨南大學
23 B+ 北京師范大學
24 B+ 外交學院
25 B+ 雲南大學
26 B+ 華中科技大學
28 B+ 山西大學
27 B+ 中央民族大學
29 B+ 上海大學
30 B+ 西北政法學院
31 B+ 首都師范大學
32 B+ 鄭州大學
33 B+ 華南師范大學
34 B 安徽大學
35 B 蘭州大學
36 B 湘潭大學
37 B 湖北大學
38 B 河南大學
39 B 湖南師范大學
40 B 黑龍江大學
41 B 中南民族大學
42 B 湖南大學
43 B 西南財經大學
44 B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45 B 東北師范大學
46 B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47 B 河北大學
48 B 揚州大學
49 B 深圳大學
50 B 廣東商學院
51 B 雲南民族大學
52 B 廣西民族學院
53 B 煙台大學
54 B 內蒙古大學
55 B 寧波大學
56 C+ 西北大學
57 C+ 天津師范大學
58 C+ 遼寧大學
59 C+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60 C+ 中南大學
61 C+ 新疆大學
62 C+ 福建師范大學
63 C+ 西南師范大學
64 C+ 汕頭大學
65 C+ 西北師范大學
66 C+ 河北師范大學
67 C+ 東北財經大學
68 C+ 浙江師范大學
69 C+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70 C+ 同濟大學
71 C+ 上海財經大學
72 C+ 山東師范大學
73 C+ 哈爾濱工業大學
74 C+ 北京科技大學
75 C+ 西南民族大學
76 C+ 河南師范大學
77 C+ 西安交通大學
78 C+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79 C+ 南通大學
80 C+ 曲阜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