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管道漏水法律責任
❶ 公共管道漏水誰來維修
法律分析:若是在房屋保修期內出現公共下水管漏水問題,由開發商負責,業主有權利要求開發商對其整改和維修,並賠償期間造成的損失;若在質保期外下水管漏水,可以通知物業進行處理,物業可以使用業主們繳納的住房公共維修基金進行相應的賠償,並進行維修;若是通過樓上水管和樓板的縫隙處滲漏到樓下的情況,應該由樓上鄰居承擔相關的維修及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業管理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物業管理,是指業主通過選聘物業服務企業,由業主和物業服務企業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約定,對房屋及配套的設施設備和相關場地進行維修、養護、管理,維護物業管理區域內的環境衛生和相關秩序的活動。
❷ 公共下水管漏水誰負責
法律分析:首先要區分漏水的管道是否是公共管道,如果是公共管道,那麼,維修的費用應該由物業公司進行承擔,而要是自家使用的管道,那麼在維修時,業主應該承擔維修費用。對於家中下水管道漏水,物業公司有責任進行維修,但維修費用應該由業主承擔。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九百四十二條 物業服務人應當按照約定和物業的使用性質,妥善維修、養護、清潔、綠化和經營管理物業服務區域內的業主共有部分,維護物業服務區域內的基本秩序,採取合理措施保護業主的人身、財產安全。
對物業服務區域內違反有關治安、環保、消防等法律法規的行為,物業服務人應當及時採取合理措施制止、向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報告並協助處理。
❸ 衛生間公共下水管漏水誰負責
【法律分析】
若下水管還在房屋保修期內,漏水問題由開發商負責,業主有權要求開發商維修水管,並賠償漏水期間引發的損失;若下水管漏水時已過了保修期,由小區物業啟動住房公共維修金負責;若是個別住戶裝修不慎導致水管滲水的,由該住戶負責維修及賠償責任。相關法律規定: 在正常使用條件下,建設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為:(一)基礎設施工程、房屋建築的地基基礎工程和主體結構工程,為設計文件規定的該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二)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衛生間、房間和外牆面的防滲漏,為五年;(三)供熱與供冷系統,為2個採暖期、供冷期;(四)電氣管線、給排水管道、設備安裝和裝修工程,為兩年。其他項目的保修期限由發包方與承包方約定。建設工程的保修期,自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計算。
【法律依據】
《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 第三十三條 房地產開發企業應當對所售商品房承擔質量保修責任。當事人應當在合同中就保修范圍、保修期限、保修責任等內容做出約定。保修期從交付之日起計算。商品住宅的保修期限不得低於建設工程承包單位向建設單位出具的質量保修書約定保修期的存續期;存續期少於《規定》中確定的最低保修期限的,保修期不得低於《規定》中確定的最低保修期限。非住宅商品房的保修期限不得低於建設工程承包單位向建設單位出具的質量保修書約定保修期的存續期。在保修期限內發生的屬於保修范圍的質量問題,房地產開發企業應當履行保修義務,並對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因不可抗力或者使用不當造成的損壞,房地產開發企業不承擔責任。
❹ 公共水管漏水損失誰負責
1、衛生間的公共下水管道出現漏水的問題,如果還在質保期,可以直接找開發商來負責維修,對於業主家裡面的損失,也應該給予賠償。
但是如果已經過了質保期,這種情況下,因為屬於公共的下水管道,只要不是人為因素所導致的,可以直接通過物業公司來處理。
而相應的損失,也可以通過繳納的公共維修基金給予相應的賠償。
2、但是如果是因為私下亂改造下水管道導致漏水,應該由業主本人來承擔維修的費用。
如果給鄰居自家造成了經濟損失,也應該自己來承擔。
❺ 主水管道漏水是誰的責任
法律分析:看責任屬於誰,首先要確認主管道漏水原因。如果因裝修造成漏水,就是裝修公司責任。如果不是裝修公司原因造成的漏水,就是物業責任,如果沒有過主管道的2年保修期,物業可以找施工單位追責。如果過了保修期,只能物業自行賠償。
法律依據:《物業管理條例》第五十一條 供水、供電、供氣、供熱、通信、有線電視等單位,應當依法承擔物業管理區域內相關管線和設施設備維修、養護的責任。前款規定的單位因維修、養護等需要,臨時佔用、挖掘道路、場地的,應當及時恢復原狀。
❻ 廚房公共下水管漏水誰負責法律依據
【法律分析】
1、新領鑰匙入住驗房,下水管道介面漏水、檢修口漏水,由物業公司負責協調建設單位施工方進行質保維修。
2、夏季冷凝結露水由使用人自行處理。
3、專用部位在樓上或者樓下管根部出現滲漏,誰家使用誰家負責。
【法律依據】
《房屋建築工程質量保修辦法》第七條 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衛生間、房間和外牆面的防滲漏,保修期為5年。如房屋在保修期內,開發商應當承擔免費維修責任。
❼ 主管道漏水責任在誰負責
法律分析:
如果是因裝修公司進行裝修造成的漏水,是由裝修公司承擔責任的。如果是正常老化、自然損壞的話,是由管理者負責且物業負責維修的。
法律依據:
《物業管理條例》第五十一條 供水、供電、供氣、供熱、通信、有線電視等單位,應當依法承擔物業管理區域內相關管線和設施設備維修、養護的責任。 前款規定的單位因維修、養護等需要,臨時佔用、挖掘道路、場地的,應當及時恢復原狀。
《房屋建築工程質量保修辦法》第十條 發生涉及結構安全的質量缺陷,建設單位或者房屋建築所有人應當立即向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採取安全防範措施;由原設計單位或者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設計單位提出保修方案,施工單位實施保修,原工程質量監督機構負責監督。
❽ 商品房公共區域漏水屬於誰的責任
法律分析:1.開發商的責任在保修期內,如果不是人為原因造成的漏水,開發商要承擔全部責任。2.物業的責任漏水肯定不是物業造成的,但如果物業在這裡面有疏於管理的情況,或是出現了問題後沒有及時處理,導致損失擴大或出現了更嚴重的問題,那麼物業要承擔責任。前者比如樓房公共管道堵塞,雖然不是物業乾的,但根據物業管理合同和相關規定,物業公司應定期進行檢查和清理,如果沒做到,那就可以追究其相關責任人者比如樓上違法裝修,物業未制止,那麼就可以找物業要求賠償損失。3.公平責任對於已過保修期的房屋,各方當事人無過錯(或無證據證明其過錯),如因防水層自然老化,根據實現情況,由當事人分擔,一般為一人一半。
法律依據:《房屋建築工程質量保修辦法》 第七條 有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衛生間、房間和外牆面的防滲漏,為5年,第(四)款電氣管線、給排水管道、設備安裝為2年,從工程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計算。
❾ 戶內公共下水管道破裂誰負責
法律分析:1、因為是公共下水管道造成的漏水問題,不是人為的,還在保修期之內,可以由開發商來負責維修,相應造成的損失也應該由開發商來承擔。而下水管道的保質期通常是5年,5年之內出現任何問題,都要開發商來負責管理和維修。2、如果已經過了保修期,造成了漏水,也造成了業主家裡面傢具、家電的損失。這種情況下可以通過物業公司進行維修,並且由物業公司負責承擔損失。尤其是一些正規的小區,配置了物業公司,就應該對公共設施進行維修,出現了問題,可以動用維修基金。
法律依據:《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管理辦法》 第十八條 住宅專項維修資金應當專項用於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保修期滿後的維修和更新、改造,不得挪作他用。第十九條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的使用,應當遵循方便快捷、公開透明、受益人和負擔人相一致的原則。
❿ 房屋公共管道漏水物業承擔責任依據
【法律分析】
如果是在開發商質保期內的,由開發商完全負責費用,由物業管理公司負責具體維修;超出開發商質保期的,屬於公共部分的,由物業管理公司用業主的公共維修基金負責具體維修。如果漏水屬於個人家庭部分的,由個人負責自行維修;如果是公共水管,由物業公司負責。如果是由於業主在裝修過程中影響了水管的質量或破壞了水管,由業主自己負責。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百三十三條 物權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可以通過和解、調解、仲裁、訴訟等途徑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