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蓋章的人有什麼法律責任

蓋章的人有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5-10 22:01:20

❶ 合同簽訂人承擔什麼責任

這種無萬厘頭的問題能得到認真的回答也是異事.可見1樓是受虐狂.

❷ 私自蓋公章的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私自蓋公章給單位造成損失的構成違法行為,需要承擔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五條 行為人盜竊、盜用單位的公章、業務介紹信、蓋有公章的空白合同書,或者私刻單位的公章簽訂經濟合同,騙取財物歸個人佔有、使用、處分或者進行其他犯罪活動構成犯罪的,單位對行為人該犯罪行為所造成的經濟損失不承擔民事責任。

行為人私刻單位公章或者擅自使用單位公章、業務介紹信、蓋有公章的空白合同書以簽訂經濟合同的方法進行的犯罪行為,單位有明顯過錯,且該過錯行為與被害人的經濟損失之間具有因果關系的,單位對該犯罪行為所造成的經濟損失,依法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❸ 私蓋公章的法律責任

已經觸犯法律,情節較輕的話治安拘留,情節嚴重的話會受到刑事處罰。

根據《治安管理法》第五十二條規定: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10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

(一)偽造、變造或者買賣國家機關、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或者其他組織的公文、證件、證明文件、印章的;

(二)買賣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國家機關、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或者其他組織的公文、證件、證明文件的;

(三)偽造、變造、倒賣車票、船票、航空客票、文藝演出票、體育比賽入場券或者其他有價票證、憑證的;

(四)偽造、變造船舶戶牌,買賣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船舶戶牌,或者塗改船舶發動機號碼的。

刑法》第二百八十條規定:

【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

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罪;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罪】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3)蓋章的人有什麼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私蓋公章罪構成條件

構成要件:

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屬一般主體,凡年滿16周歲,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客體要件

本罪所侵犯的直接客體是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正常活動的聲譽,同時構成對社會公共秩序的侵犯。

本罪的犯罪對象是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印章。所謂印章,是指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刻制的以文字、圖記表明主體同一性的公章、專章,它是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從事民事活動、行政活動的符號和標記。

作為本罪犯罪對象的印章,須是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印章,侵犯國家機關的印章不構成本罪。

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是故意。即行為人明知自己無權製作上述單位的印章但為了某種目的而進行偽造。如行為人根本不知道所承製的印章是他人無權要求製作的,不構成本罪。行為人犯罪的動機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是為了取得某種利益,有的是為了營利,有的是為了實施其他犯罪活動而做准備;等等。

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實施了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的行為。所謂「印章」,是指上述單位依法刻制的以文字與圖記表明主體同一性的公章或專用章,是上述單位行使管理本單位事務、對外承擔法律規定的權利義務和法律後果的符號和標記。一般說來,公文要在加蓋印章後始能生效。

因此刑法280條僅對偽造上述單位印章的行為明確規定為犯罪。如果行為人實施了偽造上單位公文、證件的行為的,則不構成本罪。所謂「偽造」是指無製作權的人,冒用名義,非法製作上述單位的印章的行為。本罪是選擇性罪名,只要行為人實施了偽造印章的行為就可構成本罪。

具體罪名可根據所偽造單位的印章來定,如偽造公司印章罪、偽造公司、人民團體印章,等等。

❹ 發現有人私蓋公章怎麼辦

在刑法上,私刻公章的行為是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罪
構成要件:

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屬一般主體,凡年滿16周歲,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客體要件
本罪所侵犯的直接客體是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正常活動的聲譽,同時構成對社會公共秩序的侵犯。
本罪的犯罪對象是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印章。所謂印章,是指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刻制的以文字、圖記表明主體同一性的公章、專章,它是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從事民事活動、行政活動的符號和標記。作為本罪犯罪對象的印章,須是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印章,侵犯國家機關的印章不構成本罪。
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是故意。即行為人明知自己無權製作上述單位的印章但為了某種目的而進行偽造。如行為人根本不知道所承製的印章是他人無權要求製作的,不構成本罪。行為人犯罪的動機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是為了取得某種利益,有的是為了營利,有的是為了實施其他犯罪活動而做准備;等等。
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實施了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的行為。所謂「印章」,是指上述單位依法刻制的以文字與圖記表明主體同一性的公章或專用章,是上述單位行使管理本單位事務、對外承擔法律規定的權利義務和法律後果的符號和標記。一般說來,公文要在加蓋印章後始能生效。因此刑法280條僅對偽造上述單位印章的行為明確規定為犯罪。如果行為人實施了偽造上單位公文、證件的行為的,則不構成本罪。所謂「偽造」是指無製作權的人,冒用名義,非法製作上述單位的印章的行為。本罪是選擇性罪名,只要行為人實施了偽造印章的行為就可構成本罪。具體罪名可根據所偽造單位的印章來定,如偽造公司印章罪、偽造公司、人民團體印章,等等。

❺ 合同蓋章會產生哪些法律糾紛問題

你好,合同蓋章會產生的法律糾紛問題有:

一、一方蓋章,對方未蓋章

如果合同尚未實際履行,則該合同不成立。對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32條做了明確規定。在合同不成立的情況下,已蓋章的一方當事人,如果依賴此合同能夠履行並為合同的履行做了財力和物力的准備,從而使自己在經濟上遭受了損失,那麼,已蓋章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人民法院判令未蓋章的一方當事人承擔締約過失責任並賠償損失。

應注意的是,如果當事人一方雖未在合同上蓋章,但對方當事人已實際履行了合同,且對方已接受了履行,則應當認為合同已經成立,對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37條做出了如下規定: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在簽字或者蓋章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

二、一方預先在空白合同上蓋章

這種情況與第一種情況的不同之處在於,第一種情況雙方當事人實際上就合同條款進行了仔細磋商,並經過了討價還價的過程,並且合同當事人是特定的,而第二種情況則往往是一方當事人自己事先擬定合同條款,並加蓋公章後向對方當事人寄送,對方當事人是不特定的。於此情形,首先要確定這種空白合同條款的性質,如果該空白合同的內容具體確定,包含了一個合同所應具備的主要條款,並且表明一旦對方當事人承諾,蓋章方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則該合同條款因符合合同法關於要約的規定,構成有效要約,對方一旦在合同上蓋章或實際履行了合同,則視為合同成立。如果該空白合同不符合要約的規定,則僅僅是一個要約邀請,對方蓋章,則視為要約,而不視為合同成立。

三、委託代理人代簽合同

通常,委託代理人在授權范圍內訂立的合同,加蓋被代理人印章,責任由被代理人承擔,但實際生活中的情況較為復雜,許多單位將蓋有印章的空白合同書連同加蓋印章的授權委託書交給第三人,在委託代理事項完成後,未及時收回蓋有印章的空白合同書或授權委託書,致使委託人以此再同第三人訂立合同。

四、分支機構簽合同並加蓋印章

對於不具有法人資格的分支機構簽定合同並在合同上加蓋分支機構的印章這種情況,如何確立當事人?如何承擔責任?審判實踐中存有分歧:

有的審判人員認為,由於法人的分支機構不具有法人資格,不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因此,盡管分支機構加蓋了自己的印章,但法院仍然要更換當事人,將分支機構的上級機關(法人)變更為當事人並令其承擔民事責任。

首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2條的規定:其他組織顯然是指不具有法人資格的機構、團體,因此,法人的分支機構具有訂立合同的資格,其與他人訂立的合同是合法有效的,實踐中,這種情況時有發生,例如,銀行分理處與他人訂立了貸款合同,加蓋了分理處的印章,顯然,銀行分理處是合同一方當事人。

其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法人的分支機構作為民事訴訟主體,有權起訴、應訴。基於上述原因,法人分支機構以自己名義同他人訂立合同並加蓋了自己的印章的,應將其列為合同當事人並首先判令其以自己的財產承擔民事責任,未清償的部分由法人承擔補充連帶責任。

值得注意的是,在實踐中,應當正確區分法人的分支機構和法人的職能部門,法人的職能部門作為行使法人某些職能的部門,實際上屬於法人本身的有機組成部分,它無法獨立於法人而以自己的名義進行民事活動(例如,大學的系;部委的司、處);而法人的分支機構則不同,作為一個經濟實體,分支機構原則上應依法登記,在此基礎上,法人的分支機構可以依法獨立於法人,並以自己的名義進行民事活動。正因為二者存在著上述差異,所以,法人職能部門的印章也不同於法人分支機構的印章,雖然法人職能部門簽定合同並加蓋了自己的印章,但合同的當事人卻是法人,而不是其職能部門,合同責任當然由法人承擔。

五、私蓋印章

由於私自蓋章的人系該單位的工作人員,其私自蓋章,表明單位對印章管理不嚴,單位本身有過錯,因此,單位應承擔不履行合同的責任。承擔責任後,其有權追究私自蓋章者的責任。

六、盜章印章

盜蓋印章與私蓋印章的不同之處在於,私蓋印章之人是利用單位印章管理不嚴通過打通關節而蓋章的,換言之,私蓋印章之所以得逞,乃是因為有單位內部人員幫助,或者蓋章之人就是單位的員工;而盜蓋印章則是蓋章人採取秘密手段在單位不知情的情況下偷蓋印章,甚至採取非法手段盜走印章並使用。盜蓋印章的,蓋章人之行為已觸犯了刑律,構成了犯罪,應受刑法的處罰。至於被盜印章一方,因其本身沒有過錯,不應承擔合同責任。

網頁鏈接

❻ 合同蓋章會產生哪些法律糾紛

法律分析:合同蓋章會產生的法律糾紛:一、一方蓋章,對方未蓋章如果合同尚未實際履行,則該合同不成立。二、一方預先在空白合同上蓋章。三、委託代理人代簽合同通常,委託代理人在授權范圍內訂立的合同,加蓋被代理人印章,責任由被代理人承擔。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七條

以對話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對人知道其內容時生效。以非對話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到達相對人時生效。以非對話方式作出的採用數據電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相對人指定特定系統接收數據電文的,該數據電文進入該特定系統時生效;未指定特定系統的,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數據電文進入其系統時生效。當事人對採用數據電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的生效時間另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

❼ 公司公章 法律責任

就是因你持章期間因公章產生的對應民事、刑事等法律後果,即權利義務關系。比如你持章時跟別人簽訂一份合同,但這個合同讓你公司受到侵害,這個損失你公司就能找你承擔受損賠償

熱點內容
遼陽司法所 發布:2025-02-06 15:42:18 瀏覽:62
僱傭律師 發布:2025-02-06 15:30:25 瀏覽:278
刑事訴訟法第151條具體內容 發布:2025-02-06 15:09:35 瀏覽:271
法考界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教主 發布:2025-02-06 15:08:22 瀏覽:724
勞動法福建哺乳期 發布:2025-02-06 14:58:58 瀏覽:94
審議環保條例發言 發布:2025-02-06 14:57:38 瀏覽:757
信訪聽證會結論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6 14:35:04 瀏覽:602
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多久可以消除 發布:2025-02-06 14:32:33 瀏覽:576
去法院起訴去哪個法院 發布:2025-02-06 13:47:16 瀏覽:736
法考社會主義法治理論 發布:2025-02-06 13:46:41 瀏覽:24